30年後 我們帶您重返車諾比

2021-02-25 巔鋒-騰訊新聞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當地時間凌晨1點23分。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110多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四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超過8噸的輻射物嚴重洩漏,輻射量相當於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多倍。

 

事件導致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0.6萬人被迫轉移,320多萬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而健康受損。根據聯合國在2006年發布的報告,事故累計造成的死亡人數在當時就已經達到了9000多人。

 
資料圖:爆炸後的車諾比核電站

 

30年後,全球鋒報重返車諾比,通過幾位親歷者的口述,還原那段歷史。在他們的敘述中,有輻射陰影下不知所措的恐慌,有強行疏散後背井離鄉的不舍,有響應號召奔赴救災前線的激情,也有對政府隱瞞真相欺騙民眾的憤怒。

 

我們在這裡用影像和文字忠實地記錄下他們的心路歷程,希望您能感受到那場災難所造成的巨大創傷,同時捫心自問:在面對重大災難事件時,我們的政府該如何應對?媒體該如何報導?而民眾又該如何去紀念和反思?

 

獨家視頻:鋒報記者穿越隔離區

 

克欽斯基:39歲,車諾比核電站嚮導,經常帶外國媒體和遊客參觀隔離區,對隔離區的布局和各種設施都了如指掌。

 

克欽斯基:我手裡拿著得是輻射檢測設備,現在顯示的是71,這略高於正常水平。但你看,現在又掉到了54。我們繼續前進,可以看到現在顯示的是62。這裡比剛才更高,達到86了。

 

克欽斯基:在我身後的就是被封閉的4號反應堆,是車諾比核災難的源頭。在我身後的另一邊正在建造的車諾比新石棺,可能看起來不太清楚,因為新石棺的顏色很像今天的天空。未來當新石棺建好之後,將會通過特殊的鐵軌,運輸到四號反應堆的位置,罩在現有的四號反應堆石棺之上,以確保這裡的安全。

 

圖:車諾比新「石棺」

 

克欽斯基:核電站這裡有嚴格的限制。當你進入餐廳之前,需要在這裡進行檢測。通過這個機器,伸出你的胳膊,然後放到這裡。你看我身上很乾淨,所以我可以進餐廳了。你看這裡就是車諾比核電站的餐廳,地方並不大,但感覺非常棒。

 

克欽斯基:車諾比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如果你跟我一起往下看,就能看到水裡有體型比較大的魚在遊動,它們看起來真的很長。這座鐵橋原先是通往核電站的路,但是現在被遺棄了。 

 
圖:核電站冷卻池的鯰魚 長1.5米

 

克欽斯基:我現在在普裡皮亞季。這是一座在車諾比核電站3公裡之外的小城,原先有5.5萬居民。他們大部分都是核電站的員工及家屬,在核事故發生幾天之後他們才從這個小城離開,因為這裡遭到了嚴重汙染。在車諾比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儘管這一切是一場人為製造的災難,但是自然似乎在用生命力恢復這裡。

 

克欽斯基:普裡皮亞季看起來是一座空城,一座被遺棄的城市。這裡也許會讓人有一種焦慮的感覺,但是你在這裡聽到的不再是高速公路的嘈雜。這在今天的烏克蘭很罕見,你在這裡甚至可以聽到蜜蜂的嗡嗡聲。

  

圖:30年後的普裡皮亞季

 

克欽斯基:今天,30年過去了,就像一些人說的那樣,這裡的輻射值看起來不再那麼高了。不過根據一些報告,雖然在這裡行走你不必再有恐懼,但還是有些區域,輻射值持續偏高。僅僅就這條路而言,看起來一切都已恢復平靜。

 

克欽斯基:穿越整個普裡皮亞季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有機會去體會這裡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重返車諾比
    1905年,愛因斯坦寫下E=MC²,預設了核能的利用與開發。魔盒就此被打開,人類發現了核能的巨大能量,也喚起了潛藏的危險。如今,世界上十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核能。但人類也無法忘記,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蘑菇雲;美國的三英裡島、烏克蘭的車諾比、日本的福島,前前後後成千上萬生命的消隕和磨難。關於核能的爭議從未停息。
  • 重返 車諾比
    幼兒園裡的破娃娃,車諾比的時間被凍結在了1986年  攝影|孫瑩30年前, 1986年 4月26號 凌晨1點22分,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 135公裡,一道強烈的藍白光線 射向夜空——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相當於
  • 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孫瑩 鳳凰網資深記者,2016年4月初赴俄羅斯、烏克蘭採訪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行跡從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區,到烏克蘭基輔和車諾比。 車諾比事故30年後,核災難遠未結束。在俄羅斯,仍有150萬人居住在14個被官方認定為受核輻射汙染的地區。與烏克蘭、白俄羅斯交界的布良斯克地區,是受核汙染最嚴重的。來自車諾比的核汙染,威脅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們吃的食物裡、在他們喝的牛奶和水中、在孩子玩耍的公園和林地。
  • 航拍核災30年後的車諾比
    每日獲取專業資訊請點擊藍色「攝像人網」關注整整30年前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車諾比核電站
  • 你不知道的車諾比的真相-30年
    首先,如果我們忘記車諾比,我們將來會增加發生更多此類技術和環境災難的風險。『』此類錯誤無法糾正。但是它們的復發是可以防止的。」此外,如果您出門時自己的任何東西未能通過強制性輻射測試,並且無法清理乾淨,則必須將其永久留在區域內。歸零者Matrena Korneenko是決定返回車諾比禁區的人之一。災難發生後,她在基輔得到了一個公寓,但她想搬回家-在蘇聯解體後,她這樣做了。「這裡有我的牛,我種了一切。
  • 《車諾比》:34年後,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01- 衰而不腐的紅樹林車諾比事故發生後,大量有毒物質降至附近的森林,致使其生態系統遭受毀滅性破壞。森林吸飽了核輻射,致使原本翠綠的樹木大量死亡。死後的樹木不會腐爛,而是變成了紅色或黃色,像彩虹一樣絢爛。截圖來自紀錄片《車諾比:30年後》(美)30年後,科學家們來到這裡,去探索其中未被了解的真相。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現狀
    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歷史軍事秘聞公眾號有留言功能了哦,臣下恭請陛下多多留下批閱哦!車諾比核事故簡稱「車諾比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當年的孩子成父母 生下45萬病孩
    新聞背景/  車諾比核事故30年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  事故發生後,蘇聯政府和人民採取了一系列善後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汙染物,為發生爆炸的4號機組建起了鋼筋水泥「石棺」,並將離核電站30公裡以內的地區闢為隔離區。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續維持著車諾比核電站的運轉,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關閉。
  • 車諾比事件後30年,這些國家已經放棄了核電!
    ↑↑↑點擊上方精讀,關注我,置頂我【精讀君曰】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
  • 車諾比事故30周年:這個VR遊戲帶你走進「死亡之城」
    【TechWeb報導】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波蘭的遊戲開發團隊The Farm 51計劃在車諾比事故30周年之際,推出一款名為「Chernobyl VR Project」的虛擬實境遊戲。在這款遊戲裡,玩家可以通過VR頭盔,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近距離感受這座「死亡之城」。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烏克蘭1986年核反應堆爆炸
    【導讀】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的場景:成為鬼城,圖9動物基因發生突變
    【牆壁上藝術家的塗鴉創作】這一組反映切爾諾貝爾利核事故30年後的照片,為義大利攝影師Roland Verant冒著遭到輻射危險拍攝,照片拍攝地點主要是核電站附近的小鎮普裡皮亞季。當年這裡是蘇聯「五星級」明星小鎮,生活在這裡是核電站科學家以及家屬們,能生活在這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的34年後,變異的動物成什麼樣子了?
    這裡值得您擁有,值得您關注,還不趕緊動動手指。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機組反應堆發生劇烈爆炸,造成8噸多的強輻射物質洩漏,當地及四周約320萬人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事故。
  •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1986年4月26日凌晨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洩漏輻射塵遮天蔽日幾乎瀰漫至整個歐洲……人群開始撤離那裡頓時變成人間地獄事故前後3個月內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
  • 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30年後為什麼成了動物的天堂?
    時間回撥到34年前的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廠房盡毀,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前後有上千人死亡。廠房邊上有一片松樹林,接受高輻射汙染源,葉子變成了紅色,不久相繼死亡。 最初的幾年裡,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減少,整個車諾比空無一人,成為無人敢踏入的禁區。
  • 車諾比核災30年後:高輻射致兒童變異
    30年前,車諾比發生了核洩漏,這場災難帶來的苦難到現在都還沒緩解。車諾比核洩漏被譽為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因為它帶來的核輻射到現在都還沒消除,而生活在這個周邊地區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們飽受摧殘。
  • 車諾比30年:誰清理了核輻射?
    2016年4月26日,是車諾比災難30周年紀念日。任何災難,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人,往往是最悲情的角色。站在車諾比爆炸的4號核反應堆的樓頂,你只要呆上40秒,所接受的輻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接受輻射量的最大值。
  • 30年前車諾比事件殘留巨大有毒區,還有恢復可能嗎?
    緊密跟蹤:車諾比,還有自然恢復的可能嗎?核汙染30年來,一隻狼首次離開隔離區,科學家緊密跟蹤——車諾比,還有自然恢復的可能嗎?30年來,車諾比核事故殘留下一塊巨大的有毒區域。但科學家最近報告稱,他們觀察到該區域有一些「不一般」的跡象——最新的發現是一隻年輕的野狼走出了車諾比隔離區。這片無人區面積大約4300平方公裡,今天仍然被認為高度汙染而不能居住。
  • 那些被車諾比核事故改變的人:45萬兒童患病
    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但其影響還遠未結束,民眾還活在核輻射陰影下。圖為烏克蘭基輔車諾比博物館展示的在核事故中死去的部分兒童的照片。  30年後美國記者重返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爆炸,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
  • 車諾比事件後的廢墟: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我們該如何選擇對待
    真相一直都在,無論我們是否看到,無論我們是否選擇看到,它都會一直安靜守候。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