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電站|普裡皮亞季|鬼城|核電站|烏克蘭_旅遊|聖誕樹

2021-01-18 騰訊網

時間會改變一些事物,但有的東西不會消失。在車諾比核電站那場災難性的事故發生33年後,再提起這個名字,人們感受到的還是滿溢的恐懼、哀傷和無奈。

車諾比在今天意味著什麼?那場災難後的許多年裡,傳說、歷史和真相互相交織。車諾比,成了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但也有人試圖賦予這個了無生機的地方以新的可能。

去年聖誕節,一張照片讓人們感到驚訝:車諾比旁邊的「鬼城」普裡皮亞季,居然出現了一棵聖誕樹。車諾比旅遊運營商協會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車諾比」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圖說:普裡皮亞季曾經的居民回到故土與聖誕樹合影。 GJ圖

昔日居民返「鬼城」 拯救小鎮期待覆蘇

12月26日,「鬼城」普裡皮亞季中心廣場,一棵普普通通的聖誕樹,此時此刻是生命的象徵。一些普裡皮亞季曾經的居民回到故土。如果沒有車諾比,這個小鎮也許不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車諾比位於烏克蘭北部,前蘇聯曾在那裡修建了一座核電站,當時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普裡皮亞季,原本因車諾比核電站而生。在這座曾經的「模範小鎮」,醫院、學校、車站、公園等一應俱全。人們在這裡忙碌而愉快地生活著,直到一聲巨響打破了所有寧靜。多年後,整個小鎮還是保留著人們最初離開的樣子,但是卻一個人也沒有。原本寧靜的小城逐漸被廢棄成為一座「鬼城」。

不少曾經的居民是事故後第一次回來。他們帶來了代表時間的時鐘和繪有輻射危害警示標誌的聖誕球,用來裝飾聖誕樹。他們說,這象徵著「時間的流逝」,也象徵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小鎮不會消亡,而是復甦」。最震撼人心的「禮物」則是許多攝於災難當天的照片,那是他們一生的夢魘。

卡特琳娜·阿斯拉莫娃來自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旅遊公司。她說,「這座小鎮必須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拯救它。」

圖說:車諾比核電站遺址已經成為觀光景點。 GJ圖

政府力推禁區旅遊 安全問題仍有爭議

「很多人想走近那段歷史,經歷那段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事件進程。」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旅遊公司經理葉梅利亞年科說,普裡皮亞季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小鎮普裡皮亞季如今吸引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2018年有7.2萬人參觀了車諾比禁區;而在2019年,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

烏克蘭早已打算重塑車諾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雄心在於,要把禁區旅遊打造成烏克蘭一個新的增長點。去年7月10日,澤連斯基宣布,將在車諾比隔離區為遊客創造一條「綠色走廊」,並取消拍照的限制。這裡將「沒有腐敗和禁令」,只有「投資和未來」。

目前,烏克蘭政府正在推廣「安全車諾比」項目。禁區將開發多個旅遊、科學和學習項目,30公裡的禁區路線已增加至21條旅遊行程,包括13個陸地項目、5條水上線路和3個空中項目。

經典的禁區一日遊,第一站是扎利西亞村,曾有3000人在此居住,如今已經變成真正的森林。核電站爆炸點附近,建起了一個博物館,展示核事故所帶來的後果。寶琳之星紀念車道則是一片象徵性的墓地,路的兩邊有一片木牌,列出162個定居點的名字,這些定居點在災難中被夷為平地。

根據烏克蘭方面的說法,遊客在進入禁區之前,必須檢查衣服上的放射性汙染。自上世紀90年代末車諾比災難現場對遊客開放以來,通常遊客在進入和離開時都要接受輻射水平的檢查,有時會穿著防護服,攜帶測量輻射水平的設備。

然而,把隔離區打造為網紅旅遊景點的做法,並非沒有爭議。曾有科學家預計,大約需要900年的時間人類才能再回到此地居住。還有專家認為,儘管事故已過去了30多年,但車諾比隔離區中,仍有很多地方的輻射超出人體的承受範圍。此外,阻止核反應堆發生洩漏的掩體也年久失修。

圖說:遊客在車諾比購買旅遊紀念品。 GJ圖

爆款美劇助推熱潮 獵奇遊客行為荒誕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人把目光聚焦到這個禁忌之地。電視迷你劇《車諾比》成為2019年的爆款劇集,助推了西方人對車諾比的好奇心。據報導,車諾比旅遊業因此實現了40%的增長。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訪問車諾比的遊客中,很多人「表現糟糕」。他們跳上廢棄遊樂園裡的碰碰車嬉笑打鬧,在核電站的「石棺」外「比心」。因為熱播美劇而湧入的各路網紅招來了更多反感,這些人為博眼球,在汙染區不穿防護服拍照,甚至有人半裸拍照。為了吸引眼球而不惜生命的荒誕獵奇行為,與這場悲劇的記憶形成了諷刺的對比。《車諾比》的編劇克雷格·馬津表示:「如果你有機會來到車諾比參觀,請記住那裡發生過一場可怕的悲劇。你的言行舉止請尊重逝者和仍在遭受後遺症痛苦的人們。」

重溫車諾比,不應該只是為了獵奇。在人類共同的安全面前,達摩克裡斯之劍仍然高懸。

【相關連結】

烏克蘭政府出版隔離區旅遊地圖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以4號機組反應堆為中心向外30公裡的範圍被定為隔離區。

隨著隔離區內多數地區核輻射值恢復正常,隔離區旅遊成了烏克蘭旅遊的一張名片。烏克蘭政府還出版了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旅遊地圖。

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旅遊公司經理葉梅利亞年科介紹,地圖特別標註並介紹了車諾比隔離區內6處重要景點,即發生事故的4號機組反應堆及核電站冷卻水渠,被廢棄的普裡皮亞季城,曾駐紮大批軍人的「車諾比-2」軍營,探測遠程飛彈的「DUGA-1」巨型雷達站,車諾比城行政中心,核汙染救援設備墳場等。這份地圖不僅可以讓遊客了解自己的方位,同時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旅遊紀念品。

此外,該旅遊地圖標記出隔離區內主要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點。推介的旅遊項目還包括在核電站冷卻水渠和水庫邊給大鯰魚餵食等。

禁區穀物為原料製成安全伏特加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宣布,一個科學家小組以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隔離區的穀物為原料,製成一種可以安全飲用的伏特加。

樸茨茅斯大學一名發言人說,車諾比隔離區穀物所含放射性物質「略微超標」,但經過蒸餾,研究人員在伏特加內發現的唯一放射性物質碳14「與大家對任何烈酒飲料放射性物質的預期水平相當」。

教授吉姆·史密斯說,這種名為「ATOMIK」的伏特加安全性等同於其他酒精飲料。這些科學家著手創建車諾比烈酒公司,出售「ATOMIK」,希望年產量達到500瓶,首先賣給進入隔離區的遊客,利潤的75%歸當地社區所有。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日記》將映 核電站洩漏變鬼城
    《車諾比日記》將映 核電站洩漏變鬼城 2012-2-16 10:13:18 來源:搜狐娛樂 恐怖片《車諾比日記
  • 車諾比核電站被山火包圍,核輻射危機恐再次爆發
    烏克蘭北部的山火,現在距離廢棄的車諾比核電站僅幾公裡之遙。當地警方稱:自4月4日開始,森林大火一直在燃燒。當天一名男子放火燒了禁區附近的乾草,這引發了更大面積的火災。隨著火勢蔓延,它更靠近核電站。,曾經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位於今天烏克蘭北部。
  • 車諾比核電站旁的「鬼城」:人類禁區,動物基因突變出現雙頭
    【Energetik文化中心(文化館)】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由於操作人員的連續失誤操作,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產生的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洩漏發生了。
  •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災蔓延到附近城市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公共委員會成員埃梅利亞年科表示,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火災已蔓延至普裡皮亞季市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禁區遭林火侵襲,過火面積20公頃。4月7日,火災面積增加到35公頃。埃梅利亞年科在臉書上寫道:「現在大火已蔓延到普裡皮亞季,距離存放整個車諾比地區放射性最高的廢棄物的倉庫以及車諾比核電站還有2公裡。」他還指出,由於風向原因,目前大火正在向車諾比核電站蔓延。
  • 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不雅照」 23歲模特道歉
    (原標題:俄模特為核電站「不雅照」道歉,網友:你下次在奧斯維辛裸體,我也不驚訝)【環球網報導】遊客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攝「不雅照」事件又有新進展:照片的主人——一位名叫韋羅妮卡·羅切娃(Veronika Rocheva)的23歲俄羅斯模特道歉了,還解釋說實際拍攝地點其實離核電站很遠
  • 車諾比敞開「大門」之後
    近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視察車諾比隔離區時表示:「這裡將轉型成為烏克蘭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目前為止,車諾比一直都是烏克蘭政府形象中的負面因素,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與此同時,澤連斯基還籤署總統令,要求在接下來3個月採取措施,解除車諾比隔離區的多項禁令,進一步開發當地旅遊潛力,重塑政府形象。
  • 車諾比附近大火沖天,距離核電站僅兩公裡,有毒氣體衝向空中
    1986年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許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目前,全球正在處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巨大敵人之中。然而在如此緊張的時刻,烏克蘭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火勢劇烈的蔓延,很快就要危及到車諾比核電站。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的場景:成為鬼城,圖9動物基因發生突變
    【牆壁上藝術家的塗鴉創作】這一組反映切爾諾貝爾利核事故30年後的照片,為義大利攝影師Roland Verant冒著遭到輻射危險拍攝,照片拍攝地點主要是核電站附近的小鎮普裡皮亞季。當年這裡是蘇聯「五星級」明星小鎮,生活在這裡是核電站科學家以及家屬們,能生活在這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 烏克蘭核電站面臨爆炸風險,直接敢用美國核燃料,俄羅斯嚴重警告
    俄羅斯方面已經發出了警告:烏克蘭境內的核反應堆和核電站,包括車諾比核電站,在技術上不兼容的美國核燃料,因為舊式蘇聯核動力反應堆折騰不起美國核燃料。一堆廢墟的車諾比核電站9月底,在基輔,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的辦公室,烏克蘭能源與美國西屋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
  • 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2)
    新華社照片,基輔,2019年11月13日(國際)(5)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這是11月12日在烏克蘭北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城拍攝的一所廢棄學校內的景象。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以4號機組反應堆為中心向外30公裡的範圍被定為隔離區。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當年的孩子成父母 生下45萬病孩
    新聞背景/  車諾比核事故30年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續維持著車諾比核電站的運轉,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關閉。  30年後的今天,在烏克蘭,普通人可以「有條件地」出入這片禁區中的一部分區域。除了思念故土而執意返回的老人,近年來,還有一批年輕人不顧政府禁令潛入禁區,他們為的是探險、獵奇。他們通常組成10~15人的隊伍,假裝成軍人,靜悄悄避過關卡潛入。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烏克蘭1986年核反應堆爆炸
    【導讀】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
  • 車諾比大火是否會燒化核電站「石棺」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森林大火蔓延十餘天,一度逼近核廢料儲存設施,火災造成區內輻射值超常並釋放大量放射性煙塵。烏克蘭官方稱不會危及核設施,當地核輻射也正常,綠色和平組織稱火災規模大過官方估計。文 |《財經》記者 李斯洋編輯 | 馬克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一度離禁區內最危險的核廢料儲存地點僅2公裡。正當火勢失控之際,一場「及時雨」讓火情部分得到控制。
  • 那些被車諾比核事故改變的人:45萬兒童患病
    圖為烏克蘭基輔車諾比博物館展示的在核事故中死去的部分兒童的照片。  30年後美國記者重返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爆炸,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
  • 俄模特核電站不雅照被批,為蹭車諾比熱點,她不擇手段
    shi』pin』j除此之外,她還直接把「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Pripyat, Ukraine)」設定為地理標籤。網友以為羅切娃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了這張照片,紛紛指責她不懂尊重。報導稱,羅切娃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雖然照片的拍攝靈感來自核災,但實際拍攝地是距離核電站4000多公裡之外、新西伯利亞一個已經被廢棄的地方。
  • 探秘恐怖鬼城車諾比:核輻射食人巨鼠取代人類
    2011-03-19 23:07 [摘要] 1986年,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
  • 車諾比核電站與普裡皮亞記鬼城
    車諾比區域仍然是軍事管理區,個人不能隨意入內,必須參加有資質的旅行團。在檢查站,軍人對照護照檢查每個人。檢查站處輻射值。 車諾比的標誌
  • 我在車諾比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車諾比禁區內的「鬼城」普裡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裡皮亞季。
  • 因車諾比事件被解散的足球俱樂部:FC普裡皮亞季
    1986年4月26日(周六)上午,一架直升飛機降落在烏克蘭北部的一個足球場上,當時普裡皮亞季正在準備當天下午晚些時候與FC Borodyanka的杯賽半決賽。飛機上的人身穿防護服並攜帶輻射探測器,球員們被告知不能再進行足球比賽,因為附近的弗拉基米爾·伊利希·列寧核電站(即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事故。
  • 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30年後為什麼成了動物的天堂?
    時間回撥到34年前的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廠房盡毀,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前後有上千人死亡。廠房邊上有一片松樹林,接受高輻射汙染源,葉子變成了紅色,不久相繼死亡。 最初的幾年裡,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減少,整個車諾比空無一人,成為無人敢踏入的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