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車諾比事件被解散的足球俱樂部:FC普裡皮亞季

2020-12-05 全民體育狗哥說球

1986年4月26日(周六)上午,一架直升飛機降落在烏克蘭北部的一個足球場上,當時普裡皮亞季正在準備當天下午晚些時候與FC Borodyanka的杯賽半決賽。飛機上的人身穿防護服並攜帶輻射探測器,球員們被告知不能再進行足球比賽,因為附近的弗拉基米爾·伊利希·列寧核電站(即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事故。

成立於核反應堆中的足球隊

普裡皮亞季是一個通勤小鎮,距離核電站只有幾英裡,距離車諾比市大約10英裡。小鎮成立於1970年,擁有電影院、遊泳池、遊樂園和幾個塔樓,當時小鎮上大約有50000多人口。除此之外,小鎮上還有一支名為FC Stroitel Pripyat的足球隊。

這個足球隊是由車諾比工廠的職員和普裡皮亞季鎮上的工人組成,當時在組建球隊時得到了建設總監瓦西裡·奇茲馬的大力支持。體育運動在蘇聯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甚至已經完全融入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當時普裡皮亞季鎮子上的工廠採用的是四班倒的工作制度,工人們很少有休息的時間,但是他們總會願意去看一場足球賽,順便喝上一瓶啤酒。

球隊的足球場坐落於住宅區之間,球場周圍有一個跑道,跑道上建有一個小木屋,球員們可以在裡面更換球衣。雖然當時普裡皮亞季足球隊只排在蘇維埃足球聯賽系統的業餘第五級,但是球場旁邊經常坐滿觀眾,幾乎每場比賽都會有大約2000名小鎮居民來為球隊助威,由此可見當時的足球氛圍。在如下這張圖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球場附近車諾比4號反應堆高達500英尺的煙囪。

球隊裡最年輕的球員是瓦倫丁·利特溫,剛加入球隊時他還在學校念書。利特溫出生在附近的村莊奇斯託加洛夫卡,家裡五個兄弟都效力於蘇維埃的業餘足球隊。

1978年利特溫從學校畢業之後,他開始在車諾比擔任工程師。和大多數球員一樣,利特溫除了發電廠的工資之外,他還可以獲得少量的足球補貼。普通的地區比賽補貼一般是2盧布和50戈比(相當於今天的3.25英鎊),更高級一些的比賽補貼會高達5盧布(6.5英鎊)。

為提升戰績不惜聘用「外援」

值得一提的是,利特溫的部分隊友是球隊專門從其他地方請來的,相當於強力外援。他們也從發電廠收到薪水,並收到工資單,但事實上他們在發電廠沒有做任何工作。由於這些強力外援的加入,球隊隨後升入到了專業四級,並在1981、1982和1983年取得該地區杯賽3連冠,然而他們在聯賽中苦苦掙扎,又降到了之前的業餘五級。

1986年俱樂部建立了新的足球場Avangard Stadium,這座球場擁有更好的設施,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泛光燈和頂棚,它將可以容納大約11,000名球迷。這座球場原定於1986年5月1日正式開放,但在此之前,球隊要在4月26日和FC Borodyanka進行一場杯賽半決賽。

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然而當地時間4月26日凌晨1:23,車諾比的4號核反應堆發生了爆炸。當時小鎮上的居民聽到了一聲巨響,並馬上叫來了消防員。

這不是車諾比第一次發生事故,所以小鎮居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第二天早上,爆炸引起的火勢減弱,人們繼續開始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人選擇出去購物,為「五一」做準備,然後下午去球場看比賽。

當天上午9點,隊長利特溫回到俱樂部準備訓練,但是教練告訴他下午的對手FC Borodyanka在車諾比郊外被警察攔住了。於是利特溫前往塔樓總部詢問比賽是否被取消,隨後一位助理教練告訴利特溫,濃煙不停的從4號反應堆冒出來。直到這時,利特溫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馬上帶著自己的妻子騎著摩託車離開了小鎮。

當時蘇聯試圖隱瞞這起核事故,政府做了大量保密措施。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2天之後800英裡外的瑞典被檢測到高輻射,車諾比事件被公之於眾。

車諾比事件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政府在工廠周圍建立了一個半徑為19英裡的禁區,普裡皮亞季的居民再也無法重回他們的家園,許多人被安置到了30英裡外的Slavutych小鎮。

FC普裡皮亞季同樣無法逃脫被解散的命運,那次事件之後,Alexander Vishnevsky和幾位普裡皮亞季球員組建了新的俱樂部FC Stroitel Slavutych,而利特溫選擇在Obukhov為FC Zarya Vladislavka效力。

小舍瓦被迫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歐洲足球先生舍普琴科同樣在這次核事故中被疏散,當時年僅9歲的小舍瓦就讀於基輔迪納摩學院。基輔是距離車諾比最近的大城市,小舍瓦和其他孩子被轉移到了往南250英裡外的黑海沿岸。

儘管如此,足球這項運動仍在繼續。

在事故發生不到一周後,基輔迪納摩就在歐洲優勝杯決賽中遭遇馬德裡競技,球員們化悲痛為力量,憑藉奧列格·博洛欣等人的進球,基輔迪納摩在裡昂3-0完勝馬競。

稍顯遺憾的是,新組建的FC Slavutych在參加兩年業餘聯賽後就被解散。而原先普裡皮亞季的居民,其中很多人都患病甚至死亡。車諾比清理項目預計在2065年完成,但專家表示在未來3000年之內這片區域依舊會遭受核輻射的危害,FC普裡皮亞季或許將成為永遠的回憶。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電站|普裡皮亞季|鬼城|核電站|烏克蘭_旅遊|聖誕樹
    在車諾比核電站那場災難性的事故發生33年後,再提起這個名字,人們感受到的還是滿溢的恐懼、哀傷和無奈。車諾比在今天意味著什麼?那場災難後的許多年裡,傳說、歷史和真相互相交織。車諾比,成了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但也有人試圖賦予這個了無生機的地方以新的可能。去年聖誕節,一張照片讓人們感到驚訝:車諾比旁邊的「鬼城」普裡皮亞季,居然出現了一棵聖誕樹。
  • 烏克蘭普裡皮亞季(Pripyat):因核洩漏人類匆匆放棄的一座城市
    烏克蘭普裡皮亞季(Pripyat):因核洩漏人類匆匆放棄的一座城市時間:2020-02-04 18: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烏克蘭普裡皮亞季(Pripyat):因核洩漏人類匆匆放棄的一座城市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
  • 跨越「凜冬」——透視天津天海解散事件(中)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題:跨越「凜冬」——透視天津天海解散事件(中)新華社記者作為曾經的中超「網紅」,天津天海無論高光還是低谷,都能引發關注。俱樂部解散或退出的原因,並不能簡單地歸罪於新冠肺炎疫情,而是俱樂部長期的弊病累積所致。「中國足球俱樂部的運營、生存模式出了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說,俱樂部老闆常常為了追求廣告效應、地方為了追求名片效應,出現短視的運營行為。「俱樂部只有能靠票房收入得以生存了,只有在版權上更有發言權了,才能走得長久。
  • 透視天津天海解散事件
    5月12日,天津天海俱樂部球迷前來為球員送行。新華社記者李然攝「為什麼沒有投資方,球隊就一定得解散?」李瑋鋒直到現在仍在發問,為什麼不能採取一些歐洲足球俱樂部那樣的模式,由球員、員工持股,去維持俱樂部的運營?這未嘗不是中國足球俱樂部改革發展的一個思路。但李瑋鋒沒能等到想要的答案。
  • 1986年,車諾比事件後,動物變異成啥樣了?
    1986年4月26日,在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鎮上,一座名為車諾比的核電廠發生巨大爆炸,核反應堆全部被炸毀,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電事故
  • 一支爭議球隊的悲壯死去——透視天津天海解散事件(上)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題:一支爭議球隊的悲壯死去——透視天津天海解散事件(上)新華社記者進入五月以來,天津浯水道的天海俱樂部大門外,幾乎每天都會聚集三三兩兩的球迷當回天乏術的天海在5月12日宣告解散時,死忠球迷的精神支柱也仿佛在這一刻轟然坍塌。那支「敢為天津贏天下」的球隊,永遠消失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中;那群賽場上快意拼殺的熱血將士,也就此各奔東西。黯然聚集在大門口的球迷,久久不願離去。他們喊著口號,與天海俱樂部做最後的告別。
  • 中甲迎來「解散潮」!廣東華南虎宣布解散
    中甲廣東華南虎足球俱樂部在2月3日下午已經通知俱樂部工作人員,俱樂部已正式解散。這意味著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新生代足球俱樂部在走完8年的短暫路程後將徹底消失。而根據規則,他們空出的中甲席位將由中乙的江西聯盛俱樂部頂替。此外,有東北媒體記者爆料,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也已經走到了解散邊緣。
  • 30年後 我們帶您重返車諾比
    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110多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四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超過8噸的輻射物嚴重洩漏,輻射量相當於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多倍。 事件導致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0.6萬人被迫轉移,320多萬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而健康受損。根據聯合國在2006年發布的報告,事故累計造成的死亡人數在當時就已經達到了9000多人。
  • 歐洲大國突發核洩漏,大量輻射物擴散,網友:又一個車諾比?
    說起核事故,相信大家對於「車諾比事件」一定記憶猶新。儘管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但想起1986年的那一幕,仍然像時間錦囊一樣,將1986年前蘇聯的那一刻永久的凍結在那裡,只要輕輕觸碰就能夠隨時開啟。
  • 1986年車諾比事件:蘇聯政府瞞瞞瞞,致全球100萬人死亡
    2008年的春天,法國漫畫家艾瑪紐埃爾乘坐著火車到達車諾比,深入隔離區,用兩個月的時間探索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用畫筆記錄下當年的情形。1986年的車諾比核事故,是烏克蘭人一生都無法忘卻的陰霾,當時的艾瑪紐埃爾只有19歲,雖然他並不是車諾比人,但是當時事件的影響之大,在他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
  • 車諾比事件變種人是什麼樣的?揭秘車諾比變異生物
    1986年4月26日1點24分,位於普裡皮亞季城附近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核反應堆發生了嚴重的核洩漏,最終導致爆炸。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昂貴災難事件的車諾比核事故,如今已經荒廢,安靜的像座鬼城。
  • 他們在現實的車諾比撿垃圾
    車諾比事件爆發,是在《潛行者》上映的7年之後,但現實卻和電影中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災難產生了一個真實的危險區域,讓政府嚴令禁止外人踏入這片禁區。私自拜訪車諾比的誘惑不言而喻,整個區域就像為你單獨開放一樣。你可以進入車諾比,不受任何的束縛,去到很多未向公眾開放的地區,進入普通人無法進入的建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景色。鑽進秘密地下隧道裡,站在普裡皮亞季樓頂,俯瞰整個禁區,親自坐一坐著名的普裡皮亞季轉盤。
  • 從英國足球的發展歷史看職業足球俱樂部所有制的衍生
    伴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現代化,世界各國就足球俱樂部的所有制問題,在姓「公」還是姓「私」之間,各有探索,一直到現在,由此深遠地影響了其本國和世界足球發展進程。我和您一起蒙太奇其中的精彩歷程,期待發現一些足球俱樂部的發展規律。
  • 對車諾比的恐懼,在於人類可以親手毀掉自己
    800年:專家稱消除車諾比核洩漏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要幾百萬年;9.3萬人:34年前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數約為9.3萬人左右;27萬人:27萬人因車諾比核洩漏事故患上癌症;34萬人: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疏散了11萬多人,隨後數年,又從汙染嚴重地區搬遷了23萬人,前後共疏散34萬餘人;
  • 車諾比倖存者重回災難發生地
    阿麗娜·露迪婭(Alina Rudya)出生在前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普裡皮亞季,她的父親在車諾比核電站工作。1986年,當災難發生的時候,她還是個嬰兒。  如今,30歲的她生活在柏林。作為倖存者,她在2012年回到普裡皮亞季進行「精神朝聖」。現在,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故30周年紀念」項目,她重回這片土地,重溫父母的生活軌跡,並在每一處地點拍攝照片。
  • 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不雅照」 23歲模特道歉
    (原標題:俄模特為核電站「不雅照」道歉,網友:你下次在奧斯維辛裸體,我也不驚訝)【環球網報導】遊客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攝「不雅照」事件又有新進展:照片的主人——一位名叫韋羅妮卡·羅切娃(Veronika Rocheva)的23歲俄羅斯模特道歉了,還解釋說實際拍攝地點其實離核電站很遠
  • 【美劇資源】《車諾比》:這部美劇改編自真實事件,每一幕都讓人毛骨悚然!
    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地。劇集開始於車諾比核事故的兩年後,當年負責處理事故後續問題的列加索夫自殺了。死前他留下了幾卷錄音帶,旨在披露整個事件中被刻意隱瞞的真相。Hedy很喜歡這個開頭,不僅塑造了懸疑的氣氛,還引起了觀眾繼續看下去挖出真相的欲望。
  • 因大火持續燃燒 車諾比局勢極度惡化 其附近1萬公頃範圍成禁區
    2020年4月11日,烏克蘭相關環保機構檢測到:輻射值已超出正常水平 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危機因局勢的極度惡化,目前已經引起了烏克蘭當局以及聯合國的關注。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現狀
    車諾比核事故簡稱「車諾比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