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

2020-11-28 海外網

聯播+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對此,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對於中國應該建設怎樣的考古學,他用了三個詞來形容: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言語中傳遞著滿滿的文化自信。

央視網《聯播+》欄目梳理本次集體學習的相關內容,與您一起學習。

考古工作的重大意義

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

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我國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長期以來,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借鑑,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

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4點要求

要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調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規划水平

要圍繞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總體安排,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

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

考古學界要會同經濟、法律、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醫學等領域研究人員,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

要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增強歷史文化遺產防護能力,嚴厲打擊文物犯罪

要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

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

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要通過深入學習歷史,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要運用我國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通過交流研討等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積極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為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創造良好條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編:秦雅楠

31887411,.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2020-09-30 07:59:06,.204306,.秦雅楠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這是5月11日下午,習近平在大同市雲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 段天璟: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這為中國考古學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考古研究涉及考古文化、譜系研究、國家形成等眾多問題,致力於從理論上闡明中國考古學的基礎方法、研究對象、學科定位等。
  • 高校考古教師暢談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考古學的發展有其自身學科的特點,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還必須以國家需要為導向。考古學不是純學術的專業,而應是以專業為基礎,引導人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向著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目的而發展。正如考古前賢蘇秉琦先生所倡導:使考古工作成為人民的事業。五千多年的深厚文明,是民族復興的活水源頭和文化沃土;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文化繁榮的深厚滋養。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吉大考古青年在行動
    師生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表明了考古事業的重要性,肯定了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並對進一步做好考古文博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們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實際行動踐行講話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努力奮鬥。9月29日,正在山西運城夏縣師村遺址進行考古實習的考古學院師生群沸騰了!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中國特色中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中國特色中國...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長期以來,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借鑑,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 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_杭州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這篇重要講話,系統闡釋了有關考古工作以及歷史研究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現實性、指導性,為發展新時代中國考古事業提供了科學指南。
  • 《求是》雜誌編輯部: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這篇重要講話,系統闡釋了有關考古工作以及歷史研究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現實性、指導性,為發展新時代中國考古事業提供了科學指南。
  • 收藏|習近平總書記「考古公開課」的15個要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闢論述我國考古工作。2020年第23期《求是》雜誌刊發了這篇重要講話(全文)。筆記君為您梳理了15個要點,學習收藏!
  • 學習筆記:收藏 | 習近平總書記「考古公開課」的15個要點 _新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闢論述我國考古工作。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誌刊發了這篇重要講話(全文)。  筆記君為您梳理了15個要點,學習收藏!
  • 習近平黨建思想的三個基本維度
    ■ 孟 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時期黨建思想,其中,黨的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合目的性、使命感三個維度,具有中國特色政黨建設和發展理論的系統性和完備性。 以堅持的信念體系強化中國共產黨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礎。習近平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 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成立大會舉行
    通訊員吳江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化與旅遊廳、武漢大學、在鄂相關高校及湖北省考古文博單位統籌力量共同組建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  組建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  竇賢康在致辭中指出,成立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和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考古學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指導下的探索實踐,也是響應新時代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主動作為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思政課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為什麼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為什麼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習近平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在這三個方面作表率
    習近平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在這三個方面作表率 原標題:
  • 思想政治引領第一課丨這項工作,習近平說必須高度重視!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