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FZDfilms朱峰視覺 選擇 加星標
看「概念設計分享」和「相關專業內容」
最近氣溫已經飆升到了將近40度,出去走一圈就被熱到要在心裡把各種冰淇淋,奶茶和水上樂園都惦記一遍。但是吃冰傷身,奶茶發胖,水上樂園又太暴曬,於是我們想到了性價比更高的清涼消暑方式:看恐怖片。
提到恐怖片,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驚一乍」的Jump Scare橋段,以下動圖預警:
要安排一個合適的Jump Scare一般需要做好兩件事:首先充分建立起緊張的氣氛……然後突然製造驚嚇!後期再加上突然和刺激的音效,驚嚇感更是會加倍。
很多經典的恐怖片,像是《異形》和《招魂》系列等都恰到好處地用到了Jump Scare。但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為了嚇人而嚇人恐怖片,如果不是「感官刺激」愛好者,這種橋段帶來的效果不是驚嚇,反而會引起反感。
所以現在很多高口碑的恐怖片都不以驚嚇為噱頭,而是走「細思極恐」的路線。除了劇作上更貼近現實問題,在別的地方也相當有心。與「簡單直接」的Jump Scare相比,更注重在布景,燈光,色調,取景構圖和調度上滲透恐怖氣氛。比如以下這些「套路」,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首先就是在鏡頭上做文章。用寬或深長的定場鏡頭可以突出角色的孤立和怪異,通常也被認為是恐怖片中「劇透性」的鏡頭,用大景別暗示潛伏的異常。
驚魂記 Psycho (1960)沒有面孔的眼睛 Les yeux sans visage (1960)林中小屋 The Cabin in the Woods (2012)逃出絕命鎮 Get Out (2017)還有就是以被害者或施害者的視角呈現,將恐怖的異物隱藏在陰影中,或者以部分出現的形式入畫。
招魂 The Conjuring (2013)關燈後 Lights Out (2016)
它在身後 It Follows (2014)
逃出絕命鎮 Get Out (2017)遺傳厄運 Hereditary (2018)但還有一種與極致的特寫鏡頭完全相反,但在製造恐怖效果上卻完全不輸的方法--「保持距離」。讓鏡頭和角色或事件拉開空間距離,比如故事中的人躺在病床上,我們大家隔著玻璃看著她……
它在身後 It Follows (2014)或者還是故事中的人在車裡,我們大家在更遠處的地方努力地想看到他……
遺傳厄運 Hereditary (2018)還有故事中的人在湖心的船上,看上去很不好,但我們大家也只能遠遠地在岸上看著他……
13號星期五 Friday the 13th (1980)或者……
黑衣女人 The Woman in Black (2012)
這樣通過將觀影者拉遠或隔開,以遠觀的疏離角度感受潛伏的危機和不安,在很多情境下會比貼臉去看細微的表情變化,感受內心活動更能讓觀眾體會到角色身上的宿命和無助感。
小島驚魂 The Others (2001)再有就是找到獨特的角度和特殊的構圖。其中最好用的就是以不尋常的視角製造窺探、被暗中凝視的效果。
門鏡看鄰居。
羅斯瑪麗的嬰兒 Rosemary's Baby (1968)鎖眼看保姆。
萬能鑰匙 The Skeleton Key (2005)下水道裡看小朋友。
小丑回魂 It (2017)後視鏡裡看妹妹。
遺傳厄運 Hereditary (2018)電視機屏幕裡看老爺爺。
驅魔人 The Exorcist (1973)場景氛圍是恐怖片呈現「恐怖點」的最直接的方式,一個經典的場景往往能讓觀眾記住整部片子。閃靈 The Shining (1980)寂靜嶺 Silent Hill (2006)我們 Us (2019)
恐怖片十分擅長通過場景的氣氛表現人物的弱勢。最常見的就是漆黑的老宅或廢墟,「曝光不足」的攝影在驚悚懸疑和恐怖類型中都非常好用。觀眾會根據鏡頭移動和配樂對場景裡出現的「東西」有一個預期,通過心理暗示認為這裡埋藏著恐怖點。
十二宮 Zodiac (2007)小丑回魂 It (2017)黑衣女人 The Woman in Black (2012)還有就是以「偽紀錄」形式來製造「真實感」的恐怖片。這種形式通常能製造出身臨其境的「恐怖」「懸疑」效果,也非常容易以低廉的成本收穫較好的口碑。
女巫布萊爾 The Blair Witch Project (1999)科洛弗檔案 Cloverfield (2008)解除好友2:暗網 Unfriended: Dark Web (2018)昆池巖 (2018)但恐怖片並不是千篇一律的黑咕隆咚或者陰森恐怖,反而是個很容易施展美學和視覺上創新的類型。很多視覺呈現大膽的作品就用怪誕或詭異的風格營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氛圍。
閃靈 The Shining (1980)陰風陣陣 Suspiria (1977)霓虹惡魔 The Neon Demon (2016)愛之女巫 The Love Witch (2016)恐怖片雖然「套路」多,但總會有令人驚喜的佳作出現。今年的恐怖片市場也很熱鬧,到目前推出的電影中已經很有多從製作和口碑層面來看都很不錯作品了,很適合在炎炎夏日找來消暑解乏,比如下面這部《我們》。
《我們》講述一家四口到海濱度假,這裡是妻子童年的娛樂場所,重新來到這裡卻讓她感到自己與曾經在此處的神秘經歷再次建立起了聯繫。夜晚,他們一家甚至看到有四個人手拉手在行車道上站立,似乎有更多詭異的事情等待著他們。
《我們》的導演喬丹·皮爾的上一部作品《逃出絕命鎮》不但在2017年成為爆款,還在去年的第90屆奧斯卡上獲得了最佳影片等提名,而最終也成功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獎項。
除了導演擅長的種族問題以外,《我們》的政治諷刺和倫理道德討論也是這部電影備受好評的原因,並且其中還不乏幽默喜劇的元素。
《我們》上映首日票房成績甚至超越了大熱的恐怖片IP--溫子仁「招魂宇宙」中成績最好的《招魂》和《鬼修女》。而且《我們》的製作水準在恐怖片中也實屬上乘,在攝影,打光和配樂以及整體的氣氛營造上都非常值得一看。
除了《我們》,今年還有下面幾部恐怖片也值得期待。
一對夫婦某天從神秘的飛船上撿到一名男嬰,在二人的悉心撫養下孩子漸漸長大。但同時這個男孩也變得愈發怪異,各種超自然的現象在他身上發生,並開始穿上鬥篷,帶上面具在小鎮上神秘出沒……
但穿鬥篷的也不一定都是雷神、奇異博士、幻視或者超人那樣的超級英雄,也會是帶來災禍的熊孩子。《魔童》是《銀河護衛隊》系列幕後團隊的最新作品,其中不乏超自然、黑色、科幻等元素,被網友稱為是「平行宇宙裡一個家庭教育失敗的超人故事」。
從1988年第一部《鬼娃回魂》開始,「鬼娃Chucky"系列到2017年已經上映了七部電影。
「Chukcy」不但是恐怖片影史上的重要角色,也是80-90年代流行文化的符號之一,在史匹柏的《頭號玩家》中也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出場。
《頭號玩家》裡的Chucky
今年上映的《鬼娃回魂》則是重啟版,劇情與之前大致相同 -- 小男孩安迪在生日時收到媽媽送的娃娃,但這個玩具不僅活了起來,還成為了所有人的噩夢……
重啟的《鬼娃回魂》必然會與1988年版的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有一點相同的地方可以肯定,就是鬼娃Chucky將會用真實的道具進行拍攝,除了眼睛部分會使用CG,其他身體的表演都將由電子仿生娃娃道具和木偶師來完成。
Chucky的眼睛表演會由CG完成,電子仿生道具甚至可以完成一些表情的表演
電子仿生娃娃的幕後製作
現場拍攝時需要三個木偶師進行配合操作
如果大家喜歡娃娃,還有一部值得期待,就是《安娜貝爾》系列的第三部電影《安娜貝爾3:回家》。
溫子仁指導或監製的「招魂宇宙」相信喜歡恐怖片的影迷都能如數家珍,作為該系列又一新作,在這部中,娃娃安娜貝爾被「驅魔師」沃倫夫婦封存後卻喚醒了整個房間的惡靈,而它們把都目光瞄準了一個新目標,那就是沃倫夫婦10歲的女兒朱蒂和她的朋友艾瑪。
「招魂宇宙」系列中每部電影都是重量級的「鬼片」,並且都有真實的歷史事件可以追溯,對觀眾而言,恐怖的心理暗示和慎人程度都非常猛,看過預告片後,感覺這部也絕不會手軟。
這裡附上「招魂宇宙」電影的觀看順序:
修女 The Nun (2018)-- 故事發生年代:1952年安娜貝爾2:誕生 Annabelle: Creation (2017) -- 故事發生年代:1955年安娜貝爾 Annabelle (2014) -- 故事發生年代:1967年安娜貝爾3:回家 Annabelle Comes Home (2019) -- 故事發生年代:1970年招魂 The Conjuring (2013) -- 故事發生年代:1971年哭泣女人的詛咒 The Curse of La Llorona (2019) -- 故事發生年代:1973年招魂2 The Conjuring 2 (2016) -- 故事發生年代:1977年《仲夏夜驚魂》是導演Ari Aster今年即將上映的新作。要形容這位導演的功力有多深厚,只能說去年看過他的《遺傳厄運》後,對那裡很多場景的心理陰影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遺傳厄運》2018
《厄運遺傳》去年讓業界和影迷都十分驚豔,甚至被很多人直接冠上了「十年來最佳恐怖片」的頭銜。因此,大家對這次同樣是由Ari Aster擔任編劇兼導演的作品《仲夏夜驚魂》也十分看好。
《仲夏夜驚魂》講述一對情侶來到瑞典鄉間參加一個夏季節日活動,雖然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但當地人的友好卻也讓他們感到了詭異的不安,一種莫名的恐懼開始在他們心中蔓延……
預告片中,電影的畫風清新柔和,有著與導演前作非常不同的視覺風格,「驚悚感」更大於「恐怖感」。其中「北歐民間恐怖」和預告片中明顯的「異教崇拜」元素都讓人聯想到另一部經典的恐怖電影《柳條人》。
《柳條人》 The Wicker Man (1973)
表現偏遠的村莊,詭異的風景,對異教的崇拜和古老的迷信是這類「民間恐怖」類電影具備的共同元素。除了這個類型中經典的《柳條人》之外,《撒旦之鴉》(1971),《女巫獵人》 (1968)和《閃靈戰士》(2002)有人都是經典的「民間恐怖」電影,在等待《仲夏夜驚魂》的時候可以回顧一下。
如果說《遺傳厄運》是2018年恐怖片影迷的心中最佳,那2017年的恐怖片最佳,大部分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頒給《小丑回魂》的第一部。終於在時隔兩年後,《小丑回魂2》也要在今年的9月上映了。
小丑回魂 It (2017)《小丑回魂》是恐怖大師史蒂芬金在1986年出版的恐怖小說,一個被恐怖傳說和頻發的兒童失蹤案件的陰影籠罩下的小鎮,一群在別人眼裡都是Loser的孩子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帶來恐怖和災禍的「小丑」。
小丑回魂 It (2017)在童年的一次交戰後,小丑逃遁,大家長大後也各自離開了家鄉,而27年後小丑再次出現在小鎮,童年的夥伴回到家鄉聚在一起,又一次並肩對抗邪惡的小丑……這就是今年9月份即將上映的《小丑回魂2》的劇情。
《小丑回魂》中雖然也有恐怖片套路的Jump Scare驚嚇橋段,但它通過挖掘人們心裡最深的恐懼而營造出的黑暗氛圍卻是與眾不同的。這一部《小丑回魂2》也十分值得期待。
由暢銷書改編的《在黑暗中講述的恐怖故事》,由十分擅長這類題材的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擔任編劇和製片人,從預告片來看,電影充滿了復古的恐怖片元素,怪物的設計也非常有看點,驚悚點十足。
美國作家Alvin Schwartz 在80-90年代間從民俗傳說與都市傳說中汲取靈感而撰寫了《在黑暗中講述的恐怖故事》短篇「恐怖故事」叢書。該書在西方是家喻戶曉的青少年睡前讀物,裡面滿是各種詭異神奇的小故事。既然距離看到電影還有一段時間,這裡也先和大家分享幾個故事來體會一下。
大腳趾
小男孩在院子裡玩的時候挖出了一隻腳趾,他將腳趾交給了媽媽,媽媽用腳趾做了湯。那天晚上,一隻鬼來到男孩的家,問道:「我--的-腳--趾---在--哪--裡?
遠光燈女人晚上獨自在路上開車,她發現一輛卡車一直跟在後面並時常用遠光燈閃自己。女人在恐懼和慌亂中開回家,卻發現卡車司機也停了下來,此時正用槍指著自己的方向。女人回頭才發現,自己後座上還有一個人,原來卡車司用槍指著的正是那個人,而剛才在路上,每次當後座上的人要舉起兇器行兇時,卡車司機便用大燈晃動幹擾他。
「紅點」的故事很短,但卻被很多人認為是整套書中最毛鬼悚然故事。女孩露絲的臉被蜘蛛要了一下,一開始她覺得很疼,幾天發現愈發嚴重。露絲坐在浴室中,臉上腫起來的包破了,從裡面爬出了許多蜘蛛。
雖然該叢書並沒有出版過中文譯本,對於我們來說其中的故事並不熟悉,但許多人還是會因為監製由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加入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預告片揭露的裡面鬼怪形象也對插圖本中的畫稿進行了高度的還原。
推薦閱讀
快看這些壓壓驚
從動畫到真人的迪士尼公主夢,這些設計誰頂得住!
要萌!要聰明!要有戲!一個人見人愛的角色的誕生
畢業七年就躋身於好萊塢前端概設圈,看他的設計確實不一般
俄羅斯這部科幻片預告想像力炸了,場景畫面非常酷
FZD設計學校優秀畢業生《行屍走肉》概念設計欣賞
乾貨 | 用「先功能,後形式」的方法解決設計問題
轉載或商務合作請關注我們後在後臺與我們聯繫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