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季吃什麼食物可以降暑?從「梅子金黃杏子肥」中可見一斑

2020-12-05 明明漫談歷史

古人夏季吃什麼食物可以降暑?從「梅子金黃杏子肥」中可見一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代社會就是荒涼與愚昧的代名詞。事實上這種想法不僅不正確,而且還進入了一個十分嚴重的誤區。

現代社會中所擁有的文明,其實大多數都是繼承以及沿襲了古代文明,並通過不斷演化以及發展才最終形成了現代文明。

古代社會雖然沒有電燈、電話,以及具有科技感的通訊設備,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無與倫比的東方文化和文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人的生活雖然沒有現代人的便利,但是他們的生活其實也充滿了很多趣味。

就拿古代人過夏天來說,他們雖然沒有風扇、空調和冰箱。但是卻依然可以逍遙自在地過完整個夏季,這其中的奧妙非常值得大家思考。雖然古代人沒有辦法和四季輪迴對抗,但是他們卻發明出了可以掌控四季的「曆法」。

從這一點上來看就不得不說,生活於古時候的人確實擁有大智慧。而這種智慧不僅體現於,治理國家以及生產和勞動之中。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古人智慧的影子。

古人在過夏季的時候,其實也會出現「苦夏」情節。所謂「苦夏」其實指的就是,在進入夏季之後氣溫會不斷升高,在炎熱天氣的影響之下,很多人都會出現食慾下降、身體乏力的症狀。

尤其是在三伏天更是讓人酷熱難耐,大詩人楊萬裡曾寫過《夏夜追涼》一詩。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首詩其實就寫出了,古代人過夏季時候的身體以及心理狀態。

雖然「苦夏」並不是疾病,但也會會影響個人情緒,並且對生產與生活也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為了擺脫炎熱夏季所造成的「苦夏」狀態,古代人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很多可以解暑消夏的方法。

古人消夏方法之吃解暑「水果」

夏季天氣炎熱身體很容易,因為出汗過量而缺水。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多飲水,同時還應該及時吃一些,可以起到解暑消夏作用的水果。

雖然相比較於現代社會來說,古代的水果種類並不豐富,但是有幾種夏季水果卻十分惹人喜歡。

1.清涼解渴、汁甜味美的西瓜

唐朝時期由於國力比較強大,而且統治者的思想也相對開明,所以唐朝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也比較廣泛。在這種外部環境的影響之下,很多具有異域風味的水果開始逐漸流入中國。「西瓜」就是在這個時期,由西域經過絲綢之路傳入內地。

據《本草綱目》記載:「按胡嶠於回紇得瓜種,名日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

這種通體透綠、外皮著花紋,瓜瓤為紅色且吃起來香甜可口的「西瓜」, 在唐朝時期非常盛行。唐朝人在夏季的時候不僅可以吃到西瓜,同時王貴貴族以及一些富貴人家,在炎熱的夏季甚至還能吃到「冰鎮西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與當時的「地窖儲冰」習俗有關係。吃一口冰爽可口的「冰鎮西瓜」,不僅可以沁人心脾還能清涼解暑。

古人在吃西瓜的時候其實還有很多講究,雖然古代並沒有所謂的榨汁機, 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喝上冰鎮西瓜汁。「石磨」作為一種古代的巨型「榨汁機」,不僅可以可以研磨米麵,同時也可以用來碾碎西瓜。

西瓜汁研磨完畢之後,將大型的冰塊也按照此種方法磨成效冰渣,這樣一杯古香古色的,古代冰鎮果汁就做好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古代人都可以享受這種待遇,只有上層的統治階級以及王公貴族們,才能夠在夏天的時候愜意地喝著冰鎮的西瓜汁。

2. 梅子、杏子消暑作用堪稱一絕

南宋時期的文學家範成大,在其《四時田園雜興·其二》一詩中,給後人描繪出了一幅古代夏季熱鬧紛呈的場景圖。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在這首詩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古代夏季風情,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古人夏季時,可以經常吃到的消暑水果。梅子和杏肉在夏季的時候長得特別茂盛,吃一口酸溜溜地梅子,不僅口舌生津而且還能預防中暑。

又圓又大的黃色杏子不僅長得嬌豔欲滴,而且吃起來也十分甘甜爽口。由於古代的梅子與杏子十分高產,所以即使是家庭比較貧困的人群,也可以隨處摘到這兩種水果。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古人還將梅子做成了「酸梅湯」。

3.擁有歷史韻味的古代飲品

(1)「酸梅湯」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在夏季的時候想要喝一杯冰鎮酸梅湯十分簡單。但是在古代社會雖然梅子隨處可見,但是要想每日都喝酸梅湯,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酸梅湯」,是古代一種喜聞樂見的夏日飲品。

「酸梅湯」又可以稱為「烏梅湯」,在古代明、清兩朝曾風靡一時。

據《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為佳品。系以烏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人,且祛暑也」。

這段文字不僅寫出了「酸梅湯」的味道,同時也點出了夏季喝酸梅湯的功效和作用。「不傷人,且祛暑也」,才是酸梅湯受到古代人歡迎的重要原因。當時的北京城中一到夏季,各種類型的酸梅湯就會蜂擁上市。

但清代的「美食家」崇彝卻認為:「信遠味太濃,九龍味太清,惟秋家梅湯適得其中耳」。

這是在對比飲用不同的酸梅湯之後,才發出了這種具有鑑別意味的評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古人在飲食方面的天賦要遠遠超越現代人。

(2)「冰酪」

宋朝的經濟和文化曾一度出現了,無可附加的繁榮和昌盛。所以相比較於其他朝代的人來說,生活於宋朝時期的人其實也非常會享受生活。在炎炎夏日人們除了可以通過吃水果降溫之外,還可以飲用宋朝獨有的「冰酪」。

所謂「冰酪」其實就是宋朝時期的一種夏日飲品,南宋詩人楊萬裡曾賦詩「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這其實充分寫出了詩人,對「冰酪」這種冷飲的讚譽和喜愛之情。

牛奶、冰糖以及冰塊是之作「冰酪」的三元素。如果從味道上去感知宋朝的「冰酪」, 其實這種冰鎮冷飲與現代的冰激凌味道差不多。

當然沒有人具體去嘗試過「冰酪」的味道,只不過從之作「冰酪」的原料上略猜一二。

4. 伏日飲食「湯餅「避暑

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會讓很多人有中暑的感覺,為了能夠早日預防身體中暑,古代人其實發明了很多可以消夏解暑的食物。南北朝時期的「湯餅「,就是當時比較重要的解暑食物之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

這句話裡面所說的「避惡」, 實際上就是解暑和避暑的意思。「湯餅」是一種將面與水融合之後,而形成的一種面片。將這種面片放入水中煮熟,放置涼透之後再吃別有一番風味。

5. 「蓮子湯」蘊含的避暑奧妙

「蓮子湯」 顧名思義就是用蓮子熬製而成的湯水。由於蓮子屬於一種比較名貴的中藥,所以用蓮子熬湯不僅可以養生,同時也可以起到避暑防暑的作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夏季的時候都可以飲用蓮子湯。

據《帝京歲時記勝》記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

這不僅說明了蓮子的藥用功效,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蓮子湯」確實可以起到清熱避暑的作用。

6.食「冰鮮」自古有之

夏季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涼性食物,雖然大家都知道過量食用,這類食物對身體不好。但是為了能夠一解溽暑之苦,即使是對特別重視養生的古代人來說,也不得不吃一些所謂的「冰鮮」食物。

所謂「冰鮮」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用冰塊鎮過的食物。古人吃的「冰鮮」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魚鮮」,也就是現代人所了解的「魚生」。還有讓大家捉摸不透的「肉鮮」以及「菌類」食物。

按理來說在夏季的時候,喝菌湯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古人這麼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古語云「世上何物為鮮?水之蓴,陸之菌」。

由於夏季的時候天氣比較炎熱,身體消耗能量的速度也會比較快,所以喝菌湯的實際目的,並不是為了祛暑而是為了調理身體。

《呂氏春秋》中曾有對古人喝菌燙的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

從這句話中可以了解,古人食用菌類食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以及秦朝時期。在炎熱的夏季一邊喝菌湯,一邊出透汗也別有一番風味。

7.服用「玄冰丸」解暑

乍一聽上去「玄冰丸」,確實可以給人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但是這種所謂的「玄冰丸」,其實只是一種可以治療中暑的藥物。當你無法承受高溫的傷害時,就很容易出現中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及時口服「玄冰丸」,就可以讓身體逐漸擺脫中暑的危害。

東晉時期除了有「玄冰丸」之外,其實還有一種解暑的藥物「飛雪散」。 這兩種藥物的實際功用基本相同,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孩皆可服用。但是由於這種藥物的成分不明,所以服用之後也會出現副作用。

結 語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古代的盛夏時節,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喝著「烏梅湯」或「冰酪」,手執一把「涼友」微風習習,這種感覺不僅特別愜意,而且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自我陶醉之感。

由於古代的夏季沒有受到「全球變暖」 以及熱輻射的影響,所以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熱。但是在沒有「空調」、「冰箱」等現代化設備的前提下,但他們依然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也是現代人望塵莫及的生活情調。

筆者認為古代人的解暑消夏方式,不僅具有實用主義的特徵,而且也大有取材於自然的特色。無論是「冰鮮」還是「冰酪」 ,其實都是以「地窖儲冰」為前提。在當時的古代社會人們能有這種想法和做法,也不得不說是一種消夏創舉。

【參考文獻】

1.《古代人夏天都有哪些解暑神器?》

2.楊寧波 《古人如何儲存食物》

3.孫立群《古代士人的飲食觀》

4.倪方六 《古人喜歡吃什麼水果》

相關焦點

  •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十首優美的鄉村古詩詞
    溪水的小橋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風中飄揚。偶然乘著遊興,走過東面的山岡。只見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大文豪蘇軾的首席弟子秦觀在早期未出仕的時候,居住在田園山村,在一個春天他乘興遊覽了一座村莊,被鄉村田野風光美景吸引,寫下了這首充滿鄉村氣息的《行香子·樹繞村莊》。3、宋代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 夏天孩子最愛吃什麼?一句古詩一款美食,爭做詩詞裡的美食家
    >三衢道中宋 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詩題問答:梅子黃熟啦,酸梅湯是用梅子和什麼做成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詩題問答:杏子肥離不開杏花開,杏花是什麼顏色?)
  • 夏季最易致電解質流失 哪些食物可以補?
    但是,隨著夏季出汗的增多,電解質也會隨之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電解質,將會對跑者的神經和肌肉功能產生副作用,影響正常的訓練。很多跑者選擇通過能量棒、凝膠或者運動飲料來補給電解質,但這並非唯一的選擇,跑者們還可以通過食物來補給電解質。關鍵是要找對食物。
  • 在古代,都有哪些水果可以吃,古人能實現哪些水果自由呢?
    在古代,都有哪些水果可以吃,古人能實現哪些水果自由呢?今年的水果價格比較貴,不少人都說連水果都快要吃不起了,不知道何時能實現水果自由了。在網上有一個很熱的話題,那就是古人能實現哪些水果自由呢?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在古代,水果的種類多嗎?當地人能實現哪些水果自由呢?
  • 很多人以為西梅是李子,卻是和杏子關係密切,你知道它們的關係麼
    看到這,很多人就又有疑問了:一會說它長得像李子又跟李子沒關係,一會又說它跟杏子有關係,那西梅名字裡還有個「梅」字,那它跟梅子是不是也有關係?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西梅跟李子、杏、梅子,它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臉部水腫吃什麼好 快速消水腫食物推薦
    經常早晨起床臉部浮腫的姐妹們注意了,吃對食物可以快速消除水腫,一起來看看吧!土豆,很多人都喜歡吃土豆,土豆裡面富含無機鹽,而無機鹽中的鉀元素含量又很高。我們都知道鉀元素對消水腫有特別的作用,不僅分解鹽分給力,還能排除多餘水分!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立夏節日吃什麼好?立夏後吃什麼最養生?立夏後選擇合適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大有益處。小編推薦適合立夏吃的十種食物: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蛋  立夏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立夏有吃蛋的習俗,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缺乏、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 楊萬裡吃梅子,曹操望梅止渴,李子柒梅子美食,吃死人的見過嗎?
    ——宋·楊萬裡《閒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軟齒牙」,700多年前的南宋,初夏大詩人楊萬裡吃了梅子後被酸倒了牙。看見窗外碧綠的大芭蕉葉子隨風而起,他午睡起來睡眼朦朧。打了一個哈欠,伸了個懶腰。閒來無事看見兒童正在嬉戲,撲捉在風中飛舞的柳絮。春天梅花開,梅花落後結梅子,初夏梅子熟,咬上一口真酸。
  • 盛夏梅子湯:用歲月凝結,人間真情,卻盛夏白瓷梅子湯
    轉眼間,有六月夏天,現在社區門口有賣青梅的攤位,於是小編好奇地發出一個朋友圈問:是時候喝梅子湯了嗎?馬上有人回應:夏天不吃酸,什麼時候等?是的,都說人間真情,不過是一碗盛夏白瓷梅子湯。著名的大食客蘇東坡有一首詩可以證明這一點當梅子結,當梅節點。如果你想回去,你不能回去。可以看出,蘇東坡先生對梅子有特別的偏好!
  • 氣象臺發布高溫預警,女人得多喝這道湯,降暑又美白!
    為了廣大女性的美麗,小編今天分享一道湯,既降暑又美白。這道湯就是海帶豬蹄湯。海帶豬蹄湯海帶豬蹄湯裡的海帶降暑功效海帶是海生植物,性寒,熱量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纖維,能夠幫助女性排出毒素,排盡體內淤積的熱氣,緩解夏季人們煩躁的心情,降低中暑的可能性。
  • 夏天怎麼吃桃子、杏子和李子更好?營養師都說清楚了
    關於桃子、杏子、李子,都有一句話把它們串起來,如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還有很多人開玩笑說,到底吃哪一種水果最危險?這三種水果中,如果說比較好的就是桃子,吃桃子能養人。也是桃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果膠屬於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被腸胃吸收消化。另外,桃子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成分,夏季經常吃桃子具有美容養顏、保護視力、潤腸通便等好處。尤其是選擇在加餐的時候吃,桃子就有很強的飽腹感,這大概也是人們說吃桃子養人、飽人的原因了。
  • 杏子造就了斐濟「無癌國」的神話,看看哪些食物還有抗癌功效呢?
    然而,諸多研究發現,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食物,卻可能是癌細胞的「天敵」。那麼,我們能否通過食物來對抗它呢? 杏子:斐濟抗癌守護神 癌,像幽靈似地遍及世界各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然而,位於太平洋南部的一個島國——斐濟,至今還沒有一個人因為患癌症而死亡。
  • 夏屬火應養心,天氣炎熱養生吃什麼好?這5種食物,最後1種最常見
    中醫有夏屬火,其氣熱的說法,夏季是萬物生長、新陳代謝加快的季節,就如同火一樣熱力四射,因此,夏天對應五行的火,而五臟六腑中的心及小腸屬火,心主掌血流,是經由飲食後自脾胃化生而成,循環運行於全身經脈之中,是富有營養及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