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季吃什麼食物可以降暑?從「梅子金黃杏子肥」中可見一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代社會就是荒涼與愚昧的代名詞。事實上這種想法不僅不正確,而且還進入了一個十分嚴重的誤區。
現代社會中所擁有的文明,其實大多數都是繼承以及沿襲了古代文明,並通過不斷演化以及發展才最終形成了現代文明。
古代社會雖然沒有電燈、電話,以及具有科技感的通訊設備,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無與倫比的東方文化和文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人的生活雖然沒有現代人的便利,但是他們的生活其實也充滿了很多趣味。
就拿古代人過夏天來說,他們雖然沒有風扇、空調和冰箱。但是卻依然可以逍遙自在地過完整個夏季,這其中的奧妙非常值得大家思考。雖然古代人沒有辦法和四季輪迴對抗,但是他們卻發明出了可以掌控四季的「曆法」。
從這一點上來看就不得不說,生活於古時候的人確實擁有大智慧。而這種智慧不僅體現於,治理國家以及生產和勞動之中。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古人智慧的影子。
古人在過夏季的時候,其實也會出現「苦夏」情節。所謂「苦夏」其實指的就是,在進入夏季之後氣溫會不斷升高,在炎熱天氣的影響之下,很多人都會出現食慾下降、身體乏力的症狀。
尤其是在三伏天更是讓人酷熱難耐,大詩人楊萬裡曾寫過《夏夜追涼》一詩。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首詩其實就寫出了,古代人過夏季時候的身體以及心理狀態。
雖然「苦夏」並不是疾病,但也會會影響個人情緒,並且對生產與生活也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為了擺脫炎熱夏季所造成的「苦夏」狀態,古代人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很多可以解暑消夏的方法。
古人消夏方法之吃解暑「水果」
夏季天氣炎熱身體很容易,因為出汗過量而缺水。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多飲水,同時還應該及時吃一些,可以起到解暑消夏作用的水果。
雖然相比較於現代社會來說,古代的水果種類並不豐富,但是有幾種夏季水果卻十分惹人喜歡。
1.清涼解渴、汁甜味美的西瓜
唐朝時期由於國力比較強大,而且統治者的思想也相對開明,所以唐朝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也比較廣泛。在這種外部環境的影響之下,很多具有異域風味的水果開始逐漸流入中國。「西瓜」就是在這個時期,由西域經過絲綢之路傳入內地。
據《本草綱目》記載:「按胡嶠於回紇得瓜種,名日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
這種通體透綠、外皮著花紋,瓜瓤為紅色且吃起來香甜可口的「西瓜」, 在唐朝時期非常盛行。唐朝人在夏季的時候不僅可以吃到西瓜,同時王貴貴族以及一些富貴人家,在炎熱的夏季甚至還能吃到「冰鎮西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與當時的「地窖儲冰」習俗有關係。吃一口冰爽可口的「冰鎮西瓜」,不僅可以沁人心脾還能清涼解暑。
古人在吃西瓜的時候其實還有很多講究,雖然古代並沒有所謂的榨汁機, 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喝上冰鎮西瓜汁。「石磨」作為一種古代的巨型「榨汁機」,不僅可以可以研磨米麵,同時也可以用來碾碎西瓜。
西瓜汁研磨完畢之後,將大型的冰塊也按照此種方法磨成效冰渣,這樣一杯古香古色的,古代冰鎮果汁就做好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古代人都可以享受這種待遇,只有上層的統治階級以及王公貴族們,才能夠在夏天的時候愜意地喝著冰鎮的西瓜汁。
2. 梅子、杏子消暑作用堪稱一絕
南宋時期的文學家範成大,在其《四時田園雜興·其二》一詩中,給後人描繪出了一幅古代夏季熱鬧紛呈的場景圖。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在這首詩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古代夏季風情,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古人夏季時,可以經常吃到的消暑水果。梅子和杏肉在夏季的時候長得特別茂盛,吃一口酸溜溜地梅子,不僅口舌生津而且還能預防中暑。
又圓又大的黃色杏子不僅長得嬌豔欲滴,而且吃起來也十分甘甜爽口。由於古代的梅子與杏子十分高產,所以即使是家庭比較貧困的人群,也可以隨處摘到這兩種水果。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古人還將梅子做成了「酸梅湯」。
3.擁有歷史韻味的古代飲品
(1)「酸梅湯」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在夏季的時候想要喝一杯冰鎮酸梅湯十分簡單。但是在古代社會雖然梅子隨處可見,但是要想每日都喝酸梅湯,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酸梅湯」,是古代一種喜聞樂見的夏日飲品。
「酸梅湯」又可以稱為「烏梅湯」,在古代明、清兩朝曾風靡一時。
據《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為佳品。系以烏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人,且祛暑也」。
這段文字不僅寫出了「酸梅湯」的味道,同時也點出了夏季喝酸梅湯的功效和作用。「不傷人,且祛暑也」,才是酸梅湯受到古代人歡迎的重要原因。當時的北京城中一到夏季,各種類型的酸梅湯就會蜂擁上市。
但清代的「美食家」崇彝卻認為:「信遠味太濃,九龍味太清,惟秋家梅湯適得其中耳」。
這是在對比飲用不同的酸梅湯之後,才發出了這種具有鑑別意味的評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古人在飲食方面的天賦要遠遠超越現代人。
(2)「冰酪」
宋朝的經濟和文化曾一度出現了,無可附加的繁榮和昌盛。所以相比較於其他朝代的人來說,生活於宋朝時期的人其實也非常會享受生活。在炎炎夏日人們除了可以通過吃水果降溫之外,還可以飲用宋朝獨有的「冰酪」。
所謂「冰酪」其實就是宋朝時期的一種夏日飲品,南宋詩人楊萬裡曾賦詩「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這其實充分寫出了詩人,對「冰酪」這種冷飲的讚譽和喜愛之情。
牛奶、冰糖以及冰塊是之作「冰酪」的三元素。如果從味道上去感知宋朝的「冰酪」, 其實這種冰鎮冷飲與現代的冰激凌味道差不多。
當然沒有人具體去嘗試過「冰酪」的味道,只不過從之作「冰酪」的原料上略猜一二。
4. 伏日飲食「湯餅「避暑
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會讓很多人有中暑的感覺,為了能夠早日預防身體中暑,古代人其實發明了很多可以消夏解暑的食物。南北朝時期的「湯餅「,就是當時比較重要的解暑食物之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
這句話裡面所說的「避惡」, 實際上就是解暑和避暑的意思。「湯餅」是一種將面與水融合之後,而形成的一種面片。將這種面片放入水中煮熟,放置涼透之後再吃別有一番風味。
5. 「蓮子湯」蘊含的避暑奧妙
「蓮子湯」 顧名思義就是用蓮子熬製而成的湯水。由於蓮子屬於一種比較名貴的中藥,所以用蓮子熬湯不僅可以養生,同時也可以起到避暑防暑的作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夏季的時候都可以飲用蓮子湯。
據《帝京歲時記勝》記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
這不僅說明了蓮子的藥用功效,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蓮子湯」確實可以起到清熱避暑的作用。
6.食「冰鮮」自古有之
夏季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涼性食物,雖然大家都知道過量食用,這類食物對身體不好。但是為了能夠一解溽暑之苦,即使是對特別重視養生的古代人來說,也不得不吃一些所謂的「冰鮮」食物。
所謂「冰鮮」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用冰塊鎮過的食物。古人吃的「冰鮮」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魚鮮」,也就是現代人所了解的「魚生」。還有讓大家捉摸不透的「肉鮮」以及「菌類」食物。
按理來說在夏季的時候,喝菌湯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古人這麼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古語云「世上何物為鮮?水之蓴,陸之菌」。
由於夏季的時候天氣比較炎熱,身體消耗能量的速度也會比較快,所以喝菌湯的實際目的,並不是為了祛暑而是為了調理身體。
《呂氏春秋》中曾有對古人喝菌燙的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
從這句話中可以了解,古人食用菌類食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以及秦朝時期。在炎熱的夏季一邊喝菌湯,一邊出透汗也別有一番風味。
7.服用「玄冰丸」解暑
乍一聽上去「玄冰丸」,確實可以給人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但是這種所謂的「玄冰丸」,其實只是一種可以治療中暑的藥物。當你無法承受高溫的傷害時,就很容易出現中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及時口服「玄冰丸」,就可以讓身體逐漸擺脫中暑的危害。
東晉時期除了有「玄冰丸」之外,其實還有一種解暑的藥物「飛雪散」。 這兩種藥物的實際功用基本相同,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孩皆可服用。但是由於這種藥物的成分不明,所以服用之後也會出現副作用。
結 語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古代的盛夏時節,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喝著「烏梅湯」或「冰酪」,手執一把「涼友」微風習習,這種感覺不僅特別愜意,而且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自我陶醉之感。
由於古代的夏季沒有受到「全球變暖」 以及熱輻射的影響,所以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熱。但是在沒有「空調」、「冰箱」等現代化設備的前提下,但他們依然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也是現代人望塵莫及的生活情調。
筆者認為古代人的解暑消夏方式,不僅具有實用主義的特徵,而且也大有取材於自然的特色。無論是「冰鮮」還是「冰酪」 ,其實都是以「地窖儲冰」為前提。在當時的古代社會人們能有這種想法和做法,也不得不說是一種消夏創舉。
【參考文獻】
1.《古代人夏天都有哪些解暑神器?》
2.楊寧波 《古人如何儲存食物》
3.孫立群《古代士人的飲食觀》
4.倪方六 《古人喜歡吃什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