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注重養生,尤其注重跟隨季節四時養生,隨著天氣漸熱,夏季馬上就要到來,對於氣候炎熱的夏天,我們該如何養生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
《黃帝內經》有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夏天在天地氣交匯下,萬物欣欣向榮,而人也應該配合季節晚睡早起,不要因為豔陽高照而心煩易怒,這是夏天養生的原則。
中醫有夏屬火,其氣熱的說法,夏季是萬物生長、新陳代謝加快的季節,就如同火一樣熱力四射,因此,夏天對應五行的火,而五臟六腑中的心及小腸屬火,心主掌血流,是經由飲食後自脾胃化生而成,循環運行於全身經脈之中,是富有營養及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中醫認為夏天養心,避免大魚大肉導致體脂肪堆積,維持血脂代謝正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皆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宜多吃紅色食物
夏天炎熱、多雨的氣候,致使疾病多以暑病為多。因此,在飲食上應以補氣養陰、清熱袪暑為主。在五味的對應上,夏季主苦味,火的代表色是紅色,從中醫觀點上來說,紅色食物大多具有溫熱、多能量、陽氣足的特性。因此,多吃紅色食物有補血、生血、活血及補陽的功效,適用於形體消瘦、虛弱、臉色黯沉不光潤、貧血、心悸、四肢冰冷、手足無力等症狀。1、洛神花:有研究指出洛神花是強力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保護心血管、肝臟,而研究也說明,若每天飲用洛神花茶,21天後能降低血壓達5-11%。中醫將洛神花用於清熱、解渴、止渴及降血壓方面。用洛神花來護心,最好選用未加工的洛神花,衝泡洛神花茶,清新甘醇。
2、紅棗:含有維生素A及C、蛋白質、糖類等營養成分,可保護肝臟、增強體力。中醫藥理將紅棗用來治療胃部虛弱、食欲不振、脾臟功能差、心律不整的虛證患者。
3、紅花:又稱紅藍花、川紅花、草紅花。能活血祛瘀、通經脈、消腫止痛、發汗解熱。中醫藥學上主治經期腹痛、排除產後瘀血、經閉難產、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等症狀。
4、紅麴:近年來紅麴的保健效果受到各方重視,研究已證實紅麴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不過,服用抗生素、紅黴素或維生素B3時,不可同時食用紅麴,也不可喝葡萄柚汁或吃葡萄柚,因為在兩相交互作用下,容易讓紅麴的降血脂肪成分猛然升高,造成血脂控制失常。
5、補水:夏天上火情況特別普遍,心情也容易感到心煩意亂、中暑,甚至是失眠。夏天一定要多補充水分,但不是一次且大量的狂灌水,以免瞬間補充的大量水分,造成血液中鈉、鉀離子濃度改變,可能有水中毒的危險,並且避免吃辛辣、刺激、肥膩的食物,就可改善煩亂、失眠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