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也有高性能 4.5GHz超頻溫度對比

2021-01-10 中關村在線

    CPU散熱器是產品中不可缺少,很多玩家們為了超頻而選擇昂貴的散熱器。這樣不僅僅可以將CPU溫度保持很好同時性能上也有著不錯的效果。那麼對於那些想超頻有沒有太多資金的玩家來說有沒有一款散熱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數值超頻的玩家來說會有幾種不同的想法,一種是為了數據,高性能平穩性能,就是超頻大賽的的專業玩家們會採用更高級的液氮散熱。而相對追求高性能的玩家來說超頻可將整體平臺提升,這樣的玩家會選擇高價位的多熱管的散熱器。


    眾所周知散熱器的散熱性能主要取決於散熱器的材質、熱管和鰭片三個部分,目前市場中的散熱器多數是以鋁為主,熱管都採用了導熱性更好的銅質材質。通過銅管和鋁片的結合散熱器的整體效果有著比較不錯的表現。另外很多散熱產品會在底座上採用不同的工藝,往往直觸式的較多。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直觸式散熱器的小小對比,通過高端6熱管和3熱管散熱器進行測試看看散熱效果到底有什麼區別。

    熱管的出現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而在PC散熱領域被廣泛採用還是近些年的事,但發展迅猛。小到CPU散熱器、顯卡散熱器,大到機箱,我們都可以看到熱管的身影。大量CPU散熱器已經採用熱管的今天,很多人不能完全理解一個多則8跟少則2跟熱管的散熱是如何給CPU散熱器降溫解暑呢?

    其實原理很簡單。物體的吸熱、放熱是相對的,凡是有溫度差存在的時候,就必然出現熱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的現象。熱管就是利用蒸發製冷,讓熱管兩端溫度差很大,使熱量快速傳導。


熱管原理(圖片來自網絡)

    熱管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工作流體的蒸發與冷凝來傳遞熱量。將銅管內部抽真空後充入工作流體,流體以蒸發--冷凝的相變過程在內部反覆循環,不斷將熱端的熱量傳至冷卻端,從而形成將熱量從管子的一端傳至另一端的傳熱過程。


熱管原理(圖片來自網絡)

    一般熱管由管殼、吸液芯和端蓋組成。熱管內部是被抽成負壓狀態,充入適當的液體,這種液體沸點低,容易揮發。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細多孔材料構成。熱管一端為蒸發端,另外一端為冷凝端,當熱管一端受熱時,毛細管中的液體迅速蒸發,蒸氣在微小的壓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並且釋放出熱量,重新凝結成液體,液體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段,如此循環不止,熱量由熱管一端傳至另外一端。這種循環是快速進行的,熱量可以被源源不斷地傳導開來。

    下面我們來看看測試平臺及測試方法:

測 試 平 臺 硬 件

中央處理器

Intel 酷睿i5 2500K

(4核 / 4線程 / 100MHz*33 / 6MB三級緩存 )

散熱器

超頻三 蝴蝶S125

(1個120mm*25mm風扇 / 全速)

散熱器

思民CNPS12X

(3個自帶風扇 / 全速)

內存模組

宇瞻DDR3-1333

2GB * 2

主板

華擎Z77

(Intel Z77晶片組)

顯示卡

集成

(Intel高清晰度顯卡)

硬碟

Seagate 7200.12 1TB

(1TB / 7200RPM / 32M緩存)

電源供應器

滾珠王600銀牌2代

(ATX12V 2.3 / 400W /)

顯示器

Dell S2409W

(24英寸LCD / 1920*1080解析度)

    我們分別會在3.3GHz默認頻率和超頻至4.5GHz,風扇轉速調為最高,在這兩種狀態下對超頻三蝴蝶散熱器和思民CNPS12X散熱器散熱效果如何進行對比。我們塗抹的矽脂都是三蝴蝶散熱器中提供的原裝矽脂,在每個測試中間我們會相隔1個小時讓散熱器進行冷卻,環境溫度為28度。


思民CNPS12X散熱器


超頻三蝴蝶散熱器

    從上圖中我們看到散熱器的體積有著較大的區別,另外兩個散熱器的熱管數量也有所不同,超頻三蝴蝶散熱器採用了3熱管設計,思民CNPS12X散熱器採用的是6熱管設計,在熱管的設計上很多玩家會說這兩個產品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筆者的想法跟很多玩家的想法是一樣的,另外在價格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一款產品接近了600元另一個產品僅為200元,價格上相差近3倍的產品對比有什麼意義?

    筆者通過很多網友們的反饋超頻三3熱管蝴蝶散熱器散熱性能很不錯,於是筆者有了這樣的想法,更頂級散熱器作對比看看超頻三蝴蝶散熱器有沒有網友們回饋的那麼好。

    經過幾個小時的測試之後,記錄溫度,得出以下結果。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i5 2500K默認3.3GHz頻率下的溫度表現。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超頻三蝴蝶散熱器和思民CNPS12X散熱器在2500K的發熱效果,還是非常有效的。

    超頻三蝴蝶散熱器在CPU100%負載情況下的溫度僅有49度,比思民CNPS12X散熱器稍高1度。在默認頻率下我們看到超頻三3熱管散熱器和6熱管散熱器的散熱性能幾乎相差不多,對於3熱管的超頻三蝴蝶散熱器來說跟6熱管散熱器相差1度的效果應該人不少玩家有所感嘆。下面我們來看看在超頻到4.5GHz的情況下表現如何。

    當我們把CPU超頻到4.5GHz時,可以看到,兩個散熱器對2500K的溫度保持在60度左右,待機的溫度在38度。從這樣的數據中看到超頻三3熱管散熱器和6熱管的思民CNPS12X的散熱能力相差不多。在拷機過程中超頻三3熱管散熱器的溫度比思民6熱管散熱器高3度,相信很多玩家看見這樣的數值會很驚訝。

    再測是過程中兩個散熱器風扇保持在高速運轉下,超頻三蝴蝶散熱器的噪音要比思民CNPS12X略小。超頻三採用了單風扇設計轉速為1450RPM,思民採用了3風扇設計風扇的轉速在1200RPM。

通過這兩組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出一下幾點:

    1.3熱管並不差。從測試數據上看思民CNPS12X散熱器的降溫能力僅比超頻三蝴蝶散熱器3熱管低了3度。

    2.8mm熱管有實力。數據上看大體積的思民CNPS12X散熱器的體積要比超頻三蝴蝶大不少,鰭片的適量也有著較大的區別,但散熱方面超頻三的8mm三熱管的散熱能力不差於6mm六熱管的能力。

    從測試數值中我們看到超頻三的3度差距然很多玩家眼前一亮,在價格方面也是有著較大的差異,從中關村產品庫中我們看到思民CNPS12X售價為589元,超頻三蝴蝶散熱器的售價為199元,兩個產品之間價格差距接近了3倍。


思民CNPS12X 散熱器


超頻三蝴蝶 散熱器

    通過測試我們看到了超頻三蝴蝶散熱器8mm三熱管的散熱能與6mm六熱管散熱器溫度相差3度。

    思民CNPS12X散熱器採用雙塔結構設計,熱管及散熱片均採用了鍍鎳處理同時搭配了3個120mm風扇支持散熱。對於589元思民CNPS12X散熱器在測試中以3度的優勢依然成為勝利者,歸功於採用了6熱管設計以及用料方面。對於高端玩家來說1度的差距也會影響他們所想要的成績。

    超頻三蝴蝶散熱器在用料和做工方面和思民CNPS12X相比雖然算不上奢華,對於199元超頻三蝴蝶散熱器來說本次測試中的成績可圈可點,因此那些既注重性能又在意價格的玩家們來說超頻三蝴蝶S-125散熱器是不錯的選擇。

    機電頻道官方微博已開通,加機電頻道關注請點擊>>>

6超頻三蝴蝶S-125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風冷5GHz時代?Intel超頻神器讓大家失望了
    第[01]頁:[i7-4790K超頻、溫度實測(一)]第[02]頁:[i7-4790K超頻、溫度實測(二)] Core i7-4790K憑藉改進的材料、更高的頻率被視為超頻玩家的新寵,傳說中的風冷5GHz時代似乎又來來臨了,真的麼?
  • 奔騰G3258超頻性能&遊戲測試(全文)_映泰...
    從Intel一貫的定價策略來看,定位中低端市場的奔騰G3258被開放倍頻支持超頻技術,其售價必定貼近Core i3,從規格指標以及消費者慣有的思維來看,奔騰K肯定是備受閹割的產品,縱使超頻到較高的頻率,其性能一般,內存控制器也有可能無法媲美Core i7等產品,當然上述的都是慣有消費思維,我們本篇章正是採用Intel 奔騰G3258進行超頻4.5GHz與Core i7-4770K同頻遊戲競技,除了超主頻之外
  • 奔騰G3258超頻性能&遊戲測試(全文)_映泰...
    從Intel一貫的定價策略來看,定位中低端市場的奔騰G3258被開放倍頻支持超頻技術,其售價必定貼近Core i3,從規格指標以及消費者慣有的思維來看,奔騰K肯定是備受閹割的產品,縱使超頻到較高的頻率,其性能一般,內存控制器也有可能無法媲美Core i7等產品,當然上述的都是慣有消費思維,我們本篇章正是採用Intel 奔騰G3258進行超頻4.5GHz與Core i7-4770K同頻遊戲競技,除了超主頻之外
  • AMD R5 2400G/R3 2200G 核顯超頻測試
    現在他們將兩個APU推到了1600 MHz的頻率,超頻45%,結果非常有趣。Ryzen 2000系列APUAMD的高性能Zen計算核心和Vega圖形的整合使得低端桌面CPU市場變得更加有趣,Anandtech稱,Ryzen 5 2400G和Ryzen 3 2200G提高遊戲性能,有三種可能的途徑可供研究。
  • Skylake平臺超頻對比實測(全文)_華碩 ROG MAXIMUS...
    而酷睿i7-6700K則採用四核心八線程設計,默認主頻4.0GHz,可睿頻至4.2GHz。兩款產品均支持用戶通過調整外頻及倍頻來對處理器進行超頻。目前CINEBENCH的最新版本是R11.55版,相比較CINEBENCH R10版,新版本對系統的要求更為苛刻,而評分標準也有了一定變化,同時還加入了當前平臺和不同平臺之間的性能評分對比功能。
  • 半導體製冷10900K超頻5.5GHz,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散熱器測試
    這個水冷頭結構比較複雜,頂層部分A是電路PCB板,用於切換不同工作模式控制TEC功率,同時內置溫度傳感器避免結露,B就是最關鍵的半導體製冷TEC散熱片,製冷點位於下方接觸到C點銅底,銅底也有相關的溫度和溼度傳感器,應該是用於向A點發送和交互數據,推斷是C點如果出現異常,A點會立即切斷TEC工作。D點就是特製的塑膠裙邊,隔絕CPU周圍,形成一個密封的環境避免結露。
  • 讓奔騰狂飆4GHz 微星H55M-E21軍規板超頻測試
    目前主流Intel平臺有P55和H55兩大系列可供選擇,相比之下前者主要面向於中端以上用戶群,有著不錯的超頻和擴展能力;而後者為整合平臺,主打高性價比方面,更加受到低端用戶喜愛。其實就晶片組本身來說,H55並不比P55遜色多少,只是通常廠商會受制於成本所限,將其設計得更「低端」一些。不過設計能力強大的一線廠商通常會有創新之舉。
  • 七彩虹C.NF4X超頻王主板只要499
    自從七彩虹推出基於nForce4 4X晶片的C.NF4X Ver1.4主板以後,就以其超低的價格和優良的超頻性能受到市場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一時間成為中低端閃龍超頻平臺的焦點產品。而這款產品還是用了,目前散熱器壽命最長產品之一的磁懸浮風扇,要知道,磁懸浮風扇只有在高端主板產品上才能見到,這無疑為這款產品增色不少。
  • 4GHz惡魔降臨!Intel i7-4790K超頻測試
    18341  經過反覆調試,最終手頭這顆i7-4790K還是無法在風冷條件下達到四核八線程全開5.0GHz,或許這個要求對於Haswell架構而言有些過於苛刻了,也有可能是這顆處理器是在太雷的原因。使用的主板是MAXIMUS VII GENE  其實相比i7-4770K在風冷條件下幾乎不可能達到4.5GHz的情況,i7-4790K的表現已經稱得上優秀。超頻過程中i7-4790K雖然電壓較高,卻能保持較低的溫度,意味著處理器中的熱量堆積情況有所改善,看來Devil's Canyon中採用的新的散熱介質還是有些作用的。
  • 九代酷睿終於上釺焊:全核超頻5GHz 溫度仍逼近100℃
    在評測接近之前,i9-9900K等九代酷睿的功耗、溫度、超頻等表現我們無從確切得知,不過技嘉提前放出了一份Z390主板搭配九代酷睿的超頻指導,投了一些蛛絲馬跡。可惜,不是好消息。技嘉透露,i9-9900K的溫度非常高,手頭測試的幾乎所有樣品都是如此,因此建議大幅度超頻的時候搭配定製開放式水冷散熱器,並將溫度最高上限(Tjmax)設置為110℃。
  • 平民也能玩轉超頻 速龍860K配置指南
    超頻這一詞對DIY用戶來說並不陌生,通過超頻可以讓電腦硬體在高於其額定的頻率狀態下工作,絕大多數的高端用戶在裝機時都會選擇能超頻或者超頻能力良好的CPU、顯卡、內存,以最大限度提高電腦的性能。其實廣大中低端用戶同樣可以組建一套價格能接受的超頻平臺,因為在中低端領域內依然有不少價格實惠超頻能力突出的CPU、顯卡等。
  • 微星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 AC暗黑板主板評測:內存超頻時代...
    締造這項紀錄的主角除了影馳HOF Extreme DDR4-4800MHz內存之外,另外一名就是超頻使用的主板--微星Z370I-Gaming Pro Carbon AC主板。事實上Gaming Pro Carbon系列的主板一直都有非常強大的內存超頻能力。
  • 超頻玩家:我有一計可讓九代酷睿溫度降低13°C 你們敢試嗎?
    此外,性能/功耗的增加也讓處理器的溫度備受考驗,儘管這代處理器回歸了釺焊導熱,不過溫度依然是個問題。想進一步降低酷睿i9-9900K及酷睿i5-9600K處理器的溫度嗎?超頻玩家Der8auer通過開蓋、換液金以及打磨等方式降低了處理器溫度,最高從96.5°C降至83°C。
  • 細數支持超頻B85主板(全文)_技嘉 GA-Z97-HD3_主板...
    筆者雖然對於超頻沒有多大興致,但聽到朋友說到i7-2600K用一般的風冷都能輕鬆將其超頻至4.5GHz,而且待機溫度才僅僅不到40度,我們要知道其還採用了相對較老的32nm製造工藝,達到這樣的超頻性能體質真的不知道運用了什麼黑科技。    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說,那是因為Intel在SNB架構處理器上採用了更好的導熱矽脂材料,進而可以將CPU溫度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
  • 烤機藍屏不代表超頻失敗!酷睿i9-9900KS首發評測:有史以來最強體質...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127W功耗限制之下,i9-9900KS的烤機頻率只有4.3.GHz,不過在玩家風暴堡壘360水冷散熱器的壓制之下,溫度也只有65度。七、功耗與溫度對比:5GHz烤機溫度比i9-9900K低35度1、功耗對比我們手上還有一塊i9-9900K,在ROG Maximus XI Apex主板上需要1.305V的電壓才能通過AIDA64 FPU烤機測試。
  • i9-9900K超頻的正確姿勢!華碩ROG Maximus XI Hero主板評測
    將內存電壓提升到1.4V,適當提升時序以及內存控制器電壓,頻率甚至能到4300MHz,不過不太推薦這種極限超頻方式。對比默認2133MHz的頻率,超頻到4000MHz之後,內存延遲從60.2ns降低到42.9ns。而內存的讀取,寫入和複製速度都獲得了將近80%以上的提升。
  • 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處理器哪個性能功耗更強
    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性能哪個更好?這兩款處理器哪個性能功耗更強呢?不少小夥伴們還不是很了解,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處理器的詳細對比測評,對這兩款處理器感興趣的歡迎前來查看一下。
  • 實力決定頻率 迪蘭HD5770超頻版詳測
    測試起始溫度52度,最高溫度沒有超過73度。在大約7分鐘左右的滿載過程中,迪蘭恆進PCS++ HD5770顯卡表現穩定,同時散熱器根據GPU溫度自動調速,最高溫度時也能夠將噪音有效控制,給用戶更為安靜的操作環境。
  • 8mm熱管揚國威 大陸最強CPU散熱器首測_超頻三 南海5代_散熱器評測...
    在原裝風扇1200rpm、1500rpm、2200rpm(高速)下測試CPU超頻4GHz,CPU電壓增加到1.25V。  全部測試中i7 920處理器的超線程功能開啟,運行在8線程模式。使用Prime95讓所有線程100%負載,運行二十分鐘後截取溫度數值,取四顆核心的平均溫度。
  • 技嘉超頻BIOS洩露
    前一陣子,不鎖頻設計的英特爾20周年紀念版奔騰G3258華麗登場,K版奔騰來襲,正當大家還在為K版奔騰搭什麼主板發愁時,「碰巧」技嘉超頻版BIOS洩露,技嘉B85M-D3V將奔騰G3258超頻4G以上,入門晶片變身超頻利器,這回,一直在低端市場混得還有滋有味的AMD苦日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