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商務宴請上,「奔富 389」和「奔富 407 」會同時出現。
江湖有傳言,「奔富雙雄一出馬,拿下合同一句話」。
但是,這種場合也讓人措不及防。
就怕對方老總喝「嗨」了,冒出一句話,「老弟,你見多識廣,這個奔富 389 與奔富 407,有什麼區別呀?」
聽到這個,有些人心中第一反應就是,「神馬,它們之間還有區別,不都是奔富紅酒嘛!」
你看 389 和 407,口感一樣濃鬱渾厚,都有明顯香氣,酒精度都高,還有些白酒的影子,喝起來挺過癮的,哪有什麼不同?
但在細心的行家看來,奔富 389 和 407 雖有太多相似,可還是有明顯的細節差別。
1
奔富 389、407,不同的釀酒葡萄
「趙總,奔富 389、407,它們最明顯的就是,釀酒葡萄不同呀!」
當你解釋兩者區別時,第一句話可以這麼說。
奔富 389 的酒液裡,有兩種葡萄赤霞珠和西拉,每個年份的混合比例雖有不同,但大致上是五五佔半。
而奔富 407,是由百分百的赤霞珠釀造,是純赤霞珠紅酒。
所以,要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葡萄原料就有區別了呀,就像餐桌上同樣一道海鮮魚,這是鱈魚,那是石斑魚。
既然奔富 389、407,釀酒葡萄不一樣,那麼,喝起來的口感自然也有了不同。
確實,這兩種奔富紅酒,都以「醇厚濃鬱」著稱,粗略一喝,味道幾乎差不多,尤其酒過三巡,微醺狀態下更是難以辨別。
但你如果細細地對比品嘗後,會有驚喜發現。
入口後,奔富 389 比 407 多了一些豐厚飽滿感,這種味道就好像,婚後的姑娘,多了一些「珠圓玉潤」,多了幾分「豐腴柔媚」。
特別是酒液過舌頭周圍時,你會明顯感受到,奔富 389 的「厚」度,一種近乎立體的「厚」味。
這種「厚」的感覺,是奔富 389 紅酒當中的西拉葡萄所帶來的。
而奔富 407,因為沒有西拉成分,是百分百的赤霞珠紅酒,就只有「直淌流過」的感覺,不會有奔富 389 那種「圓潤到凸出」的體驗。
當然,你深入聞聞,奔富 389、407 的香氣,其實也有細微的不同。
你可以跟對方描述,「奔富 389 在香氣上,比 407 多了一些黑胡椒的辛香料味。 」
「不過,奔富 389、407都有一股濃重的香草、椰子氣味,這來源於它們陳年的美國橡木桶。」
「但趙總,你要仔細聞,就會發現奔富 407 的這股香氣,要比 389 弱很多,奔富 389的要更濃一些。」
你接著說,「這是因為奔富 389 在美國橡木桶中,足足待了18個月,奔富407呢,不僅時間才12個月,還只有一半酒液是在美國橡木桶陳年的。」
Perfect! 完美!
2
奔富 389、407,兩個時代的象徵
如果論資排輩起來,奔富 389 是十足的老大哥!
奔富 407 見了 389,還得恭敬地叫聲「大哥」,哦不,是「大伯」。
奔富 389 的第一個年份是1960年,那時候澳洲酒王奔富葛蘭許(如下圖),才剛上市紅火沒幾年。
但奔富 407 的上市發售,是在很久以後的1993年,足足差了30年!
三十年,足夠發生很多故事,能讓一個年輕帥氣的小夥,變成一個大肚腩的中年大叔。
奔富 389 是奔富酒莊傳奇釀酒師 Max Schubert 麥克斯·舒伯特的佳作,他也是澳洲酒王葛蘭許的發明者。
接著,葛蘭許成為澳洲酒王后,火爆到一瓶難求,很多平民百姓也想一「睹」芳容。
於是,為了應對這一需求,奔富酒莊推出奔富 389,坊間叫做「平民版的葛蘭許」。
所以,奔富 389 的味道,背後代表著的是1960、1970年代的流行風味,那時候風靡全球的時尚配方。
但到了1990年代,又是一個新時代,是赤霞珠時代。
還不是82年的拉菲紅酒,引爆了歐美市場,再加上美國納帕的赤霞珠紅酒,塑造出美國人的紅酒標準口味。
從此,赤霞珠紅酒在全世界「橫行霸道」,(赤霞珠是拉菲紅酒的主要釀酒葡萄)。
赤霞珠紅酒的紅酒,也帶動了奔富 707 紅酒的火爆。
奔富 707,就是澳大利亞的純赤霞珠紅酒。
這款奔富高端紅酒,地位和價格都僅次於奔富葛蘭許,(國內價格 4000元左右),原本已經暢銷全世界,現在更是如日中天。
看著人們對奔富 707 巨大渴望,奔富酒莊又開始頭疼,不過,轉眼看到奔富 389 後,又有了辦法。
嘿嘿,就跟當年發明奔富 389 一樣,同樣推出一款奔富 707 的低端版,就有了現在的奔富 407 。
就這樣,奔富 407 頂著 「平民版的奔富 707」頭銜,成為各國餐桌上的寵兒。
「如果說,奔富 389 代表著1960年代嬰兒潮的潮流口味,那麼,奔富 407 代表著,1990年代冷戰後這一代人的味道喜好。」
你這一解釋,對方肯定聽得心服口服。
3
奔富 389、407,不一樣的品質
在飯局上,也有朋友問我過這個問題,「鄭小塔,奔富 389 和 407,品質哪個好?」
其實,兩者的品質一直是不分伯仲的。
但硬要我說它們在品質上的區別,就只能這樣說,「全球紅酒收藏家們,更喜歡奔富 389 紅酒。」
因為奔富 389 有超長的「待機時間」。
前面講過,奔富 389 是由赤霞珠、西拉混釀的。
在葡萄酒的世界,赤霞珠和西拉,都是屬於單寧重、酸度高的釀酒葡萄。
單寧重、酸度高,有什麼好處呢?
就是釀成的紅酒,陳年時間可以好長好長。
比如波爾多的拉菲紅酒、瑪歌紅酒,主要成分之一就是赤霞珠,陳放個20年、30年非常輕鬆。
赤霞珠、西拉,隨便哪個葡萄品種釀成的紅酒,都可以做到長時間的陳年。
奔富 389 紅酒,它就是赤霞珠和西拉合在一起的加強版本,「雙核心」,強上加強,陳年動力更強勁,待機續航能力更強。
而奔富 407 ,只是赤霞珠釀的單一品種紅酒,在陳年能力上就稍遜一籌,就跟電腦處理器一樣,「單核」總是比不上「雙核」。
「紅酒在漫長的陳年歲月中,會滋生出很多獨特風味。有些滋味,還是可遇不可求,這就需要這瓶紅酒有超長的陳年能力。」
「奔富 389 正好就具備,它是』雙核心』,待機能力又超強,孕育出眾多充滿不確定性的陳年迷人風味,吸引著愛好者們探索其中。」
短短幾句話,就把奔富 389 的魅力,表達地淋漓盡致。
4
奔富 389、407,價格上的差異
在國外,奔富 389、407,在價格上幾乎都一樣。
但到了中國,就有了不同,就好像賽龍舟似的,你追我趕,要分出個勝負。
2012年前後,奔富 389 的價格,總是領先奔富 407 一些,但到了2014年以後,407的價格又開始超過 389。
後面,不管奔富紅酒價格怎麼上漲,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總保持在100元上下,奔富 389 市場價在600元左右,奔富 407 則是 700元左右。
在國內,直到現在,奔富 407 也要比 389 更流行。
我很多時候也在想這是為什麼?
有次飯局上,朋友隨意的一句話,給了我啟發,「鄭小塔,奔富 407 的口感,好像沒有 389 這麼雄厚濃烈誒!」
這好像是答案。
誰讓奔富 389 是「雙核心」的呢,赤霞珠、西拉,兩個高單寧的葡萄直接混釀。
酒桌上一不留神醒酒「不夠充分」,喝起來就有些艱澀啊,閉塞啊。
哪像奔富 407 是「單核」的純赤霞珠紅酒,就算醒酒有些不夠到位,喝起來也還是順口細膩,乾杯拼酒起來也不難咽。
那些不懂酒的商務人士,請客吃飯自然而然就選擇,好「伺候」的奔富 407 了。
嗅覺靈敏的酒商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對奔富 407 的價格更加炒作,就有了 407 價格總是高 389 這麼一點的現象。
這也成了奔富 389、407 的一個顯著區別。
其實,奔富 389 也很委屈,
「只要你們給我多一點點醒酒時間,我可以非常光彩動人、光芒四射。」
可是,酒桌上為感情乾杯的人們哪顧得上這些呢!
「服務員,再開一瓶,兄弟,來,我們趕緊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