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烏鎮是舊的,這裡的河水流過了春秋時,這裡的槳划過了7000年。
然而,烏鎮也是新的。7000年後與網際網路的相遇,讓它有了新標籤,有了現代理念,也有了包容心態。
2014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落地,已經連續舉辦六屆。11月23日至24日,全球網際網路又迎來了第七次「烏鎮時間」,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在浙江烏鎮舉辦。
當前,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迭代,數字經濟正加速推動著社會經濟發展。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連續舉行的這些年,數字經濟給烏鎮帶來了什麼影響?又給浙江帶來了哪些改變?
智慧化升級後的烏鎮人民公園隨處都有新技術應用 圖片來自人民網
烏鎮「蝶變」浙江釋放數字活力
槳聲船影,煙雨畫巷,是過去許多人對烏鎮的印象。然而,2014年以來,伴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的確定,烏鎮漸漸由一個簡單的水鄉旅遊地標變成了數字經濟符號。
每一年,來自全球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在這裡交流經驗;網際網路業界頂尖專家在這裡分享觀點;最新的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在這裡一展風採。
數字因素的集聚,讓烏鎮面貌一新。徜徉在烏鎮的小橋流水,無現金支付已成生活常態,「刷刷臉」便能入住民宿,手機「一鍵」就可連線全國醫生專家。
特別是今年,在5G信號全覆蓋的基礎上,5G應用正走進烏鎮的千行百業。以智慧城鎮建設為例,升級後的全域治理平臺「雲享烏鎮」藉助一張數字三維全景地圖,可以對城鎮實時掌握全鎮燈杆、監控、水閘等物聯設備的運行狀態。
放眼浙江,近幾年來,數字經濟帶來的美好「蝶變」豈止發生在烏鎮。
城市大腦是支撐浙江數位化轉型的智慧開放平臺。以杭州為例,目前杭州高架道路匝道上50%的匝道路口信號燈已經由城市大腦智能調控,整體通行效率提升15.3%。
在全省,通過「浙裡辦」APP,百姓和企業可足不出戶實現公積金、社保、商事登記等事務指尖辦理。
在醫療領域,浙大邵逸夫醫院專門推出了智慧服務平臺,能對患者進行用藥提醒、用藥打卡、用藥諮詢等,試運行三個月來累計推送7萬多人次溫馨提醒。
如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文繼榮所說,數字經濟將是未來經濟形式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浙江,能真切感到數字經濟的活力和力量。
杭州赤霄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全自動口罩機 圖片來自浙江省經信廳
疫情之下 數字經濟助浙江突圍
連續舉辦的第七年,為什麼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更值得關注?因為在這裡,可以讀懂浙江數字經濟發展的現實意義。
今年以來,全世界都面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侵襲。特殊的背景下,大會論壇開幕式後的第一場主論壇便以「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為議題,聚焦當前人類需要共同攜手應對的難題。
特殊的背景下堅持舉辦大會論壇,彰顯的是信心,體現的是硬實力。
這實力是疫情大考中,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前三季度浙江GDP逆市實現增長2.3%,其中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佔比達10.7%。浙江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凌雲說,從數據看,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產業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
厚積才能薄發,早在2003年,「數字浙江」建設就已啟動,2017年浙江明確提出要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當前,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正加速向製造業滲透應用,加快了產品迭代。今年以來,數位技術成為浙江人保障物資的硬核抗「疫」武器。
例如,杭州赤霄科技有限公司火速投入研發,20天就研製出了全自動口罩機,可生產市場上緊缺的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生產效率100片/分鐘,實現日產量10萬隻。
關鍵時刻,奧康鞋業也火速改造生產線,日產超過3萬隻口罩支援抗疫一線;「絲綢大腕」萬事利只用了五六天時間,就完成第一批口罩出量;海亮股份在管件智能車間共布置了60多組機器人,車間的員工需求減少60%,克服了人工不足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
數據智能服務商每日互動的創始人方毅認為,浙江的實踐證明,唯有肥沃的「數字土壤」,才能在苛刻的外部環境下孕育生機。
圖片來自之江實驗室
重視源頭 挖掘數字經濟無限可能
每年網際網路大會期間,除了大咖坐而論道,各類網際網路領域新成果也備受關注。
今年大會論壇期間,約15項前沿科技成果將發布,「100+」企業、科研機構等將攜帶新產品、新應用亮相「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
此外,今年開始,烏鎮將還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推出網際網路科技成果展示館,常態化展陳包括華為鯤鵬920、阿里雲supE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在內的世界網際網路發展的最新成果。
每一項新成果終將成就一片數字經濟的廣袤天空。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阿里雲supE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如今,該平臺已接入工業設備約160萬臺,服務工業企業3.63萬家。
正是因為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經濟中蘊藏著無限可能,浙江現在才要做好準備。
近年來,浙江全力打造高能創新引擎,尤其重視科技的源頭支撐。今年,首次確立的四家省級實驗室中,之江實驗室和阿里巴巴達摩院牽頭建設的湖畔實驗室專門聚焦人工智慧、網絡信息、機器智能等領域,積極突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
就在11月,一份新的浙江省級重點實驗室名單確定。全省新增認定的30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培育的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中,不乏「浙江省區塊鏈與網絡空間治理重點實驗室」等重點關注數字經濟的佼佼者。
以之江實驗室為例,之江實驗室朱世強介紹,目前,實驗室已布局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養老、智能製造等領域。在滬杭甬高速公路試驗路段上,之江實驗室一項最新智慧算法讓高速公路上,事故從發生到被發現的過程從原本的10分鐘縮短到了30秒以內。
在發展數字經濟的路途上,浙江正向著「星辰大海」出發。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