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verybody!
這是1月30日的每日1句話新聞,只需1分鐘,讓你不錯過最熱門的全球區塊鏈新聞~~
觀點:
萊特幣創始人:比特幣是 「數字貨幣之王」,目前他還沒看到任何一種貨幣取代比特幣的可能性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虛擬貨幣市場是典型的莊家市場,風險較高,投機性較強
泛歐交易所CEO:我們不會為比特幣創造一個市場。比特幣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
全球:
日本金融廳擬調查國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以防資金外流
印尼央行或將發行「數字盧比」,而此前,印尼央行禁止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俄羅斯正在開發識別加密貨幣挖礦的系統,或為礦工提供兩年的稅費減免
韓國正式實施虛擬貨幣實名制交易,以防範投機
公司:
全球新聞業巨頭CNN聯手印度新聞業新秀NewsDog,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內容生態平臺
比特幣投資平臺BitConnect遭遇集體訴訟 六原告損失逾77萬美元
奧馬電器:公司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設計
區塊鏈新銳BitCV獲千萬級天使融資,將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目前數字資產早期投資過程中依賴中介
區塊鏈服務公司Bitfury推出Crystal平臺,方便用戶識別和調查最知名區塊鏈上所發生的犯罪活動
圈子帳本發布獲得新一輪融資消息,主要投資人為挖財記帳。
韓國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將提供比特幣、以太坊等12種加密貨幣支付服務
比特幣交易平臺BTCC被一家香港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
智能合約初創企業Kadeno在Pre-A輪融資中為其區塊鏈項目募得225萬美元資金,該公司由兩名摩根大通前員工創立
立陶宛的蔬果區塊鏈項目Prodeum眾籌後8天跑路
趨勢:
德勤監測Github近9萬個區塊鏈項目,僅有8%有人維護,5%被分叉的項目存活下來,項目平均壽命僅為1.22年
國家工商總局披露核准公告,國信中興區塊鏈有限公司」等4家區塊鏈公司名稱或預先核准
恭喜你,今天的新聞全部看完啦。1分鐘鏈圈事,周二打卡成功。
想看詳細信息?以下2分鐘,讓你了解個透!
1.萊特幣創始人:比特幣是 「數字貨幣之王」,目前他還沒看到任何一種貨幣取代比特幣的可能性
萊特幣(LTC)創始人李啟威在中美區塊鏈峰會上表示,萊特幣的初衷是彌補比特幣的不足,而不是取代比特幣。李認為比特幣是 「數字貨幣之王」,目前他還沒看到任何一種貨幣取代比特幣的可能性。(華爾街見聞)
2.智能合約初創企業Kadeno在Pre-A輪融資中為其區塊鏈項目募得225萬美元資金
智能合約初創企業Kadeno在Pre-A輪融資中為其區塊鏈項目募得225萬美元資金。該公司由兩名摩根大通前員工創立。公司稱,Metastable、Kilowatt Capital和Multicoin Capital均通過私人配售方式參與了此次融資。(金色財經)
3.CNN聯手印度新聞業新秀NewsDog,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內容生態平臺
1月30日訊,全球新聞業巨頭CNN近日與印度Google Play排名第一的新聞應用NewsDog達成戰略合作,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共同打造最大的數字內容生態系統。於2015年底上線的新聞資訊平臺 Newsdog是一家技術基因型公司,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為用戶推薦印度本地各類新聞資訊。在一年多時間裡,已累積3500萬次下載量,月活量達1100萬。(巴比特)
4.比特幣投資平臺BitConnect遭遇集體訴訟 六原告損失逾77萬美元
據外媒報導,佛羅裡達南部法院已於昨日受理了首批針對BitConnect的集體訴訟,指控該公司以欺詐手段,給六名原告造成了超過77萬美元的損失。六位前投資人列出了BitConnect在英國註冊的多個分支機構的名稱,不過更有趣的是,憤怒的他們也將矛頭對準了在YouTube和其它社交媒體渠道商為BitConnect搖旗吶喊的當地推廣者。(cnBeta.COM)
5.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虛擬貨幣市場是典型的莊家市場,風險較高,投機性較強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指出,虛擬貨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目前僅有的應用場景承接了投資熱情。但目前虛擬貨幣市場是典型的莊家市場,虛擬貨幣持有量在極少數人手裡,參與用戶大多是散戶。這一特點意味著市場具有比較明顯的被操作特徵:「參與這個市場需要保持一定警惕性」。(財新網)
6.泛歐交易所CEO:我們不會為比特幣創造一個市場。比特幣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
據彭博報導,泛歐交易所CEO表示,我們不會為比特幣創造一個市場。比特幣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彭博)
7.日本金融廳擬調查國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以防資金外流
據共同社報導,鑑於大型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check(東京)出現資金外流問題,日本金融廳29日表示,擬對國內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調查安全管理體系詢問有關情況。根據需要將進行入內檢查。圍繞虛擬貨幣,Coincheck以外的交易所也有可能遭到同樣的損失。金融廳打算讓所有交易所貫徹安全對策,從而防止網絡非法入侵造成的外流問題。(共同網)
8.奧馬電器:公司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設計
奧馬電器今日表示,公司從2016年初開始研究數字貨幣及區塊鏈技術,並成立創新小組。2016年7月公司與同濟大學成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產業的應用;公司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設計;2017年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數字乾元,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公司目前核心技術團隊30餘人,擁有較為領先的技術儲備及廣泛的應用場景優勢,但目前尚未形成相關業務。(證券時報網)
9.印尼央行或將發行「數字盧比」,而此前,印尼央行禁止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據Bitnovosti消息,儘管此前印尼央行禁止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但它正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或數字盧比。該行支付系統部門助理Susiato Devi表示,今年將在提高支付系統效率項目的框架內開始數字盧比測試,印尼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將獲得實際資產的支持,在計算其發行量時,將考慮現有的貨幣體系以及通貨膨脹。(來源:Bitnovosti)
10.區塊鏈新銳BitCV獲千萬級天使融資
據了解,BitCV已完成天使融資,金額達千萬級,其中投資方包括星耀資本、火種資本、碳9加速器、廣禾資本、以及知名天使投資人趙鴻鋒等。BitCV從底層到應用層,從技術到服務,去構建整個數字資產的管理的服務標準。具體來講,就是抓住區塊鏈數字資產投資配置以及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目前數字資產早期投資過程中依賴中介、依賴消息源、不透明的問題。補充後期資產配置服務的空白,構建成完整的資管生態。(億歐)
11.俄羅斯正在開發識別加密貨幣挖礦的系統,挖礦稅費減免可能即將到來
據報導,俄羅斯政府部門正在準備一份關於監管加密貨幣挖礦的法令,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個「特殊系統」,該系統可以探測到加密貨幣挖礦。此外,政府也許還會為礦工提供兩年的稅費減免,同時還有能量定額以及特殊關稅的政策出臺。(巴比特)
12.區塊鏈服務公司Bitfury推出Crystal平臺,方便用戶識別和調查最知名區塊鏈上所發生的犯罪活動
比特幣礦業公司Bitfury在轉型為區塊鏈服務公司之後,一直在和政府機構接觸,今天,該公司推出了一款Crystal工具,目的是方便用戶識別和調查最知名區塊鏈上所發生的犯罪活動。據悉,該平臺經歷了近兩年多的發展,其得到了前一級政府官員的反饋,最終目的是幫助比特幣擺脫與黑市交易的關聯性。(巴比特)
13.三星開始生產比特幣挖礦晶片
據彭博援引韓國新聞網站The Bell,三星電子已和一家從事比特幣挖礦的企業籤訂協議,並已經開始生產用於比特幣挖礦的晶片。(來源:彭博)
14.韓國正式實施虛擬貨幣實名制交易,以防範投機
據環球科技援引韓聯社1月30日報導稱,韓國將從30日起正式實施虛擬貨幣實名交易制,現有虛擬貨幣帳戶一律停用。此舉旨在提高交易透明度,防範投機勢力新入虛擬貨幣交易市場。 30日起,韓國新韓銀行、農協銀行、企業銀行、國民銀行、韓亞銀行、光州銀行6家商業銀行要求虛擬貨幣用戶開戶時必須進行實名認證。虛擬貨幣交易所既有帳戶轉為實名確認帳戶後即可獲批交易,而新用戶在開戶時必須實名認證。(環球科技)
15.韓國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將提供比特幣、以太坊等12種加密貨幣支付服務
韓國最大電子商務平臺WeMakePrice(Wemepu)與韓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ithumb合作,在其支付平臺OneThePay上提供12種加密貨幣支付服務,之後,WeMakePrice的客戶們就能通過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加密貨幣購買商品與服務。(巴比特)
16.比特幣交易平臺BTCC被一家香港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
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BTCC(原名BTC China)聲明:已經被香港特區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
今後將把業務中心完全轉移到國際市場,以及旗下三個主要產品——BTCC礦池「國池」、Mobi數字資金錢包和美元現貨交易平臺。(新浪微博)
17.立陶宛的蔬果區塊鏈項目Prodeum眾籌後8天跑路
立陶宛的區塊鏈項目Prodeum於1月20日發起眾籌,僅僅8天後項目方無故下線網站,隨後社交平臺的官方信息也被刪除乾淨,既沒有發布任何關於系統被黑客攻擊的聲明,也沒有關於系統臨時維護的聲明。Prodeum原來的願景為利用以太坊區塊鏈技術革新蔬果行業。網友猜測此為有預謀的詐騙項目,拿錢就跑。有媒體稱,該項目下線前募集了約600萬美元,但也有媒體稱其僅募集到11美元。(華爾街見聞)
18.「國信中興區塊鏈有限公司」等4家區塊鏈公司名稱獲國家工商總局預先核准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最新披露的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准公告顯示,「共識區塊鏈有限公司」、「國信中興區塊鏈有限公司」、「聚寶鼎區塊鏈有限公司」、「聚德寶區塊鏈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獲得預先核准。按程序,獲得名稱核准後將進入後續工商登記註冊環節。(華爾街見聞)
19.德勤監測Github近9萬個區塊鏈項目,僅有8%有人維護,5%被分叉的項目存活下來,項目平均壽命僅為1.22年
德勤最新研究利用全球最大的軟體協作平臺Github上的元數據,對近9萬個區塊鏈項目進行了實證分析,追蹤2009年起至今的區塊鏈技術演進。研究發現,Github上擁有近9萬個區塊鏈項目,但僅有8%有人維護,5%被分叉的項目存活下來,項目平均壽命僅為1.22年。區塊鏈人才主要住在北美或歐洲,舊金山是最集中的,其次是倫敦和紐約。北京和上海由於比特幣項目的活躍,入選Top5。(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