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示威跨越大西洋,歐洲領導人低調評論川普

2020-12-06 時事看點

美國進行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活動在歐洲也引起了迴響。柏林、倫敦、巴黎等城市都出現了遊行示威,支持美國黑人的抗議行動。但是,西方領導人對美國總統川普在應對這次騷亂過程中的做法都儘量保持低調。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被問到如何看待白宮為川普前往教堂拍照而強力清除在白宮附近進行和平抗議人群的決定時,遲疑了20多秒不予作答,只是表示加拿大也存在「系統性歧視的」問題。

特魯多說:「我們在消除歧視問題的時候需要盟友、需要傾聽、需要學習、需要努力糾正錯誤、需要找到辦法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裡面。」

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在接受德國公共電視臺德國電視二臺(ZDF)採訪時迴避了有關川普的問題。她只是說,弗洛伊德的死亡「的的確確很恐怖。種族主義是很恐怖的東西,美國社會非常兩極化。」

當記者追問她對川普的評價時,默克爾說,他的「政治風格很有爭議」,然後就不再說話了。

美聯社的報導說,歐洲領導人之所以避免公開評論川普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外交禮貌,一個是川普有可能在大選中連任。

報導引用德國馬歇爾基金智庫柏林辦公室副主任蘇達·戴維-維爾普的話說,顯然他們對美國正在經歷一個極其困難的時刻感到關切,這時批評自己的盟友不太合適。

蘇達指出,特魯多和默克爾在保護少數民族和自由民主價值觀方面跟川普有很大的分歧,他們此時顯然是在刻意淡化分歧,避免激化矛盾。

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森一直都在有意與川普保持密切關係。他稱弗洛伊德的死亡「令人可怕」,也認為人們有權進行抗議,表達他們對不公現象的情緒。但是,約翰森也敦促抗議者要通過「和平方式」進行表達。

法國總統馬克龍過去總是避免直接批評美國,但是在美國對法國紅酒加徵關稅之後,他顯然提高了批評美國政策的聲音。弗洛伊德事件發生以來,馬克龍還沒有在公開場合出現過。

上星期,法國發生了幾次抗議示威,這給法國政府形成了壓力,迫使它對有關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問題做出公開回應。

馬克龍辦公室表示,總統在密切關注法國和美國的局勢,但現在他還不想發表講話。據信,馬克龍會在下周日發表講話。

相關焦點

  • 美國示威遊行演變為暴力衝突:黑衣人戴口罩和頭盔,警方緊急抓捕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參與者主要是極右翼團體和反法西斯行動的極左翼組織,雙方情緒非常激動,集會逐漸演變成了一場群體暴力衝突。部分示威者還戴著口罩,肆無忌憚地製造混亂。報導稱衝突造成至少6人受傷,警方還逮捕了13人,並繳獲了木遁、防熊噴霧、金屬杆和其他武器。
  • 美國Stop the Steal 挺川普大遊行繼續
    【美國新聞速遞】龐可陽 橙郡報導本周末,支持川普的「Stop the Steal」大遊行繼續在全美發酵,多州都有川普支持者走上街頭。南加州各地也有遊行也從周五開始持續至周日,22日下午,近百人聚集在橙郡杜斯丁的Jamboree大街上揮舞旗幟,高喊支持川普的口號。
  • 疫情還未走遠,歐洲反口罩示威:自由能戰勝一切?
    而在一直宣揚自由、平等的歐洲範圍內,口罩遭到了排斥。近日,繼美國之後,歐洲大部分國家也開始了所謂的「反口罩運動」。據觀察者網消息,近日,歐洲疫情出現了第二次蔓延的勢頭,各國都升級了本國的防控措施,希望能控制疫情的再次大爆發。然而,歐洲民眾似乎不怎麼領情,近日來,連續爆發了遊行示威活動,示威者上街遊行,高喊拒絕戴口罩的口號。英國和德國示威者表現最為激烈。
  • 北約成立70年,美歐關係「跨大西洋大陸漂移」正在發生
    北約目前也確實因內部矛盾重重而呈現離心傾向,西方媒體將北約的危機歸咎於美國總統川普,德國媒體甚至認為北約面臨的最大危險是「美國問題」——川普把國際組織視為多餘。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關係顯然影響北約前途的重要因素,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希爾認為美歐關係正如大陸板塊破裂般發生漂移,他對美歐關係的看法或許是我們觀察北約未來的前途的一個角度。
  • 颶風侵襲美國,華盛頓爆發百萬人大遊行
    目前,全球各類農資農具70%產自中國,根據跨境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近三個月補光燈、噴霧器等農資農具銷量同比去年翻番,中國拖拉機出口歐洲猛增。 川普支持者聚集華盛頓,歐美暴亂不斷升級! 自美國媒體預測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各種暴亂不斷。
  • 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即:大西洋變「寬」,中美歐戰略三角更微妙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在北京舉行。此前,李克強總理的歐洲之行,為即將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維護全球化大方向:中歐默契彌足珍貴自從川普上臺以來,美國與歐盟和德國之間漸行漸遠,大西洋似乎越來越寬了。實際上,目前的美歐與美德矛盾,絕非簡單的物質利益之爭,而是根植於理念層面的深刻分歧。
  • 博弈 | 外媒:大西洋「團結大廈」出現新裂縫 歐洲人真能睡踏實?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近日刊登葉連娜·普斯託沃伊託娃題為《大西洋團結大廈的新裂縫》的文章稱,川普「美國優先
  • 巴斯拉萬人遊行反美(圖)
    巴斯拉萬人遊行反美(圖)     新華社今日上午專電 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15日走上巴斯拉街頭,舉行反美示威遊行。與此同時,什葉派領導人表示,如果美國不同意在伊拉克通過直接選舉就進行權力移交,他們還將舉行更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本月25日,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在當地行政首腦福爾加爾因為涉嫌殺人罪被捕時,當地民眾就從7月11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要求釋放被捕的當地領導人,還在示威中要普京下臺,以及要求釋放政治犯。
  • 歐洲頭條 | 蓬佩奧離開法國了 這次訪問的確「尷尬」!
    蓬佩奧默默地登上飛機離開法國,繼續他的歐洲和中東之行。 這也許是他作為美國國務卿的最後一次訪問了,比起三年前陪伴川普出席法國國慶閱兵時的無限榮光,此刻的情景略顯蒼涼。更為諷刺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向拜登通電道賀,並表示已準備好在重大問題上合作,而蓬佩奧則堅持「川普政府將順利過渡到第二任期」。法媒毫不客氣地指出,蓬佩奧此行是一次「尷尬之旅」。 美國問題專家弗朗索瓦·杜爾拜爾指出,馬克龍是最早承認拜登「勝選」的國家領導人之一,他接待的卻是將要卸任總統的國務卿,而且蓬佩奧並不承認拜登「勝選」。
  • 白宮封鎖、國會山淪陷,示威衝突讓美國「無法呼吸」…
    在憤怒抗議者的圍堵下,白宮、國會山相繼「淪陷」,CNN非裔新聞記者在報導示威過程中被當作示威者逮捕,多地出現打砸搶燒……事件持續發酵,疫情一路走高,暴力事件卻讓美國燃起新的「高潮」。 白宮、國會山「淪陷」川普發聲「火上澆油」?
  • 川普支持者在美國首都示威:「都互相抱抱!大規模傳染起來!」
    這荒唐的一幕出現在1月5日華盛頓特區川普支持者示威活動上。大批川普支持者5日起聚集在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大規模抗議示威,有一名自稱牧師的人宣稱整個新冠疫情「都是一場謊言」,並要求圍觀的示威者「互相擁抱,傳播疫情」以表達抗議。這一舉動很快就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有不少美國民眾批評了這位「牧師」的所作所為。
  • 示威抗議活動涉及美國10個軍事基地,川普大怒:我不允許這麼做!
    然而,白宮的現任主人、美國總統川普卻強烈反對這麼做。在他今天發布的三段帖文中,川普就表示這些軍事基地已經成為「偉大美國遺產的一部分」,也是「美國勝利與自由的歷史的一部分」,還「培育」出了在兩次世界大戰等戰場中取得勝利的「英雄」。「因此,我的政府根本不會考慮給這些偉大和傳奇的軍事基地更名,我們作為世界上最偉大國家的歷史,也不會被篡改,尊重我們的軍隊!」川普寫道。
  • ...支持者正要大規模示威「搞事兒」,川普卻先攤上大事,都是電話...
    支持者正要大規模示威「搞事兒」,川普卻先攤上大事,都是電話惹得禍...2021-01-06 07:32:42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據央視新聞,6日,是川普支持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抗議示威集會的日子
  • 推特、YouTube、臉書對川普出手,前總統歐巴馬、柯林頓表態
    隨著華盛頓示威遊行升級為暴力活動,當地時間6日晚,推特、YouTube、臉書接連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帳號出手,刪除其發布的視頻。推特公司宣布,將凍結美國總統川普的帳號12小時。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是推特平臺迄今為止對川普帳號採取的最嚴厲的懲罰措施。推特還警告稱,如果川普繼續在推特上發表毫無根據的大選陰謀和煽動暴力,他的帳號可能被永久禁言。
  • 警察無力維持秩序,川普稱美國三大城市「無法無天」,要砍撥款
    由於今年五月份,美國白人警察殺害一名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所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活動以來,現在全美各地都爆發了各種形式的遊行示威和騷亂。由於現在正值美國大選前夕,美國國內黨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美國民主黨所代表的勢力把這個作為攻擊川普政權的突破口,放任示威者一再的進行遊行乃至騷亂,結果就是當地的強力機構和政府機關面對洶湧而來的示威人群和騷亂人群已經喪失了行政職能。
  • 以4條人命為代價,川普最後一搏徹底失敗!剛剛...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發布消息,當前美國疫情形勢嚴峻,1月6日華盛頓特區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當地政府緊急宣布宵禁。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提醒在美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疫情和安全形勢,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範,慎重考慮前往公眾場所。如遇危險或突發情況,請及時報警。
  • 喬治·弗洛依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浪潮在美國各地延燒
    中新社紐約5月30日電 距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依德因警察在執法過程中涉嫌動作失當而身亡已過去六天,由此引發的示威浪潮仍在繼續。據媒體統計,美國至少有34個城市已經發生了大規模遊行示威。當地時間5月28日,美國紐約,民眾在街頭聚集舉行抗議示威活動。
  • 川普捅了馬蜂窩?華盛頓已進入戒備狀態,在美中國人請...
    俄外交部網站發表評論稱,此事令俄方感到「震驚」,美方做法無益於解決中東複雜的問題,反而會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此外,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俄羅斯-24」電視臺節目中稱,在造成蘇萊曼尼死亡的襲擊中,美國軍方是按照美國政客的指示行事,這些政客出於2020年美國大選的考慮而追求自身利益。
  • 《大西洋月刊》評論文章:我們生活在「失敗國家」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4月28日電 日前,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刊登署名為喬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評論文章,批判美國政府抗疫遲緩、總統川普「滿口謊言」,同時還揭示了貧富差距導致抗疫過程中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