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半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雙降

2020-11-25 網易房產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

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2780億元,同比增長1.9%, 1—5月份為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46350億元,增長2.6%,增速比1—5月份提高2.6個百分點。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94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4%,降幅比1—5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7.6%,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26.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20.7%。商品房銷售額66895億元,下降5.4%,降幅比1—5月份收窄5.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28.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25.5%。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從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商品房銷售數據來看,6月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8.4%,降速連續五個月持續收窄,環比降幅4%,相較5月減少3個百分點,市場恢復速度放緩,進入平穩恢復期。

「分線級來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滑24%,環比收窄5個百分點;二線成交面積同比下滑9%,環比收窄7個百分點。其中,二線城市市場恢復速度較快。6月商品房銷售均價同比上升3.3%,市場熱度逐漸回暖。另外,從全國351城土地市場成交樓面價來看,上半年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價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了22.4%,考慮到一級市場對二級市場的價格支撐,預計未來房價下行的空間不大。」潘浩稱。

潘浩表示,從房地產開發投資來看,全國商品房開發投資和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均為上漲,其中商品房開發投資累計同比由負轉正至1.9%,市場逐漸進入平穩修復期。土地購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0.9%,降幅大幅收窄,但6月土地購置單價下行,原因在於前期優質高價地塊佔比較高,拉高單價基數。隨著市場成交量逐漸恢復去年同期水平,土地供應結構開始調整,高單價地塊數量減少,市場恢復平穩。

從房企到位資金來看,上半年房企受融資利率下行影響,房企到位資金累計同比持續收窄至-1.9%,下半年隨著房地產銷售情況的逐漸恢復,到位資金累計同比預計將繼續保持上行走勢。分項來看,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及個人按揭貸款累計同比均由負轉正至3.5%、0.8%和3.1%,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在金融流動性加強的情況下,房企境內的融資環境也將持續向好,預計房企到位資金各項指標將繼續呈上行走勢。

本文來源:地產壹線 責任編輯:王旭傑_NO5107

相關焦點

  • 統計局:第三季度GDP增長6.7% 與上半年持平
    原標題:統計局:第三季度GDP增長6.7%,與上半年持平10月1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6.7%,與上半年持平。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6.0%。1-9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61934億元,同比增長2.5%。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
  • 2020上半年宏觀數據下的樓市大局觀!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根據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總體上看,上半年居民收入有所下降,會直接影響到居民購買力。房產作為大宗商品,必然會受到衝擊。從貨幣供給角度看截至6月底,本外幣貸款餘額171.32萬億元,同比增長13%。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GDP下降1.6%,第二季度增長3.2%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6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行業看,上半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6.6%;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下降8.1%、26.8%,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9.7、8.5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增長2.3%,比5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前期對汽車銷售的補貼政策取消以後,再加上部分城市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今年汽車的銷量,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汽車的銷售額增速同比回落20多個百分點。房地產的調控也對相關產品的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家具的銷售額,包括還有一些建材、裝修的銷售額都比去年同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回落。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後的正常反應,就像一個人跑步一樣,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衝刺,他必須要放慢一下腳步,為了以後跑得更好。
  •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
    在2019年,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產銷率為98.89%,同比上升0.5%。2019年,鋰離子電池產量為157.2億隻,較2018年增長4%;2020年上半年,鋰離子電池產量為71.5億隻,同比增長率為1.3%。
  • 統計局:上半年生產天然氣940億立方米 同比增長10.3%
    中國網財經7月16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小幅下降,原油生產略有增長,天然氣保持較快增長,電力生產加快增長。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及相關情況原煤生產小幅下降。6月份,生產原煤3.3億噸,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114萬噸,環比增加86萬噸。上半年,生產原煤18.1億噸,同比增長0.6%,一季度為下降0.5%。煤炭進口下降。6月份,進口煤炭2529萬噸,環比增加323萬噸,同比下降6.7%;上半年,進口煤炭1.74億噸,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15.7個百分點。
  • 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買房壓力減輕了嗎?
    今天我國人均住房面積上了熱搜,蜜姐頗為感慨。報導說, 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有3.6平方米,缺房戶達869萬,佔城市總戶數的47.5%,近一半城鎮居民無房可住。而4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高達40.8平方米,套戶比高達1.13。兩個「高達」背後,是我們40年來住房環境的變遷。
  • 國家統計局:我國物價運行總體平穩
    來源:經濟日報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11月份,CPI同比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專家表示,11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仍然主要受豬肉價格影響,物價沒有全面上漲基礎。
  • 報告預計明年中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延續結構性小漲
    該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面積小幅調整,均價平穩上漲,新開工維持高位,投資中高速增長」的特點。黃瑜在當日舉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上表示,根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分析,2021年,「三穩」調控目標下,受地價持續上漲影響,房價將保持平穩上漲態勢。經濟增長、貨幣因素對房價形成支撐,同時地價的穩定上升使得房價有了基本面的託底。
  • 中國建築:前7月地產銷售同比降6.6%為2062億
    原標題:中國建築:前7月地產銷售同比降6.6%為2062億   中國建築
  • 中國建築前7月地產合約銷售同比降6.6%至2062億
    截至2020年7月31日,中國建築新籤合同總額17471億元,同比增長5.3%;建築業務新籤合同額15409億元,同比增長7.2%。公告顯示,中國建築1-7月地產業務合約銷售額2062億元,同比減少6.6%;對應合約銷售面積為114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4%;期末土地儲備為12574萬平方米,新購置土地儲備為1144萬平方米。
  • 住杭金榜丨2020年上半年杭州樓市銷售TOP10
    住杭金榜丨2020年上半年杭州樓市銷售TOP10 2020-06-30 11:45 來源:浙江在線 / 記者:住在杭州網採編 / 編輯:劉慶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實現雙降 新華社發 大巢製圖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敬)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 上海銀行業貸款同比增長12.9% 不良貸款「雙降」
    原標題:上海銀行業貸款同比增長12.9% 不良貸款「雙降」  記者從上海銀監局獲悉,2017年,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實現「雙降」。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上海銀行業資產總額1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3%;各項貸款6.72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各項存款9.37萬億元,同比增長5.0%。不良貸款餘額380.3億元,較2016年末減少23.79億元;不良貸款率0.57%,較2016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實現「雙降」。
  • 海康威視業績首現"雙降"!"實體清單"對業績有影響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雙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29億元,同比下降5.1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96億元,同比下降2.59%。多家券商研報認為,考慮到疫情從一月末開始嚴重影響經濟,公司一季度業績雖然同比下滑,但實際業績已超出市場預期。
  • 1至10月我省商品零售業實現銷售1144.31億元
    其中:出口40.2億美元,同比增長20.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全國列第24位;進口140.7億美元,同比增長38.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全國列第13位。對外承包勞務合作完成總額50439萬美元,同比增長13.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穩步增長。今年以來,在國家和省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的作用下,我省限額以上企業銷售呈現繁榮活躍、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