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 在成都建成

2020-12-07 網信遼寧

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所長許敏介紹:「HL-2M是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圖為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安裝調試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時進行真空室吊裝作業。

(來源:遼寧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新華社成都12月4日電(記者謝佼、張超群)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 我國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並首次放電
    「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HL-2M裝置的成功運行為我國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及未來自主設計、建造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對助推我市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重要意義。參數多高?
  • 視窗|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暨首次放電見證活動現場(12月4日攝)。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12月4日拍攝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 我國建成最高參數「人造太陽」
    新華社發(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提供)據新華社成都12月4日電 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 中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圖為12月4日拍攝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工作人員在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的真空室內作業(2019年5月27日攝)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
  •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四川成都建成
    #39;】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了堅實基礎
  • 新一代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建成
    來源:經濟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齊慧)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人造太陽」在成都正式建成!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
  •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建成—新聞—科學網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供圖   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12月4日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據悉,該裝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採用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攝氏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是實現我國核聚變能開發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依託裝置,也是我國消化吸收ITER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建成新一代人造太陽 並實現首次放電
    聊點科技【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建成新一代人造太陽 並實現首次放電】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靠的是其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
  • 我國「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本報訊記者朱學蕊報導: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核聚變堆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HL-2M裝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國家原子能機構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中國「人造太陽」在川建成並首次放電
    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當天的放電儀式上,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說,我國自主研製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運行,這是我國核聚變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新一代「人造太陽」在成都首次放電
    今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靠的是其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因此,核聚變裝置被人們形象地稱作「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核聚變領域獲重大突破
    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核聚變領域獲重大突破時間:2020-12-05 23: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核聚變領域獲重大突破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靠的是其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
  •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成都12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記者昨天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昨天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四川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