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國、村長與湖神,尋謎措高村

2020-12-05 澎湃新聞
我滿心渴望著如《指環王》中的場景,在小酒吧裡,一個荒野遊俠壓低了帽子,捧著杯子向我走來,要告訴我一些關於巴松措的秘密。

如今這一幕正在發生。

措高村背後陡峭如刀的雪山。 林光讓 圖

你們都忘記了

巴松措曾是一個古老而隱秘的王國。傳說王國滅亡之日,國王將關於這個國家的所有記憶都統統打碎,分別藏在每個臣民的腦海深處。有朝一日,他的所有臣民們將各自的記憶收集起來,就能重建這個王國的一切。

做完了這一切,國王跳入湖中,他堅信他的王國必然重現。

但是天長日久,臣民們早已遺忘了這裡古老的王國。他們習慣了砍柴、放牛、進青岡林採菌子,紡氆擼的安寧日子。國王埋下的那些回憶,他已經無法解讀,更談不上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只能當成了荒誕不經的神話講給子孫聽。

他們都知道,湖西側的雪山名叫「國王的寶座」。但是國王是誰呢,人們早已經忘記了。於是在陰風怒號的日子裡,國王的寶座隱去不見,山風搖撼著空蕩蕩的扶手、座位和山谷發出巨大的怒吼聲:「你們都忘記了!」

這聲音砸著每個村莊的每個窗戶,但人們所聽到的只有巴松措的浪濤聲,浮動在水面上黃鴨空洞的叫聲,黑頸鶴深遠的長唳。男人們裹緊了黑氆擼罩頭衫,女人向火塘裡添了一塊柴。

「你們都忘記了!都忘記了!」

這個有些卡爾維諾風格的故事是我對於巴松措的妄想。很難說它沒有受到巴松措民間故事的影響,據說蓮花生大師曾在此和魔王這裡激戰,魔王戰敗,於是將自己的靈魂分成萬千,寄在巴松措的草木蟲魚之中,只要任何一絲靈魂沒有被摧毀,他就有希望捲土重來。這故事頗像《哈利波特》中將自己的記憶保存在水池中的校長鄧布利多,因此魔王,或者國王所存放的,既是回憶,也是靈魂,這兩者或許並不能分得那麼清楚。

如此說來,巴松措豈不是魔的王國?這還真有可能,這裡流傳著一種奇特的方言,名叫「巴蓋」,據有的人說,巴蓋就是魔的語言,從這一點出發,我的猜想並不是空穴來風。但這只是關於巴蓋眾多說法中的一種。有人說巴蓋裡匯集了十二個小國的語言,還有人很有信心地說巴蓋和日語很相似,這後一點恐怕是錯誤的。

無論如何,有一點確信無疑,蓮花生大師是勝利者。巴松措湖區幾乎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有他的像,無論是扎拉村、結巴村、湖頭的措高村,深山裡的落池村或者是湖尾的措久村。此像為著名的蓮師八變(蓮花生大師的八種化身)之一:忿怒蓮師多吉佐烈。此像中蓮師憤怒威猛,鬚髮飄揚,手中還抓著一隻蠍子,表示降伏了作惡的龍神。

每年四月,巴松措湖區桃花盛開。林光讓 圖

但我總覺得,事情絕不會如此簡單。

我總覺得有些巴松措的秘密我未曾了解,我滿心渴望著如《指環王》中的場景,在小酒吧裡,一個荒野遊俠壓低了帽子,捧著杯子向我走來,要告訴我一些關於巴松措的秘密。

如今這一幕正在發生。我和攝影師阿讓坐在一家陰暗的茶館裡,時間是下午三點。一個頭髮油膩且不修邊幅的「阿達」(本地話「大哥」的意思)提著瓶拉薩啤酒坐在我們對面,似乎有話要說。這是我第四次來巴松措,我準備好了去傾聽一些秘密。

我得到了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

1、他的村莊裡的守護神是一個聾了的女神,所以每年藏曆正月十五樹立「塔爾青」經幡柱時,村裡的男人要盡其可能大聲地叫,才能喚醒這位女神。

2、措高湖和藏北當雄的納木措相連,曾有科學家想要測量湖水的深度,結果將他帶來的有鉛垂的長繩用完,也沒能到湖底。曾經還有一頭黃犛牛落入湖中,結果從納木措湖中浮了上來。

3、湖中間有大魚,有人看見過,大魚要是翻身,巴松措地區就會地震。

此刻電視中的MTV正在放一位著名的喇嘛上師放生的場面,成千上萬條的大魚小魚,飛鳥被他和信眾們放生,在水面在天空遮天蔽日。隨著整個巴松措區域百姓出於宗教信仰自發地戒酒甚至戒肉,鍾愛杯中物的酒徒們更加無處可去,只有在景區大門口這裡尋找酒館了。

果然,要想知道巴松措的秘密,只要再去措高。這位剛開始有些醉眼惺忪的「阿達」說,即便是他們當地人,去措高過夜時,也常被湖邊的黃鴨吵得睡不著覺。

工布阿達告訴了我們許多巴松措的秘密。林光讓 圖

措高老宅,能量之流

措高村,這個湖頭的村莊,這幾年聲名漸起,所謂中國最美的村莊,最後的工布古村莊等等讚譽撲面而來。我喜歡措高村,否則我不可能來四次。

我喜歡措高的滿月之夜,經幡獨自飄揚,老人手中的念珠越轉越慢,卻沒有停止。窗臺上收音機的佛唱停頓了片刻,似乎在休息,接著抖擻精神又開始新一輪的歌唱,夜晚過去了一個又一個,說服和化度世界的旅程永無終止。

還有擦擦拉康(堆放小神像和瑪尼石的神殿)旁邊那些從身後的神山「阿媽覺姆達增」上滾落的巨石,人們絕無可能移走它們。這些山神的使者如同契約一般,傾聽措高人的夜話,證明措高和山神之間的關係。

還有措高的爐火,以油松木引火,然後燃燒胳膊乃至大腿粗細的青岡木,你的眼睛隨著溫暖漸漸合上,鼻子卻敏銳地察覺木柴香味的微小變化,耳朵隨時準備傾聽一些最遙遠的故事。

還有措高的美食。

有人移開爐灶上的黑鐵蓋板,用鐵釺穿起一塊藏黑豬肉,在火上燎烤。豬肉的外緣很快變黑、捲曲,脂肪哆哆嗦嗦,大塊的油連續落進火爐,火焰更加猛烈。

青岡木乾燥、單純的香味與脂肪令人愉快的暖香混合在一起,混合成一種奇特的果香。藏黑豬有堅硬如革的外皮、緊緻鮮美的皮下脂肪、瘦肉只有尖端的一丁點。其滋味最足的部分來自於那有著灌木叢、堅果和松茸氣味的脂肪。落入口中咀嚼,堅果味的豬肉會榨出滾燙的油脂,深深地湧入喉頭。

烤藏黑豬肉有種複雜而令人愉快的芳香。杜冬 圖

當然,措高之所以成為措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建築。

村裡有六十多棟傳統林芝民居,其中更有四棟是古老的石砌房屋(一棟已經坍塌),一座擦擦拉康(堆放小神像和瑪尼石的神殿),其餘的都是相似結構的木質建築。措高后山還有一座名叫多欽寺的寺廟廢墟。其歷史眾說紛紜,從一百年到五百年不等。房屋原主人的來歷也只能上溯三四代,更久遠之前的則是一片迷霧。

和重視傳統及傳承的拉薩不同,措高展現出歷史的粗線條。地主的房屋是石砌的,百姓的則是木質結構。這一區別看似簡單,卻意義重大:石砌的房屋能較好地保護建築本身的地板、梁柱不受雨水的侵蝕,因此可以傳承數代人。只不過由於石牆本身的重量,梁柱也需要相應粗大,所以花費的工作量和成本較高。木質房屋修建迅速,成本低,壽命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就要重修。

其實從措高的建築本身便可以明確地看出其年齡,一棟建築有自己的節奏老去,時間流逝的痕跡無所不在:屋頂覆蓋的木瓦片已經發白,梁柱已經被煙火燻黑,地板被腳步摩擦得閃閃發亮如同銅鏡,住在宅內的主人也隨著建築一同老去。

措高村的老式木屋。杜冬 圖

和時間一樣流轉在建築中的也有能量,將山林的能量轉化為人之所需。我們需要稍稍移步,去村裡最老的宅子,阿旺丹增家中去感受能量之流。

或許是出於建築結構,或許是由於建築已經年邁,總之,阿旺丹增的老宅在下午的陽光中同樣是一副「夜巡」的場景。火塘常年的煙火燻烤,使得整個房屋一片陰暗。

這棟老屋的核心是餐廳,所謂餐廳,便是一片古老的三石火塘。一面牆上是各色食具:銅水缸、長短不一的銅水瓢、黝黑的酥油茶桶、裝糌粑的大罐以及大小食具。頭頂上方也是重要的儲物空間,會懸掛大蒜、肉腸、豬腳、黑豬肉、豬皮、牛肉等食物。空間集貯藏、烹飪和享用為一體,油煙在屋內盤旋不去,又附在檁條上,凝成油黑髮亮的脂,甚至形成垂落的油滴,從火塘到屋頂,如同一顆結滿果實的大樹。

而每到飯點,食物便從頭頂油光光的檁條上被取下,然後在火塘裡烹飪——如同果實成熟後落下,又與樹根融合為一,完成了同樣的循環。

老宅屋梁上懸掛的食物。杜冬 圖

阿旺丹增的老宅對能量的利用達到了極致,在火塘上方有兩隻奇妙的洞眼,不知派何用處。直到我順著梯子爬到閣樓上才看到了究竟:食物滾熱的空氣上升,通過洞眼,推動了兩隻置於檁條上閣樓下的小小轉經筒,熱風推動旋轉,熱風裡的油脂又潤滑著齒輪。在食物熱力的推動下,轉經筒輕快地旋轉,為阿旺丹增和他的老宅日夜祈禱。

這是最後一絲熱量的妙用。

爐火的熱度、藏豬肉的能量,甚至吹動塔青上經幡的風,都來自對山以及湖神力的一點點利用。措高人和自然之間有這樣一點點微妙的平衡,才能在蠻荒的大地上生存。

山神、湖神、團團

然而,人在大地上生存,所需的絕不僅僅是可見的物質能量。

平措朗傑戴著眼鏡,用砂輪在石塊上飛快地雕刻著六字真言和一盞油燈,灰塵沾滿了他的鼻孔和眉毛。在寧瑪派傳統深厚的措高,蓮師心咒(嗡阿訇班雜古魯白瑪色得吽)比六字真言更多。實際上,在進村的路上就有咒語和法術的屏障:森林土路的正中央有一個箭矢型瑪尼堆,箭頭朝外,還在路邊拉起長繩,繩上懸掛了許多木製長刀,臨河的一側則在樹上懸掛了成冊的經文。憑藉刀劍和佛法的威力,措高封鎖了邪魔進入村莊的道路。

「我們措高的山神就是傑青那拉噶波,」老人擦乾淨眼鏡片上的石粉,指著措高村後那座高聳的雪山,此山一般被稱為「燃燒的火焰」,這座陡峭如刀的雪山在晚霞中猶如火苗,和「國王的寶座」遙相呼應,成為巴松措最鮮明的地標。

或許正是為了崇拜傑青那拉噶波,正對雪峰的措高村後田野上,聳立著全巴松措區域最高的破魔長矛——塔青。每年藏曆元月十五日,或是湖心島措宗寺的塔青,或是措高村的塔青,要進行更換。

「傑青那拉噶波是什麼樣子,是武將嗎?」我問這個問題,想到的是念青唐拉或者阿尼瑪卿山神。在唐卡中,阿尼瑪卿山神頭戴紅纓帽,身披戰甲,騎白馬,一手持矛,一手掌旗。

「什麼樣子?」老人對這個問題很奇怪,「沒什麼樣子,它是雪山嘛。」

「這個山叫阿媽覺姆達增,是它的老婆,」平措朗傑又指著近處的一座山,這是措高最重要的後山,多欽寺的廢墟就在阿媽覺姆達增的青岡林中。阿媽覺姆達增的腳下沒有塔青,倒是有香爐和水轉經筒,虔誠的措高女人們一早會到田野盡頭的香爐邊煨桑。夫妻倆之間,還有幾座更遙遠的雪山,是山神的孩子。在進村的道路邊聳立的兩座森林莽莽,依然積雪的山嶺,一座是牛馬等牲畜的保護神,一座則是人的生命之山。山神的行列沉默地威壓著小如芥子的措高。

「湖神呢?巴松措的湖神是怎樣的?」我問道,兩年前,我問過老宅中的「阿達」阿旺丹增這個問題,他含糊地說過,湖神騎著馬,夜間從湖中浮出水面。我們也曾聽說,巴松措的形狀是一條大魚,措高是湖頭,措久是湖尾。

「湖神,我只知道湖神叫阿媽措美傑姆。」平措朗傑不願多說,他重新拿起了砂輪。我們告別了他,向湖邊走,回頭看時,「燃燒的火焰」——傑青那拉噶波雪山龐大的山體憤怒地坐在我們所住的玉珍大姐的屋頂上,衰老的木頭屋頂看來已經搖搖欲墜。

我感覺到山神的焦慮和威壓,他急於獲得形象,急於獲得解說,甚至轉化為威壓和怒氣。

一座掩映在花枝中的典型措高村民宅。林光讓 圖

「這就是阿媽措美傑姆。」我們不得不用手機的電筒,才看到了措宗寺陰暗的牆壁上有這麼一尊女神的畫像。和女性的龍神一樣,這位措高的湖神人頭蛇神(當地有人說是魚身)面容姣好而親切,甚至有些羞澀。她的模樣和布達拉宮後龍王潭裡的著名女龍神「墨竹色青」如出一轍,我懷疑工匠們有固定的模板來描繪龍神的形象。正如唐卡畫師在紙面上劃出複雜交措的直線,以精確劃分和確定佛像的比例。

在太昭時,房東家的畫師兒子就捧出了他非常珍視的唐卡神佛畫譜,信心十足地給我找娘曲河的守護女神索瑪玉珍。他翻了一頁又一頁,我看到佛菩薩、憤怒而臃腫的守護神,身態曼妙的女神,都被密集的線條捆綁得動彈不得,甚至連眼角都不放過。

他沒有找到索瑪玉珍,但這沒有關係,正如傑青那拉噶波也沒有形象一樣,僧人和畫匠們依據嚴格的尺度,可以繪出其千篇一律,細節方面,例如法器上略有差別的形象。這是一種有趣的信念——我按照尺度畫出了你,就捆綁了你,你必須是我畫出的模樣。

因此,想要從畫面上得到關於湖神的故事,恐怕是不可能了,我只有去打聽關於這位龍女湖神的故事。有些龍女有一些奇特的愛好,例如墨竹色青,她似乎對藏戲情有獨鍾,所以供奉她的湖心亭牆壁上繪滿了八大藏戲的場景。那麼這位阿媽措美傑姆呢?

74歲的措宗寺活佛團團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好人選,他在青年時代就從康巴故鄉來到了巴松措,多年居住在山谷最深處的扎拉村寺廟,數年前成為湖心島上措宗寺的住持活佛。措高村開小商店的姑娘意希說,他是「我們心中的菩薩」。

團團高大,敏捷,思維活躍,年輕時一定非常英俊。他擊鼓誦經時,腔調起伏,如同宏大的歌劇。在姑娘意希的心中,他負責給全巴松措湖區的上千百姓祈福消災,往來於百姓和龍、天神、大王(嘉波)、佛菩薩和山神之間,他已經跨入了半神的境界。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並不對阿媽措美傑姆或者其愛好有特別的敬重和興趣。的確,這座寺廟主供為蓮師八變,湖神只扮演著不起眼的隨從和看門人角色。

巴松措深處的普通人家。杜冬 圖

「阿媽措美傑姆是龍神,可以治傳染病,比如皮膚病,感冒,還能保佑五穀豐登。你知道龍神有黑有白,白龍神就是好的,幫助人的,比如阿媽措美傑姆;還有黑龍神,就是害人的,會帶來麻風病」,駐村工作隊的姑娘半跪在團團的小茶几前,為我翻譯團團的長篇大論,團團語速快,中氣足,讓翻譯找不到機會來打斷他為我翻譯。

我讓她坐到我的旁邊,也就是團團坐墊的邊上來,姑娘不肯,說這樣對老活佛不敬。寺廟牆上的那個女神的名號是:祛病龍女之王,這倒符合團團的介紹。

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是龍神,龍神往往並不是龍,而是生活在樹下、林中、水旁乃至屋梁、爐灶邊等隱秘卑溼之處的守護神。其形象也各種各樣,以蛇、蠍子乃至蜘蛛等為常見。這不難想像,當你看到水中密集的蝌蚪,樹下鑽出長蛇,它們神出鬼沒於你看不見的地下、水中,

似乎心事重重,顯然是肩負著使命。

而龍神又似乎特別容易被觸怒,團團說如果你非要莫名其妙地搬動某一塊石頭,拾起某一根樹枝,又胡亂地扔掉,那麼有可能龍神就會被你激怒——那石頭可能是它的宮殿呢。除此之外,我所了解的觸怒龍神的行為還包括——爬入荒廢的古建築、隨地便溺或丟垃圾,隨手拍死個蜘蛛什麼的。總之,龍看起來特別重視保護環境,乃至一草一木。

巴松措區域森林茂密,水流眾多,巖下流泉之側,正是龍神最鍾愛的所在。因此團團要花大量的時間和憤怒的龍神交流,給他的人民解除病痛。

有信徒進來求摩頂,聽著我們討論如此高深的話題,頗為敬畏地等在一邊;寺廟裡的老僧人給團團送飯,看起來也有五六十歲模樣,但矮小得多。駐寺工作隊的那位姑娘說,他是一個啞巴老僧,除了他和團團,還有一個腿腳頗不靈便的管家,三個人就是措宗寺的所有僧人。

團團的午餐是鮮美的大腳菇和巴松措區域常見的白麵餅子,他匆匆吃了幾口,就遞給了我。我突然覺得,眼前這個資深的活佛團團,在看了半個世紀巴松措的風雨和波浪之後,或許並不相信有龍神的存在,不相信靠一些歷史久遠的經文,就能實現與龍的溝通。

因此這個74歲的康巴僧人對龍神的傳說並不在意,對於巴松措那些奇妙的傳說也聽之任之,並不去推敲其真實與否。整個巴松措就是一條大魚,魚頭是措高,魚尾是措久?是的,宗(即原先巴松措的地方政府)裡的人是這麼說的,看到這條大魚的人會有厄運。

有人看到了湖中的大魚?是的,說是措久村的有些人看到了湖中有三條大魚,大得要「用挖掘機,或者卡車」來裝。大魚翻動波浪的時候,就會發生地震。

這座寺廟所在的湖心島是浮在水面上的?那都是以前「宗」裡的人所說的!團團加重了語氣,島的下面是巖石,是巖石!

這個「措宗」是俗人的政府,主要負責徵稅、調發勞役「烏拉」等,宗的舊址就在巴掌大的湖心島上,與寺廟比鄰而居,對於巴松措的鬼神卻和寺廟有完全不同的話語。宗裡那些穿著工布裝的收稅人,想像自己腳下是空浮的島嶼。團團卻敬鬼神而遠之,這一點他和孔子的信徒並無差別。他們彼此合作,卻又心有懷疑,這是有兩套語言,釋迦牟尼的和措美傑姆的。

僧人團團和「宗」裡的本地人刻意拉開了距離。如同真正的科學信徒和唯物論者,在團團看來,一切的學問和真理都會回到其源頭,只不過他的源頭是藏傳佛教,而不是科學。

村長的歸村長

有道是,湖神的歸湖神,村長的歸村長。

措高今天夜裡要召開村民大會,主題是分錢。像巴松措其他村莊以及西藏其他地方一樣,措高人享受著種種補貼,種青稞、養犛牛均有補貼,還有護林補貼。單筆的數目或許並不驚人,積累起來卻很複雜。

要考慮的因素眾多,誰家已經搬去了城裡居住,戶口卻還留在措高,他們沒有參加村裡的勞動,是否能享受某些補貼?

有人家疏於管理,讓犛牛闖進了村裡的公地,這要罰錢;從措高通向仲措(更深處的一個小湖)的橋梁要全村人出勞力施工,這也是一件大事。

這樣的細枝末節又彼此勾連,形成一筆最複雜的帳目,即便發動山神和其全部的隨從,也搞不清楚,所以只有交給村長們。

這個村委會的辦公室是措高僅有的鐵皮屋之一,裡面的錦旗表明措高是2013年度安全生產和交通安全先進集體,2014年度各項經濟目標完成先進集體。此外,還獲得了某次拔河比賽的第二名。

拔河場上的好漢們已經在開會,村長和雙聯戶的戶長們翻動眾多的帳冊。措高的副村長A我見過,他家石頭老宅的年份可能僅次於阿旺丹增,或許還要更早些,誰知道呢,措高並無編年史。A本人始終顯得有些睡眼惺忪,頭髮散亂,但目光敏銳。我2013年冬季見到他時,他正在給全村每一家裡發碘鹽。措高禁酒,我又犯了酒癮,於是A毫不猶豫地把佛堂上的拉薩啤酒遞給了我。他還為我們制定了購買措高藏豬肉的參考價格:一斤50元。

而正村長L則是頭一次見,他也穿著工布式黑氆擼套頭長袍,歪戴著工布阿達們常見的寬邊工布帽,壓不住一頭捲髮。但長袍裡整齊地穿著細紋布白襯衫,領口乾淨,手腕上戴著手錶,不苟言笑。他的側面線條分明,冷靜,堅決,我看了一會,突然發現他像是高中歷史課本上的哥白尼,或者像是政治高手馬基雅維利,他表情平淡,工布套頭衫裡卻揣著《日心說》或者《君主論》。

我總在想像一位村長的生活,無論是L或者是A,他降生並長大在措高這片布滿石塊的湖邊貧瘠之地,他每日走動在這片巴掌大小,還要和黃鴨、黑頸鶴、龍神、山神共享的土地上。他恐怕能讀懂土地上每一個牛蹄印,聞出湖水的任何一絲潮氣,任何絲毫的變化,他都敏銳地計算著工價、賠償。他能和土地、湖水和森林進行交談。神靈正在遠去,村長才像是真正的「域拉」,像是真正的土地神。

玉珍大姐在爐膛裡塞了一根柴,在小小的佛堂裡點了燈,擦拭了牆上貼的眾位佛菩薩和護法圖,確保念佛機在不停地念。搞定了神的世界之後,玉珍鎖上門,匆匆地在夜色裡向村委會來,俗人分錢的問題,她要來自己搞定。

每家每戶的代表都席地而坐在村委會小小的屋子裡,夜色深沉,有人用字正腔圓的拉薩音念了關於蟲草採集的一個文件,我聽懂的只有反覆出現的「雅資貢布」——也就是蟲草,蟲草是措高人每年現金收入的大頭之一。

漫長的討論卻是用的「巴蓋」。這種語言似乎頗為含糊,詞彙少,交流如同握手,力度和溫度的不同只有說者和聽者兩個人能懂得,如此來看,巴蓋果然是醉後空行母的隱秘之語。

聽不懂巴蓋的兩個駐村工作隊的姑娘早已困得頭如搗蒜,我趴在桌子上時睡時醒,每次睜開睡眼,就看見措高人揉紅了眼睛,打著哈欠,但依然目光炯炯。時間已經是午夜,沒有咖啡,沒有香菸和啤酒(措高人禁菸禁酒),甚至開水也沒有。村長和戶長們如同鑄鐵一般毫無倦意,仿佛在拔河場上,而且要通宵達旦地拔下去。

這場面仿佛是寺廟的早課。更重要的問題這次會議上沒有討論,但所有措高人都心知肚明:房子。措高已經被評選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整村保護是必然的,這就意味著保護那些脆弱的原木屋梁,年邁的石頭牆壁。措高大部分房屋已經年邁失修,夏季漏雨更是兇猛。

但是措高究竟要如何保護,是要修舊如舊,然措高人繼續住在其中,還是擇地重建新村,保留古村落?措高人自然是希望住上新屋的,眼看周邊的扎拉、結巴等村都蓋起了堅固的水泥宅院,措高人漸漸失去了耐心。這次來時,聽說有一個總金額高達17個億,全面保護古村落的方案。措高人謹慎地對此不加評論,他們依然有自己的計劃:給村裡都鋪上石板路,有打麥場,有以塔青柱為核心的經幡廣場等等。

我們出門去睡覺,黑暗中措高全村念佛機高高低低的念佛聲,音高各不相同,如同湖邊重疊的波浪,洗刷著措高,將我吞沒。

第二天一早我們告別措高,果然措高又在佛經的念誦中重生:我們的翻譯,漂亮的小賣部店主意希姑娘在湖邊洗衣服,次阿阿媽一如既往在村頭背水閒逛,一扇木窗裡,副村長A正在呼呼大睡。

經過佛經一夜的念誦,我感覺自己終於對措高多了一些了解。我踏上車門,回頭一看,傑青那拉噶波雄偉的雪峰在雲霧中展現出陡峭如刀的曲線,山神的真實,山神的威力,在措高陰暗的屋頂上展現無遺。

於是,熟悉的空虛感和焦慮再次襲來,我依然不能懂得措高。

《西藏的美食》封面。

本文摘自杜冬所著圖書《西藏的美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揭開雲南恐怖湖之謎
    雲南驚現恐怖湖當地人談湖色變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湖泊,叫勐梭龍潭,它漂亮到什麼程度呢?據當地居民說,如果從龍潭邊的大樹上掉下一片樹葉落到湖面上,都會有飛鳥飛下來把樹葉銜走,大家可以想像勐梭龍潭的乾淨程度了。
  • 四川獵塔湖水怪調查 尋水怪為實現人生價值(圖)
    一塊標有「九龍———中國西部之謎」的巨幅旅遊廣告牌赫然立於街邊,照片的攝影作者為洪峰。記者下車向幾名年輕人詢問洪顯烈的住處。他們告訴記者洪峰就是洪顯烈,「中國西部之謎」就是指獵塔湖的水怪,這塊牌子在這裡已經豎了有幾年了。對於洪顯烈發現「水怪」的可信度,幾個年輕人的看法不一。轉自搜狐  「你們是什麼時候知道獵塔湖裡有水怪的?」
  • 神秘的湖中湖背後又隱藏了怎樣的奧秘?
    地球上有很多離奇的現象,至今依然成謎。澳大利亞的一個湖,湖水居然是粉色的;加大拿的一座磁山,走近它就感覺要被吸住,沒有發動的汽車都能被它吸引;還有土耳其的棉花堡,這裡的溫度曾經達到過100度,絕對可以把一頭羊給燙熟嘍。今天,咱們要帶您去見一個更神奇的現象,什麼呢?先來介紹個人,一位奇石愛好者,唐拓華。為什麼介紹他?因為那個神奇的現象,是他最先說要去探究的。
  • 美麗而神秘的湖,深藏在新疆北部這個小縣城,至今仍有個未解之謎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湖水來自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最深地方有一千多米,是中國最深的冰磧堰塞湖。喀納斯湖景區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異的自然景觀組成,秋天來到這裡,滿山黃色綠色的森林,一起守護著這一方水土。
  • 直擊四個未解之謎,澳洲的這塊大石頭能隨著陽光不停的變色?
    南極不凍湖之謎,南極大陸年平均溫度僅-25℃,卻存在著不凍湖。日本學者分析測量資料後發現,該湖表面薄冰層下的水溫為0℃左右,16米深處,水溫升至7.7℃,至66米深的湖底,水溫竟高達25℃,與夏季東海表面水溫相差無幾,但是湖下面又不存在火山、地熱等東西。所羅門寶藏之謎,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衛攻佔了耶路撒冷,建立了統一的猶太王國。
  • 探尋丫山十大未解之謎|第五篇:丫山南陵湖為何一夜驚現?
    南陵湖並不大,只有幾十畝面積;南陵湖位置較高,在海拔212米的丫山龍山頂上;南陵湖不深,平均水深只有3米左右。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幾天幾夜的傾盆大雨之後,這龍山低洼處的積水也形成過這個湖泊。銅陵縣令說,湖的北邊是他們的鳳凰山,龍山是鳳凰的尾巴,湖泊就是鳳凰尾巴上那片翎毛上的藍花紋,應該屬於銅陵。青陽的縣令說,湖的西邊是他們的獨龍山,獨龍山的龍頭朝向這裡,這個湖泊就是龍頭上的一顆龍珠,湖泊應該屬於青陽。
  • 世界寶藏島未解之謎,位於澳洲海域,一位探險者曾尋得30噸黃金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有的是關於一些離奇的自然事件,有些是聞所未聞的現象,更有一些是關於財富寶藏之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個滿是金銀財寶的「寶藏島」之謎,一位探險者曾偶然尋得30噸黃金。
  • 神創國度,解開亞特蘭蒂斯之謎,是否真實存在過?
    神創國度,解開亞特蘭蒂斯之謎,是否真實存在過?看過電影《海王》的小夥伴都知曉其中的劇情,最重要的背景就是,神之國度亞特蘭蒂斯,那麼亞特蘭蒂斯是否確有其國,其當時的文明程度是否像電影中那樣戰艦齊飛,科技發達,上天入地!
  • 水質最純火山湖:火山形成天然淡水湖,湖中還有個火山口
    根據《美國國家公園史》一書的記載:火山口湖大約在40萬年前大規模噴發,此後又多次噴發在北美板塊停止運動後才進入「休眠」狀態,直至7700年前再次噴發,大約有50立方千米的噴發物被散落在方圓近百公裡面積的土地上。火山口湖的湖面面積約54平方公裡,最大深度為589米,平均則超過350米。
  • 懶羊羊黑眼圈很搶鏡,村長宣布取消秋遊
    今天終於要開學了,慢羊羊村長在此說,同學們,暑假結束了,要進入學習的狀態了,熟悉的草原,熟悉的BGM,也回來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羊們準備開學後的樣貌吧。01懶羊羊黑眼圈很搶鏡當村長說趕緊去上課的時候,一邊的懶羊羊就說,村長你在說什麼呀,現在還是在放暑假呢,而此時的村長拿出了時間轉變器
  • 神的神秘外衣被脫的一絲不剩,深度科幻片,顛覆了神和人的起源!
    僥倖逃脫的士兵們,儘管遭遇了遮天蔽日的沙暴,卻得到了村長兒子等人的幫助,並成功躲入了洞穴。村長兒子為了慶祝今天的勝利,在石頭上刻畫了一個符號。傑克遜卻從中發現了玄機,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竟然是他們要尋找的第7個符號。
  • 凹凸世界第三季26集:凱麗安莉潔現身,小黑洞尋創世神,並非黑金
    小黑洞捕獲金,卻發現黑金並非他所尋之人。失蹤已久的凱莉、安莉潔終於現身,卻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謎團。凱麗、安莉潔現身救下金即便在銀爵的建議下,釋放出黑金的氣息,反而更加不像小黑洞所尋之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小黑洞所找的人,竟然是創世神。這個信息直接把國漫菌炸懵了,金與秋兩姐弟,跟創世神是什麼關係?小黑洞到底是誰?
  • 揭內蒙古吃人恐怖湖之謎 人畜神秘失蹤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扎漢宮」又小又不起眼,但和索博爾霍湖一樣恐怖,那就是無論掉進去什麼東西都不見影,絕對不會再浮上來。地下水在有的地方會冒出地面,形成沙泉、沙湖、小溪、沼澤,還會形成河流和內陸湖。  由此可以知道,沙地的地下水是流動的,在流動水力的作用下,底層沙必然也是運動的。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許多奇特的地貌和地質現象。  人畜失蹤謎團待解  扎漢宮人畜掉進去為何浮不上來?該湖是否有可能存在地下河?
  • 原神鍾離傳說任務鹽中之謎副本寶箱在哪裡
    原神鹽中之謎副本寶箱在什麼位置?鹽中之謎是鍾離傳說任務中的一環,這個副本中有著幾個隱藏寶箱,開啟之後可以獲得不錯的獎勵。下面帶來鹽中之謎副本寶箱位置介紹,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世界未解之謎,利莫裡亞文明為何消失?南極不凍湖如何產生的?
    一丶精靈怪圈之謎大家都知道,沙漠都是滿地的黃沙,一陣風吹過來空氣中都夾雜著很多的沙。可是在南非地區一片沙漠世界中,裡面的沙漠與我們所認知的沙漠有些許的不同。因為在那個地方的沙漠,全都長者一個怪怪的圓圈,當地人把這種圓圈叫做「精靈怪圈」,使得這個地方的沙漠地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34個全球至今無法解釋之謎
    湖位於蘇格蘭的大峽谷中,平均深度達200米。該湖終年不凍,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1934年4月,倫敦醫生威爾遜用相機拍下了水怪的照片,明確的顯出了水怪的特徵: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部,看上去像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蛇頸龍。
  • 子湖狗聊魔獸:外神?古神?劇情大拿不得不知道的二三事
    而古神呢?遊戲中的表現出來的古神形象大體可以歸納為一堆稀巴爛的觸手粘液之內容易讓人想起裡番劇情裡那些讓人害羞的東西。想要把古神這個體系聊開,我們就不能不提到一位作家: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俗稱愛手藝老師。
  • 「變味」的村幹部會議,盯上工程的村長:「黑惡」漩渦形成的背後……
    很難想像,在新時代平安和諧的環境下,竟然還存在這樣的黑惡勢力——村長幕後操控,村小組長、村民代表糾集數十位村民阻擾碼頭施工;村長用「身份」壓迫,軟暴力威脅,巧立名目抽取利益......當工程變成一塊「肥肉」,身為村長以身試法,帶頭搶奪,本該一心為民,卻逐漸淪陷在了「黑惡」的漩渦中。
  • 喜馬拉雅有個人骨湖,經60年解密,200多具屍骨沉湖之謎終被解開
    在喜馬拉雅地區,有一個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的湖泊——人骨湖,顧名思義就是湖裡堆滿了人類的骨骸。讓科學家們感到費解的是,在純潔的雪域高原湖泊中,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骨骸呢?骨骸背後又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歷史秘密呢?
  • 南極八大未解之謎:熱水湖之謎 飛碟出沒之迷
    由於南極過於偏遠,而且因為它地理位置和環境的獨特性,一般人對它並不是很了解,所以發生在南極的神秘事件很少被人所知的,接下來要說的這幾件事,是南極著名的未解之謎,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