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銷毀噸餘疑似「毒菊花」
新華社記者調查稱,當地「每年200噸毒菊花入市」說法無依據
據新華社電 白菊花產量佔全國六成、每年向王老吉供貨達1600噸的江蘇射陽縣洋馬鎮,近日被傳出「每年200噸毒菊花入市」。記者在該鎮採訪發現,「200噸」之說無客觀依據。
不過,由于洋馬鎮對零散種植戶的監管漏洞,致使一些國家藥典已明確禁止使用的硫黃燻蒸菊花進入市場。
少數種植戶製作「硫黃餅花」
洋馬鎮鎮長曹衛星說,全鎮9000戶村民中約八成種植菊花,以白菊花為主,年產幹品4500噸。
「菊花分散花和餅花,所謂打硫黃,是用在一些餅花上,這部分暫時賣不出去、需要長期保存。」洋馬鎮王老吉供應商之一郭開亮認為,確實有少數種植戶還在製作餅花,並靠硫黃燻蒸保存,但絕對不可能有200噸,因為這種花已經幾乎沒有市場了。
銷毀噸餘疑似「硫黃菊花」
被傳出「200噸毒菊花入市」後,射陽縣成立聯合檢查組,用兩天時間對洋馬鎮菊花種植戶和菊花經營經紀人進行拉網式檢查,截至10日晚間,共在7戶農民家中發現1560公斤疑似硫黃燻制的菊花,並予以就地銷毀。
曹衛星說,現在家中還有硫黃餅花的,基本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後期剩花」加工,還有是一些上了年紀的種植戶,因為2005年之前一直都是燻蒸,後來說要改到加工廠脫水,他們還是接受不了這種新的方式。
在調查中多位人士還提起,硫黃餅花還很難杜絕,和中藥材行業使用硫黃燻蒸的情況很相似,因為硫黃燻蒸曾普遍用於中藥材防蟲、殺蟲、保管,後來國家出臺政策予以限制,但目前還是難以根治,成為行業的一個「潛規則」。
■ 追訪
「硫黃菊花」用於「洗腳」
當被問起目前的「硫黃餅花」作何用途時,做了20年菊花經紀人的呂海天說,「這些餅花都是賣到廣東,那裡洗浴業發達,用來洗澡或者洗腳,絕對不會泡茶的。」但他也不敢保證,賣到外地後,有沒有不法商販將其製作成菊花茶去賣。
曹衛星稱,這幾年對硫黃餅花監管上確實有漏洞,主要是認為其數量極少所以不夠重視。「問題就在於,這些花還是有點小市場,這兩年廣東好像有個市場專門來收購餅菊,這又促使少數村民用硫黃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