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往發電廠焚毀過程中撒落的有毒檳榔乾果被集中銷毀。圖/益陽市公安局朝陽分局
    潮溼黴變的斑塊在牆上、地面隨處可見,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
    在這樣的倉庫存放檳榔乾果,你敢不敢吃?
    令人作嘔的還不止此,為防黴變,這些檳榔乾果竟用上了「黴剋星」。對,就是那種國家明令不準添加在食品裡,傷腎又傷肝的東西。
    瀟湘晨報記者 吳和健 益陽報導
    日前,隨著80噸有毒檳榔在益陽銷毀,一個生產、銷售有毒、有害檳榔食品團夥被徹底剷除。
    不為人知的是,這個團夥的違法犯罪行為是因一起合同詐騙案而露出馬腳……
    合同詐騙案牽出毒檳榔大案
    2012年10月,戴某從湖北來到湖南益陽,在沒有註冊也未辦理工商登記的情況下,以湖南榔之冠食品有限公司的名義,聘請曹某為生產經理,羅某香為車間主任,在該市蘭溪鎮做起了加工生產檳榔生意。
    因為之前在湖北註冊成立過湖北榔之冠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7月,戴某經朋友介紹,以湖北榔之冠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名義,與益陽一家糧食購銷公司籤訂一份600餘萬元的檳榔乾果銷售合同,並接收了150餘噸的檳榔乾果。但戴某卻一直沒有付貨款。
    2014年7月,經過一年多的催款交涉無果後,該糧食購銷公司負責人報案至益陽市公安局朝陽分局。2014年9月,警方以涉嫌合同詐騙罪,查封了戴某存放檳榔乾果的倉庫。
    在倉庫裡,民警看到倉庫牆面與地面顯示出潮溼黴變的斑塊,異味刺鼻。倉庫牆角散落的6個印刷有「黴剋星」標識的塑膠袋引起了偵辦民警的警覺,在發現其中2個塑膠袋裡還剩有部分的黴剋星後,案情發生了震驚的變化。
    「合同詐騙與有毒、有害食品製作案合併偵辦。」3月13日下午,朝陽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寧軍輝介紹,在檳榔倉庫發現黴剋星後,他們重新調整擴大了偵查方向,最終查獲了戴某等人生產、銷售有毒檳榔的犯罪事實。
    檳榔乾果裡摻進50斤黴剋星
    黴剋星學名為富馬酸二甲酯,是一種新型防黴消毒劑,主要用於工業消毒、防腐、防蟲。因其易水解生成甲醇,長期食用對肝、腎有很大的副作用,是明令禁止的「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
    經警方查證,2013年7月下旬,倉庫保管員湯某波向戴某匯報部分乾果有黴變現象,戴某找來生產經理曹某,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檳榔乾果黴變。曹某提議,在乾果中加入黴剋星防止黴變。戴某遂安排湯某波買回了50斤黴剋星。
    2013年7月24日至31日,曹某、湯某波、羅某香臨時聘請了34名工人,把50斤黴剋星摻進了150餘噸檳榔乾果中。在警方調查中,一名姓徐的工人稱,當時曹某讓大家戴上手套往檳榔裡灑黴剋星,當時他沒有聽從曹某的安排,直接用手摻拌,結果雙手紅腫瘙癢了10多天。
    2014年9月30日,益陽市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鑑定的數據證實,戴某倉庫中被扣押的檳榔乾果檢驗出富馬酸二甲酯0.03克/千克,不符合衛生部全國食品整治辦5號文件要求,屬於有毒、有害食品。戴某、曹某、羅某香、湯某波在生產、銷售食品過程中,加入有毒有害物質,情節特別嚴重。
    2017年1月10日,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終審裁定書中認定,戴某等四人在生產、銷售食品過程中,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情節特別嚴重,應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4名團夥成員被判刑,主犯戴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十萬元。
    檳榔流向
    流散的產品全部追回毒乾果變成近8萬度電
    除了公安機關查獲的80餘噸檳榔乾果之外,警方在調查中發現,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戴某、曹某等人用添加了黴剋星的檳榔乾果生產成「一路發」和「土豪」兩種名稱的檳榔食品,部分產品已經流往嶽陽平江、湘潭、懷化等地。
    由於戴某等人從事檳榔食品行業時間短,加上生產環境及保存條件惡劣,他們耗費50餘噸乾果原料,最終只生產出7噸多「一路發」和「土豪」牌成品檳榔。而且部分產品流入市場後,不僅銷量差導致銷售商紛紛退貨,還有債主上門拖檳榔乾果抵債。
    警方介紹,發現有毒檳榔乾果已有部分流出後,他們深入調查走訪,已將債主拖走抵債及流散的近20噸檳榔乾果及產品及時追回銷毀。
    2017年3月10日,倉庫剩餘的80餘噸有毒檳榔被警方送入益陽生物發電廠焚毀。據了解,其將產生近8萬度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