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王子
2004年,對於曾經一度無限接近總冠軍的薩克拉門託國王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幸的多事之秋,球隊中鋒迪瓦茨已經動了回歸湖人然後退役的心思(最終也如願去了),因為隊內的兩位領袖——狀態逐漸下滑的韋伯與剛剛打出生涯巔峰賽季的斯託亞科維奇之間的關係愈發劍拔弩張,兩人因為球隊大當家的位置互相不服,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上升到了內訌級別,國王的戰績也開始逐漸下滑。2004年的選秀大會上,風雨飄搖的國王出人意料地選中了一個瘦得像是一個竹竿的年輕後衛,帶著青澀靦腆笑容的凱文馬丁,他是誰?國王球迷們不禁想發問,畢竟這個儒雅的小夥子放在選秀大會上實在是太名不見經傳了,這也難怪,馬丁從接觸籃球開始就是個不引人注目地潛行者。
出生於俄亥俄州小城市曾斯維爾的馬丁,從小就對籃球抱有極大的興趣,但是他一直未能受到各級籃球教練和球探的賞識,因為他太瘦弱了,高一的時候,馬丁體重居然只有41公斤,個子也算不上高大,沒有任何籃球教練會認為馬丁有資質未來能去NBA打球。然而在馬丁高二時,情況有所變化,他的身體突然發育,身高達到了1.93米,體重也隨之增加,但即便是這樣,馬丁的瘦弱的身體,在很多人看來依舊不適合打籃球,所以馬丁在高中時期儘管表現優異,更入選過全美最佳陣容,但在高中畢業後依舊沒有受到籃球名校的青睞,只收到了西卡羅萊納大學的獎學金。
在代表西卡羅萊納大學出戰了79場比賽中,馬丁盡職盡責,場均可以得到23.分、4.5個籃板和1.7次助攻,大三賽季個人總得分位列NCAA第一級聯賽第2位,個人得分天賦初次顯露出來。整個大學時代,馬丁總共得到1838分,位列校隊歷史第4位,然而即使是這樣,馬丁依然得不到球探的認可。於是乎,在04年的秋天,有球探冒失的問:「你為什麼不選擇在大學讀完四年呢?」這是一個不太尊重人的問題,但馬丁保持著自己招牌的露齒笑:「我相信呆在大學裡不會讓我變成更好的球員,還是在NBA學得快,對吧?」。
他的確學得夠快的,新秀賽季馬丁和許多低順位的年輕小夥一樣,在場上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最終交出了場均上場10分鐘,得到2.9分的答卷。第二個賽季,韋伯已經離開了國王,馬丁在隊內的地位隨之上升,出戰72場比賽被並首發了41次,場均得分來到了10.8分,已經是一個合格的輪換陣容成員了。馬丁在自己的第三個賽季完成了轉變,他成為了自己口中的NBA球員,對公牛,30分。對活塞,30分。13場比賽打完後,他場均出手14次,三分3次,罰球7次。投籃命中率53%,三分球命中率47%,罰球命中率91%。面對聯盟最好的三分投手雷阿倫,他19投12中,三分7投4中,得到35分。
到11月底對開拓者27分,馬丁說:「一個月前我就開始感受到他們想要防住我,無論是小個子,還是大塊頭,他們都會來防守我,跟著我跑,在我起加速突破的時候,總會發現身邊的對方球員多了很多,這在以前可是看不到的。」然而馬丁的對手們發現,儘管他的防守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真要限制馬丁去得分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成為了這座空城的首席得分手。就這樣,沉默的馬丁沉默著在NBA打出了名堂,帶著訥溫文爾雅的微笑,那時的他是薩克拉門託最受歡迎的王子。
布衣老大
從2006年到2009年,馬丁的場均得分分別是20.2、23.7、24.6分,自從裡奇蒙德離開薩克拉門託後,他是國王僅有的一位如此無視對方防守的得分後衛。08-09賽季,他場均上10.3次罰球線,射出42%的三分命中率。你無法防守他。但是,在此期間,國往並沒有取得偉大的成績,因此馬丁從來不願意說他是個領袖。他緘默、冷靜、敏銳但細膩,更願意做個沉默的實幹家。這是他真正被遺忘的原因之一:他猶如技藝嫻熟的刺客,每晚用無聲手槍與薄刃長劍一擊制敵,然後快步離開。2009年4月2日,在國王和勇士的比賽中,馬丁全場22投11中,三分球11投5中,罰球26投23中砍下生涯最高的50分,這是他獻給志在重建的國王最後的禮物。4個月後,國王與火箭達成交易,馬丁離開成名之地,前往休斯頓。
國王與火箭的這次交易,主體是由馬丁和另外一位天才後衛麥迪組成的。這兩人,其實有一些奇妙的類似之處:體格偏瘦,四肢頎長,靈巧,迅疾,第一步快到匪夷所思;他們都有妖異的球感,可以輕盈撥出繞指柔的上籃,從各個角度投出如鳥羽顫抖般輕盈細微的投籃。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們大大不同。麥迪的動作舒展自如,無論傳球突破,幹拔跳投,他都玩到了大雅的境界,舉手投足揮灑飄逸,飛遏行雲。而馬丁則更低調細密的多:他的動作幅度更小,投籃更快,善於用更狹窄、更極速的手法結束進攻。一個是王孫公子,一個是暗行刺客。之前在國王就對馬丁讚賞有加的阿德爾曼要的就是這個刺客。比起需要大量球權才能發揮全部威力的指揮官,阿德爾曼更想要的是一個善於無球跑動的純得分手,或者說他更想要的是一切自由運轉,眾人隨機應變,行雲流水的「傳切之隊」。
然而馬丁縱有千般好,我們卻明白他的能力有限,那時的火箭也總是離季後賽的大門差了一口氣,但彼時的火箭卻擁有大量的擁簇,除了姚明所帶來的火箭情節,馬丁率領的火箭不拋棄不放棄,是出了名的德州小強。馬丁這位不願當老大的布衣老大,日子也沒有持續太久。2012年10月28日,馬丁成為了一樁註定是經典的交易中的配角——火箭與雷霆達成交易,這一次與馬丁互為籌碼的,是後來休斯敦的新寵哈登。關於哈登的成長自然不是我們這裡要討論的,而對於馬丁來說,在雷霆的短暫一季確實相當微妙。在擁而上的雷霆,馬丁不再需要擔當什麼老大,成為球隊第六人的他顯得更加如魚得水。在場均27分鐘時間裡,他可以高效地砍下14分,幫助球隊獲得西部最佳的常規賽戰績,但在季後賽中,威少的意外受傷讓雷霆執戟塵沙。
按理說,馬丁在陣中的化學反應相當不錯,然而雷霆的管理層卻對合同到期他毫無興趣,俄克拉荷馬只是馬丁職業生涯的匆匆一顧的一站,明尼蘇達,才是馬丁這位潛行者最後發揮餘熱的地方。
師徒重聚
阿德爾曼可能是最喜歡馬丁,也最能賞識和善於使用他的教練,在火箭時期,老帥讓馬丁除了投射之外的兩項絕技發揚光大到了足以開門立派的地步。一是馬丁走後門繞底線的功夫在阿德爾曼的天下成為了天下一絕,旁人在側翼空切時都是以快為上,希望一擊制勝。唯有馬丁在每一次空切的過程中都像一次博弈,他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對手難以防範,當時火箭兩位內線海耶斯和斯科拉,屢屢在高低位給馬丁送出走後門妙傳,火箭側翼對內線的威脅也因此陡然增長。二是那登峰造極的造犯規能力。因為馬丁投籃準、突破快,防守人不敢留足夠的空間給他投籃,他就突破並主動用身體去找接觸,他那麼瘦,肯定一接觸就飛,自然裁判照顧。
04年剛入行的時候,馬丁的投籃姿勢比我們現在熟知的更加彆扭,即使到了退役的那個賽季,馬丁也是球不離腰,運球傳球基本只動前臂。
14-15賽季,馬丁場均33分鐘裡投籃16次得到20分,森林狼16勝66負。賽季結束後,森林狼如願獲得了狀元籤。沒有了老帥阿德爾曼也不能保證馬丁主力地位的森林狼也不能再留下他的心,和許多在聯盟打拼了很多年,賺足了足夠多的薪水,得到了足夠多的讚譽的老將一樣,馬丁決定為總冠軍機會進行一博,於是他遠走聖城。但是在馬刺,馬丁依然沒能站在最高領獎臺。
淡然離去
16年休賽期,在這個聯盟越來越崇尚三分球的當口,馬丁卻是無人問津,他在開賽後等了大概一個月,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個最符合他潛行者形象的方式——默默退役。
馬丁退役了,無聲無息。他犀利、輕飄,善於學習,打球合理,能用各種妖異的方式得分,卻總是習慣性被人遺忘。某種程度上,他有點像掘金老得分魔英格利什,有點像「上帝的左手」克裡斯穆林。當然他沒有前兩位巨星的能力,但那種打球無時不刻在思考的聰明勁,也有滑若遊魚,柔若無骨的得分天才痕跡。
然而,不是每個天才都能成為籃球上帝,也不是每個天才都會被人記住。悄然地,馬丁帶著漂亮的數據和K怎麼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來過又走了。就一如同他潛行者般的得分風範,輕輕地來,淡然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