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微觀世界1—鑽石原石
作者 夏城磊
作為大自然對人類最寶貴的饋贈之一,鑽石上留有太多造物主鐫刻下的信息,指引人們認識鑽石,使用鑽石。
鑽石原石上的大部分信息均與其晶體結構有著緊密的關係,結構決定了這些信息呈現給我們的視覺效果。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一認識這些神奇的符號。
一、倒三角蝕像
倒三角蝕像是鑽石八面體晶體表面最常出現的符號,其呈現形態多樣,對鑽石原石的真偽鑑定具有斷定意義。
二、六邊形蝕像
可以理解為倒三角蝕像的升級形態,當倒三角蝕像繼續發展就會有形成六邊形蝕像的可能性,同樣形態多樣。
三、盤狀蝕像
可以理解為六邊形蝕像的發展後期,表現為無清晰邊界,面積可大可小。
四、階梯狀凸起
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晶體晶面連生造成的,常表現為明顯的落差較大的三角形凸起塊。
五、砂糖狀與煙幕狀外觀
具有此類外觀特徵的鑽石,外觀形成原因大多非原生狀態,乃後天形態經大自然打磨而成,故此生礦中較多產出,由於其外觀模糊,較難窺測到內部情況,給鑽石原石的識別及加工上帶來一定的挑戰。
六、疊瓦狀蝕像
此類符號表現為類似於瓦片一般層層堆疊在一起,可密可疏,可大可小。
七、方形蝕像
此類符號表現為具有方形下凹特徵,可以是尖底亦可為平底,且其排列也具有規律性。
八、色帶
色帶經常會出現在各種寶石中,比如藍寶石中可見的六邊形色帶,故可知色帶乃寶石結構之體現。鑽石中亦可見色帶,且褐色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