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一、選擇題
1. 地理學可以直接指導人們( )
A. 解決全球性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B. 編制電腦程式
C. 用法律保護自己
D. 觀看足球比賽
2. 地球運動有一定的規律,關於圖中地理事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的角度是66.5°
B. B是地球公轉軌道面
C. C是赤道面
D. D是北極
3.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由哪兩個板塊碰撞擠壓、隆起而成的( )
①非洲板塊 ②亞歐板塊 ③印度洋板塊 ④美洲板塊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4. 下列大洲的主體部分,既位於南半球,又位於西半球的是( )
A. 南美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歐洲
5. 板塊構造學說中,不正確的說法是( )
A. 地球的表層分成六大板塊
B. 板塊是在不斷運動的
C. 板塊內部不穩定,多火山、地震
D. 高大的山脈位於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
6. 在國際交往和國際會議中使用廣泛的世界性語言是( )
A. 漢語
B. 英語
C. 法語
D. 西班牙語
7. 下列有利於保護古代文化遺蹟的行為是( )
A. 刻畫留言
B. 攀爬古蹟
C. 深埋地下
D. 防治工業汙染
8.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最好途徑是( )
A. 向國外移民
B. 計劃生育
C.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D. 向城市移民
9. 既是人口密集區,又是人口增長較慢的地區是( )
A. 歐洲西部
B. 亞洲東部和南部
C. 北美洲東北部
D. 非洲南部
10. 根據體質方面特徵,人類可以分為白種、黃種和黑種三個主要人種,下列地區中主要分布白色人種的是( )
A. 亞洲東部
B. 非洲南部
C. 歐洲西部
D. 亞洲東南部
11. 2013年3月23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再次來臨,它引發了全球城市、企業、個人的參與。2013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是:我做綠V客。其意義是( )
A. 用熄燈來點亮地球
B. 在黑暗中享受自然
C. 節能減排,關愛自然
D. 增加能源消耗
12. 下圖所表現的氣候特徵,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個城市的氣候? ( )
A. 新加坡
B. 莫斯科
C. 上海
D. 倫敦
13. 關於下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A. ①熱帶季風氣候
B. ②熱帶雨林氣候
C. ③熱帶沙漠氣候
D. ④亞熱帶季風氣候
14. 阿拉伯人穿白色長袍的原因是( )
A. 比較乾淨
B. 防沙隔熱
C. 漂亮時尚
D. 吉祥顏色
15. 下列描述中,屬於氣候的是( )
A. 狂風暴雨
B.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 陰雨連綿
D. 秋高氣爽
16. 下列描述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正確的是
A. 因紐特人夏季種植水稻
B. 「江南水鄉」以舟代步
C. 植樹種草導致洪澇災害
D. 中國北方地區多種植水稻
17. 圖中②氣壓帶或風帶的氣流運動方向和性質分別為( )
A. 下沉 乾燥
B. 上升 溼潤
C. 由高緯流向低緯 乾燥
D. 由低緯流向高緯 溼潤
18. 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勻,使得緯度位置成為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對氣溫的影響。右邊關於海洋表層平均氣溫按緯度分布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橫坐標表示緯度,縱坐標表示氣溫單位為℃。)
A.
B.
C.
D.
19. 符合「北半球、發達國家、人口超過1億」三個條件的一組國家是( )
A. 美國、印度
B. 澳大利亞、法國
C. 中國、巴西
D. 美國、日本
20. 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之間合作稱為
A. 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的合作
B. 「南北合作」
C. 「南北對話」
D. 「南南合作」
二、綜合題
21. 讀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為 。
(2)該日北半球的節氣是 ,徐州地區正午時校園旗杆影子的長度達到一年當中最 。
(3)該日C點比B點的白晝時間 。
2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當圖中A點氣溫為18.2℃時,B點應為_________(僅從地形因素考慮)。
(2)圖示區域的地勢特徵是自西北向東南逐漸__________。
(3)從甲村計劃在C點建一造紙廠,你認為是否合適 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
(4)該地區居民點(聚落)甲、乙分布的特點是____。 乙城市優先發展的條件是_______。
23.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____。
(2)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______和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3)歸納:人口稠密地區都處在_____(從緯度位置看)、___(從海陸位置看)、____(從地形看)地區。
(4)圖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5)由此看出影響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經濟因素 C.社會條件 D.歷史條件
(6)由圖推測,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洲,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_洲(南極洲除外)。
(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
24.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⑴圖中甲山脈是我國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 山脈,該山脈北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
⑵城市①是我們湖北省的省級行政中心 ;該城市是長江 遊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
⑶劃分A、D兩區域的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 一線;此界線以北的A地區大部分屬於上圖中 氣候類型(填序號)。
⑷古詩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B地理區域( )
A.夏季風難以到達 B.夏季風來的遲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來的遲
25. 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圖」,完成下列問題。
(1)發展中國家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_____________%,但國內生產總值僅佔世界的________%。
(2)發達國家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______%,但國內生產總值卻佔世界的_____%。
(3)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經濟落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於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主義和________主義的侵略剝削,大量________被掠奪,生產品種____,建設資金_____,生產效率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