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變暖早已是共識,並且這與人類的活動有很大關係。自從工業革命開始,科技與生產力提高,人口開始暴漲,人類的需求與日俱增,人類過度依賴化石燃料,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就像一床保暖的棉被,能夠吸收太陽的輻射並儲存起來,阻礙了地球的散熱,使得全球平均溫度日趨升高。為了遏制這一趨勢,一些有擔當的國家紛紛出臺了減排溫室氣體的措施。
人類從19世紀中葉開始了溫度記錄工作,根據研究,北半球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而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大約上升了0.6℃。不要小看這不到1℃的變化,平均氣溫上升1℃,意味著極端氣溫將會存在好幾度的波動。
對於全球變暖,普遍的觀點認為是人類燃燒礦物燃料造成的。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是由於太陽的活動造成的。地球的氣溫確實並非恆定,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很多次氣候波動,6000多萬年前的那次冰河期,就是最好的見證,太陽的活動確實能夠影響地球的氣候。可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整個地球有78億人,我們經不起這種折騰。僅僅極端乾旱就足以造成糧食大面積絕收,使人們處於飢餓狀態,甚至餓死。
溫室氣體確實會造成全球變暖,金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根據監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正在逐年升高,這必然會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人類必須做好應對極端氣候變化的準備。二氧化碳的升高已經使海洋出現了酸化現象,大面積的珊瑚礁已經出現了白化死亡現象。
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或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這將會威脅到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人類的生存。三分陸地七分海,氣溫升高所帶來的熱能提供給空氣和海洋,會產生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惡劣天氣。
地球南北兩極地區覆蓋著大量的冰川,全球溫度升高會使兩極冰蓋融化,部分低海拔地區會被淹沒。溫度升高還會使凍土軟化。不過更加令人擔心的是冰中藏著的細菌病毒。說到細菌病毒,就不得不提到瘟疫,就是高傳染性疾病,目前的新冠病毒就造成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很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全球各地幾乎無一倖免。
病毒和細菌是一種極其微小的微生物,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特別是病毒,它的結構極其簡單,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如果沒有寄生在其它生命體中,完全就是一堆化學物質。
一些病毒或者細菌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在低溫環境中能夠像動物冬眠那樣休眠,等到溫度合適,又開始活躍起來。病毒的結構極其簡單,低溫冷凍一般並不會破壞它的分子結構。科學家正在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相比而言,這些微生物則十分微小,實現起來更簡單。比如精子和卵子在低溫狀態下冷凍很多年,還能用來生育。一些病毒和細菌凍個幾十上百年,解凍之後,依然能夠具有變異及感染能力,存在潛在風險。
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常年冰封,埋在冰原之下的動物屍體甚至都不會腐爛,誰也不知道那些動物屍體或者凍土層下面是否藏著遠古病毒。如果全球變暖,凍土層解凍,那些細菌病毒恢復活性,重新回歸大自然,不知道又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西伯利亞地區也有人居住,某些因傳染病死亡的人被埋在冰原之下,而這些細菌病毒可能並沒有死亡,這意味著幾百年前的病菌可能會重新肆虐人間。
目前已經查明,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不過新冠病毒的出現是否與全球變暖有關,目前尚不清楚。即使是在生物加速滅絕的今天,每年仍然能夠發現許多物種。自然界中的病毒種類實在太多了,並且病毒這種微生物的變異能力極強,經常會出現跨物種傳播,未來必然還會出現許多新型病毒。沒有疫苗,沒有抵抗力,又會造成一場大災難。新冠病毒究竟起源於何時何地,現在沒有人知道,或許它在自然界中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直到現在才傳染給人類。
熱愛科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