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思首款氮化鎵能量堆二合一新品上手體驗 兼容性非常強

2021-01-09 騰訊網

今年是GaN氮化鎵的爆發年,包括anker、MOMAX等專注於充電領域的品牌以及華為、OPPO、努比亞等手機品牌均推出了氮化鎵新品。作為國內首批推出GaN氮化鎵充電器的品牌,倍思在去年推出了2C1A的新品,掀起了國內多口氮化鎵充電器的普及風暴,而在今年上半年,倍思再次推出一款氮化鎵新品,再一次引領市場。

這款倍思的新品全稱是倍思能量堆二合一充電器移動電源10000mAh(C+A/C+C) 45W GaN,簡稱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是該公司近期主推的一款集充電器、移動電源和氮化鎵三合一的新品。本次我們提前收到了這款新品,在體驗一周後,向大家分享使用心得。

對於一些朋友來說,可能對於氮化鎵還不是很熟悉,我們先了解下什麼GaN氮化鎵技術。

氮化鎵,化學式GaN,英文名稱Gallium nitride,是氮和鎵的化合物,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簡單的說,它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技術材料。採用這種技術帶來的好處是:1.充電器體積更小、更輕。2.在發熱量、效率轉換上相比傳統充電器也有優勢。而今天我們推薦的這款倍思新品也具備了以上這兩個特性。

另外,關注過倍思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倍思在去年下半年曾經推出過一款充電器和移動電源二合一的產品。這款45W的GaN充電器相對比上一款產品主要提升在以下幾方面:

1. 加入GaN新技術,散熱更好;

2. 功率提升,從18W充電功率提升到45W;

3. 協議增多,新增了PPS等協議;

4. 在原來1A1C的基礎上,新增雙C版本可選擇;

5. 可充筆記本,功能更強大。

在了解了市場及倍思前代產品後,我們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倍思45W能量堆二合一充電器移動電源有兩個版本,分別是雙C(兩個USB C接口)及1C1A(1個USB C和一個USB A接口)兩個版本,每個版本均有黑/白兩種經典顏色,包裝盒內的清單包括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主機一臺,數據線一條,收納袋一個及使用說明書。

本次我們拿到的是白色的1A1C版本,由於塗上了專用漆,拿在手上並不會覺得非常滑。

整機一體性較強,並沒有看到螺絲,堅持的依然是倍思上一代產品的簡約風格。

整體外觀並不會很大,單手可以輕鬆握持。

和iPhone11Pro 及一般的10000毫安時移動電源相比,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長度會短一點,

但也厚一些,不過整體重量控制得還不錯。

經實測,這款新品的重量為275g左右。相對於普通18W的10000毫安時移動電源的230g左右重量及45W充電器100g的重量總和,倍思45W的能量堆重量控制得還是非常好,而這也是GaN氮化鎵技術帶來的其中一個好處。

這款新品採用摺疊設計,方便收納,也避免放在包裡刮傷其他設備。

性能方面,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可以作為充電器使用,最高可以輸出45W的功率。

機身配備一個USB C接口及一個USB A接口(如果購買的雙C版本,則是兩個USB C接口)。其中USB C口既可以作為充電輸入接口,給移動電源本身充電,也可以作為輸出接口,給其他設備供電。

當作為充電器使用,USB-C口單獨使用時,最高支持45W輸出,USB A口單獨使用時,支持30W輸出。當兩個口同時使用時,USB C和USB A口最高可以輸出30W+15W,可以達到45W輸出。

當作為移動電源,USB-C口單獨使用時,最高支持30W輸出,USB A口單獨使用時,支持18W輸出。如果是兩個口同時使用時,USB C和USB A口最高可以輸出18W+18W。

了解完具體的性能後,我們進入實測給其他設備充電情況。

首先我們需要給它進行充電。有兩種充電方法:1.將它直接插在插線板上。2.通過其他充電器及數據線結合USB-C接口輸入。

從官方參數上來看,不論是哪一種充電方式,輸入的功率均為18W。經過實測,實際充電輸入的功率可以達到19.3W,比官方標註的功率更高。

實際充滿電的時間為2小時45分,不到3小時,比預期要快一些。這裡值得關注的是,在給移動電源快充,或者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給其他設備快充時,最底部的燈會呈現橙紅色,即表示在快充輸入或者快充輸出,非常人性化。

倍思能量堆在給其他設備充電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充電器模式,一種是移動電源模式,二者的區別主要是前文提到的功率大小不同。

充電器模式下,實測給蘋果MacBook air2018充電最高可達約43W,遠超蘋果官方自帶的30W充電器。

USB C和USB A同時使用,C口充蘋果筆記本可以達到27W左右,A口充三星note9,可以達到14W左右,考慮到線材損耗等因素,符合官方宣傳的30W+15W同時輸出。

對於像筆者這樣經常出差的人來說,兩個口同時使用確實非常方便。

另外,這裡特別指出的是,這款新品支持PPS快充,對於使用三星、小米、努比亞、黑鯊手機的朋友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測試下作為移動電源場景下的測試。

整體重量270多g,日常作為移動電源,也不算重,還是在能接受的範圍。

移動電源模式下,單C口最高可以到30w。

實測給三星note10+充電,最高可以到27w左右,充滿電大致需要1小時10分,比三星官方的45w充電頭只慢了10分鐘左右,非常給力。

實測給蘋果筆記本充電大致能到28w左右,和蘋果原裝充電器功率接近。

A口方面,實測給三星note9充電,功率可以達到14w左右。

除了上邊提到的這些設備,倍思這款新品兼容性也非常強,支持PD3.0,PD2.0, PPS,QC3.0,QC2.0,Apple 2.4A,AFC,SCP等主流協議,除了部分手機品牌私有協議不兼容外基本都兼容了。在兼容性方面,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表現十分給力。

另外,在安全性上,這款新品也下足了功夫,除了支持負載自動斷電保護外,還支持過壓/過流/過功率/靜電/短路和溫度保護等多重安全保障。

最後還需要說的是,倍思二合一能量堆也支持小功率充電,支持給藍牙耳機/音箱/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等設備充電,非常人性化。

總結:

從去年推出的2C1A氮化鎵充電頭引領市場到今年再次發力二合一氮化鎵新品,倍思一直沒有令我們失望,這次推出的這款倍思45W 氮化鎵能量堆新品,再次引起市場的關注。從實際使用上來看,高功率、多協議、高兼容、輕便等人性化設計給我留下來深刻印象,非常適合出差的人士,也適合家庭和辦公室使用。目前這款新品已經正式啟動預售,預售期間也有優惠,如果你感興趣不妨關注下。

相關焦點

  • 倍思氮化鎵充電器為何能達百萬銷量?體驗過後就懂了
    倍思氮化鎵充電器為何能達百萬銷量?體驗過後就懂了 來源:財訊網 • 2020-05-11 11:27:40 去年開始,氮化鎵快充充電器不斷的出現在市面上,很多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氮化鎵快充產品。
  • 充電器也要Pro:倍思65W氮化鎵GaN 2 Pro充電器評測
    將倍思65W氮化鎵GaN 2 Pro充電器與前代產品倍思2C1A 65W PD氮化鎵充電器進行對比,可以看到,新品的長度比前代還是短一些。三、快充協議測試1、USB-C1四、兼容性測試1、USB-C1充電頭網總結倍思65W氮化鎵GaN 2 Pro充電器作為倍思第二代65W多口氮化鎵產品,外觀沿用家族ID設計,內外全部都經過重新設計,小巧體積搭載全新的散熱工藝與BPSII充電技術,並且體積上還進一步縮小。
  • 倍思GaN氮化鎵快充充電器249元開賣 搭載倍思自研BPS2.0技術
    倍思GaN氮化鎵快充充電器249元開賣 6月30日,小米有品上架了倍思GaN氮化鎵快充充電器120W三口。從該產品的名稱就能了解到,這款充電器支持最高120W功率,可同時為三款設備補充電量。這款充電器的原價是299元,支付10元訂金參與預售活動,付尾款是可抵60元,到手價249元。
  • 為何氮化鎵充電器成為了快充市場的爆款?
    GaN器件可在200℃以上的高溫下工作,能夠承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靠性更高;較大禁帶寬度和絕緣破壞電場,使得器件導通電阻減少,有利於提升器件整體的能效;電子飽和速度快,以及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可讓器件高速地工作。
  • 拆解報告:Baseus倍思45W 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CCGAN45CC
    繼羅老師代言的65W 2C1A氮化鎵快充之後,倍思連續開發了多款氮化鎵快充,在45W功率級別,就推出了1A1C和雙C口兩款氮化鎵充電器,今天充電頭網就和大家分享倍思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的拆解。這款產品兩個接口支持全協議,單口最大支持盲插輸出45W,性能完全一致,十分方便,雙口輸出時為30W+18W。
  • 蘋果20W水桶機:倍思Adaman金屬數顯30000mAh移動電源評測
    倍思是國內知名3C消費電子品牌,旗下的產品種類非常豐富,當然也包括充電寶。恰逢10月份iPhone 12發布,並且將手機18W PD快充功率提升到了20W,倍思看準時機,推出了支持20W快充的移動電源,此前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小巧便攜的10000mAh迷你數顯快充移動電源,今天為大家介紹30000mAh巨無霸級別的新品:倍思Adaman金屬數顯快充移動電源30000mAh。
  • 華碩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拆解,內置納微NV6115氮化鎵功率晶片
    最近華碩adol推出旗下首款氮化鎵充電器,配備目前熱門的2C1A三個接口,兩個C口單口輸出性能完全一致,最大輸出均為65W,支持盲插使用;另外A口最大輸出30W,兼容協議全面。 對於這款充電器,前不久充電頭網已經對其進行了詳細評測,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充電器的拆解,一起來看看內部設計用料如何。
  • 大功率還有小體積:65W迷你氮化鎵快充選購指南
    Baseus倍思「Base On User」 是Baseus倍思的經營理念,相信小夥伴們對倍思一定不會陌生,去年倍思就發布了氮化鎵材料的65W快充,具備大功率、多接口輸出的基礎上擁有修長小巧但體積而受到用戶的火熱追捧。
  • 你需要了解一下氮化鎵這項黑科技
    相信最近關心手機行業的朋友們都注意到了「氮化鎵(GaN)」這一名詞在充電領域的頻繁出現,特別是今年年初小米發布旗下首款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之後,「氮化鎵」這一名詞就開始廣泛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倍思 氮化鎵GaN 65W充電器
  • 倍思極簡Mini磁吸無線充電器評測
    二、倍思極簡 Mini 磁吸無線充電器的外觀:輕薄身形、磁吸連接因為我是入手的套裝,所以這次先曬單下無線充電器,從經典的白底黃標的包裝中取出產品之後,可以看到倍思極簡 Mini 磁吸無線充電器算是一個非常小巧了,差不多就比我的 Apple Watch 大上一圈,重量僅僅 60g,厚度 6.5mm。
  • 199元就能買到氮化鎵快充+充電寶新物種!
    ---充電頭網團購第616期---充電頭網今日團購出門在外最討厭的就是帶一堆東西了
  • 年底出遊充電無憂,倍思超級矽助力你的輕裝出行
    其實只需要選擇一款倍思超級矽充電器就夠了,專為iPhone 12系列手機準備,讓果粉們可以輕裝出行。同時也可以給安卓手機等其他設備充電,解決你旅途中各種充電問題。  相較於如今市面上常見的氮化鎵充電器,倍思超級矽充電器再次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採用了更先進的「超級矽」創新性半導體材料,具有高密度、導熱率高、效能轉化強等優勢,讓充電器在更小體積小能釋放更大的充電功率。
  • 99元65W超值,首款內置中國芯氮化鎵快充深度拆解!
    4月10日,知名電商品牌ROCK洛克最新發布了一款65W 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該款產品採用摺疊插腳設計,具備輸出接口豐富、支持協議多、電壓檔位齊全、高功率密度等特點,很適合輕薄筆記本使用。最值得一提的是,該充電器是首款內置中國芯的氮化鎵快充產品,此前已經為大家分享了這款產品的詳細評測,下面就繼續帶來ROCK洛克65W 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的詳細拆解。
  • 可能是顏值最高的充電器,ELECJET 電友 X21 氮化鎵65W充電器體驗
    算算手裡的氮化鎵充電器,已經有三個了,但是為何還是購買了電友這個X21呢?好吧,上次那個65W 1C1A的充電器讓基友搶去了,而且1C1A我還是有點不甘心,還是想入一個2C1A的頭子。
  • 悅刻發布新品悅刻無限∞,藍洞第一時間上手體驗
    藍洞新消費報導,1月8日消息,國內電子菸品牌RELX悅刻在深圳舉辦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最新的換彈霧化器產品悅刻無限∞。悅刻發新品速度在國內屬於非常快的代表,2019年4月發布了二代產品阿爾法α,8月發布了三代智能產品靈點。
  • 國產品牌異軍突起:首款內置「中國芯」氮化鎵快充產品上市!
    今日,充電頭網從業界獲悉,知名3C配件品牌ROCK(洛克)發布了首款內置「中國芯」氮化鎵快充充電器,該款充電器具有體積小巧、高效率、發熱低等特點。其中這顆「中國芯」來自英諾賽科的「InnoGaN」系列功率晶片,這標誌著「中國芯」氮化鎵正式應用於消費類電源產品,打響了「中國芯」氮化鎵快充商用的第一槍,引發業內人士高度關注。
  • 2020或成氮化鎵應用元年,技術爆發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現在,隨著氮化鎵技術的崛起,擁有優越性能的功率產品、照明產品、LED產品正在從各大廠商中輸出,我們的生活也將迎來夢想已久的驚喜。神奇的氮化鎵有哪些驚豔性能?如今,越來越多的領域要求半導體能夠忍耐高溫、強輻射、大功率等環境,這明顯超出了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的能力,卻正是氮化鎵的擅長。
  • 倍思極簡Mini磁吸無線充電器:來一場「咔噠」一下的充電
    倍思極簡Mini磁吸無線充電器:來一場「咔噠」一下的充電 2020年11月17日 10:5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近期,倍思為大家帶來了一款極為先進的無線充電器
  • 倍思X30 30000毫安時移動電源上手簡評
    搜索一番,在某平臺積分換購了一個倍思小簡30000mAh移動電源。產品包裝不是太精美,不過圖文並茂,該有的信息也都有了。全套也很簡單,就移動電源本身、說明書、保修卡,沒有附充電線。倍思小簡移動電源型號X30,尺寸158*73*33mm,重約610g,這個尺寸和重量跟常用的10000mAh移動電源相比,談不上什麼小巧纖薄有手感了。
  • 插線板進入氮化鎵時代,飛利浦65W快充插座拆解
    近期知名品牌PHILIPS飛利浦推出了新一代快充摩天輪插座,相比充電頭網之前拆解的2A1C 18W快充摩天輪插座,新品插座不僅性能有了巨大提升,而且是首款採用GaN氮化鎵技術的快充插座,功率提升至65W,體積仍能保持原來大小,小巧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