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崔煜晨 「2019年全年,環保上市公司市值累計增長6.5%(總市值加權平均),跑輸上證綜指15.8個百分點,創業板37.3個百分點。環保板塊漲幅在申萬宏源一級行業漲幅中排名倒數第4,漲幅僅高於建築裝飾、鋼鐵和採掘行業,整體表現較為疲弱。」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近日在北京發布《生態環境產業上市公司排行榜及分析報告(2019年)》中顯示。
前兩年,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此前高速發展的PPP項目業績下滑明顯,導致環保板塊整體重資產屬性顯著。當前環保板塊整體市盈率約為15,維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但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在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環保企業營收額在持續走高,融資情況有所改善,經營淨現金流有大幅好轉。《報告》也顯示,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環保上市公司中粵海投資、海螺創業、北控水務、光大國際、聯美控股等在市值及淨利潤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同時,《報告》還分析了環保行業固廢板塊、水務運營板塊、水處理板塊、環境監測板塊、大氣治理板塊的表現及發展趨勢。
固廢板塊
營收同比增長20%,運營穩定,各細分領域盈利能力將穩中有升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固廢板塊整體保持穩定增長,營收896.6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同比減少24個百分點。
固廢板塊利潤增速減緩的主要原因是啟迪環境、中金環境、新宇環保等部分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所致。據統計,上述公司業績下跌25%-99%不等。但相對於其他板塊,固廢板塊的運營情況較為穩定,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小。報告期內,固廢板塊毛利率和淨利率基本與2018年同期持平,增速維持在26%和14%,而淨資產收益率略有下滑0.02個百分點,降至5.01%。
記者發現,固廢板塊中不同細分領域未來均可能迎來增長。比如,垃圾焚燒領域項目回報率穩定、商業模式清晰,考慮到各公司技術及運營水平逐步提升,長期來看,這一領域盈利能力將穩中有升。土壤修復和危廢領域目前市場集中度較小,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狀態,此領域門檻要求相對較高,未來伴隨著技術能力不足的落後產能出清,行業盈利也將穩中有升。
此外,2018年下半年以來,固廢產業鏈持續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為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做了鋪墊。業內認為,如果這些政策能夠順利推進,垃圾收費制度能夠順利實施,將有助於降低地方政府支付壓力,增強整個固廢產業鏈支付來源。
水務運營板塊
現金流較充足,低利率環境下,有望價值重估
2018年,北控水務回顧2008年上市以來走過的十年,核心競爭優勢是資本。但隨著近兩年跨界央企進入環保市場,相比之下這家原本紮根行業的老牌國企的資本優勢也不明顯了。對此,北控水務副總裁王助貧表示,公司轉型「輕資產+雙平臺」模式,通過構建資產管理平臺、運營管理平臺,更加突出自身的運營能力。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水務運營板塊營收483.8億元,同比增長16%,與去年同期持平;淨利潤88.4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同比增長18個百分點;板塊毛利率和淨利率均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分別降至39%和20%;淨資產收益率同比下滑1.2個百分點,降至3.8%。由於水務運營板塊公共事業屬性明顯,板塊盈利能力略有下滑與汙水處置行業提標改造有關。但整體來看,水務運營板塊現金流較充足,依舊保持穩定增長。
據分析,由於水務運營板塊市場規模增速較低,整體資本開支需求低於依舊處於高成長行業的固廢板塊。在當前低利率的背景下,維持高分紅政策、股息率穩定的水務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塑。
水處理板塊
業績持續下滑,混改持續推進,企業向輕資產模式轉型
由於融資環境收緊、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公司財務成本提升等因素,在後PPP時代,此前承接較多水環境治理等PPP業務的公司面臨著融資成本高、資產負債率高、財務狀況不穩定等困境。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水處理板塊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降至149.8億元,增速下降40個百分點;淨利潤同比下滑38%,降至10.5億元,增速下降34個百分點。板塊毛利率和淨利率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降至30%和7%,淨資產收益率下滑1個百分點,降至2%,負債率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降至63%,板塊運營情況明顯表現不佳。
目前,上述承接PPP業務的公司正處於自我瘦身、收縮投資、向輕資產轉型的修復階段。為改善財務狀況,不少民營企業選擇「擁抱」國企、央企,持續推進混改。其中,碧水源在2019年引入中交集團後,在環保上市公司水處理領域利潤第一名。被三峽集團收編後的國禎環保,躍升排行榜第三名。
據介紹,不少混改之後的上市環保企業,商業模式由重資產轉向輕資產模式,現金流將持續優化,更加聚焦自身有優勢的委託運營服務、技術服務等,且業主、支付主體有望從政府變成央企、國企。
環境監測板塊
高毛利訂單增速放緩,導致行業增速下滑
2019年上半年,監測板塊營收30.8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4.5億元,同比增長18%;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同比分別下降12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毛利率同比減少2個百分點,降至49%;淨利率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增至15%;淨資產收益率略有提升,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增至4.2%。
2019年,不少監測企業業績表現低於預期。其中,行業龍頭聚光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長8%和3%,增速明顯下滑。隨著毛利較高、回款條件好的高質量訂單增速放緩,在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公司不願承接質量較差的訂單,導致行業內業績表現低於預期。
《報告》認為,監測板塊定價機制較為靈活,雖然市場高質量的訂單減少,但是監測市場正在往縣市級滲透,市場空間仍然不小。
大氣治理板塊
行業公司分化明顯,非電領域超低排放市場影響行業業績
隨著電力行業超低排放的逐漸完成,大氣治理的主要需求轉向非電行業,但市場空間增速不足,因此行業業績表現持續不佳。
《報告》顯示,板塊營收167.5億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6.3億元,同比下滑19%;板塊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下滑2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降至22%和4%;淨資產收益率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降至2%,業績持續下滑。
行業主要公司分化明顯,比如龍淨環保在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1%,而清新環境等公司則表現不佳。隨著未來板塊競爭持續,同時非電業務比例進一步增加,技術優勢明顯、運營能力較強的企業將會逐步提升市場份額。值得注意的是,非電業務開拓不利的企業,可能持續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