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區政府強力「限聚令」下,香港疫情形勢趨緩。1月4日新增超過50宗確診案例,1月3日新增41宗確診個案,其中16宗源頭不明。確診病例數重回兩位數。
儘管如此,港人依然在「用腳投票」。
數據顯示,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往內地的人次逐日上升,從去年12月29日的1894人次,到本月2日的2988人次,升幅達近六成。這導致深圳灣口岸大排長龍、水洩不通。
香港疫情個案數下降,但人流未下跌
由於確診病例數下降,香港業者希望政府能放寬限制措施。對此,特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任何一個環節鬆懈都有可能形成反彈。她認為,要多管齊下才可以降低確診個案數。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意張竹君的意見,認為要將確診病例數降至個位數後才能大幅放寬限制措施。他以香港第三撥、第四撥疫情暴發為例,「如果下跌一點就放寬,很快又會回升到每天百多宗的水平。」在他看來,雖然香港疫情個案數出現下降,但香港人流沒有明顯下跌,因此仍然有出現反彈的風險。
當地輿論認為,現在的措施或許會維持一段時間。港府認為這些相關措施有效,可以儘快遏制疫情。
上月21日,特區政府教育局決定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暫停課堂面授直到本月10日。對於是否延長限制措施期限,教育局方面表示暫未作出決定,仍需要聽取專家意見。梁子超認為,政府既要關注這兩周的確診個案數字,也要留意變種病毒是否流入社區,之後才會決定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何時恢復課堂面授。
排幾個小時北上不算折騰
香港疫情居高不下,港人紛紛北上躲避疫情。上月29日,深圳市要求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士,自本月5日起,除需要持有24小時內有效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外,還要出示隔離期間入住酒店的預約確認單。從上月31日起,所有從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士需接受14日集中隔離及7日社區管理。由於春節臨近,不少香港市民提前返回內地。他們甘願在酒店及家中隔離21天,耐心等待一家團圓日子的來臨。
香港民建聯4日公布一項關於第四撥疫情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市民願意主動接種新冠疫苗,並期望如果接種疫苗後回內地可以豁免14天隔離檢疫。
為了趕在5日之前北上,這幾天有近萬名香港市民經深圳灣口岸返回內地。已經回內地的港人陶先生正好趕上過關人流的最高峰,他形容現場人頭攢動,猶如「春運」。
陶先生介紹,他上午8時從香港家中出發前往關口,光從深圳灣口岸到坐上前往酒店車輛就花了超過3小時。由於人數過多導致檢疫酒店不足,他被安排到東莞酒店隔離。入住酒店時已是黃昏時分,全程花了近10個小時。但他仍覺得非常興奮:「排幾個小時不算折騰,一家大團圓就是好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修文
微信編輯:納米
校對: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