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理論是如何提出來的,蟲洞裡面會有什麼?

2020-12-0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相信大家在很多科幻片中,都看到過人們可以通過一個「蟲洞」實現瞬時的空間變換,從而感覺像是突破了時間的藩籬以及光速的限制,達到高效的時空旅行的目的。而關於「蟲洞」的預測,是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具體來說就是從廣義相對論中推導出黑洞和白洞這兩個特解,然後人們基於黑洞和白洞的特性,在此基礎上想像出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時空通道」來連接黑洞和白洞,因此從實質上來說,蟲洞與黑洞和白洞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是一種物質,也不是一種天體的結構。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改變了人們以往對宇宙時間和空間的認知,從時空統一的角度,將宇宙天體的運動轉化為在一定速度下時空不斷發生改變和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廣義相對論解決的是引力場的問題,藉以深入闡釋物體在引力場中的運動規律。引力場方程可以用如下表達式體現:R_a-1/2*g_a*R=8π*G*T_a/c^4,其中R_a指的是奇張量,即空間彎曲程度;g_a指的是時空度規;T_a指的是物質的能量—動量張量。通過這個引力場方程,人們可以對萬有引力引發時空彎曲的效果比較形象地進行理解和定量的預測,基於此,類如黑洞、引力透鏡、引力波等推導出來的特解已經被實驗觀測所證實,而關於白洞和蟲洞的特解雖然能夠預測出來,但至今仍然沒有被科學界觀測到。

對於黑洞的預測,是基於廣義相對論中對於引力產生機制的進一步引申。物體的質量越大,則對周圍空間的扭曲作用就會越大,使得這個物體周圍其它物體會沿著空間扭曲後的測地線運行。而測地線運行的一個外在明顯特徵,就是組成物體的微觀粒子,受到引力場的作用,使其在沿著測地線運行過程中,都有著向著質心跌落的趨勢,感覺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把物體牢牢「栓住」一樣。

那麼,質量越大的物體,那麼其產生的引力場對空間彎曲的作用效果就會越明顯,當物體質量大到一定程度以後,它對其周圍空間產生彎曲的程度,已經達到了可以使光子都無法逃脫引力場束縛的地步,於是就形成了在一定範圍之內,包括光線等所有的物質信息都無法展現出來,這個範圍界限科學家將其定義為事件視界,能夠產生這一現象的天體被稱之為黑洞。

對於白洞的預測,是基於廣義相對論特別是時間對稱性的表述基礎上引申出來的一種特殊天體。其特性與黑洞正好相反,其事件視界以內的所有物質,則會「源源不斷」地從中心向外釋放出來,而事件視界以外的物質,則由於視界及其以內區域所形成的強大排斥力而永遠無法進入其中,即使是運行速度最快的光線,也不能照射進去,只能被反彈或者沿著彎曲的「負空間」發生偏移。

由於我們都無法從黑洞或者白洞所在位置探索到發出或者消失的光線,因此二者都不能直接通過觀測儀器加以確定。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引力透鏡法、吸積盤觀測等方法證實了黑洞的存在。而對於廣義相對論中預測出來的另一種天體-白洞,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不過科學家們根據接收到的光譜都卜勒效應,從中發現了在宇宙的某些區域,藍移趨勢明顯大於紅移的現象,同時還觀測到了這些區域有明顯的伽馬射線暴、X射線暴現象,這些都與白洞的預測模型相吻合,從而使得科學家們認為白洞有極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雖然仍有一些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

而對於蟲洞的預測,既來源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黑洞和白洞性質截然相反的預測,同時也加上了一些科學家的想像,既然黑洞「只進不出」、白洞「只出不進」,那麼是否存在著可以連接二者的一個特殊通道,正好將它們首尾相連呢?不過,按照廣義相對論的推測,黑洞和白洞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它們都只是一種極端引力場中物質運動形式的極端情況,二者完全可以獨立存在。於是這個時候的想像對於蟲洞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籍以色列裔物理學家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定了極大質量天體在運行時的特殊情況,即會因為相互碰撞等形式,引發大規模的時空漣漪和空洞,這其中的空洞就可以視為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通道,因此蟲洞也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至於蟲洞裡面是什麼,到目前為止誰也說不清楚,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無法確認蟲洞是否真實存在,另一方面對於蟲洞形成時所連接的不同時空,特別是巨大質量的黑洞和白洞的內部真實景象,我們也無從得知。但是通過不少科學家的理論推測和假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如果蟲洞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通道,那麼勢必它存在的空間範圍會始終處於黑、白兩洞的事件視界以內,在巨大質量引發巨大引力的作用下,理論上所有進入其中的物體,都將會受到引力的巨大撕扯作用,甚至可以將物質全部轉化為亞原子級別。

還有的科學家通過廣義相對論,認為在黑洞或者白洞事件視界以內,時空的巨大彎曲程度,足以違反平均類光能量條件,因此必然需要足夠的負能量來支撐蟲洞的形態,這樣才能夠確保處於蟲洞內的物質,不會在引力作用下完全向奇點處坍縮。根據科學家測算,一個小型的蟲洞,其所需要的負能量,所對應的物質質量,要比銀河系中所有常規物質總質量還要大上100多倍,因此想要在銀河系及其附近星系中發現蟲洞,或者我們利用一定的條件製造出黑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非常不現實的。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到底是什麼?蟲洞的裡面會有什麼?
    「蟲洞」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的,這一年也是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自己的系統理論,最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蟲洞顧名思義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蘋果上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一個通道。
  • 蟲洞效應到底是什麼?蟲洞是如何產生?蟲洞都有些什麼性質?
    蟲洞效應到底是什麼?蟲洞是如何產生?蟲洞都有些什麼性質?蟲洞的存在,依賴於一種奇異的性質和物質,而這種奇異的性質,就是負能量。在史瓦西發現了史瓦西黑洞以後,理論物理學家們對愛因斯坦常方程的史瓦西解進行了幾乎半個世紀的探索。因此51區小編在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下蟲洞的性質,而對於一些相關的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的描述,這裡先不涉及。
  • 什麼是愛因斯坦的蟲洞,蟲洞與黑洞如何區別?
    但宇宙中的蟲洞可不像山底的隧道那麼容易開鑿,自從蟲洞這個概念提出幾十年來,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們對其的探討仍然是紙上談兵階段,不像宇宙大爆炸、黑洞這樣的現象已經被觀測所證實。不過,隨著思考的日益深入,關於蟲洞的細節逐漸豐富起來。假設宇宙中有一個蟲洞,它會是什麼樣子呢?其實非常簡單。
  • 蟲洞理論付諸實施:NASA宣布研發蟲洞旅行技術
    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理論上,蟲洞是連結白洞和黑洞的多維空間隧道,就像是大海裡面的漩渦,是無處不在但轉瞬即逝的。這些時空漩渦是由星體旋轉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
  • 如果黑洞掉進蟲洞會發生什麼?
    然而,理論上可能存在更多的外來物體,比如蟲洞,它們的碰撞也會產生科學家可以探測到的引力信號。蟲洞是時空中的隧道,理論上,它可以在時空中的任何地方旅行,甚至可以進入另一個宇宙。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允許蟲洞的可能性,儘管它們是否真的存在是另一回事。原則上,所有的蟲洞都是不穩定的,在它們打開的瞬間就關閉了。
  • 如果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
    然而,理論上可能存在更多奇異的物體,比如蟲洞,它們的碰撞也應該會產生科學家可以探測到的引力信號。蟲洞是時空中的隧道,從理論上講,它可以在時空中的任何地方旅行,甚至可以進入另一個宇宙。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允許存在蟲洞的可能性,儘管蟲洞是否真的存在是另一回事。原則上,所有的蟲洞都是不穩定的,它們一打開就會關閉。
  • 蟲洞是怎麼做到穿越空間的?蟲洞理論可以實現嗎?答案原來是這樣
    但是」穿越「這個詞雖然我們經常聽,卻很少會去探究它的原理。那麼這個」穿越「的原理是怎樣的呢?要探究它的原理,首先就要引出一個大家經常聽到的名詞——蟲洞。相信喜歡看科幻片或者對天文有一點了解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個「蟲洞」的存在。「蟲洞」的理念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當然啦,這不只是他一個人提的,他和另一位叫納森羅森的科學家一起提的。
  • 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
    最終模擬結果表明,在黑洞進入和離開蟲洞的過程中,會出現迄今未探測過的引力信號。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最新研究推測稱,如果蟲洞真實存在,那麼完全可以吞下黑洞。天文學家認為利用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漣漪可以探測到黑洞落入蟲洞,但前提是蟲洞確實存在,並且蟲洞吞下黑洞的事件可能發生過。
  • 如何不穿越蟲洞而看到蟲洞的另一邊
    蟲洞蟲洞,令人無限著迷,但目前為止它還只是一個假想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宇宙中是否有蟲洞。日前,有一個新的理論,或許能告訴我們該如何探測蟲洞。這種探測將利用蟲洞形成之初,向外發射的高能粒子。蟲洞是什麼?蟲洞就像一個隧道,可以用較短的路徑連接相隔很遠的兩點。這是宇宙中的終極捷徑。目前,我們對時空和引力最好的理論,就是廣義相對論。
  • 一口氣搞懂什麼是蟲洞?
    這之後許多科學家紛紛投入解方程隊伍當中,愛因斯坦本以為這個方程是夠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忙會好幾年的,可沒有想到,有個叫史瓦西的人。他最先解出了一個特殊解,並預言黑洞的存在。其實廣義相對論是對引力本質進行研究的理論,但是卻一一兌現了從方程中的出來的預言。但是其實在這麼多預言當中,至今也要還有一個別說被驗證,甚至還沒有被發現,它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蟲洞的東西。
  • 人掉進黑洞會怎樣?蟲洞會救你出來,卻回不到原來的世界!
    人掉進黑洞會怎樣?蟲洞會救你出來,卻回不到原來的世界!黑洞照片的公布,讓人們對於黑洞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1次看到黑洞的真實面目,看到了黑洞之後,人們就開始絞盡腦汁的想要接近黑洞,想要進入黑洞一探究竟黑洞的另一端到底是什麼,也有人提出了疑問,如果人類進入黑洞之後會活著出來嗎?在之前的時候肯定以為進入黑洞之後就會被拉扯撕碎,最終死在黑洞裡面。但是針對於這一說法,科學家們卻又提出了新的想法,人掉進黑洞會怎樣?
  • 蟲洞和黑洞的區別
    什麼是蟲洞?蟲洞,其實就是時空中的「近路」。它是同一個宇宙中兩個時空點之間的捷徑,或者是連結兩個不同宇宙之間的通道。
  • 蟲洞能被創造出來?這是科學家們的幻想嗎?
    在許多方面,蟲洞類似於黑洞。這兩種類型的物體都非常密集,對於它們大小的物體都有強大的引力。主要區別在於,從理論上講,任何物體在進入黑洞的事件視界後都不能返回,而任何進入蟲洞的物體在理論上都可以逆轉這一過程。
  • 物理學家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建造蟲洞,咱們來看一看,蟲洞好造嗎?
    只要有一個光子進入蟲洞,蟲洞就會光速般地坍塌。近期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提供了如何製造穩定蟲洞的方法,這個蟲洞也會坍塌,但它坍塌的速度被降低了,這樣就可以向蟲洞發送信息,甚至是物體。而造出蟲洞,需要2個黑洞和一些無限長的宇宙弦。
  • 如何找到蟲洞
    他們認為,由於蟲洞拉近了將兩片空間區域,另一端的大型物體(例如恆星)將在重力作用下影響另一端的物體。一般認為,形成蟲洞所需的條件之一是極端重力環境,如黑洞周圍附近(甚至黑洞的事件視界內)。因此,要觀察到蟲洞的重力隧道效應,首先需要一個黑洞和一個或多個恆星。在銀河系中,我們恰好有一個符合條件的區域——銀河系中心。
  • 跟大牛學習製造蟲洞
    但是,事實上蟲洞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理論,那這玩意自然界存在嗎?或者要什麼樣的技術才能製造出能夠穿越的蟲洞呢?早在廣義相對論公式提出的一年後,福拉姆(Ludwig Flammable)就計算出來一個解,可以用來描述蟲洞,只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 可以實現時間旅行的蟲洞,到底有哪些科學依據?
    大約100多年,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就提出了「蟲洞」的概念。之後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的時候作出了這樣一種假設:黑洞和白洞直接可以形成蟲洞,通過穿越蟲洞就可以實現時空轉移和時間旅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蟲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如何帶我們進行時間旅行。黑洞、白洞和蟲洞之間有關係?
  • 什麼是蟲洞,如果它存在,又是如何形成和工作的
    蟲洞蟲洞就像連接兩個空間的隧道。從理論上講,通過蟲洞,你可以非常快地在太空中走很遠的距離,即使蟲洞的兩端相隔很遠。
  • 全面解析宇宙中最神秘的理論——蟲洞的魅力
    那麼,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蟲洞呢?不幸的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實際存在的蟲洞,廣義相對論認為它們在理論中是可能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在現實中就一定存在。你也許不知道,實際上,廣義相對論是一種數學理論。它是一組擁有很多可能答案的方程,然而,不是所有的數學都能描述現實。它們在理論上是可能的,而且有很多不同的種類。
  • 【理論前沿】一分鐘告訴你什麼是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