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牛學習製造蟲洞

2020-08-26 好奇心與狗


概念誕生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蟲洞的概念早已司空見慣,似乎只要蟲洞一出,時間旅行、星際旅行就分分鐘搞定。所以總有這麼一個印象,蟲洞只是科幻的一個元素而已。

但是,事實上蟲洞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理論,那這玩意自然界存在嗎?或者要什麼樣的技術才能製造出能夠穿越的蟲洞呢?

早在廣義相對論公式提出的一年後,福拉姆(Ludwig Flammable)就計算出來一個解,可以用來描述蟲洞,只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之後愛因斯坦和羅森也得到了這個解,這才開始廣泛討論蟲洞的意義,所以那時候蟲洞還叫做愛因斯坦-羅森橋。

蟲洞:連接空間的兩處

到20世紀50年代,惠勒提出了蟲洞(Wormhole)這個詞,形象的表達了這個概念。他把蟲洞類比於一個蘋果,蘋果的表面是螞蟻所在的宇宙,而蘋果上被蟲蛀開的洞則為螞蟻提供了一條捷徑,快速地到達蘋果的另一頭。

蘋果上的蟲洞

早期的時候,物理學家認為蟲洞是穩定存在的,但是後來惠勒和他的學生發現,蟲洞也是會誕生和死亡的。當兩個奇點相遇的時候,便會產生蟲洞,並且蟲洞周長擴大,之後再收縮、分離,蟲洞消失,又產生兩個奇點。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非常短。

按照這樣的理論,還沒來得及穿越呢,就隨著蟲洞灰飛煙滅了。


如何維持蟲洞的穩定?

那要能夠穿越蟲洞,必須讓蟲洞穩定存在足夠長的時間。怎麼才能維持呢?

從蟲洞的形狀上看,本質上就是空間的彎曲,那麼什麼能造成空間彎曲呢——答案是引力。

當年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將能使光線彎曲,直到1919年愛丁頓在一次日全食中觀測到了星光的彎曲,這就是著名的星光偏折實驗。也就是,星光經過太陽時,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而發生向內彎曲。

星光偏折現象

而蟲洞的情況恰好就是光線向外彎曲——那麼,如果存在一個巨大的負能量,就可以穩定地保證這個時空向外彎曲了。通過計算,地球質量那麼多的負能量,可以撐開1cm直徑的蟲洞,太陽質量那麼多的負能量能撐開1公裡的蟲洞。

蟲洞的光線是向外彎折的


自然界存在蟲洞嗎?

惠勒在20世紀50年代還提出過一個概念,量子泡沫。就是說,在真空中,並不是真正的空,而是無時不刻都微小的的擾動使虛粒子產生和湮滅,而虛粒子的產生湮滅又帶來擾動促使更多的虛粒子產生和湮滅。這就好像一片沸騰的粒子海洋。

量子泡沫,量子漲落

這個量子泡沫大約是10-32次方釐米,那麼就能看到空間捲曲纏繞,進一步就可能有0.4%的概率找到蟲洞,他的尺度是10-33次方釐米。

量子泡沫中的蟲洞


可穿行蟲洞的兩條技術路徑

敲黑板重點來了,想要製造一個可以容許人類穿越的蟲洞並穩定存在,基普索恩提出了兩種方法。

一種方法就是在量子泡沫中尋找蟲洞並提取出來,然後往裡面塞進負能量物質,撐開它。

另一種是經典方法,是在宏觀尺度上將空間彎曲,在摺疊位置的空間曲率上鑿出兩個洞,並將它們縫合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宏觀的蟲洞。


好了,大牛的蟲洞製造方法就介紹到這,當然這些還只存在於理論當中。無論是捕獲微觀蟲洞還是宏觀空間摺疊,似乎都遙不可及。

但是這一百年來人類的技術是呈爆炸式增長的,曾經很多認為不可能你的事都實現了,很多無法證實的理論也被證實了。人類拍到了黑洞的照片,記錄了黑洞碰撞事件造成的引力波……

黑洞與引力波

曾經只是科幻的登月故事也成真了,或許有一天,蟲洞也會被人類製造出來,穿越到宇宙的盡頭,手可摘星辰。


【您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蟲洞雙語學習APP英語分級課程|幫助家長抓住孩子英語學習的關鍵期
    兒童英語學習越早,詞彙量的積累越大。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更需要大量時間來累積詞彙量。有了詞彙量,後面語法、閱讀能力也會越來越好。蟲洞雙語學習APP中英文認知繪本課程,精選上百本曾獲國際大獎的經典英文繪本,由英美純正外教朗讀,滿足孩子的聽的需求,充分磨耳朵,藉助精美畫面,在腦海中構建畫面感,增加對所聽內容的理解。
  • 2019年度科技領先影響力教育品牌:蟲洞雙語學習APP
    京學教育集團擁有「蟲洞」品牌,旗下擁有蟲洞兒童中心、蟲洞雙語學習APP、蟲洞英語世界和蟲洞SaaS雲平臺。蟲洞兒童中心遵循「三維教育,高維成就」的教育理念,以「尚自然、展個性、開心智、育精英」為培養目標,專注於為3~12歲兒童提供綜合教育內容和服務。
  • 蟲洞理論付諸實施:NASA宣布研發蟲洞旅行技術
    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理論上,蟲洞是連結白洞和黑洞的多維空間隧道,就像是大海裡面的漩渦,是無處不在但轉瞬即逝的。這些時空漩渦是由星體旋轉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
  • 科學家手把手教你製造一個蟲洞!
    科學家手把手教你製造一個蟲洞!但是最近發表在7月29日預印本雜誌arXiv上的一篇論文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建造一個相對穩定的蟲洞,這個蟲洞還是會坍塌,但它的坍塌速度足夠慢,你可以在它坍塌之前將信息——甚至是物體——發送到蟲洞的另一端。要建造這樣的一個蟲洞,你所需要的只是幾個黑洞和一些無限長的宇宙弦,「非常簡單」。
  • 李大牛,人很木訥,腦子不靈光,學習音樂很有天賦
    李大牛站在道觀門前,面朝南,吹得起勁。廚房中,張道然一臉享受,因為這首曲子正是《喜洋洋》,三天前教給了李大牛。李大牛人很木訥,腦子不靈光,學習音樂很有天賦。張道然把曲譜交給李大牛,僅僅一天時間,李大牛就已經掌握了這首曲子。
  • 很多人對蟲洞寄予了很大希望,蟲洞真的存在嗎?
    很多人對蟲洞寄予了很大希望,認為蟲洞穿越和曲速航行是將來突破速度瓶頸,在恆星甚至星系之間穿梭的一個最好選項。像太陽這種質量,只能使到附近的時空彎曲,而不能形成蟲洞。所以想要製造出蟲洞的機器,必須這個能量,或者質量是大於太陽的。如果要製造蟲洞,這個能量質量非常大,直接產生了黑洞撕裂了時空。要知道任何物體都是依賴於失控而存在的,時空都撕裂了,所有的物質落到裡面,全部會灰飛煙滅,化為烏有。
  • MIT大牛Gilbert Strang新書:《線性代數與從數據中學習》搶先看
    這本新書名叫Linear Algebra and Learning from Data(《線性代數與從數據中學習》),面向有一定基礎、想進階線性代數技能的同學。此次教授親自出馬再推新書,號召力非常強大。微博科技博主@愛可可-愛生活推薦後短短幾個小時,已經有200多人轉發。
  • 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蟲洞(能夠把宇宙中兩個很遠的點連結在一起的理論)也許跟量子糾纏或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的鬼魅般的現象
  • 關於蟲洞和時間旅行……
    如果具備了高度文明的工程資源,我們就可以設想以某種方式抓住蟲洞的一個洞口,並且讓其開始這樣的旅行。當然,要抓住蟲洞洞口這樣飄忽不定的東西並非易事,但是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首先,這種蟲洞洞口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具有很大的質量並且具有相對很強大的引力場--這是必須要有的,這樣才能充分扭曲時空,製造出一個進入蟲洞的開口,這個開口必須足夠大才能讓人和宇宙飛船通過。
  • 蟲洞不是洞而是一顆球?
    基普·索恩和諾蘭 在討論蟲洞的物理物質時,產生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怎樣在銀幕上呈現出蟲洞的形態?讓電影特效組頭痛的不只是物理學上的問題。故事中對時間的詳述︰不同角色時空以不同的速度流逝,也是很棘手的點。為了在科學上更可行,基普·索恩跟諾蘭決定以一個更大的黑洞解決這個問題,就成為了電影中名為 Gargantua、一個接近光速的的黑洞。
  • 如何找到蟲洞
    不過它通常被認為是科幻小說裡的設定,因為如果我們的宇宙真的在機緣巧合之下形成了蟲洞,物理學指出,它馬上就會因不穩定而崩潰。但是,萬一真的有可以穩定存在的蟲洞呢?以防萬一,我們能不能提前找出此類蟲洞的特徵?根據一份新論文,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黑洞,外加圍繞黑洞旋轉的恆星以及用於預測和測量的設備。想像一下,一隻螞蟻在桌布上移動,從一頭走到另一頭。
  • 蟲洞是否存在,長什麼樣?
    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存在蟲洞,只要找到蟲洞或者製造蟲洞,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旅行,也就是星際旅行。可惜,人類文明和科技有限,被時光束縛住,不能實現這個願望。量子糾纏其實已經說明問題。蟲洞是打開量子糾纏的鑰匙和實現星際旅行的通道。蟲洞長什麼樣?我認為蟲洞中間細長,兩端像吶叭口,電磁能量充滿其中,量子在蟲洞兩端感應實現糾纏,從而實現星際穿越。人類科技能夠通過電磁感應製造這樣的蟲洞嗎?我認為能夠,但可惜人類還不團結,至今還被一個微不足道的新冠病毒帶來的政治病毒所困擾。這就是人類的悲哀,沒有意識到星際旅行才是人類命運的終極。
  • 蟲洞究竟在哪裡?科學家緊盯恆星的怪異擺動,蟲洞或藏在附近
    筆者:三體-小遙 目前根據人們對蟲洞的了解程度,我們仍然只在科幻作品中看到相關情節。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人類僅僅證明了黑洞的存在,對於相對複雜的蟲洞,我們還有很多方面的空白沒有填補。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蟲洞有存在的可能,作為連接不同時空的重要通道。
  • 蟲洞穿越真實事件案例
    美國律師安德魯·帕西哥曾向媒體透露,在1972年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了時間機器,主要是通過蟲洞來實現聯結,而他在10歲就參與了美蘇冷戰期間的「蒙託克飛馬火星計劃」,不僅回到了1863年見到林肯,還登上了2054年人類在火星的殖民地,但是這都是當事人的一面之詞,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何謂蟲洞?十部科幻電影幫你了解蟲洞假說
    本次我們來對有關「蟲洞」的科幻電影做一個盤點,我們常說的「蟲洞」實際上是「時空蟲洞」的簡稱。「蟲洞」的概念最早於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提出,此後1935年由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加以完善,因此「蟲洞」也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 黑洞與蟲洞之間原來差的這麼多!
    仔細一想,咱們吃貨跟黑洞本質上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再或者,吃貨的胃說不定就是個黑洞!好了不扯了,如果說黑洞真的有什麼用的話,那我們的腦海中不得不出現一部有名的電影《星際穿越》!主角犧牲自己墜入黑洞內部,卻無意識的進入了高維空間,通過引力作用逆轉過去,最終拯救全人類。
  • 蟲洞穿越終將成功!
    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稱,儘管這些時空隧道是一個迷人的理論可能,但科學家還沒有就蟲洞是否能在自然中存在達成共識,目前也沒有探測到任何的蟲洞。    索恩及其一些同事的研究還表明,即使一個蟲洞出現了,它很可能會在一個物體(或者人)穿過的時候出現塌縮。
  • 物理學家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建造蟲洞,咱們來看一看,蟲洞好造嗎?
    只要有一個光子進入蟲洞,蟲洞就會光速般地坍塌。近期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提供了如何製造穩定蟲洞的方法,這個蟲洞也會坍塌,但它坍塌的速度被降低了,這樣就可以向蟲洞發送信息,甚至是物體。而造出蟲洞,需要2個黑洞和一些無限長的宇宙弦。
  • 3分鐘讀懂蟲洞與五維空間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未來地球已經被狂躁的沙塵暴摧毀;太空人庫珀奉命飛往外太空,通過土星附近的一個蟲洞飛往宇宙另一端,尋找人類適合居住的新星球。片中土星旁邊一個美麗的球狀物體就是蟲洞,宇宙過於廣闊,從地球到達新的星球,飛船僅僅超越光速還不夠,還需要一個扭曲時空的蟲洞。
  • 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到底是什麼?蟲洞的裡面會有什麼?
    「蟲洞」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的,這一年也是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自己的系統理論,最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蟲洞顧名思義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蘋果上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一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