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問世,黑洞的存在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得不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再一次開花結果。
有些人會問,這個黑洞除了能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正確還能幹啥?看著像一個甜甜圈,可是也不能吃啊?
吃貨不哭,其實仔細想想,黑洞也就是一個大吃貨,大到恆星、星雲、小到隕石、宇宙射線,胃口來了更是連光都給扯的稀碎,大口吃下。
仔細一想,咱們吃貨跟黑洞本質上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再或者,吃貨的胃說不定就是個黑洞!
好了不扯了,如果說黑洞真的有什麼用的話,那我們的腦海中不得不出現一部有名的電影《星際穿越》!
主角犧牲自己墜入黑洞內部,卻無意識的進入了高維空間,通過引力作用逆轉過去,最終拯救全人類。
故事是個好故事,但是現實終究是殘酷的。一旦落入了黑洞就好比坐上了一趟死亡列車,黑洞的中心是引力的奇點,潮汐力趨於無窮大,任何進入的物質都會在奇點附近被撕碎,分解。
但是有一點,電影中並沒有說錯,那就是黑洞不僅可以扭曲空間,也可以扭曲時間。
靠近黑洞視界,時間流速就會顯著變慢,視界之內的時間可能會被極度彎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空間的維度,並且時間的流逝方向指向奇點。
這就十分神奇了,「黑洞轉一轉,人間幾萬年」倒是有些像我們古時「王質爛柯」的神話古時。
了解完黑洞,咱們看看蟲洞。
我拿出鉛筆,在紙上畫上兩個圓,將紙對摺之後,再用鉛筆「噗」的一聲將兩者打通……後來我就因為上課玩耍,被老師打了一頓。
蟲洞與黑洞之間,除了都是「洞」,並沒其他任何聯繫。
無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學推測,人們很多都傾向於利用蟲洞解決星際旅行的問題。
蟲洞與黑洞其實恰恰相反,製造黑洞需要不斷製造引力,而製造蟲洞則需要製造負引力。
蟲洞一旦被製造出來會迅速的崩塌,我們需要源源不斷的注入產生負引力的物質,維持蟲洞結構的穩定。
這個負引力就比較玄幻了,因為產生負引力就需要負物質,而負物質還不是反物質。
反物質粒子與對應正物質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質量,只是電荷符號相反。反物質與物質接觸會發生湮滅。
但是負物質是能產生負引力的物質,他與物質之間產生的是排斥力,不會相互吸引。
反物質還好說,勉為其難能製造出來一點點。這負物質卻是連存在與否都說不定,所以咱們就算有能力造個蟲洞出來,也不能維持,簡而言之就是,絕育貓的春天——沒卵用。
以上所說的這些東西都只能停留在理論上,但理論未必就沒用。就像之前還說愛因斯坦是神棍的,現在黑洞照片都拍出來了,咱們也不能一根筋對不對?
人是思想動物,思想永遠大於行動力。如果咱們現在有能力造一臺圍繞太陽的加速器,打開撞一撞,宇宙大統一模型不就出來了麼!
當然了我們做不到,但是如果你連想都想不到,又什麼時候能做到呢?
敢想敢幹,生活不知眼前苟且,還有遠方的甜甜圈!
關注個,以後常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