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2021-01-15 奧秘世界


  蟲洞(能夠把宇宙中兩個很遠的點連結在一起的理論)也許跟量子糾纏或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的鬼魅般的現象(spooky phenomenon)有關聯,這是一種粒子不管距離多遠都可以互應的現象。

  科學家一直在找一個理論可以解釋宇宙的一切。目前有兩種理論: 量子力學(宇宙中最小尺度的東西)和廣義相對論(宇宙中最大尺度的東西)。科學家一直在找可以結合這兩個理論在一起的理論。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測有蟲洞(也曾叫愛因斯坦– 羅森橋Einstein-Rosen bridges)的存在。原則上這可以把宇宙扭曲,然後把宇宙中任何的一個洞串聯變成捷徑,科幻故事裡常出現的東西。

  很有趣的是量子力學也有一種現象可以把東西做連結不管距離多遠(好幾光年遠也一樣),這叫做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稱這現象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許多的研究證明這現象是真的,而且可以當許多未來科技的基礎,像是超強大量子電腦,或無法被駭客入侵的量子編碼。


  量子糾纏與蟲洞

  史丹佛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Leonard Susskind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Juan Martín Maldacena說蟲洞是兩個糾纏在一起的黑洞,與量子糾纏一樣。

  糾纏的黑洞可以由許多方法產生。例如兩個黑洞可以同時產生而自然糾纏在一起,或一個黑洞的輻射可以被另一個黑洞吸收,因此兩個黑洞糾纏在一起。

  Maldacena與Susskind還說量子糾纏裡的粒子(像是電子與光子)也是由小型的蟲洞所糾纏。

  全息圖(Holograms) 與蟲洞

  石溪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Kristan Jensen與他的同事Andreas Karch研究了粒子在超對性理論(supersymmetric theory)裡會有什麼行為,這理論說所有的次原子粒子都有一個還未被發現的超伴子(superpartner particles)。


  這理論裡說假如一個人想像某種量子力學系統只存在於三維空間,它的行為可以被四維空間裡的東西解釋(三維空間與時間)。我們的宇宙可以從一個更少維空間的現實裡產生的概念叫做全息影像(holography),就像一個2D的全息圖會讓你以為你在看3D的東西一樣。

  Jensen 與Karch發現假如你想像一對糾纏的粒子在四維空間裡,它也會在五維空間裡跟蟲洞有一樣的行為,這可能表示量子糾纏與蟲洞是一樣的東西。

  Jensen 說「糾纏的粒子是蟲洞系統裡的全息圖影像。這結果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量子糾纏與時空(space-time)。」

  如果,量子糾纏與蟲洞理論有關,我想我們對蟲洞的認識將會進一大步,說不定我們還能夠製造出蟲洞,到時,人類的交通工具將會進入一個劃時代的改革。蟲洞將代替一切交通路線。這並非不可能。

奧秘世界訂閱號:aomishijie8每天更新一次,包羅萬有

奧秘世界小編私信:95020026每天更新一次,包羅萬有


相關焦點

  • 蟲洞與量子糾纏
    在理論上,人們無法通過量子糾纏狀態來傳遞信息,因此可以說這種神奇的現象並未違反物理學的「定域性」(Locality)。但是馬爾德西納和薩斯坎德為了解決黑洞火牆的悖論,開始探索量子糾纏態在宏觀領域的表現,它們在論文中大膽提出:EPR=ER,正是這個讓人初看起來覺得不知所云的公式把微觀和宏觀現象連接在一起。
  • 量子糾纏與平行宇宙有關聯嗎?
    量子理論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質疑,甚至把它往玄幻和神秘上發揮。比如有人就提出什麼量子糾纏可以推導出什麼「平衡宇宙」,由此而引出人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死亡的所謂「結論」。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荒唐透頂。量子糾纏沒有推斷出所謂「平衡宇宙」,這個題目本身就是五穀不分張冠李戴。
  • 「量子糾纏」把時間和空間連成一個整體!
    我們可以在最近的論文「 量子糾纏,雙面時空和時間熱力學箭頭 」中找到答案,如果我們要深入研究技術細節,首先我們必須通過觀察先前的科學工作來描述整體情況,這類工作類似於謎題。量子糾纏恰好是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量子糾纏糾纏是兩個量子系統共享相同存在的過程。
  • 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種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一種是無數量子大師創立的量子力學。在平常生活的領域中,牛頓三定律基本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但是當物體被放大到天體層面時,牛頓力學便呈現了局限性,需要相對論來補充了。
  • 量子糾纏力是第五種相互作用力:一個2043年的理論
    而要想這些量子技術獲得大突破就必須需要亞量子信息熱力學理論獲得大突破!馬客思考2043根據《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ER(蟲洞)=EPR(量子糾纏)=AI(人工智慧)恆等式》、《量子雙時空假說》等科學提出了《信息亞量子熱力學》理論。
  • 取名「蟲洞」,和蟲有關麼?
    其中,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拉姆在回顧廣義相對論時,第一次提出了「白洞」的猜想。(可見百味其他文章) 直到1935年,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重新利用廣義相對論來闡述這個觀點,正式提出蟲洞假說:即穿越時空的「橋梁」的存在。這些橋梁在時空中連接了兩個不同的點,理論上創造了一個可以減少旅行時間和距離的捷徑。因此這些捷徑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 對量子糾纏現象的一個時空結構猜想—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蟲洞結構
    量子糾纏,作為量子力學中最為神秘的現象之一,一直都是大家所困擾的問題。在量子世界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量子之間發生相互作用,那麼它們就會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而無法單獨描述單一粒子的狀態。對於這種現象,是不是可以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多論中的蟲洞思想來解決呢?就是說,如果兩個量子發生了糾纏作用,那麼它們二者就被徹底的連在了一起,從而在時空上無法分離。如果我們將二者分開,但是它們在時空中是無法分開的,也就是它們以蟲洞的方式依然連在了一起。
  • 蟲洞只是科幻作品裡的理論,超光速飛行只能以量子糾纏的方式進行
    第一可能是蟲洞,這是一個沒有被證實的宇宙天體,相當於一個傳送門,它的本質是摺疊空間,讓本來相距非常遙遠的兩個點,通過蟲洞實現瞬間傳送。引力的本質是物體對空間的彎曲度,但要想製造出理想的蟲洞別說太陽的質量,就是一個黑洞它所能摺疊的空間也是有限的,這個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也就是在黑洞的事件邊界內,任何兩點間的距離都是零,蟲洞隨黑洞而生,在事件邊界外對空間的摺疊根本達不到瞬間傳送的程度。
  • 盤點超光速理論:宇宙膨脹、量子糾纏、蟲洞及曲相推進
    為了突破光速科學家提出了許多超越光速的理論。第一,相對論限定,物體在空間中運行速度不能達到或超越光速,但沒有限定時空本身,所以宇宙暴漲速度能超過光速。第二,貝勒大學物理學教授傑拉德-克利弗爾認為,在「量子糾纏」現象中,信息的傳播速度比光速快。
  • 看看這些超光現象:大爆炸, 量子糾纏和蟲洞
    在兆兆分之一秒內,宇宙不斷重複地複製自身體積,於是,整個宇宙外部邊緣的擴張速度極其之大,遠超過光速。|量子糾纏「如果兩個電子足夠靠近,根據量子理論,它們將同時振動。」Kaku介紹到。現在,假如我們把這兩個電子拆開,讓它們相聚數百或者數千光年,它們仍會保持著這種即時通信橋梁。
  • 量子糾纏,愛情般的心靈作用?
    量子與靈魂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猜想,在微觀世界中,量子存在著量子疊加態,即一個量子存在著多種狀態,就比如薛丁格的貓,如果你不進入其中觀察,你永遠不知道它是何種狀態,是一種概率性,但如果你觀察了,它就只有一種狀態,這就是著名的觀察者理論,其中的變量就是人的意識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原標題: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
  • 黑洞奇點的「量子糾纏」超乎想像
    理論物理學家現在設想了更大膽的情形,兩個黑洞以穿越時空的「蟲洞」連接起來,蟲洞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它的物質實質在於黑洞之間產生了「量子糾纏」。理論物理學家獲得了前瞻性的洞察力,他們試圖將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調和起來,量子力學定義了量子糾纏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了蟲洞和黑洞概念,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同兩者的關聯,另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只存在一種數學上的推導關係。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這個觀點如果正確,就不僅能解釋時空的起源,還可能幫助物理學家建立起他們追尋多年的量子引力理論。   科學家希望通過量子計算和理論物理的結合,來研究時空是否是由微小的信息比特通過量子糾纏構建起來的。兩大物理學理論是否能統一在一起至關重要,因為目前他們是不相容的。
  • 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量子糾纏的意義
    6.基因、癌症和運氣 你最近可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即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是運氣不佳,美國《科學》周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是這樣說的。該研究引發了抗議之聲,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會給公眾「傳遞錯誤的信息」。專家們對隨即突變(壞運氣)、遺傳(父母的原因)、生活方式(你自己的原因)和環境(別人的原因)等因素到底孰輕孰重也意見不一。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都基於量子糾纏,量子會不會發生糾纏?
  • 量子糾纏理論是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
    先給大家放張圖大家對量子糾纏有一個感知上的認識,量子糾纏理論就是一個變了,另一個也會「瞬變」。 我們今天所講的量子<糾纏>是微觀物理世界的一種現象,其主體是微觀粒子。1935年愛因斯坦和其助手發表了一篇EPR論文。
  • 量子糾纏能解釋時空、以及它與量子引力的關係嗎?
    尋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橋梁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之一。相對論對宏觀世界描述很好,量子力學對微觀世界描述的很好,但它們卻似乎不能很好的融合。但是,在這兩個層面上都運行良好的一個現象是引力,因此,正是在這裡,科學專注於試圖將這兩種理論聯繫起來。
  • 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具有操作等效性
    原標題: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具有操作等效性   上圖 (a)兩個輸入態(S和A)都是不相干的,無法通過非相干操作轉化為糾纏;(b)輸入態S有非零相干,這種相干可以通過非相干操作轉化為糾纏。新結果表明,在這種情況下,輸入相干和輸出糾纏在數量上是相等的。
  • 用蟲洞連接兩個黑洞!科學家正在實驗室建立基於黑洞的量子傳送器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一個物理學家團隊正計劃建立一個功能性蟲洞,該蟲洞的作用就像跨越空間兩個點的橋梁一樣工作。它所需要的就是兩個量子糾纏的黑洞。傳統智慧告訴我們,黑洞的巨大引力永遠無法逃脫。但是根據幾年前的理論研究,《量子》雜誌報導說,兩個完全糾纏在一起的黑洞在穿過其中一個的事件視界後應該能夠在它們之間傳輸量子信息,而不是摧毀它。根據該實驗的計劃,這個設想充滿了野心。 首先以一個黑洞為例, 現在製造第二個與之量子糾纏的黑洞,這意味著任何發生在其中一個黑洞身上的事情,似乎都會對另一個黑洞產生影響,不管它們相距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