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量子糾纏現象的一個時空結構猜想—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蟲洞結構

2020-12-01 寒冰借火

量子糾纏,作為量子力學中最為神秘的現象之一,一直都是大家所困擾的問題。在量子世界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量子之間發生相互作用,那麼它們就會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而無法單獨描述單一粒子的狀態。對其中一個粒子的觀測,會迅速「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從而知曉另外一個粒子的狀態,有著所謂「鬼魅般的的超距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這種「作用」的發生速度是無窮大的,從而也就違背了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越準則。

對於這種現象,是不是可以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多論中的蟲洞思想來解決呢?

就是說,如果兩個量子發生了糾纏作用,那麼它們二者就被徹底的連在了一起,從而在時空上無法分離。如果我們將二者分開,但是它們在時空中是無法分開的,也就是它們以蟲洞的方式依然連在了一起。故而可以,無論雙方離了多麼遠,都可以通過蟲洞而瞬間發生作用,從而也就可以不用違背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越的準則。

一時胡思亂想,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蟲洞(能夠把宇宙中兩個很遠的點連結在一起的理論)也許跟量子糾纏或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的鬼魅般的現象
  • 蟲洞與量子糾纏
    ,此後物理學界就通常使用EPR來代指微觀的量子糾纏現象。而ER則是出於愛因斯坦與納森·羅森在1935年合作的另外一篇論文《廣義相對論中的粒子問題》(The Particle Problem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在這篇論文中,愛因斯坦和羅森提出,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方程描述,在空間中可能存在一種「橋」,連接空間中遙遠的兩個點,成為一種空間中的「捷徑」,之後物理學家們就稱這種僅在理論中存在的空間中的捷徑為「愛因斯坦
  • 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種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一種是無數量子大師創立的量子力學。在平常生活的領域中,牛頓三定律基本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但是當物體被放大到天體層面時,牛頓力學便呈現了局限性,需要相對論來補充了。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這種組合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被稱為量子糾纏的奇怪現象,這是粒子之間可能存在的一種不可思議的關聯,兩個糾纏的粒子即使相隔很遠,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操作也會對第二個粒子造成影響。IfQ的首席研究員、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維賈伊·巴拉蘇布拉馬尼亞恩說:「最近有人提出了一個極為誘人的方案:時空的結構是由更基本的某種『時空原子』通過量子糾纏編織而成的。如果這是真的,那實在是神奇。」
  • 看看這些超光現象:大爆炸, 量子糾纏和蟲洞
    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將需要無限大的能量,在此過程中,物體的質量也會變為無限大,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光的粒子之所以稱為光子,並能夠以光速運動,是因為他們不具有質量。愛因斯坦之後的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一些單位可以達到超光速狀態,同時仍遵守狹義相對論中的宇宙定律。這些現象並沒有違背愛因斯坦的理論,而是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了光的奇異行為以及奇妙的量子世界。
  • 黑洞奇點的「量子糾纏」超乎想像
    理論物理學家現在設想了更大膽的情形,兩個黑洞以穿越時空的「蟲洞」連接起來,蟲洞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它的物質實質在於黑洞之間產生了「量子糾纏」。理論物理學家獲得了前瞻性的洞察力,他們試圖將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調和起來,量子力學定義了量子糾纏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了蟲洞和黑洞概念,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同兩者的關聯,另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只存在一種數學上的推導關係。
  • ER=EPR,一個讓愛因斯坦再次驕傲的方程,揭示了一個怎樣的宇宙?
    ER的全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這是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在研究廣義相對論方程時,提出的一種不可穿越的蟲洞,EPR則是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這三位科學家姓名首字母的縮寫,你知道嗎?波多爾斯基是一名俄籍美國物理學家,而EPR在物理中,是指一對相互糾纏的粒子,原本ER與EPR兩個概念是毫無干係的。
  • ER=EPR,一個讓愛因斯坦再次驕傲的方程,揭示了一個怎樣的宇宙?
    另外,人們對蟲洞的研究的基本思想,也在近10年發生了顯著的改變,人類甚至可以將蟲洞研究的新思想來源,概括為一個物理公式,也就是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曾因提出ADS/CFT對偶理論名聲大噪的,胡安馬爾達西那和史丹福大學的倫納德薩斯坎德,在2013年拋出了重磅炸彈ER = EPR。這個公式首次將蟲洞與量子糾纏聯繫在了一起。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潘建偉等科學家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量子糾纏的概念也隨之火熱了起來。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可超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截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相對論的物理現象。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之間的感應速度比光速快,但這並沒有違反相對論。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潘建偉等科學家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量子糾纏的概念也隨之火熱了起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可超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截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相對論的物理現象。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七:「分數維時空」的發現
    量子糾纏現象是當前所有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們都矛盾困惑、無法理解的神奇物理現象。量子糾纏現象對於我們來說之所以無法理解,既有當前的自然科學技術水平客觀限制造成的,又有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滯後造成的。所以為了適應當前一些新的重大發現,我們必須進行哲學理論基礎革命,我們必須創立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新的哲學理論。時空是什麼?時間是什麼?能量是什麼?物質是什麼?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五:光速、時空的相對性!
    量子糾纏現象是當前所有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們都矛盾困惑、無法理解的神奇物理現象。這說明世界萬物「自身存在和現象呈現」是矛盾的,神奇的,不可窮盡的。宇宙中任何超自然非物質的「神靈和上帝」都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有運動著的物質!運動著的物質和物質的運動態才是宇宙的真相及萬事萬物的本質。電動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認為真空中光速是恆定的。
  • 科研團隊證實量子糾纏 或打破愛因斯坦光速原理
    量子真的也糾結!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有譯為「量子纏結」現象)而糾纏不休,因為這種微觀物理現象似乎不遵守物理學基本定律——光速不變,而被愛因斯坦斥為「幽靈般超距作用」 。今年年初,「量子糾纏」還被列為「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之一。
  • 複雜度:理解時空和黑洞的新鑰匙?
    愛因斯坦將這種「奇異」的現象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為了定量地描述量子態中糾纏的強弱,人們引入了「糾纏熵」的概念。糾纏熵與AdS/CFT雖然屬於兩個完全不同領域,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一對概念蘊含著深刻的內在聯繫。
  • 量子糾纏能解釋時空、以及它與量子引力的關係嗎?
    尋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橋梁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之一。相對論對宏觀世界描述很好,量子力學對微觀世界描述的很好,但它們卻似乎不能很好的融合。但是,在這兩個層面上都運行良好的一個現象是引力,因此,正是在這裡,科學專注於試圖將這兩種理論聯繫起來。
  • 複雜度:理解時空和黑洞的新鑰匙?|眾妙之門
    例如兩個量子比特組成的 EPR 態 (也被稱作「Bell態」或者「貓態」)是由兩個糾纏在一起的量子比特構成。無論這兩個糾纏的量子比特相距多遠,我們一旦知道了其中一個量子比特的狀態,另一個量子比特的狀態自然就知道了。愛因斯坦將這種「奇異」的現象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 這個新方程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蟲洞可以連接空間中的兩個黑洞,為解開神秘的量子糾纏提供了一個線索;以及連結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但是,ER = EPR建議,它們之間的聯繫或許隱藏在時空的隧道——蟲洞之中。看過電影《星際穿越》的讀著對蟲洞的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它為宇宙航行提供了一條捷徑,只要從蟲洞的一端進入,我們就能到達被蟲洞連接的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地方。而最有趣的地方是,蟲洞或許跟量子糾纏有關。
  • 盤點超光速理論:宇宙膨脹、量子糾纏、蟲洞及曲相推進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認為:真空中的光速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真空光速定義值:c0=299792458m/s,約30萬千米/秒。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第一,相對論限定,物體在空間中運行速度不能達到或超越光速,但沒有限定時空本身,所以宇宙暴漲速度能超過光速。
  • 量子糾纏力是第五種相互作用力:一個2043年的理論
    如果說20世紀是一個物理學大革命的世紀(物理學大革命創造了兩個相對論和一個量子力學),那麼21世紀也將是一個量子技術應用大爆發的世紀——量子計算機技術、量子通信技術、量子人工智慧技術、量子比特虛擬技術、量子意識元神上傳技術、量子時空穿越技術等等
  • 取名「蟲洞」,和蟲有關麼?
    其中,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拉姆在回顧廣義相對論時,第一次提出了「白洞」的猜想。(可見百味其他文章) 直到1935年,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重新利用廣義相對論來闡述這個觀點,正式提出蟲洞假說:即穿越時空的「橋梁」的存在。這些橋梁在時空中連接了兩個不同的點,理論上創造了一個可以減少旅行時間和距離的捷徑。因此這些捷徑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