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方程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2020-09-06 隨說青年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能讓愛因斯坦感到驕傲的新方程。


非常容易記住:ER = EPR


你或許會認為,如果這個等式能夠成立,那麼P就必須等於1。但是這裡的符號並不是代表數字,而是名字。E,或許你已經猜到,代表愛因斯坦(Einstein)。R(Rosen)和P(Podolsky)則是另外兩位物理學家的首寫字母,他們與愛因斯坦在1935年共同發表了兩篇非常有意思的論文。這個公式迷人之處在於,它連接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我們知道,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各自領域出色的描述著我們生活的世界,它們也預言過許多聽起來有違常識的概念。當今物理學家的目標之一就是將它們合併在一起,並希望最終得到一個「量子引力理論」。但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都還沒有成功。


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言,蟲洞可以連接宇宙中兩個遙遠的區域,提供一條捷徑。一些物理學家認為蟲洞可以連接空間中的兩個黑洞,為解開神秘的量子糾纏提供了一個線索;以及連結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但是,ER = EPR建議,它們之間的聯繫或許隱藏在時空的隧道——蟲洞之中。看過電影《星際穿越》的讀著對蟲洞的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它為宇宙航行提供了一條捷徑,只要從蟲洞的一端進入,我們就能到達被蟲洞連接的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地方。而最有趣的地方是,蟲洞或許跟量子糾纏有關。(我國剛發射的量子衛星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檢驗量子糾纏。)


在過去的幾十年內,物理學家分別在嘗試解決兩個不同的量子問題:第一個,如何正確的詮釋量子力學,使量子世界的許多奇異行為的解釋變得更加清晰(比如量子糾纏);第二,如何結合量子力學和引力。如果ER = EPR正確,那麼兩個問題都有同樣的答案:只有在理解量子和引力之間的聯繫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理解量子的詭異性。而蟲洞恰好提供了這麼一條路徑。


蟲洞,也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即方程中的ER)。1935年,在愛因斯坦(E)與羅森(R)合作的一篇論文中首先提出蟲洞。而方程的右邊,EPR則是愛因斯坦(E)、波多爾斯基(P)和羅森(R)共同發表的另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首次提出了量子糾纏的概念。在過去幾十年,從來沒有人認真的思考過著兩篇論文之間或許存在著某種聯繫。直到2013年,物理學家Juan Maldacena和Leonard Susskind提出在某種程度上,蟲洞和糾纏是等同的,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同一個根本現實。

ER = EPR描述了幾何和糾纏的關係:糾纏的粒子由蟲洞連接。也就是說蟲洞等同於糾纏,它們只是描述同一現實的不同方式。(© Nature)


而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Susskind更進一步的提出了真箇想法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層的意義:理解蟲洞和糾纏的等同或許是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關鍵。其中的細節可以解釋神秘的糾纏現象,而空間本身也可以從量子糾纏中出現。關於如何詮釋量子力學的爭論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解決。


糾纏是量子物理中最詭異的一個行為之一。舉個例子,當兩個粒子從一個共同的來源中發射出的時候就會產生糾纏。對於這樣的一個粒子對,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對其中一個粒子的測量(比如它的自旋)會得出一個特定結果(逆時針)的概率。但是對粒子對的其中一個成員進行測量,你就會立即知道當你對另一個成員進行測量所得出的結果,無論兩個粒子相隔有多麼遙遠。愛因斯坦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感到滿意,他認為對一個粒子的測量不應該影響對另一個粒子的測量,因此他稱量子糾纏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但是,許多實驗都表明糾纏的確存在。儘管如此(就像愛因斯坦所堅持的),信息的確是不能夠以超越光的速度從一個地方立即傳送到另一個地方。


物理學家通常都用兩個粒子來解釋量子糾纏。但是這其實是最簡單的一個例子。Susskind指出,量子場——也就是製造粒子的東東——也能夠糾纏。這跟在真空中不斷地出現和消失的「虛粒子」有關。這些粒子看起來像是憑空成對的出現,它們的共同來源確保了它們是糾纏的。在它們短暫的生命中,它們有時候會與真實的粒子相撞,這使它們也相互糾纏了。


現在,我們想像一下Alice和Bob在真空中開始收集這些真實糾纏的粒子。Alice收集所有粒子對的其中一個,而Bob收集另一個。接著他們搭乘宇宙飛船朝著不同的方向飛,直至相隔甚遠。現在,他們將收集的所有粒子用極強的力擠壓成黑洞。由於這些粒子一開始就是糾纏的,因此這等於他們製造出了糾纏的黑洞。如果ER = EPR,這就意味著這些黑洞之間是由蟲洞連接著的。因此,利用蟲洞的幾何就能夠描述糾纏。


更令人驚奇的是,兩個糾纏的亞原子粒子也以某種方式由量子蟲洞連接著。根據廣義相對論,蟲洞是時空幾何的扭曲,因此理解蟲洞和量子糾纏之間的聯繫,就可以在引力和量子力學之間架構一座橋梁。

另一方面,關於量子力學的詮釋一直都存在著激烈的爭辯。傳統的哥本哈根詮釋著重於觀測者的角色,一旦觀測者進行了測量,量子系統的各種可能性就會「塌縮」為其中一種(下圖)。而多世界詮釋則認為所有的可能性都會發生,觀測時會分離出無數個平行宇宙,每個宇宙都有一個確定的狀態,而我們只是在其中的一個特定宇宙。多世界詮釋的一個優點是不必考慮波函數的塌縮。如果ER = EPR,那麼這兩種詮釋就是互補的。(在論文中,Susskind用了「維格納的朋友」的實驗來解釋這兩個不同的觀點,其中牽涉到了維格納、愛因斯坦和薛丁格貓,非常有意思,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查看文末「閱讀原文」的連結。)


左邊為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右邊為多世界詮釋(又稱為相對狀態提法或艾弗雷特詮釋)。(© Leonard Susskind)


雖然如此,蟲洞並不能夠用來以超越光的速度在空間中傳遞信息。例如,Alice和Bob並不能夠通過連接他們黑洞的蟲洞來傳遞信息。如果他們想交流,他們可以跳進黑洞並在蟲洞的中間會和。如果這樣的會和能夠實現,將會是ER = EPR強有力的證明。


與此同時,在今年的早些時候,加州理工的幾個物理學家也研究了引力和量子糾纏之間的關係。他們試圖解釋時空是如何從真空中的量子糾纏網絡「建造」出來的。他們嘗試解釋一個改變的量子態如何跟彎曲的時空幾何相聯繫。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力很自然而然的就從量子力學中出現。


如果ER = EPR是正確的,那麼量子力學和引力之間的聯繫要比我們從前認為的更加緊密。這很重要!

註:Leonard Susskind是弦理論的創始人之一。念中學時他和父親一起做水管工人,後來決定改行讀物理,現在已經是大牛啦。網上可以搜到他的一系列課程。

關注公眾號「隨說青年」,獲取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可統一了?
    本文轉自中國科學網-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徐玢)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此前量子場論的建立,使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功統一。
  • 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
  • 統一與自洽,無勞無功?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未來在哪?
    提問: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否需要統一呢?回答: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皆是描述自然的。我們希望有一種對於自然的描述,它是能夠自圓其說的。這就是統一的含義:一個能自洽的理論。從實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統一或許是沒必要的。量子場論只在彎曲的空間背景才能被較好的運用。
  • 【科技日報】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國科學院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 如果牛頓還活著,他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愛因斯坦是能夠和牛頓齊名的偉大物理學家,晚年的愛因斯坦致力於統一幾種相互作用,但是沒有完成。在他之後,幾位物理學家完成了部分統一。更為關鍵的是,牛頓的成功有著明顯的時代因素,科學發展到了他那個時代就預示著要有新的突破。牛頓是抓住了機遇的那個時代的幸運兒。
  • 在未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統一嗎?科學家是這樣看的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不可調和我們要想真正理解黑洞、時間的起源和空間的本質,需要在某種程度上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但是,這兩個理論在本質上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定會交融到一起。目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分別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它們看起來卻不可調和。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無法統一?愛因斯坦自己也無法做到
    狹義相對論得到了很好的理解,但是量子力學最初的發展只適用於非相對論系統。通過將位置和動量等物理量從物理性質轉化為量子力學算符(一種特定的數學函數),這些奇異的現實方面可以被納入我們的方程中。即使在狄拉克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框架內,解釋像放射性衰變這樣的現象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有了這一巨大的進步,故事的一個主要部分還是缺失了。 最大的問題是量子力學,甚至相對論量子力學,都不足以描述宇宙中的一切。
  • 當代理論物理學最艱巨的任務——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完全統一
    當人們探究宏觀世界的奧秘時,只要使用廣義相對論就足夠了;而當人們探究微觀世界的奧秘時,只需要量子力學就可以了。這兩個理論在各自的領域就如同兩把萬能鑰匙,無論多麼複雜的鎖都能打開。但是,只要一涉及宇宙大爆炸奇點問題和黑洞問題的時候,不論是廣義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仿佛都失靈了。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終極矛盾——黑洞奇點
    史瓦西半徑是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史瓦西解得到的一個半徑公式,用於計算光速不能逃逸的臨界半徑,科學家稱這個臨界半徑包裹的球形區域為黑洞。在尺度上它屬於微觀,然而它卻讓不確定性失效了……因此如果按照量子力學,奇點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量子力學不允許奇點存在,就像不允許絕對零度存在一樣。然而按照廣義相對論,奇點必然存在!那我們究竟信誰的???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研究最小事物的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宏觀宇宙有什麼關係?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的科學家很多年,直到一位可以稱之為天才的科學家出現了,這個偉大的科學家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最大貢獻在於廣義相對論,不論你是否明白廣義相對論到底講的什麼,當相信你一定都聽過這個名詞。那麼廣義相對論到底講了什麼呢?接著上面的問題來說,廣義相對論完美的回答了「引力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 弦理論真的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在愛因斯坦撰寫的《相對論的意義》(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重印版本的前言中,弦理論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寫道,超弦理論成功地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除此之外,它也有能力平等的包含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
  • 量子力學遇上廣義相對論 「墨子號」求解世紀謎題
    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開展實驗檢驗,將極大推動相關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物理學家的「終極夢想」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和闡釋引力場的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它們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這兩大理論似乎天生是對「冤家」,無論科學家們如何努力使其融會貫通,始終不能「友好和平共處」:很多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適用的物理規則,在量子領域就不再適用。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能否合二為一?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量子引力理論是一種結合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假想理論,它可以解答一些我們關於物理世界的深刻提問,稱它為物理界的聖杯實至名歸。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引力理論?最重要的是,廣義相對論不需要預設時空的存在,因而是一種背景獨立理論。量子引力理論是一種解釋範圍更廣泛的背景獨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物質的量子特性和普朗克尺度(最小的空間單元為10^-33cm,最小的時間單元是10^-43s,該尺度內量子效應顯著)下時空的量子特性。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目前人類描述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兩套比較精確的理論。然而這兩套理論卻是各自為政的,量子力學掌管著微觀尺度,而廣義相對論則掌管著宏觀尺度。然而問題來了,微觀跟宏觀的界限在哪裡呢?也就是說多小的尺度才是微觀?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
  •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互矛盾,它們能調和統一嗎?
    廣義相對論是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平方倍(E=mc^2)的相對論嗎?運動是相對的還是永恆的?時間是什麼?不要害怕,雖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像解密流行歌手的歌詞一樣簡單。我們可以將其分解,逐一進行分析探討。首先,讓我們討論量子力學。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並且基於這個認識,他提出了質量和能量的等價關係,也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當然,以上我們提到的其實都是狹義相對論的內容。而廣義相對論則是狹義相對論的一種推廣,狹義相對論說白了研究是的慣性系下的運動,也就是時空是平直時的運動情況。
  • 物理學的兩大真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為何相互矛盾?根源在這個點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的是宏觀世界,而量子力學是微觀量子領域的科學,按照常識來說,宏觀世界是由微觀量子世界組成的,而微觀量子世界被包含於宏觀世界,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的,但令人奇怪的,解釋宏觀世界的相對論卻無法解釋微觀量子世界,而微觀量子世界的很多現象在宏觀世界中根本就找不到類似現象,甚至連邏輯上都解釋不通,兩種理論根本無法融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