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2020-12-03 蘇格拉有頂

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種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一種是無數量子大師創立的量子力學。在平常生活的領域中,牛頓三定律基本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但是當物體被放大到天體層面時,牛頓力學便呈現了局限性,需要相對論來補充了。而當物體被縮小到粒子層面時,牛頓力學基本上完全指望不上了,神奇的量子世界需要量子力學理論來解釋。

黑洞——是相對論的產物。(千萬不要手賤去百度搜索關鍵字「黑洞」,你會被吸進去的!)形容質量極其大的物體,引力大到連光都逃不出它的束縛,它的附近,充滿了奇幻的事情,比如,時間減緩,光線扭曲等,如果一旦不小心跨入了「視界」,那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因為連光都跑不出視界,世界上沒有任何方式能知道視界內會發生什麼。(或許什麼也沒發生...掉入黑洞不代表人就會被立刻撕裂,可能掉進去的人還不知不覺呢...)

量子纏繞——是量子力學的產物。號稱世間最鬼魅的事情,指的是兩個相互纏繞的粒子,無論隔得多遠,都能夠產生瞬間的聯繫。一個粒子的坍塌,另一個粒子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即便隔了一千萬萬萬光年,也能在一瞬間得到感應,連愛因斯坦都不願意相信它的存在,但卻已經被證實。

量子纏繞

那麼有沒有可能反過來,在極小的粒子領域使用相對論去解釋,而極大的天體領域用量子力學理論解釋呢?

黑洞是粒子?

黑洞是粒子?沒錯!我們誰也沒有看到過黑洞,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它是一個巨大的天體,但是,根據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卡爾·史瓦西對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求解,發現,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到一個點上,那麼這個點就會形成黑洞!理論上這個點密度無限大,體積無窮小。

我們看到黑洞的樣子貌似十分巨大,是因為在這個點的周圍,引力強到變態,導致了它的周圍光都被吞噬,形成了「視界」。即視界外的光不會被吸進去,這個視界的範圍才是我們一般人觀念中的黑洞。

點?體積無窮小?那量子力學不就是來研究這種體積小到粒子級別的理論嗎?有沒有覺得好像發現抓到了點什麼?

蟲洞

蟲洞是時空扭曲形成的通道,物理學家認為,黑洞由於其密度無限大,體積無窮小,會將時空拉伸成一個細長的通道,兩個黑洞之間很有可能將兩處的時空彎曲,從而連接在一起,形成蟲洞。

蟲洞

通過這個蟲洞,從理論上講可以瞬間穿越兩個相隔千萬裡的時空!是不是很熟悉?隔了千萬光年卻能夠一瞬間穿越?跟量子纏繞的超距作用何其相似?

量子纏繞與兩個黑洞之間的聯繫

蟲洞連接著兩個黑洞,兩個黑洞又是兩個點?如果我對一個點施加作用,另一個即便相隔幾萬光年也能瞬間做出反應,假如這兩個點剛好是黑洞呢?兩個黑洞之間通過蟲洞,將千萬光年的距離瞬間縮短到背靠背!你碰了一下這個黑洞,另一個黑洞不就瞬間有反應了嗎?

那麼兩個正常質量的纏繞態粒子怎麼解釋呢?這種猜想假設兩個纏繞態粒子其實相當於兩個質量很小的黑洞,它們之間有十分細微的蟲洞在聯繫著對方,從而實現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蟲洞與量子糾纏本質上是相同的。

當然,認為蟲洞與量子糾纏本質上是相同的還只是一個猜想,有待於物理學家們實現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大一統!

相關焦點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而其他的物體就會因為這種彎曲而開始運動,比如滑向凹陷處。這就是引力的本質。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的彎曲。是物體的質量造成了時空的彎曲,而時空的彎曲又引導了其他物體的運動。廣義相對論絕不是一個科學猜想,而是經過無數的計算得到驗證的科學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既然是兩大支柱,另一個是誰呢?
  • 被稱為「大一統」的超弦理論是憑什麼擊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
    不過隨著時間轉到21世紀,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沒能達到最深層的認識。在物理領域,我們使用的理論一般也只有一種:要麼是量子力學,要麼是廣義相對論。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黑洞的奇點,也只有這種極其特殊的環境下才可能同時用到兩種理論。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
  • 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會發生什麼?黑洞中兩種理論巨大的矛盾!
    在牛頓建立的經典物理學大廈遭受到打擊之後,拔地而起兩座目前最讓人著迷的兩座新大廈,一個是廣義相對論,另一個是量子力學。這兩個領域基本瓜分了它們現世之後的物理學諾貝爾獎,它們一個用來研究超越一般大小的巨大天體,一個被用來十分微小的粒子。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人們什麼物理?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沒有告訴我們真實的物理,愛因斯坦還是有點可愛的:既是光子第一提出者,又是光子的第一質疑者,承認50年探究沒有認識到光子本質!最終覺悟到錯了,全部手稿付之一炬,誠實可嘉!使崇拜他的人即使沒有學懂他的「天才相對論」仍然尊敬不已!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有個截然不同的特點,量子力學描述的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而相對論則描述的是大尺度上的物理學現象(尤其是引力大,速度快),而且兩者都可以在宏觀低速下兼容的牛頓力學,同時在各自的尺度內奇準無比。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理論何時才能解除封印?
    比起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完全是愛因斯坦自己創立的,這是純思維領域的完美傑作,他憑著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意識思維,顛覆傳統思維,突破意識極限,精準地為宇宙把脈,窺破思維中隱藏的宇宙規律,把自然界和思維完美統一。而這個人很可能是洛侖茲或者龐加萊!
  •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誕生,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誕生,這種精神值得學習物理學革命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前者本質是上關於時空的物理理論,後者是前者的推廣並且還包含一種新的引力理論。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相輔相成還是水火不容,科學家:未來或將統一
    現在科學有兩大基本理論,第一個為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第二便是由N個人創立的量子理論。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牛頓力學已經可以勝任大多數的問題,但是在微觀世界來看牛頓力學僅僅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現象,此時量子力學便粉墨登場。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相對論的主要產物,他就是黑洞。
  • 前有經典力學,後有相對論,下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將帶來什麼?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歷史上最為著名、貢獻最為卓著的物理學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以及在牛頓基礎上建立的經典力學為整個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因斯坦通過廣義相對論將引力的本質從一種力描述為了一種幾何效應,此時,我們知道了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的彎曲。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所計算的水星近日點的實際進動值與實際測定數據完全一樣,迄今為止,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一切關於引力的問題都十分精確,根據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所有結論都被一一證實,引力透鏡、引力波都在其中。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大一統理論真的存在嗎?
    大一統理論,有可能明天就被發現,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我們先來看看大一統理論的基礎是什麼。大一統理論,事實上就是將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宇宙中的所有力,都可以分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 高能粒子對撞機有望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楊振寧忍痛放棄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出現後,我們進入到以量子、粒子為代表的微觀世界,發現它們跟原來的經典物理學大相逕庭,這是一個更為廣闊和宏大的科學疆域,微觀世界的很多物理理論跟宏觀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量子力學中的很多東西都是顛覆現有經典物理學的。不過有一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裡的很多理論雖然我們都在應用,卻從未知道其原理和成因,這也限制了我們進一步利用和發展這門高深的微觀科學。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研究最小事物的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宏觀宇宙有什麼關係?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 網友問: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格格不入,是宇宙有兩套物理法則嗎?
    科學家永遠相信,同一初始條件下進行的科學實驗,得到的結果肯定是遵循同一套物理規律的,就算量子力學中存在不確定性原理,這種不確定都可以用同一個波函數描述。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作為當今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兩者確實存在本質的差異,比如量子力學的世界是離散的,而相對論的世界是連續的;但也絕非題目說的「格格不入」,其實兩者在絕大部分場合中,都是相輔相成的。
  • 在未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統一嗎?科學家是這樣看的
    、時間的起源和空間的本質,需要在某種程度上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但是,這兩個理論在本質上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定會交融到一起。目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分別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它們看起來卻不可調和。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新理論和舊理論之間的關係在宏觀低速下的牛頓力學是無可匹敵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確實可以撼動它,但是是在小數點後15位的尺度去撼動牛頓力學,這個差異比大多數的儀器的誤差還要小得多,根本測不出來。因此,我們才會說,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宏觀低速下的近似解。
  • 黑洞最大的謎團,揭開謎題將有助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完美融合
    如果將一個物體扔進黑洞會有什麼結果?所有的信息都會丟失嗎?但如果一個黑洞極其細小,量子力學將和廣義相對論合併起來了!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統治著微觀世界,比如電子,中子和其他次原子微粒,而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宏觀世界,在那裡受著普通的萬有引力的支配,比如行星,恆星和星系。
  • 為什麼科學家非要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沒統一會帶來哪些後果?
    物理學家的統一大業 按照目前主流的科學認識,近代科學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從哥白尼革命開始,伽利略實現的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第谷和克卜勒讓天文學和佔星術徹底分家,牛頓則是將那個時代的龐雜的知識進行集大成,確定了科學的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