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會發生什麼?黑洞中兩種理論巨大的矛盾!

2021-01-17 蘇格拉有頂

在牛頓建立的經典物理學大廈遭受到打擊之後,拔地而起兩座目前最讓人著迷的兩座新大廈,一個是廣義相對論,另一個是量子力學。這兩個領域基本瓜分了它們現世之後的物理學諾貝爾獎,它們一個用來研究超越一般大小的巨大天體,一個被用來十分微小的粒子。在各自的領域裡,它們都被認為是科學的,是真理(至少目前是),那麼既然是真理,就意味著兩者雖然被用於不同領域,但本質上應該是不矛盾的。但是,有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物理學家眼前,它就是著名的霍金悖論。

黑洞

黑洞是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特殊解,其之所有被稱為「黑洞」,便是因為它吞噬一切東西。中國神話中有一種喜歡吞噬的兇獸,名字叫做饕餮,而黑洞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饕餮,它吞噬周圍的一切,甚至吞噬光,光無法逃脫黑洞的束縛,於是形成了「視界」。

消失的質量和信息

我們知道,信息的傳遞是需要載體的,比如聲音、比如光,離開了載體,信息就無法進行傳播。而自然慣性系中已知擁有最快速度的載體是光,現如今全球形成了一個觸手可及的網絡,電磁波(電磁波和光本質同源)是最主要的功臣。

黑洞的視界之內,光是無法逃脫出來的,而信息最快的載體就是光,即:一旦信息掉入了黑洞的視界中,這段信息將永遠不會被視界外的人知曉。黑洞是個「只入不出」的怪物,中心的奇點不斷吞噬著不管是實體的物質還是虛擬的信息,且不放出任何「消息」出來。

霍金悖論

黑洞也是有壽命的,黑洞在不斷吞噬之後,最終走向生命的終結。目前關於黑洞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同宇宙大爆炸一樣,奇點爆發重新形成星系;另一種是黑洞最後走向湮滅。而走向湮滅的理論基礎就是霍金提出的「霍金輻射」。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霍金根據計算提出:黑洞並非只進不出,它是有溫度的,它是會放出輻射的,這個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雖然到目前為止這個輻射還沒有被證實,但毫無疑問它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他得出這個猜想的根據便是將量子力學引入到了黑洞之中,即這是兩大理論統一的結果。我們之前講到,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被認為是正確的,那麼當量子力學引入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量子力學理論在原子的水平上對宇宙加以描述,推斷出信息是從來不會丟失的,那麼如果黑洞是個只進不出的饕餮,那麼信息都去哪裡了呢?輻射是不帶有信息的,而黑洞最後湮滅之後,信息將從這個宇宙中徹底消失!這個直接將兩大基礎理論攪和在了一起,卻是那樣的不相容,矛盾如此尖銳!

於是霍金只好認為,黑洞之中量子力學已然不適用了,這種基礎科學失效了。這顯然是不受待見的,因為量子力學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量子力學家們不可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錯誤的。而在2004年,霍金也承認自己之前的觀點存在問題,信息還是守恆的。

可能的猜想

1.信息守恆定律是錯的,但這會威脅到量子力學理論;

2.霍金輻射根本不存在,但是目前有聲稱證實存在的實驗報導,而且霍金輻射本來就是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合的產物,不存在也就意味了量子力學在黑洞會失效,即這兩種理論無法統一;

3.信息是守恆的,輻射也是存在的,只是信息會被黑洞以某種信息拋出。例如傳說中黑洞通過蟲洞連接白洞,白洞源源不斷拋出物質和能量,這些物質和能量全部來自相連的黑洞。

相關焦點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互矛盾這件事其實是還沒有定論,或者說,如果從純粹理論的角度上看,目前它們是有一部分融合了,有一部分科學家還在試圖用各種辦法把它們融合到一起,因此,現在就下定論說,兩者是相互矛盾的說法是不太合適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我們要先從兩個理論描述了什麼來進行入手。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終極矛盾——黑洞奇點
    黑洞根據廣義相對論,當大重量恆星結束核聚變,中心會坍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而形成黑洞,根據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和霍金證明的奇性定理,黑洞中心會產生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在奇點處時空終結,物理規律失效,這是一個預言中的奇異點,實際存不存在無從驗證,因為它永遠被黑洞視界包裹著,黑洞視界阻止了外界獲取內部的任何信息
  • 被稱為「大一統」的超弦理論是憑什麼擊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
    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已經能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預言很多物理方面的事情。從微小的原子、分子領域到廣袤的星系、星系團,我們都能用這兩種理論工具言之一二,這也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不過隨著時間轉到21世紀,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沒能達到最深層的認識。在物理領域,我們使用的理論一般也只有一種:要麼是量子力學,要麼是廣義相對論。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黑洞的奇點,也只有這種極其特殊的環境下才可能同時用到兩種理論。
  • 太空人墜入黑洞時會發生什麼?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給的答案截然相反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8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當太空人墜入黑洞時,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黑洞是宇宙中一種體積極小,但是質量極大的天體,黑洞的體積究竟可以小到什麼程度呢?理論上是1.6 × 10^-35 米,這是普朗克長度,也是在物理學中有現實意義的最小長度,由於黑洞極大的質量,導致黑洞擁有驚人的引力,他去可以將所有的物質都吸入黑洞之中,就連光都無法從中逃出去,天文學家曾經做出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當太空人不幸墜入黑洞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合,找到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
    物理學家提議替代黑洞,物理學家已經將量子力學概念與廣義相對論結合在一起,從而找到了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當您跨過兩個黑洞的假設選擇時,您會得到什麼?,這是一個自洽的半經典相對論恆星,發表了有關恆星命運的新數學模型。
  • 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取決於引力
    答道: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許多方面並不矛盾,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能夠相互包容……首先,目前的量子理論以及量子場論從一開始就有著完全相對論性。可以說,相對論是「嵌入」量子力學的。那麼,這有什麼用呢?愛因斯坦通過應力-能量張量告訴我們,物質是引力的來源。但是在量子學理論中,這種應力-能量張量不是由數字組成,而是由所謂的非交換算子組成。這是否意味著引力場也必須用量子理論來描述?或許事實就是這樣……但是,還沒有人成功。 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可行的引力量子理論。
  • 比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更深一層的弦理論是什麼
    現在物理學有一個問題沒能得到圓滿解決,那就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有是目前研究當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巨大的宇宙尺度。廣義相對論認為,在沒有物質的時候,空間都是平直的。
  • 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而當物體被縮小到粒子層面時,牛頓力學基本上完全指望不上了,神奇的量子世界需要量子力學理論來解釋。黑洞——是相對論的產物。(千萬不要手賤去百度搜索關鍵字「黑洞」,你會被吸進去的!)形容質量極其大的物體,引力大到連光都逃不出它的束縛,它的附近,充滿了奇幻的事情,比如,時間減緩,光線扭曲等,如果一旦不小心跨入了「視界」,那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因為連光都跑不出視界,世界上沒有任何方式能知道視界內會發生什麼。(或許什麼也沒發生...掉入黑洞不代表人就會被立刻撕裂,可能掉進去的人還不知不覺呢...)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相輔相成還是水火不容,科學家:未來或將統一
    現在科學有兩大基本理論,第一個為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第二便是由N個人創立的量子理論。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牛頓力學已經可以勝任大多數的問題,但是在微觀世界來看牛頓力學僅僅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現象,此時量子力學便粉墨登場。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相對論的主要產物,他就是黑洞。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中兩個偉大的理論,但一個基本的概念是:這兩個理論之間是不兼容的,事實上它們分別針對於世界上兩種不同的成分:時空和物質。
  • 黑洞中的奇點,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無法解釋,它真的存在嗎?
    那時空在奇點這個地方曲率也是無窮大的,空間和時間到這個地方就終止了。所以它不屬於宇宙中的時空,你也可以認為它既存在又不存在,這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所以屬於宏觀世界廣義相對論的範疇。但是它的體積又非常小,所以又屬於微觀世界量子力學的範疇。所以說奇點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同時作用於一個物體的一種現象,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者本身又是矛盾的。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接著上面的問題來說,廣義相對論完美的回答了「引力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通俗一點來件個,以前我們認為宇宙就是一個真空的空間,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宇宙並不是空的,而是在整個宇宙空間之中布滿了一張看不見的大網。而這張大網就是引力產生的原因。舉例來講,當我們把一個球體放在這張大網之上,大網便會以球體為中心產生凹陷,而在凹陷點附近的區域就會發生彎曲。
  • 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理論在未來會被推翻嗎?為什麼?
    小夥伴們,相對論、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發展的前沿理論。不過,很多人有一些錯誤的理解,什麼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啦,量子理論不存在啦,等等。其實,這是對物理學無知的論調。有些人人云亦云,跟著起鬨。我們說,科學是嚴謹的,同時科學也是發展的。
  • 黑洞最大的謎團,揭開謎題將有助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完美融合
    現代科學持續不斷地破解了黑洞的秘密,包括其周圍的奧秘,但是某些問題始終解決不了。所有黑洞物理學中最深層的問題是:黑洞的對面是什麼?如果將一個物體扔進黑洞會有什麼結果?所有的信息都會丟失嗎?但如果一個黑洞極其細小,量子力學將和廣義相對論合併起來了!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統治著微觀世界,比如電子,中子和其他次原子微粒,而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宏觀世界,在那裡受著普通的萬有引力的支配,比如行星,恆星和星系。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許能和量子理論結合,未來將通過實驗來驗證
    量子力學遇到相對論 但是,如果我們將量子理論引入到這個問題中,想像一下,當一個量子原子鐘處於疊加狀態時,要測量兩個不同的時間,其中某些事物似乎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我們知道,當一個時鐘相對於另一個時鐘移動時,顯示的時間會隨著速度變快而變慢,如果該時鐘以兩種不同速度的疊加運動又會發生什麼呢?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當然,這並不是現在理論物理學家們關注的問題,黑洞對於理論物理學家們來說,有著另外一層更深遠的意義,它是目前人類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量子物理學和廣義相對論交鋒的場所。量子力學主要描述的是在極小尺度下的物理規則,而廣義相對論則通常是用來描述大尺度的宇宙空間的性質,可以說這兩種理論有著各自的適用範圍,但矛盾在於,這兩種理論在目前無法融合在一起。
  • 量子力學表明黑洞視界上會有量子纏結
    儘管在近期不會有任何人類落入黑洞,但設想一下如果它的確發生了,那麼這將是一種探測宇宙最大謎題之一的偉大方式。這導致了所謂的黑洞防火牆悖論--黑洞一直都是宇宙謎題的來源。     根據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黑洞吞噬你,你存活的概率為零。你將先被黑洞的潮汐力撕裂,這個過程被稱為義大利麵化(spaghettification)--指在強引力場中物體因潮汐力作用產生的拉伸形變。
  • 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未解之謎
    物理學家可以精確地預測引力對恆星和行星的影響,但是沒人知道力如何與微小粒子或量子相互作用。因此,人們寄希望於一個引力規則控制所有星系,夸克及其之間所有事物的簡單期望推動了量子引力理論。從而,對於力如何作用於宇宙中最小的部分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廣義相對論的邊緣理論物理學中最棘手的問題是該領域的兩次最大勝利之間的衝突。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