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表明黑洞視界上會有量子纏結

2021-02-15 宇宙解碼

    它就像進入另一個宇宙的起點,能夠幫助解決緊隨黑洞的信息丟失悖論。儘管在近期不會有任何人類落入黑洞,但設想一下如果它的確發生了,那麼這將是一種探測宇宙最大謎題之一的偉大方式。這導致了所謂的黑洞防火牆悖論--黑洞一直都是宇宙謎題的來源。

    根據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黑洞吞噬你,你存活的概率為零。你將先被黑洞的潮汐力撕裂,這個過程被稱為義大利麵化(spaghettification)--指在強引力場中物體因潮汐力作用產生的拉伸形變。

    最終你將到達引力場無窮大的奇點。在這個點你將被壓縮成無限密集。不幸的是,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提供預測接下來發生的事的基礎。

    根據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黑洞吞噬你,你存活的概率為零

「當你到達廣義相對論的奇點,物理學終止了,等式也不成立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阿貝·阿希提卡(AbhayAshtekar)這樣說道。

    在解釋宇宙大爆炸時,同樣的問題也會突然出現,宇宙大爆炸被認為以奇點作為開始。因此在2006年,阿希提卡和同事將圈量子引力理論(Loopquantumgravity,簡稱LQG)應用到宇宙的出生。

    LQG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將時空定義為大小為10-35米的隱形塊網絡。研究小組發現,當在LQG宇宙裡重繞時間,它們將到達大爆炸狀態,但沒有奇點--相反,它們將跨越「量子橋梁」到達另一個古老宇宙。這就是解釋宇宙起源的「大反彈」理論的基礎。

    目前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久治·普林(JorgePullin)和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共和國大學的魯道夫?甘比尼(RodolfoGambini)將LQG應用到更小的規模裡--單一的黑洞裡,希望也能夠移除奇點。為了簡化,兩人將LQG的方程式應用到球狀對稱不迴轉的「史瓦西」(Schwarzschild)黑洞上。

    LQG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將時空定義為大小為10-35米的隱形塊網絡.

    相反,引力會逐漸減少,仿佛你正從一個黑洞的末端出來進入我們宇宙的另一片區域,或者另一個宇宙裡。儘管這是一個簡單的黑洞模型,但研究人員以及阿希提卡認為這項理論或可能驅逐真實黑洞裡的奇點。在這個新的模型裡,引力場會隨著你接近黑洞核心而逐漸增加。與之前的模型有所不同,它並不是以奇點為終點。

    黑洞的末端出來進入我們宇宙的另一片區域,或者另一個宇宙裡。這意味著黑洞可以作為進入其它宇宙的時空門。

    然而其他理論,不包括科幻小說裡描述的,已經暗示了這種可能性,唯一的問題是由於奇點的存在,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穿過這個時空門。

    移除奇點似乎並沒有即刻的實際應用,但它至少可以幫助解開有關黑洞的眾多悖論之一,也即信息丟失問題。

引力場會隨著你接近黑洞核心而逐漸增加

    黑洞會連著吞噬的物質一併吸收物質所攜帶的信息,但黑洞也被認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蒸發。這將導致信息的永久丟失,從而否定量子理論。

    量子力學表明黑洞視界上會有量子纏結,就在黑洞裡面和外面的微粒之間。但如果這種纏結消失,帶能量的微粒便會織成一道壁壘。

    能量幕簾,或者說「防火牆」會在黑洞視界周圍下降。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這種纏結是所有黑洞都有的,並考慮到隨著黑洞的年齡增長,還將會發生什麼事。纏結形式越大,防火牆下降時間就越退後。但如果纏結達到最大,防火牆就不會出現。

    如果黑洞並沒有奇點,那麼信息也就不會丟失--它或許只是進入了另一個宇宙。事實上,人們長期認為纏結只是一些類型的黑洞才會有,並且以最大化的形式出現。如果用量子信息理論或許解開宇宙的奧秘就十分有力了。

黑洞會連著吞噬的物質一併吸收物質所攜帶的信息

相關焦點

  • 黑洞壽命研究獲突破 量子纏結顛覆"防火牆悖論"
    一名藝術家創作的,熱鐵氣體在黑洞時空波上的情景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對黑洞的壽命和死亡研究有了新結果。而此前震驚物理學界,聲稱黑洞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矛盾的著名論斷——「防火牆悖論」(firewall paradox)則遭到顛覆。薩姆-布朗斯坦(Sam Braunstein)教授和斯特凡諾-派蘭多拉(Stefano Pirandola)博士表示,他們借鑑量子力學理論分支下的量子信息理論,即認為光和原子是信息的載體,從而得出穿越黑洞的事物也會有量子纏結。
  • 逃出黑洞,量子資訊必須掙脫黑洞的枷鎖,才能挽救量子力學!
    量子資訊必須掙脫黑洞的枷鎖,才能挽救量子力學。黑洞影像和重力波的觀測結果或許能告訴我們,該如何達成此事。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次目睹了黑洞的輪廓。物理學家僅研究這個謎團就發現,黑洞的存在牴觸了迄今用來描述宇宙中其他事物的量子力學定律。解決這個異常可能需要深刻地改革基本觀念,有如量子力學推翻了古典物理。理論學家探討過許多概念,仍未找到直接證據以解決這謎團。
  • 太空人墜入黑洞時會發生什麼?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給的答案截然相反
    理論上是1.6 × 10^-35 米,這是普朗克長度,也是在物理學中有現實意義的最小長度,由於黑洞極大的質量,導致黑洞擁有驚人的引力,他去可以將所有的物質都吸入黑洞之中,就連光都無法從中逃出去,天文學家曾經做出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當太空人不幸墜入黑洞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終極矛盾——黑洞奇點
    黑洞根據廣義相對論,當大重量恆星結束核聚變,中心會坍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而形成黑洞,根據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和霍金證明的奇性定理,黑洞中心會產生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在奇點處時空終結,物理規律失效,這是一個預言中的奇異點,實際存不存在無從驗證,因為它永遠被黑洞視界包裹著,黑洞視界阻止了外界獲取內部的任何信息
  • 人類通過黑洞走入其它世界?
    因此在2006年,阿希提卡和同事將環量子引力理論(Loop quantum gravity,簡稱LQG)應用到宇宙的出生。LQG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將時空定義為大小為10-35米的隱形塊網絡。為了簡化,兩人將LQG的方程式應用到球狀對稱不迴轉的「史瓦西」黑洞上。在這個新的模型裡,引力場會隨著你接近黑洞核心而逐漸增加。與之前的模型有所不同,它並不是以奇點為終點。相反,引力會逐漸減少,仿佛你正從一個黑洞的末端出來進入我們宇宙的另一片區域,或者另一個宇宙裡。儘管這是一個簡單的黑洞模型,但研究人員以及阿希提卡認為這項理論或可能驅逐真實黑洞裡的奇點。
  • 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會發生什麼?黑洞中兩種理論巨大的矛盾!
    黑洞的視界之內,光是無法逃脫出來的,而信息最快的載體就是光,即:一旦信息掉入了黑洞的視界中,這段信息將永遠不會被視界外的人知曉。黑洞是個「只入不出」的怪物,中心的奇點不斷吞噬著不管是實體的物質還是虛擬的信息,且不放出任何「消息」出來。霍金悖論黑洞也是有壽命的,黑洞在不斷吞噬之後,最終走向生命的終結。
  •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圈量子引力理論表示會!
    他們已經證明,圈量子引力(是為引力提供量子力學描述的候選理論)預測,時空將連續地穿過黑洞的中心,進入一個新的區域,這個區域存在於未來,並且具有白洞內部的幾何。(白洞是黑洞的時間倒轉鏡像,在白洞中,物質只能向外移動。)顯然穿過中心進入未來區域的通道這一概念有些違反直覺。
  • 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合,找到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
    物理學家提議替代黑洞,物理學家已經將量子力學概念與廣義相對論結合在一起,從而找到了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當您跨過兩個黑洞的假設選擇時,您會得到什麼?,這是一個自洽的半經典相對論恆星,發表了有關恆星命運的新數學模型。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這群從事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職業的人思緒集中在宇宙中一個人類完全無法抵達的區域,在這裡,理論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家們都遇到了大麻煩。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爭論與其說是使理論物理學家們取得了進步,倒不如說是讓他們退回到了40年前的境地,現在這些理論物理學家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量子力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群理論物理學家爭論的焦點仍然集中在黑洞這種宇宙中最奇異的天體上。
  • 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種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一種是無數量子大師創立的量子力學。在平常生活的領域中,牛頓三定律基本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但是當物體被放大到天體層面時,牛頓力學便呈現了局限性,需要相對論來補充了。
  • 神秘的量子力學現象—量子糾纏
    同時,自從你出生那天起,你就有了一個雙胞胎,他是與你有密切聯繫的另一個光子。你們無論距離是多遠,你們都同時作著相反的動作,就像鏡子裡的你的影像一樣。而且無論你的雙胞胎發生什麼事,都會瞬間影響你,反之亦然。這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似乎破壞了經典物理學的一些基本規則: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光傳播得快,它只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科學家們無法解釋這些粒子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是蟲洞嗎?
  • 引力波回聲,證實霍金量子黑洞的假設,或與相對論預測截然不同!
    引力波信號中的"回聲"表明,黑洞的事件視界可能比科學家目前認為的要複雜得多。滑鐵盧大學研究報告表示:首次試探性地探測到了這些引力波回聲,這些引力波回聲是由新形成黑洞周圍的微觀量子「fuzz」造成。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由空間中質量大、緻密的天體的碰撞產生(如黑洞或中子星等)。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我們需要引入量子引力理論因為在量子力學的計算中會受到「無限」的困擾,量子力學中假設時空可以被無限分割為更小的單元,根據假設,物理過程和場強度是越來越小的尺寸的加和,除非使用「重整化」的數學手段,否則這些無限小單元的無限加和就會導致計算的「爆炸」。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
  • 黑洞如何蒸發,霍金輻射與量子糾纏之間有什麼聯繫,本文為你解惑
    這周我們欄目的問題由斯賓塞繆勒提出:「自從霍金髮現了霍金輻射的存在之後,科學類出版界將其描述成----因為一對量子糾纏在一起的粒子在事件視界附近同時產生,其中一個粒子被黑洞吸入,另一個則以霍金輻射的形式逃逸了,造成了黑洞的『蒸發』,進而導致黑洞最終完全被『蒸發』掉。問題是,如果有一個粒子被黑洞吸入,為什麼反而黑洞還會變小呢?難道在常理看來不應該導致其質量的增加嗎?」
  • 又一個公式誕生,能夠計算出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霍金又對了!
    物理學家開發出了一個公式來計算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這使得物理學家可以確定:通過對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進行量子修正,這種輻射將如何改變。這個公式將能讓物理學家通過觀察黑洞來測試不同版本量子引力理論的準確性,並包括朝著長期尋求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聯繫起來的「大統一理論」邁出了一步,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D》期刊上,雖然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與引力波相對應。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架的黑洞奇點,真可能通向另一個宇宙嗎?
    ,從下亮上暗的特性判斷出了黑洞自轉的形成的藍移和紅移。,廣相認為這個奇點密度無限大,但尺寸無限小,而且位置是確定的,量子力學認為尺寸無限小,它就適合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它的位置是不可確定!我們前文說明了,過了黑洞的視界以後,理論上不可能有任何信息被傳遞出來,而事實上在M87*黑洞視界半徑的2.5倍處時我們的觀測手段已經無法獲知任何信息,那麼黑洞內的世界我們是無法被真正觀測到的!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又一個公式誕生:能夠計算出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
    2021-01-11 07:52:42 來源: 物理 舉報   物理學家開發出了一個公式來計算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
  • 引力波回聲,證實霍金量子黑洞的假設,或與相對論預測截然不同?
    ,黑洞的事件視界可能比科學家目前認為的要複雜得多。這是科學家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理解,直到史蒂芬·霍金利用量子力學預測量子粒子會慢慢從黑洞中「洩漏」出來,在學術上我們現在稱之為霍金輻射。在探測到引力波之前,科學家們一直無法通過實驗確定是否有物質逃離黑洞。  如果霍金輻射的量子fuzz確實存在於黑洞周圍,引力波可能會從其上反彈。 這將在主要引力碰撞事件之後產生較小的引力波信號,類似於重複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