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取決於引力

2020-11-26 天文在線

提問:據我所知,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那這是否說明其中有一方有問題的呢?

答道: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許多方面並不矛盾,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能夠相互包容……

首先,目前的量子理論以及量子場論從一開始就有著完全相對論性。可以說,相對論是「嵌入」量子力學的。相對論是唯一一種能夠解釋粒子的產生以及湮滅因果關係的量子學說(對於研究者而言,原因永比結果重要)。

我所言的完全相對論性,也就是所謂的狹義相對論。反過來看,量子場論是可行的,但是它能夠在廣義相對論所定義的可扭曲的背景下存在。這麼一來,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必須完全接受場的概念並完全放棄粒子的概念)。

那麼,這有什麼用呢?愛因斯坦通過應力-能量張量告訴我們,物質是引力的來源。但是在量子學理論中,這種應力-能量張量不是由數字組成,而是由所謂的非交換算子組成。這是否意味著引力場也必須用量子理論來描述?或許事實就是這樣……但是,還沒有人成功。 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可行的引力量子理論。

圖解: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此次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學家聚集在一起討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

那我們真的需要一個這樣的理論嗎?目前有一種簡單修改過的(幾乎可以說是太簡單)理論能允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很好地共存:使用應力-能量張量的期望值,從而替代表示應力-能量張量的量子算子。這些數據可以代入到愛因斯坦的場方程中。這種方法被稱為半經典引力,而且它的效果不錯。除了大爆炸之後的瞬間或黑洞深處的奇點附近,半經典引力可以精準地描述所有地方。也就是說,我們永遠無法通過實驗來探索的地點和時間。

圖解:普朗克定律(綠)、維恩定律(藍)和瑞利-金斯定律(紅)在頻域下的比較,可見維恩定律在高頻區域和普朗克定律相符,瑞利-金斯定律在低頻區域和普朗克定律相符。

那麼,或許半經典引力就是答案?如果你覺得可以的話,這勉強算是答案,但有許多人強烈反對這個答案。因此,有一些哲理性的思考超過了半經典引力的範疇。當然,也可能是這些理性思考誤導了我們,只有我們抓住真相的時候才知道哪一種解釋是答案。

圖解:光電效應示意圖:來自左上方的光子衝擊到金屬板,將電子逐出金屬板,並且向右上方移去。

但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不是無法相容的。事實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基本上是相容的,甚至可以說一直是相容的。

據我所知,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那這是否說明其中有一方有問題的呢?

首先要表揚一下這個提問者,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顯然,被問及的是廣義相對論。

圖解:按照氫原子或類氫原子的玻爾模型,帶負價的電子被局限於原子殼層,它們環繞著尺寸很小的帶正價原子核。電子從一個能量較高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軌道時,會以電磁波的形式將能量差釋出。

廣義相對論是唯一一個將時間和空間作為操作數的經典理論,操作數也就是由方程式產生,而不僅僅是由方程產生的其他參數的坐標。

這也就是說,我們或許應該將時間和空間進行量化。這正是造成問題的原因。在量化其他場,比如量化力場時,人們發現要計算兩個粒子相互作用時發生的情況(即散射,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粒子可能會像加速器碰撞那樣脫落),要將所有可能的路徑無限積分。 這個運算是無窮大的,但是我們可以將數據重新規劃從而獲得正確答案。之後,我們就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加速器實驗中我們將會看到什麼情形,並驗證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圖解:設定施特恩-格拉赫實驗儀器的磁場方向為z-軸,入射的銀原子束可以被分裂成兩道銀原子束,每一道銀原子束代表一種量子態,上旋或下旋。

至於引力,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可以做到將量化的空間和時間累加這項整合的工作,因此,沒有加速器的預測,也沒有大爆炸的前瞬間以及物質與能量湧向黑洞中可能存在的奇點(如果不是針對量子理論的話)時的預測。換句話說,基於時空的量子理論在我們的研究中無濟於事。

弦理論設法在量化時空的情況下列出部分引力的影響。不過弦理論本身還有待證明其正確性。

圈量子引力試圖量化時空,不過目前還未到達可以測試檢驗的程度。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兩個方法目前仍還沒被證實。

圖解:在無限深方形阱裡,兩個全同費米子的反對稱性波函數繪圖。

用其他任何方式表達引力並不能讓大家所信服。時空是滿足等效原理最明顯的條件,也就是說,時空可以解釋引力如何對一切事物有著相同的影響。這是因為時間和空間對萬事萬物都有著一樣的影響,大多數相對論者認為這是「美妙的」。

同時,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無法直接驗證廣義相對論中的空間曲率是空間的擴展還是時間的收縮。如果宇宙的擴張是宇宙內部物體的收縮,那麼公眾將會持有懷疑態度,因此,人們更傾向於士空間的擴張。但實際上,我們無法通過實驗確切地分辨兩者。

圖解:假設一個零自旋中性π介子衰變成一個電子與一個正電子,這兩個衰變產物各自朝著相反方向移動,雖然彼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它們仍舊會發生量子糾纏現象。

從1998年和1999年的數據顯示,我們能夠看到的宇宙是平坦的。實際上,我們無法進行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以及其內部進行實驗,從而獲得正確結果。在可以通過實驗獲得的範圍內,可以用一種不太浪漫,美觀和政治上正確的方式來制定引力,而不必對時空進行量化。 但是沒有人會這樣做。這就好像要讓藝術家去畫一副醜陋的畫,這幅畫是可能會有價值的,但是藝術家不會去這樣做。

圖解:波動光學在短波長極限成為幾何光學,類似地,量子力學在普朗克常數趨零極限成為經典力學。基本而言,在普朗克常數趨零極限,可以從量子力學的薛丁格方程推導出經典力學的哈密頓-亞可比方程。詳盡細節,請參閱條目哈密頓-亞可比方程。

綜上所述,在引力中,有一個場是取決於物質確切的位置以及質量。在量子理論中,你可以疊加許多東西,比如例子一開始會出現在很多地方,我們就可以疊加位置(例如雙縫實驗)。 那麼,你是否只是將一類東西累加放在其中的引力場?或者是你還有另一個想法,去嘗試單獨量化引力場? 至於後者,你可以看到會越變越複雜。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quora- Consumer Tech-秒渺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未解之謎
    引力雖然是人類認識到的第一個基本力,但人們卻對其了解最少。物理學家可以精確地預測引力對恆星和行星的影響,但是沒人知道力如何與微小粒子或量子相互作用。因此,人們寄希望於一個引力規則控制所有星系,夸克及其之間所有事物的簡單期望推動了量子引力理論。
  • 計時理論結合了量子時鐘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研究描述的效果顯示,疊加的一個原子的能力在一個以上的狀態在同一存在時間-leads在校正原子鐘稱為「量子時間膨脹」。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考慮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外的量子效應,從而對時間的本質做出了新的預測。
  • 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量子引力理論是一種結合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假想理論,它可以解答一些我們關於物理世界的深刻提問,稱它為物理界的聖杯實至名歸。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引力理論?我們需要引入量子引力理論因為在量子力學的計算中會受到「無限」的困擾,量子力學中假設時空可以被無限分割為更小的單元,根據假設,物理過程和場強度是越來越小的尺寸的加和,除非使用「重整化」的數學手段,否則這些無限小單元的無限加和就會導致計算的「爆炸」。
  • 【科技日報】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國科學院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具體來說就是,兩條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原理以及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構建了相對論。他在相對論中統一了「空間」和「時間」,並且它認為:空間和時間並不是分立的,而應該結合起來看,並稱為時空,或者四維時空。愛因斯坦的老師閔可夫斯基則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時空光錐的概念。
  • 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合,找到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
    物理學家提議替代黑洞,物理學家已經將量子力學概念與廣義相對論結合在一起,從而找到了替代黑洞奇點的新方法。當您跨過兩個黑洞的假設選擇時,您會得到什麼?,這是一個自洽的半經典相對論恆星,發表了有關恆星命運的新數學模型。
  • 這個新方程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R(Rosen)和P(Podolsky)則是另外兩位物理學家的首寫字母,他們與愛因斯坦在1935年共同發表了兩篇非常有意思的論文。這個公式迷人之處在於,它連接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我們知道,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各自領域出色的描述著我們生活的世界,它們也預言過許多聽起來有違常識的概念。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無法統一?愛因斯坦自己也無法做到
    相反,我們進入了量子的領域:在那裡,基本的非決定論統治著我們,我們需要一個關於自然如何運作的全新的描述。但即使是量子力學本身也有失敗之處。他們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夢想——對現實的完整、確定性的描述。這是為什麼。
  • 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可統一了?
    本文轉自中國科學網-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徐玢)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此前量子場論的建立,使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功統一。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研究最小事物的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宏觀宇宙有什麼關係?
  • 在JT引力中成功實現: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想出一個方程式來統一宇宙微觀和宏觀的定律:即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現在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新研究證明了這種統一在JT引力中能成功實現。在一維域的簡化玩具模型中,揭示了全息原理,即信息是如何存儲在另一個維度的邊界上。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人們什麼物理?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沒有告訴我們真實的物理,愛因斯坦還是有點可愛的:既是光子第一提出者,又是光子的第一質疑者,承認50年探究沒有認識到光子本質!最終覺悟到錯了,全部手稿付之一炬,誠實可嘉!使崇拜他的人即使沒有學懂他的「天才相對論」仍然尊敬不已!
  • 火妹科技:行業外的知識:量子力學
    分子是由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而結合在一起的整體,這種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關係稱為分子結構。由於分子內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分子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僅取決於組成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更取決於分子的結構。凝聚態,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組成,並且粒子間有很強相互作用的系統。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凝聚態物質。固態和液態是最常見的凝聚態。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
  • 為什麼相對論比量子力學更容易被人接受?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上個世紀物理學建立起的兩座科學大廈,物理學也就此從經典物理學跨入現代物理學。相對論給人類帶來了全新的時空觀,廣義相對論將引力進行了幾何化處理。量子力學的建立使人類認識到世界是不連續的,量子世界中的反常與人類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完全不相符。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未來在哪?
    提問: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否需要統一呢?回答: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皆是描述自然的。我們希望有一種對於自然的描述,它是能夠自圓其說的。這就是統一的含義:一個能自洽的理論。從實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統一或許是沒必要的。量子場論只在彎曲的空間背景才能被較好的運用。
  • 愛因斯坦尚未統一電磁力,量子力學就橫空出世了
    量子力學誕生愛因斯坦最初的統一之夢尚且只局限在統一引力與電磁力,然而這兩種力尚未完成統一,物理史上一場更加翻天覆地的新理論誕生了,它就是量子力學。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電磁理論,都無法解釋原子裡面各種微觀粒子的運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量子力學誕生了。
  • 弦理論真的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
    在愛因斯坦撰寫的《相對論的意義》(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重印版本的前言中,弦理論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寫道,超弦理論成功地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除此之外,它也有能力平等的包含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
  • 在未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統一嗎?科學家是這樣看的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不可調和我們要想真正理解黑洞、時間的起源和空間的本質,需要在某種程度上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但是,這兩個理論在本質上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定會交融到一起。目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分別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它們看起來卻不可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