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量子糾纏的意義

2020-11-24 觀察者網

過去幾百年科學的發展很迅速。不過,時至今日,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本世紀我們剩86年去解開他們。

10.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並不難,卻總是解決不了。對於生命基本構成是如何在原始條件下產生,或者是如何從太空來到地球的,不斷有各種新發現冒出來。

9.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80多年前天文學家就發現,太空中的引力遠比可見物質能產生的引力要多。探索產生額外引力的那種未知亞原子粒子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一些實驗中得到的線索總是在其他實驗中被推翻。

8.推動宇宙加速的暗能量本質是什麼?

加入你覺得暗物質太難研究了,那麼試試解釋暗能量吧。有一種物質在推動著宇宙以日益加快的速度膨脹。但暗能量的本質仍是個謎。

7.如何衡量證據?

這個問題太神秘了,以至於許多科學家都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舉個例子:你做了一個實驗,得到具有重要統計學意義的數據結果,然後重複實驗,結果一樣,那你就會認為這樣得到的證據比做一次實驗要強。但假如第二次實驗得出的數據意義稍弱一些,那麼兩次實驗的合併P值反而更弱了,儘管實驗證據原本應被認為是更強的。

6.基因、癌症和運氣

你最近可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即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是運氣不佳,美國《科學》周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是這樣說的。該研究引發了抗議之聲,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會給公眾「傳遞錯誤的信息」。專家們對隨即突變(壞運氣)、遺傳(父母的原因)、生活方式(你自己的原因)和環境(別人的原因)等因素到底孰輕孰重也意見不一。把這些問題理出頭緒,同時解決有關癌症的其他謎團應是21世紀科學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5.空間還有多出來的維度嗎?

不管有多少維度,它們都是必要的。這個問題或許應該這樣問:空間到底有多少維度?許多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要想正確地解釋宇宙,普通的三維肯定是不夠的。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卡-丘」空間——這是個能以無數不同的方式蜷縮的高緯空間,要想探查到其中有多少額外的維度存在是非常困難的。要想知道這其中無數可能性中哪種是我們與所生存的宇宙相對應,那就難上加難了。

4.時間的本質

這麼多謎團,解決它們的時間又很緊迫,除非我們了解了的時間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些利用時間的捷徑。時間持續和逝去的本質是什麼——是虛幻的還是以某種難以琢磨的方式「真實」存在?時間的方向是什麼——總是向前走嗎?為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信息能向過去傳遞嗎?也許最大的謎團就是,這些有關時間的問題是相互聯繫的還是各自獨立的?

3.量子引力

量子物理學和廣義相對論似乎都準確地描述了宇宙及其組成,但這兩者看起來卻互不相容。要把它們合併成統一的理論就像在美國國會達成妥協那麼難。不過還是有線索的。1930年,愛因斯坦試圖駁倒量子力學(主要是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他提出,在秤上掛一個盒子,在盒子上綁一個時鐘,這樣就既能測量光子的質量,又能測量逃逸出盒子的確切時間(根據海森堡原理,兩者是不能同時測量的)。不過丹麥科學家尼爾斯·玻爾指出,時鐘上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因為隨著盒子在引力場中向上移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會需要時間的變化,那樣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就與海森堡時間測定中的一樣。

2.其他地方存在智慧生命嗎?

似乎很有可能,因為外星球的數量太多了。但要找到外星時間肯定需要接收到確切的消息。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等機構就在尋找這類信息,但迄今還未成功。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根本沒有這樣的信息。第二,有信息,但沒人知道怎麼探測或破譯。

1.量子糾纏的意義

所有關於量子的謎團都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不過假如量子糾纏問題得到解決,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糾纏發生在有著共同歷史卻又相互分離的部分組成的系統中;測量其中一個部分就會揭示出測量其「遠親」時的結果。糾纏是一種自然現象,也在實驗中得到了很好的證實。它表明,時間和空間不會像束縛人類活動那樣束縛量子現象。有關量子糾纏的最新需要解開的問題包括黑洞,黑洞看起來可以出現糾纏,這顯然跟它們通過蟲洞相連接差不多。相關研究顯示,空間、時間和引力都是一個巨大的量子糾纏網絡的組成部分。

量子糾纏是指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這種影響不受距離的限制,即使兩個粒子分隔在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兩端,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會瞬間影響另外一個粒子。

相關焦點

  • 本世紀遺留十大待解科學謎團
    過去幾百年科學的發展很迅速。不過,時至今日,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本世紀我們剩80年去解開他們。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把這些問題理出頭緒,同時解決有關癌症的其他謎團應是21世紀科學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量子糾纏的意義
  • ...家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證實量子糾纏 或打破愛因斯坦光速不變原理
    量子真的也糾結!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有譯為「量子纏結」現象)而糾纏不休,因為這種微觀物理現象似乎不遵守物理學基本定律——光速不變,而被愛因斯坦斥為「幽靈般超距作用」 。今年年初,「量子糾纏」還被列為「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之一。
  • 科研團隊證實量子糾纏 或打破愛因斯坦光速原理
    「量子糾纏」視為21世紀十大未解科學謎團之一  量子真的也糾結!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有譯為「量子纏結」現象)而糾纏不休,因為這種微觀物理現象似乎不遵守物理學基本定律——光速不變,而被愛因斯坦斥為「幽靈般超距作用」 。今年年初,「量子糾纏」還被列為「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之一。
  • 燦坤量子|量子植入,21世紀最嚇人的技術
    2016年8月,中國發射世界首顆墨子號「量子衛星」,這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構建量子通信網絡。量子科技,21世紀最嚇人的技術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發射      中國發射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全世界最難懂的科學被中國佔了先機,中國發射首顆量子通訊衛星
  • 三個人類難以破解的科學謎團,每一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已經有數百年的時間,上個世紀人類迎來了科技飛速發展時期,很多偉大的科學理論,都是在上個世紀提出的。進入21世紀,雖然人類的基礎理論沒有什麼進步,但是科技卻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 量子糾纏是在量子體系中沒有任何確定的意義
    量子糾纏是量子態物理中的一種特殊物理現象,被廣泛應用於應用物理和工程物理兩個領域。利用量子糾纏,可以使兩個分布在高維空間的電子具有獨立性。例如量子計算機中,通過加入量子通信衛星,量子計算機能夠實現跨越一個經典量子態到另一個經典量子態的轉換。
  • 量子糾纏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量子糾纏和宏觀宇宙到底有什麼聯繫
    宇宙中充滿無數的秘密,人類科學雖然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可是真正想要了解宇宙,其實還差得很遠很遠。不要說龐大無邊界的宇宙,就算是微觀世界,實際上人類也沒有研究透徹,甚至可以說微觀世界更加神秘,遠比宇宙要更難以研究,量子糾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我們面前。
  • 張寶勝不是氣功大師——量子糾纏也只是研究人體科學的初級階段
    無論你有多麼的不相信,但是在現代科學中已經被證實這一切都是真實的,粒子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連接。在物理學的世界裡,量子學的糾纏研究極為普遍,固體物理學家研究數十億個粒子糾纏在一起,通常會有引人注目的新結果,比如超導性,研究發現,超導體是一種宏觀量子糾纏現象,量子糾纏在現代物理學有著重要作用,這是物質和能量的結合原理。當然大規模的量子糾纏是很難實現的。在生物體中就更難被觀察到。
  • 網友問:量子糾纏為什麼能超光速,糾纏效應需要能量嗎?
    糾纏粒子對之間的超距作用,本身是不傳遞能量的,也不傳遞有效信息,至於量子糾纏更深層的機制,目前還是科學中的謎團。量子力學的正統詮釋,可以很好地描述量子糾纏的規律;科學就是這樣,可以通過數學方式,來描述物質的發展規律,至於更深層的機制,科學不一定能揭示。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弱場下的引力作用,但是卻揭示不了引力的本質;又比如我們知道不確定原理的精確公式,卻不了解不確定性原理更深層的機制。
  • 量子糾纏能夠提高21點遊戲勝率,MIT教授:打牌時想到的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除了算牌,量子糾纏效應也可以幫助玩家在 21 點中獲得更多優勢。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於 Physical Review A 上。不過也別高興得太早,這不是那種 100% 制勝的賭博法寶。
  •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2020-05-13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 重磅:潘建偉團隊實現數十公裡遠程量子儲存器糾纏
    研究結果表明,與糾纏光子相比,多節點之間的原子–光子糾纏可能更適合量子糾纏的遠距離傳輸。本項研究演示了兩個相距 50 公裡的量子存儲器的糾纏,這一距離足以連接兩座城市,並比之前報導的距離要遠得多,或為實現多節點、遠距離糾纏鋪平了道路,有助於量子網際網路的開發。
  • 量子糾纏力是第五種相互作用力:一個2043年的理論
    如果說20世紀是一個物理學大革命的世紀(物理學大革命創造了兩個相對論和一個量子力學),那麼21世紀也將是一個量子技術應用大爆發的世紀——量子計算機技術、量子通信技術、量子人工智慧技術、量子比特虛擬技術、量子意識元神上傳技術、量子時空穿越技術等等
  • 量子可糾纏,科研不糾纏
    薛其坤帶領研究團隊,於2013年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榮獲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 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的重大進展之一。早在1900年,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就提出了量子這個概念。「一朵雲降生了量子論,另一朵雲降生了相對論」。
  •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進入21世紀,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nbsp&nbsp&nbsp&nbsp要讓量子技術這個決勝未來的關鍵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是「中國量子軍團」心中的夢想火種。
  • 量子糾纏記
    好在,科學對一切未知的東西,並不輕易否定。  20世紀量子理論的出現,顛覆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很多看法。特別是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驗驗證:具有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狀態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瞬間發生變化——這不就非常類似於「心靈感應」麼?!  當然,這個實驗不是為「心靈感應」做驗證。但基於量子糾纏理論的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的巨大難題。
  • 科學之謎:物理學五大待解之謎
    如今物理學家足以解釋自然界一切常見現象及背後原理,科學家能運用自然規律進行科學發明。自21世紀以後,一時間裡,宇宙奧秘仿佛完全被揭開,自然世界再無新發現。現如今,自然新發現少之又少,物理學發展陷入緩慢階段。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但20世紀初,量子論以其「怪異」「悖論」引起軒然大波。「什麼糾纏、疊加,量子理論為什麼這麼怪?」1992年,一個名叫潘建偉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中向量子論發起挑戰。始於此,他迷上了微觀世界的奧妙與未知,一生與量子「糾纏」。
  • ...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進入21世紀,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讓量子技術這個決勝未來的關鍵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是「中國量子軍團」心中的夢想火種。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實際上,施校長和潘校長上述觀點的核心,都聚焦在量子與生命的關係,及其對生命科學、量子信息、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前瞻性啟示意義。他們作為中國一流大學的副校長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理應對科學發展的趨勢提出自己戰略性的預見。「量子與生命的關係」這一科學命題本身也非異端邪說,對應於量子生物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筆者應新智元之約,嘗試結合前期的一些調研和思考,對上述量子與生命的相關爭議做進一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