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纏粒子對之間的超距作用,本身是不傳遞能量的,也不傳遞有效信息,至於量子糾纏更深層的機制,目前還是科學中的謎團。
量子力學的正統詮釋,可以很好地描述量子糾纏的規律;科學就是這樣,可以通過數學方式,來描述物質的發展規律,至於更深層的機制,科學不一定能揭示。
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弱場下的引力作用,但是卻揭示不了引力的本質;又比如我們知道不確定原理的精確公式,卻不了解不確定性原理更深層的機制。
量子力學描述,處於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它們相距多遠,本質上是一個整體,由同一個波函數進行描述;一旦我們對其進行測量,波函數塌縮成兩個量子態,這種塌縮過程是同時的,無視距離的,塌縮結果也是隨機的,所以不能傳遞有效信息。
其中說到的「有效信息」,部分讀者可能難以理解,我們假設A有一段確定的信息a,要傳遞給B,那麼信息a就是有效信息,無論A通過什麼方式把這段信息傳遞給B了,都說明信息傳遞成功。
在量子糾纏中,無論你用什麼辦法,也無法利用超距作用來傳遞有效信息,因為在量子糾纏中,波函數塌縮結果是隨機的。
但是糾纏粒子的隨機坍縮結果,存在一定關聯性,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關聯性來作為信息傳遞的密鑰,量子通信原理就是這樣的,加密信息只能通過傳統通訊方式進行傳遞,隨機密鑰通過量子糾纏進行傳遞,所以有效信息的傳遞速度取決於傳統通訊,也就無法超過光速。
目前科學家能在數學上,精確預言量子糾纏的所有結果,以及結果的可能性,但是更深層的機制沒人說得清楚,或許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物理學能解釋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