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新華社合肥10月27日電 題: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菁、陳芳、徐海濤

  約一個世紀前,「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玻爾論戰,為人類開啟了量子世界之門。

  進入21世紀,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讓量子技術這個決勝未來的關鍵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是「中國量子軍團」心中的夢想火種。

  這是在安徽創新館拍攝的「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8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120年前量子論誕生之時,中國只能做看客。而今,憑藉一批科學家取得的多光子糾纏、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墨子號」衛星等突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重要推動者與引領者。

  百年量子,探究微觀世界推動人類文明

  10月23日11時,清華大學物理系一間普通辦公室,陽光穿過窗戶灑滿書桌。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正伏案工作,他關注著世界量子科研的新進展,也思考著如何加快培養青年人才。

  圖為薛其坤(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個子不高、鄉音濃濃,從沂蒙山區走出來的薛其坤,樸實而風趣。奮鬥與執著,是無數次接近真理的過程,也是他量子路上的人生信條。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全球物理學最熱門的課題之一,因薛其坤團隊的首次成功觀測,中國標註了量子研究新高度。這項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子器件發展,加速信息革命進程。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論,如今它與相對論並稱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但20世紀初,量子論以其「怪異」「悖論」引起軒然大波。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在辦公室內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合影(2018年12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什麼糾纏、疊加,量子理論為什麼這麼怪?」1992年,一個名叫潘建偉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中向量子論發起挑戰。始於此,他迷上了微觀世界的奧妙與未知,一生與量子「糾纏」。

  20世紀,量子論催生出核能、雷射、半導體,進而發展出計算機、手機、網際網路,史稱第一次量子革命。21世紀以來,新發現、新技術密集湧現,「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戰鼓已敲響!」英國《自然》雜誌說。

  量子科技的潛力難以想像:量子通信理論上可做到絕對保密,量子計算讓運算能力指數級增長,量子測量則將精度提升至「原子級」。

  世界競逐因此你追我趕。

  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展示的「高速量子密鑰生成終端」模型(2019年8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創新自信,中國崛起為世界「量子勁旅」

  2000多年前的墨子不會想到,他的名字有朝一日會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個標誌。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於2016年發射,這意味著,中國將「絕對保密」的量子通信向實用化推進了一大步。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在實驗室內了解科研情況(2016年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41歲當選院士,46歲帶領團隊發射「墨子號」,47歲建成世界首條量子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如今已名震國際學界的潘建偉認為,能擁抱「中國機遇」,是他最大的幸運。

  當前,量子科技已是多國戰略布局的重點。但很少有人知道,研究量子有多難。

  中科院院士王建宇比喻,實現量子衛星「天地實驗」,「相當於人在萬米高空,把硬幣扔進地面的一個儲錢罐。」

  中科大教授郭國平說,研製量子計算機,就像「用原子壘起一座金字塔」。

  中國量子信息研究起步比發達國家晚了約20年。但21世紀以來,中國異軍突起,取得了多項重大原創成果——

  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總控中心工作(2017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多次刷新量子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2013年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2017年開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英國《自然》雜誌評價,中國在量子領域,「從10年前不起眼的國家發展為現在的世界勁旅」。

  「中國量子科研正處在黃金時代。」「墨子號」副總設計師彭承志說,日益強大的國力、催人奮進的氛圍是根本保障。

  關鍵變量,小小量子有望撬動遠大未來

  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旋量子計算研究室內工作(2019年8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創新決勝未來,人才關乎成敗。

  日前,2020國際量子大會召開,吸引了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數千名學者參會,38歲的中科大教授陸朝陽任組委會主席。

  越來越多的青年闖入微觀世界,在與量子的「糾纏」中嶄露鋒芒,「敢於冒險」的火花在創新中綻放。

  34歲的中科大教授林毅恆,成功製備出原子和分子間「跨界」量子糾纏;合肥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是個「90後」,目標是3年內研製出50到10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

  目前,量子科技處於從實驗室邁向市場的關鍵期。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存在不少短板,面臨多重挑戰。

  潘建偉認為,我國量子通信研究水平國際領先,量子計算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線,量子測量還有差距。「我們必須統籌創新要素,牢牢掌握創新和發展主動權!」

  「像嬰兒一樣,剛學走路的時候跌跌撞撞,之後便會健步如飛走上大道。」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認為,應搶抓機遇推動量子應用。

  抓關鍵變量,增發展動能。

  這是正在建設中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無人機照片,4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在北京,成立了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推動產業化;在安徽合肥,產業聚集的「量子大街」初具規模;在山東濟南,規劃到2030年實現量子產業規模300億元……

  「萊特兄弟發明的第一架飛機只飛了12秒,但它證明了人類能飛上天空。」陸朝陽說,隨著對量子規律更深刻的認識,量子科學將開啟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2020-10-28 19:29:56   來源:新華網
  •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nbsp&nbsp&nbsp&nbsp探「微觀世界」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新華社合肥10月27日電 題: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菁、陳芳、徐海濤  約一個世紀前,「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
  • 【新華每日電訊】探「微觀世界」 抓「關鍵變量」——我國科學家與...
    120年前量子論誕生之時,中國只能做看客。而今,憑藉一批科學家取得的多光子糾纏、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墨子號」衛星等突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重要推動者與引領者。10月23日11時,清華大學物理系一間普通辦公室,陽光穿過窗戶灑滿書桌。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正伏案工作,他關注著世界量子科研的新進展,也思考著如何加快培養青年人才。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我國科學家與量子「糾纏」的故事
    但20世紀初,量子論以其「怪異」「悖論」引起軒然大波。「什麼糾纏、疊加,量子理論為什麼這麼怪?」1992年,一個名叫潘建偉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中向量子論發起挑戰。始於此,他迷上了微觀世界的奧妙與未知,一生與量子「糾纏」。
  • 我國為什麼早已擁有?量子衛星的技術領先世界水平
    此項技術引起猜測2016年8月16日,我國發射了世界的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但關於量子技術的具體應用,不過實際上這種微觀粒子層面的科學技術,現在已經悄悄出現在人類世界之中,我國的微觀粒子科技目前僅局限於保密通信和領航這兩個領域。
  • 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讓無數科學家抓狂?
    一提起量子糾纏,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個概念是量子力學裡面的,當我們研究微觀世界就會用到這個概念,但是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微觀世界和我們宏觀世界有一個很大差別,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是概率,這個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反覆提到過。什麼叫一切都是概念?
  • 什麼是量子糾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成果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好多曾經象牙塔中的專業名詞流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聊天當中。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
  • 這個關鍵變量,習近平高度重視
    對量子技術的研究,人類已經研究一個世紀多了。從1900普朗克第一次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再到後來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的概念,2016年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提出了量子「京滬新幹線」的理論……量子科技再一次被更多的科學家認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將目光投注在量子科技上,並致力於揭示量子力學的奧義,讓量子科技在軍用、民用以及人類健康上做貢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社會正在進入「量子技術」時代。
  • 量子糾纏,愛情般的心靈作用?
    微觀世界也是如此,即量子間的量子糾纏。量子與靈魂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猜想,在微觀世界中,量子存在著量子疊加態,即一個量子存在著多種狀態,就比如薛丁格的貓,如果你不進入其中觀察,你永遠不知道它是何種狀態,是一種概率性,但如果你觀察了,它就只有一種狀態,這就是著名的觀察者理論,其中的變量就是人的意識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成果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好多曾經象牙塔中的專業名詞流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聊天當中。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成果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好多曾經象牙塔中的專業名詞流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聊天當中。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
  • 科學家分離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成功,量子網絡研究取得突破
    科學世界中有很大有趣的事情,特別是微觀宇宙的變化,讓人們浮想聯翩。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微觀方面的研究,給人類的科學技術帶來了很大的成果,不過我們依舊需要繼續努力,因為科學家在很多方面,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那就是量子方面的困難,美女小倩給低價推出很多的科學文章,希望朋友們能夠希望,同時大家可以加我粉絲,一起探討。量子科學方面,中國取得的成績令人驕傲,我國的科學家在高能物理層面,可以說已經是世界領先地位。
  • 詭異的量子糾纏,或許是微觀世界更基本的特性
    藉助簡單的理論模型,就有可能建立嚴格按照經典物理規則運行的系統,同時忠實地再現量子力學對單個粒子的預測,甚至是那些最矛盾的預測!那麼量子行為的真正標誌是什麼呢?量子現象的世界充滿了悖論,人類的直覺無法理解,經典物理學也無法解釋。這是我們在量子力學中幾乎總是聽到的論點。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時年5月,愛因斯坦聯合鮑裡斯·波多爾斯基(Boris Podolsky)和內森·羅森(Nathan Rosen)發表了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試圖反駁玻爾等人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解釋。這篇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被稱為EPR悖論或者EPR佯謬。他們的觀點基於兩個假設前提。首先,如果一個測量結果可以被準確預言,那麼一定存在某個屬性與之對應,愛因斯坦稱其為「實在要素」。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時年5月,愛因斯坦聯合鮑裡斯·波多爾斯基(Boris Podolsky)和內森·羅森(Nathan Rosen)發表了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試圖反駁玻爾等人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解釋。這篇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被稱為EPR悖論或者EPR佯謬。他們的觀點基於兩個假設前提。
  • 科研團隊證實量子糾纏 或打破愛因斯坦光速原理
    量子真的也糾結!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有譯為「量子纏結」現象)而糾纏不休,因為這種微觀物理現象似乎不遵守物理學基本定律——光速不變,而被愛因斯坦斥為「幽靈般超距作用」 。今年年初,「量子糾纏」還被列為「21世紀十大待解科學謎團」之一。
  •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
    可能大多數人搞不懂什麼是量子糾纏,但大多數人一定都了解撞球。打撞球的關鍵就是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誰控制得好,誰贏的機會就大。那麼量子糾纏和撞球有什麼關係嗎?一、撞球中隱含的前提兩個球相撞之後分開,它們的位置和速度就會有關聯。當測量其中任意一個球,就會知道另外一個球的位置,不論這個球相距多遠;對於速度的情況也是如此。
  • 量子世界究竟什麼樣的?
    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不可分割。一個事物如果存在最小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我們就可以說它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所有人們熟知的分子、原子、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都是量子的一種表現形態。 量子科技為什麼重要?
  • 量子可糾纏,科研不糾纏
    杭州日報 我們生長於「經典世界」,而今漸漸進入一個嶄新的微觀空間,它叫「量子世界」。 繼5G之後,量子科技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表示要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