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蟲洞和時間旅行……

2020-11-22 鳳凰網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

一旦你有一個運轉中的蟲洞星際之門,你甚至不需要廣義相對論來告訴你如何將其變為時間機器。要記得,如果有兩個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其中一個待在家裡,而另一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外出旅行然後回到家,那麼雙胞胎中外出旅行的那個人就會比待在家裡的那個人年輕。運動中的時鐘轉得慢。如果具備了高度文明的工程資源,我們就可以設想以某種方式抓住蟲洞的一個洞口,並且讓其開始這樣的旅行。當然,要抓住蟲洞洞口這樣飄忽不定的東西並非易事,但是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首先,這種蟲洞洞口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具有很大的質量並且具有相對很強大的引力場--這是必須要有的,這樣才能充分扭曲時空,製造出一個進入蟲洞的開口,這個開口必須足夠大才能讓人和宇宙飛船通過。用來吸引一個引力天體的是另一個引力天體尋找時間的邊緣:黑洞、白洞和蟲洞體;可以想像在蟲洞口前面懸掛一個大物體(可能是一個行星),移動這個大物體以便蟲洞口緊隨其後,就像是一個古老的故事,驢跟在一個它總是夠不到的捆在大棒上的胡蘿蔔後面跑。或者,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給蟲洞洞口小心地加電(當然,不能改變「喉嚨」的幾何機構),並且在電場的幫助下拖動它。毫無疑問,高度文明還有其他高招,但是目前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一旦有辦法拖動蟲洞的一端,你就可以帶著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進行長途旅行,然後將其帶回到靠近蟲洞另一端的地方。這可以是往返另一個星球的旅行,或者僅僅是使得可移動蟲洞口在周圍打轉,直到你在移動參照系之中的時鐘和蟲洞口家中的時鐘之間建立起一個明顯的時間差。更麻煩的是,甚至當我們將移動的蟲洞口帶回來的時候,那個時間差還是存在的。它是與移動蟲洞口相關的空間區域的真實物理屬性;它要比未移動的蟲洞口年輕,因而是後者的過去。

因為時空是以蟲洞幾何結構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的(時空布局與蟲洞相關),這意味著蟲洞將會起到時間機器的作用。一個旅行者跳入已經移動的蟲洞口,他將會在與移動蟲洞口的時間相對應的時間出現在靜止蟲洞口。假定移動蟲洞口旅行得足夠遠並且速度足夠快,在兩個蟲洞口之間創建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差。一個旅行者在時鐘顯示為12點的時候從靜止蟲洞口出發,並且用10分鐘的時間去穿越到達移動蟲洞口,當旅行者的手錶和靜止蟲洞口時鐘都顯示為12點10分的時候他將會到達。然而,如果旅行者現在跳入到移動蟲洞口之中,當他或她出現在靜止蟲洞口的時候(對旅行者而言幾乎是一瞬間),那裡的時間將會是11點10分。旅行者現在可以快速穿越到達移動蟲洞口,到達那裡的時間是11點20分,並且再次跳進去,在10點20分出現在靜止蟲洞口。整個程序可以不斷重複,一次一次地跳躍回到從前,回到兩個蟲洞口之間的時間差形成的時候。與提普勒的時間機器一樣,這種蟲洞只允許它們最遠回到時間機器創建的時候;不過,還有一點與提普勒的時間機器一樣,它允許進入未來的無限旅行,在這種情況下,

進入靜止蟲洞口並出現在移動蟲洞口在旅行者的手錶上只顯示為一瞬間,但是對外部宇宙來說是1個小時。

最大的實際困難是你需要快速地將蟲洞口移到遠處,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時間差。即便是以99.9%的光速旅行10年,也僅能使移動蟲洞口的老化減慢9年10個月,在蟲洞兩端之間創建一個9年10個月的時間差。但是,這些實踐性並不是目前研究時間旅行理論的物理學家的主要關注點--基普•索恩說過(可能會有點過於悲觀),雖然物理學定律允許建造時間機器,但是在未來幾千年建造一個時間機器的機率是「零」。他和他的俱樂部成員(以及其他俱樂部)所關注的是,在使時間旅行成為可能的物理學定律框架內,如何找到一系列符合邏輯的方程式去消除一些著名的時間旅行悖論的物理學基礎。如果時間旅行真的是可能的,如何才能不違背因果關係?或者,換句話說,如何才能修改這些悖論?

《尋找時間的邊緣》/[英]約翰•格裡賓/海南出版社/2014-6

  

相關焦點

  • 時間旅行與蟲洞的奧秘
    星際旅行與時間旅行總是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科幻電影裡,今天作者就與大家一起來探秘時間旅行與蟲洞。根據相對論,沒有物體比光運動的更快,因此如果我們向我們最近的比鄰星發射航天飛船,由於兩者之間約4光年那麼遠,所以我們預料至少要8年才能等飛船歸來。
  • 星際穿越丨基普·索恩:蟲洞、時間旅行和其他
    1988年,基普·索恩博士發表了一篇引起轟動的論文,指出利用時空隧道「蟲洞」或許有可能實現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那麼,自然界是否「容許」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呢?回答這個問題又必須先知道什麼?為此,索恩博士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 可以實現時間旅行的蟲洞,到底有哪些科學依據?
    ——《時間機器》想要實現時間旅行,回到過去,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憑空想像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自從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又再一次燃起了人們對時間旅行的研究。大約100多年,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就提出了「蟲洞」的概念。之後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的時候作出了這樣一種假設:黑洞和白洞直接可以形成蟲洞,通過穿越蟲洞就可以實現時空轉移和時間旅行。
  • 最新論文:通過蟲洞進行時間旅行真存在可能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稱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將人類送入蟲洞該理論假設了很多關於各種物理學模型,但這些模型仍未被證明。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在一篇新論文解釋稱,在某些條件下,如果特定的物理模型準確的話,時間旅行確實存在可能性。唯一的問題是它需要空間中的一個蟲洞,可以讓人類在旅途中存活下來。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它們兩者的存在和轉化,是吸引和排斥這一個古老的兩極對立的生動體現,是萬物變化最深層次的總根源。目前,關於白洞的相關資料少之又少,還沒有具體的觀測證據,證明它的存在,只是從理論上推導,並無查實。講完黑洞和白洞,現在,我要給大家講講蟲洞了。什麼是蟲洞?何為蟲洞?
  • 科學:什麼是蟲洞?時間旅行?蟲洞真的是穿越時空的科學通道嗎?
    說到時間旅行,我們首先需要解釋一個概念:蟲洞。什麼是蟲洞?.蟲洞,也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是連接宇宙中兩個不同時空的一個可能的狹窄隧道。蟲洞是愛因斯坦和內森·羅森在1930年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他們認為蟲洞可以進行瞬間的空間轉移或時間旅行。蟲洞和穿越時空是理論物理學家的假設,也就是說,在理論上,或者在數學方法中,存在這種特殊現象。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的存在,也沒有證明時空旅行真的發生了。
  • 什麼是蟲洞?什麼是時間隧道?時間可不可以旅行?霍金這樣解釋
    時間是否能旅行早已被科學家否定,但是我被時間迷住了,如果我有一臺時間旅行機器,我可以拜訪伽利略,他把望遠鏡指向宇宙的時候,我可以到達宇宙的盡頭。揭開宇宙的全貌,要驗證我們的想法是否可行,我們要以物理學家的眼光去研究時間,也就是第四維時空。四維時空並不難理解。所有物理性質包括我和我的椅子都是三維,任何物體都有長 寬 高。但是還一種量度單位,就是時間單位。
  • 關於時間旅行的五個悖論
    如果跳出因果關係,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許多與時間旅行相關的悖論。下面我就大家列舉五個關於時間的悖論,這些問題給予科學家與時間旅行電影愛好者無數的遐想,但同時又讓他們陷入無數個苦思無眠的夜晚。時間旅行的悖論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閉合因果循環,比如預定悖論和引導悖論。這類悖論是關於自我存在的時間循環,原因與結果在不斷的循環,但是與歷史時間線相連貫。
  • 時間旅行或能成真?科學家發現,一些大質量黑洞事實上是蟲洞
    1935年,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Nathan Rosen)使用廣義相對論對這一思想進行了闡述,提出了穿越時空的「橋梁」的存在。這些橋梁在時空上連接了兩個不同的點,理論上創建了一條捷徑,可以減少旅行的時間和距離。這些快捷方式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或蟲洞。
  • 蟲洞理論付諸實施:NASA宣布研發蟲洞旅行技術
    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他們計劃研發曲速旅行和蟲洞旅行技術,使遠距離宇宙航行成為現實。他們此次研究將涉及未知的物理領域,展開革命性的太空探索。
  • 經典科幻電影中的蟲洞與時空旅行
    時間機器建立在蟲洞的基礎之上,有了這類「通道」理論,時間旅行才有可能實現:時間機器是科學幻想的產物,如果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看,確實給出了諸如封閉類時曲線等與蟲洞有關的理論。廣義相對論中通過黑洞等天體預言了宇宙中存在時空奇點,如果我們要想像這樣的結構,那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無限平面,且是無邊界的狀態,每一處的曲率都是為零。
  • 黑洞和時間旅行有關係嗎?揭秘時間旅行的理論、悖論和可能性
    NASA表示,另一種相關的可能性會在時空點之間創造「蟲洞」。雖然愛因斯坦的方程為這些蟲洞提供了支持,但這些蟲洞會很快就會坍塌,而且只適用於非常小的粒子。此外,科學家們還沒有真正觀察到這些蟲洞的存在,並且創造蟲洞所需的技術也遠遠超出了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任何技術。
  • 一種新的物理學理論認為穿越蟲洞旅行是可能的
    德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首先假設它們的存在,他關於愛因斯坦場方程(史瓦西度量)的解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第一個理論基礎。史瓦西度量標準的一個結果就是他所說的「永恆黑洞」,它本質上是時空中不同點之間的聯繫。
  • 進行時空穿梭時光旅行,怎麼通過「黑洞」和「蟲洞」實現的?
    時間旅行可以說是一些科學家甚至科幻家的終極夢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讓時空穿梭成為可能。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用兩個光量子(光子)證明了時間穿梭至少在量子的尺度上是可行的。對於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也不少,最典型的是黑洞」理論和「蟲洞理論」。在三維的世界裡,存在一個宇宙中的速度限制,那就是光速。質能轉換定律代表著你的速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所以不可能有物體的速度超過光速。
  • 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人類可穿越蟲洞?
    蟲洞旅行是太空科幻小說中最常見的元素之一,假想中的太空飛船可以通過穿越蟲洞來實現超光速旅行(FTL,faster-than-light),瞬間到達在空間上離自己非常遠的地方。哈佛大學的物理研究員 Daniel Jafferis 認為,穩定蟲洞雖可能存在,但實際走完該蟲洞所需花費的時間,在蟲洞外來看可能會比 「穿越」 不穩定蟲洞要長的多。
  • 時間旅行—人類的夢想
    劉遼認為,這句話正是在討論和幻想「逆著時間旅行」。其意思是:「今天出發到越去,昨天就到達了。」如何能讓到達早於出發?那就只有逆著時間旅行才行。而霎時間旅行被納入科學領域進行探討,則是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數學家哥德爾、物理學家紐曼、弗蘭克·J·蒂普勒等人先後在愛因其坦場方程中得到了允許時間旅行的解。
  • 星際旅行的最佳方法蟲洞
    在宇宙深空定位蟲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這方面已有多種理念。有可能從照亮整個通道的蟲洞一端,看見另一端的恆星。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夏茨基的計算表明,讓蟲洞開啟所需的負能量,會把來自蟲洞邊緣的光線推動、聚合成蟲洞邊緣的一圈光暈。
  • 克爾黑洞能產生可穿越蟲洞,但人類想利用蟲洞旅行可謂本末倒置
    蟲洞被認為是一種穿越時空,連接空間中兩個遙遠點的方式。一些流行小說和電影中的角色使用蟲洞作為通往銀河系遙遠部分的入口。然而,沒有觀測證據表明它們存在,也沒有經驗證據表明它們不在某個地方。穩定蟲洞存在的一種方式是由某種外來物質創造和支持。說起來容易,但是什麼是奇異的材料呢?製作蟲洞需要什麼特殊屬性?從理論上講,這種「蟲洞物質」必須具有「負」質量。
  • 關於蟲洞,你知道多少?盤點一下十部和蟲洞有關的科幻電影
    針對蟲洞的常見理解以下幾種:第一種理解認為蟲洞是一種空間的隧道,它是通過捲曲空間來縮短兩個空間之間的距離。第二種理解認為蟲洞連接著黑洞和白洞,黑洞是一種吞噬一切而且只進不出的天體,而白洞則是黑洞的反面,它是不停的往周國空間吐出東西。第三種理解認為蟲洞是時間隧道,通過蟲洞可以回到過去或者前往未來。
  • 太空中旅行有3種方式比光速快: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
    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建立基地,在小行星上建立採礦站,當然,如果這些目標真能實現的話,那是要花費N年時間的。但是,我們永遠不會超越太陽系的邊緣嗎?依照目前的技術這是做不到的。40年前,我們發射了「旅行者1號」,最近它才超越了柯伊伯帶,這個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氣體行星後面的小行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