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的最佳方法蟲洞

2020-08-28 空靈soyoung

在宇宙深空定位蟲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這方面已有多種理念。

有可能從照亮整個通道的蟲洞一端,看見另一端的恆星。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夏茨基的計算表明,讓蟲洞開啟所需的負能量,會把來自蟲洞邊緣的光線推動、聚合成蟲洞邊緣的一圈光暈。夏茨基暗示,蟲洞另一側發生的伽馬射線暴,可能會暴露蟲洞的存在。科學家將可能看見一次伽馬射線暴,但無法識別究竟是哪個星系所產生的。

另一種思路是,蟲洞的開口可能會在我們於一顆恆星前方的觀測視線中飄浮。首先,蟲洞的強大引力場會通過引力透鏡過程增強恆星的星光。接著,隨著恆星星光向下進入蟲洞,恆星會變暗。最後,隨著蟲洞離開恆星,星光在另一次引力透鏡效應中再度達到最亮。這會成為蟲洞的可識別標誌。

或許,識別蟲洞的最重要含義是:外星人或許真的存在。一個大得足以被看見的蟲洞之所以被看見,真正原因可能是某些高度發達的外星人在操控它。




曲速引擎

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米格爾·埃爾古比爾一夜成名,因為他證明了曲速引擎的建造至少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他破解了愛因斯坦的系列方程式,精確證明:可以讓一艘飛船想好快就好快地在時空泡泡上衝浪。但問題是,這也得依賴某種類型的負能量來扭曲空間,提供反引力,推動飛船往返。

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美國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一個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就職於「高端推進物理實驗室」。在工程師兼物理學家哈羅德·懷特率領下,他們進行一系列實驗。有人聲稱,這些實驗顯示了出人預料的性質,可能被用於未來的太空飛行。2014年,這個團隊登上媒體頭條,也遭來一些非議,因為他們發表的研究結果暗示:一種「不可能的」推進系統其實有可能行得通。

這種原本被稱為「特快推進」的系統,是由英國工程師羅傑·索耶提出的。他相信,在適合的條件下,被引入一個錐形模腔的微波能產生一種推進力。一些科學家猛烈抨擊索耶的理論,稱它違反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定律——能量守恆。然而,也有一些科學家團隊(包括懷特團隊)對測試索耶理論有一定興趣。美國宇航局拒絕記者對懷特的採訪申請,但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詹森太空中心一個團隊的超光速理論研究成為頭條新聞,但這屬於一種概念性調查。」換句話說,打好行囊、準備深空旅行其實為期還遠。

有可能會使得深空旅行成為可能的進展,也許並不一定會來自實驗。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新延伸,或許向我們顯示了怎樣突破光速限制。根據現有理論,我們應該無法打破光速限制。但一些科學家相信,現有的光速理論有缺陷,該理論並非是堅不可摧的。倫敦帝國大學的物理學家若昂·馬奎荷一直致力於研發一種全新的引力理論,它適用於引力變得極強的情況,例如在黑洞附近或接近大爆炸(宇宙誕生)時刻的狀況。這兩者都是廣義相對論崩潰之地。馬奎荷提出的一種假說是,在大爆炸之後的時刻,光速比地球上見到的光速高得多。除了能解釋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宇宙學觀測結果之外,馬奎荷的這一假說還能打開深空旅行的高速通道。

這之所以成為一種可能性,是因為許多有關早期宇宙的理論都預測了一種叫作「宇宙弦」的現象。這些弦是大爆炸的剩餘,至今未被直接觀察到。作為時空中的「摺痕」或「皺紋」,宇宙弦其實是太空中略微有差異地區之間的邊界。它們很像晶體中可能出現的瑕疵。重要的是,它們的規模很大,光速在靠近它們的地方很可能會增加,並且會沿著弦的直徑一直保持高速。從理論上說,飛船完全可以沿著宇宙弦飛行,把宇宙弦作為通往其他恆星的一條深空高速路。其中的美妙在於,你無須打破光速限制,只需某種強力引擎來加速飛船。

然而,如此激動人心的技術要變成現實的話,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馬奎荷甚至不願意預測這種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實際上,科學界一致認為,深空旅行目前只能停留在科幻理念中。



什麼是負能量?

負能量是一種能產生反引力的假想物質。它與另一種假想物質——奇異物質有關,而它們的特性迄今未能在實驗室中觀測到。無人知道這些物質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數學上的可能性。

曲速引擎 太空衝浪

廣義相對論讓超光速太空飛行看似不可能。但時空本身並不受廣義相對論限制。曲速引擎能夠扭曲宇宙結構,使時空在飛船前方壓縮,在飛船後方膨脹。如此一來,飛船就能憑藉這種運動「衝浪」——以超光速飛行,同時讓自己在曲速泡(未被改變的正常時空)內部的小小時空中保持基本靜止。這如果能實現,絕對堪稱美妙。

1 假想中存在的負能量,可讓飛船背後的時空劇烈膨脹。

2 在飛船前方,常規能量會創造一個強有力的壓縮區域。

3 飛船在一個相對平坦的時空(曲速泡)中「衝浪」。

4 宇宙結構的扭曲程度,決定著飛船「衝浪」的速度。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丨基普·索恩:蟲洞、時間旅行和其他
    1988年,基普·索恩博士發表了一篇引起轟動的論文,指出利用時空隧道「蟲洞」或許有可能實現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那麼,自然界是否「容許」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呢?回答這個問題又必須先知道什麼?為此,索恩博士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 《星際穿越》中的時光旅行:蟲洞理論上能夠實現這一切
    在很多的科幻小說中,時光旅行永遠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比如說14年非常火爆的電影《星際穿越》就講到了時空旅行,還有很多人記憶非常深的電影《終結者》系列,都讓人感嘆時空旅行的奇妙,對時空旅行充滿了幻想,那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可能實現時空穿越嗎?
  • 關於蟲洞和時間旅行……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一旦你有一個運轉中的蟲洞星際之門,你甚至不需要廣義相對論來告訴你如何將其變為時間機器。要記得,如果有兩個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其中一個待在家裡,而另一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外出旅行然後回到家,那麼雙胞胎中外出旅行的那個人就會比待在家裡的那個人年輕。運動中的時鐘轉得慢。如果具備了高度文明的工程資源,我們就可以設想以某種方式抓住蟲洞的一個洞口,並且讓其開始這樣的旅行。當然,要抓住蟲洞洞口這樣飄忽不定的東西並非易事,但是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
  • 經典科幻電影中的蟲洞與時空旅行
    時間機器建立在蟲洞的基礎之上,有了這類「通道」理論,時間旅行才有可能實現:時間機器是科學幻想的產物,如果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看,確實給出了諸如封閉類時曲線等與蟲洞有關的理論。廣義相對論中通過黑洞等天體預言了宇宙中存在時空奇點,如果我們要想像這樣的結構,那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無限平面,且是無邊界的狀態,每一處的曲率都是為零。
  • 蟲洞理論付諸實施:NASA宣布研發蟲洞旅行技術
    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該理論。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時間旅行與蟲洞的奧秘
    星際旅行與時間旅行總是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科幻電影裡,今天作者就與大家一起來探秘時間旅行與蟲洞。根據相對論,沒有物體比光運動的更快,因此如果我們向我們最近的比鄰星發射航天飛船,由於兩者之間約4光年那麼遠,所以我們預料至少要8年才能等飛船歸來。
  • 蟲洞到底是什麼?研究者發現:蟲洞竟是外星人的星際高速公路!
    蟲洞到底是什麼?研究者發現:蟲洞竟是外星人的星際高速公路!蟲洞是什麼?
  • 《星際穿越》裡的蟲洞離我們還有多遠?
    如果你是科幻電影迷,那麼你一定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影片中一隊探險家對蟲洞有了新的發現,決定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一場超越人類對太空旅行極限的星際航行大冒險。這部電影不僅在2015年獲得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獎,也讓人對一些科學知識名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 星際旅行?在未來我們會遇見怎樣的宇宙
    人人都有星際旅行的夢想!然而不幸的是,這顆新發現的星球克卜勒—452b,位於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的天鵝座,假如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進行星際旅行,以光速前行,需要1400年才能抵達克卜勒-452b,這個時間是人類長命百歲的14倍。宇宙那麼大,克卜勒—452b的距離還算近的,但遠非人類有生之年所能企及,但星際旅行的夢想人人都有。
  • 愛因斯坦第二大理論的預測,一旦被驗證,人類或能實現星際旅行
    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第二大理論「愛因斯坦-羅森橋」蟲洞理論,該理論指出蟲洞是可以進行時空穿梭的,是宇宙中白洞以及黑洞的連接通道,不過想要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是很困難的,因為蟲洞的引力是十分巨大的,這與弗萊姆提出的蟲洞無引力的說法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愛因斯坦認為蟲洞的引力是無限大的,但是蟲洞卻是人類實現星際旅行的重要通道。既然如此,那麼人們應該怎樣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呢?
  • 克爾黑洞能產生可穿越蟲洞,但人類想利用蟲洞旅行可謂本末倒置
    蟲洞被認為是一種穿越時空,連接空間中兩個遙遠點的方式。一些流行小說和電影中的角色使用蟲洞作為通往銀河系遙遠部分的入口。然而,沒有觀測證據表明它們存在,也沒有經驗證據表明它們不在某個地方。穩定蟲洞存在的一種方式是由某種外來物質創造和支持。說起來容易,但是什麼是奇異的材料呢?製作蟲洞需要什麼特殊屬性?從理論上講,這種「蟲洞物質」必須具有「負」質量。
  • 《星際穿越》:太空人能活著穿過蟲洞嗎?
    索恩曾經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不過現在已經退休在家。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曾經幫助卡爾·薩根(Carl Sagan)設計著名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中的蟲洞。《星際穿越》電影中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很多人都認為電影中對蟲洞與黑洞描繪的準確性可能在整個電影史上數一數二。當然,在電影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沒有提及:你如何在這樣的一次星際穿越中活下來?
  • 蟲洞理論:《星際穿越》真正的科學養分
    原標題:蟲洞理論:《星際穿越》真正的科學養分   《星際穿越》科學顧問基普·S·索恩名聲大噪。他的研究成果《蟲洞、時間機器和弱能量條件》基於數理上的自洽性而非現實可能性,對愛因斯坦場方程進行了嚴密推導,成為第一篇被國際頂級物理學雜誌《物理學評論》發表的、帶有「時間機器」字眼的論文。而此前,保守的物理學家視「時空旅行」為無稽之談。
  • 愛因斯坦曾表示,蟲洞可穿梭時空,人類能藉此實現星際遠航?
    因此有科學家表示,蟲洞的產生應該是在星體爆炸時,產生旋渦從而形成,巨大的能量爆炸足以打通另一時空,這樣穩定下來便形成的蟲洞。而且多種神秘現象也表明存在時空節點,而這種時空節點或許就是蟲洞,只是我們目前無法發現,但是黑洞的出現卻為我們提供了方法。我們只需要不斷的去挖掘黑洞,將黑洞的秘密破開之後,或許蟲洞就將迎刃而解,到時我們便可利用蟲洞,穿梭時空。
  • 沿黑洞蟲洞白洞就能超光速星際旅行,穿越時空?別做夢,絕無可能
    有相當多的人(包括一些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他們認為有黑洞就會有與之相對應的白洞,它們之間有蟲洞相連接著,可傳輸物質及能量。他們猜測一對黑洞和白洞,它們向外的一面,都從邊緣向中心逐漸凹進去的,中間都是空洞,兩洞之間通過隱形蟲洞連成一體。想穿越時空,或欲藉助黑、白洞之力的星際旅行者,利用黑洞巨大的引力,將他們的人和攜帶物(包括飛船),飛快地吸入黑洞,以超光速經蟲洞從白洞噴出。
  • 恆星這個「小動作」 或能揭示蟲洞的存在
    科幻故事中的蟲洞真的存在嗎?新的方法如何尋找蟲洞?如果蟲洞真的存在,我們在穿越蟲洞時需要克服哪些困難?此時,螞蟻再從A點走到B點,「距離」就大為縮短,進而避免了漫長的星際旅行。「蟲洞相當於高維空間的一個通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方式,讓我們能夠進行星際旅行。」基普·索恩此前就寫過一個利用蟲洞進行星際旅行的劇本,後來被導演斯託弗·諾蘭搬上熒幕,打造了著名的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
  • 從《星際穿越》看穿越蟲洞的可能性丨壹讀精選
    索恩曾經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不過現在已經退休在家。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曾經幫助卡爾·薩根(Carl Sagan)設計著名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中的蟲洞。《星際穿越》電影中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很多人都認為電影中對蟲洞與黑洞描繪的準確性可能在整個電影史上數一數二。當然,在電影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沒有提及:你如何在這樣的一次星際穿越中活下來?
  • 人能活著穿越蟲洞嗎?-星際穿越,蟲洞,黑洞,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
    科幻太空史詩《星際穿越》正在熱映,劇中人類文明正面臨毀滅的危險,但是太空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土星附近神秘地出現了一個蟲洞。這條穿越時空的隧道通向一個遙遠的星系,人類可以穿過這條隧道,找尋一個可以殖民的星球,以延續我們的文明。電影中的蟲洞是基於真實的物理學理論的,由天體物理學先驅基普·索恩(Kip Thorne)建立。
  • 星際穿越!研究表明,瞬間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是可能的
    科學家提出,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可能成為可能。物理學支持蟲洞的概念,但直到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蟲洞太小而且不穩定,不適合人穿越。這是一個有點令人困惑的概念,但蟲洞本質上是一種理論方法摺疊空間和時間,這樣空間中的兩個地方就可以連接在一起。
  • 未來實現星際旅行的3種技術,或許就是那些UFO使用的技術?
    人們都知道光速每秒可跑30萬公裡的距離,我們的銀河系的直徑約有10萬光年,就是說以光速也需要十萬年才能橫穿銀河系,然而銀河系只不過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普通星系,如果人類未來想要探索銀河系以外的世界,顯然即便飛行的速度接近光速也是不現實的,不過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突破速度限制的幾種理論,或許能成為人類未來探索宇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