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第二大理論的預測,一旦被驗證,人類或能實現星際旅行

2020-11-23 三體使者

引言:隨著宇宙引力波的發現,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了證實,宇宙中的時空受到引力的作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也是愛因斯坦第二大理論提出的基礎,人類一旦超越了引力引起的時空扭曲,那麼就可以實現星際旅行了,人類可以通過扭曲的時空通道進入下一個星球,而這個時空通道就是人們口中的蟲洞。那麼愛因斯坦對於蟲洞的解釋是怎樣的?人們可以通過蟲洞可以進行星際旅行嗎?

根據世界物理學的發展,蟲洞一開始並不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而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弗萊姆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來的。當時廣義相對論剛剛發表幾個月,弗萊姆就提出了關於宇宙的進一步思考,提出了蟲洞的初步構思,弗萊姆認為蟲洞是一個對稱的、沒有任何引力的球體外形,在宇宙中由於引力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一塊中間區域,這個中間區域就是蟲洞的入口。

對此,愛因斯坦以及羅森對蟲洞進行了研究,並在1930年證實了蟲洞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蟲洞對於星際旅行的作用。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第二大理論「愛因斯坦-羅森橋」蟲洞理論,該理論指出蟲洞是可以進行時空穿梭的,是宇宙中白洞以及黑洞的連接通道,不過想要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是很困難的,因為蟲洞的引力是十分巨大的,這與弗萊姆提出的蟲洞無引力的說法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愛因斯坦認為蟲洞的引力是無限大的,但是蟲洞卻是人類實現星際旅行的重要通道。既然如此,那麼人們應該怎樣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呢?

其實愛因斯坦對於蟲洞的預測是比較簡單的,只是預測了蟲洞的存在以及蟲洞可以進行星際旅行,但是卻沒有通過預測出怎樣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針對此,物理學家霍金提出了量子平行世界理論,在量子平行世界理論中,蟲洞並不是簡單的引力中心,而是平行世界的移動通道,也就是說宇宙並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有著多重宇宙,這些宇宙的連接是通過蟲洞實現的,但是在霍金理論中蟲洞的存在是微小的,空間尺度是普朗克尺寸1.616×10^-35 米,換句話說平行世界的蟲洞並不足以讓任何物體通過,人類根本就不能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

因此霍金認為蟲洞的空間尺度並不足以讓人類進行星際旅行,畢竟蟲洞的尺寸太小,而且引力非常大。不過物理界的巨擎基普·索恩卻認為只要有足夠多的負能量就可以改變蟲洞的能量變化,增加蟲洞的尺度,使得人類可以穿越蟲洞進行星際旅行,當然想要產生大量的負能量可以能量激發兩塊不帶電的平行金屬板來實現。可見,蟲洞的尺度是可以改變的,通過負能量的激發改變蟲洞尺度,從而實現人類的星際旅行。

對此,小編認為蟲洞是有可能存在的,無論是黑洞的扭曲時空還是平行宇宙通道,都是有可能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蟲洞,但是人類想要通過蟲洞進行星際旅行的話,那麼就要有足夠多的能量來改變蟲洞的空間尺度,同時支撐飛船通過蟲洞,因此實行蟲洞之旅需要科學家清楚認識量子力學以及引力論之間的完美關係,通過足夠的能量來克服力的作用進行星際旅行。那麼對於蟲洞理論,你的想法是怎樣的呢?蟲洞到底是怎樣的?人類可以通過增加負能量來打開蟲洞的通道嗎?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比黑洞更牛的預測,一旦發現,人類將可能實現星際穿越!
    畢竟這是繼引力波之後,又一次有實證,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不過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並不會讓科學家們停下探索宇宙的腳步。也許現在科學家們就已經將眼光瞄向了愛因斯坦另一個比黑洞更牛的預測,而我們也可能會更期待愛因斯坦的另一個預測被證實。因為這個預測一旦被發現,也許人類就將真正實現星際穿越和時間旅行的夢想。
  • 如果愛因斯坦的這一預言成真,人類將能實現時空穿越!
    2016年,人類首次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2019年4月,一組之前對我們格外神秘的黑洞照片被公布,這也是人類首次真切的看到黑洞的樣子。同時,這組照片還用實例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若干年前對於黑洞的預測是多麼的準確。但愛因斯坦還有一個預測,一旦這個預測成真,人類將有可能實現科幻電影中的時空穿越。
  • 愛因斯坦曾表示,蟲洞可穿梭時空,人類能藉此實現星際遠航?
    愛因斯坦曾經預言宇宙之中存在三種洞,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散發的能量的白洞,以及特別詭異可以實現時空穿越的蟲洞。穿越時空的蟲洞蟲洞被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時空節點,用來連接兩個不同的時空,也就是說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某一或者某些節點,可以實現時空穿越,但這些節點看不到,摸不到,根本無從下手,就連愛因斯坦都表示蟲洞不過是「數字把戲」,根本無法實現。
  • 超越光速極限的曲速引擎技術,一旦突破,人類將開啟星際旅行!
    說起曲速,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星際迷航,在電影中飛船通過曲速飛行,可以在宇宙星系中來回穿梭,一瞬間即可前往幾百光年乃至上萬光年的區域,那麼這曲速到底是什麼?它為何又可以超越光速呢?早在上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告訴我們,光速是速度的極限值,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由於物體的動量會隨著速度加快而增大,一旦達到光速動量將趨勢與無窮大,根據質增效應可推倒出光速無法被超越,既然光速不可被超越,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在廣闊的宇宙中進行星際旅行呢?
  • 人類實現星際旅行,還遙遠嗎?科學家:造出這個就可以實現了
    提到星際旅行,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迷航》,電影中,有很多當時預言的先進的東西,最後都在現實中成為可能,比如:船長使用的可攜式電腦,就變成了今天幾乎人手一個的Ipad。當然,這些發展迅速的科技主要是在通信和顯示技術方面。然而,電影中提到的「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卻仍未實現,因此,人們感覺現實與電影中的那個科幻世界還是差距太遙遠。
  •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3個沒實現,最後這個實現人類將進入星際時代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3個沒實現,最後這個實現人類將進入星際時代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時沒有強大的個體實力,所以為了更好的生存,人類開始進化出智慧,開始使用工具,最終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有一些推動社會發展,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在近代歷史中誕生了許多這樣的人
  • 愛因斯坦的預言已實現一半,未來人類可能實現星際穿越嗎?
    引言: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地球爆發了生態危機,人類已經無法繼續在地球上生存。於是,世界政府便組織了一支遠徵軍,這支隊伍由世界頂尖的科學家組成,他們的任務是探索遙遠的宇宙中是否還有第二個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庫珀和他的夥伴們駕駛著一艘宇宙飛船,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了以正常速度根本不可能到達的一個星系,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你覺得人類還要經過多少年,才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目前人類對於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的地球,已經非常了解了,進行全球旅行也不是一件難事了,至此,人類把目前望向了廣闊的太空,希望能夠實現「星際旅行」。那麼,怎樣的旅行算是「星際旅行」呢?
  • 人類或在本世紀就能實現星際旅行——有何理論依據?
    如果一切順利,到本世紀末,人類可能會收到來自另一個太陽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照片,把我們這個物種從太陽系探索者提升到星際探索者。艱難的旅程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4.37光年似乎不遠,但事實上乘坐現代的飛機到達那裡需要500萬年!因此,我們需要首先發送一個速度非常快的探測器。
  • 人類如何實現超光速飛行?愛因斯坦早有準備,只要實現這兩點
    人類如今所具備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通過我們不斷地發展,人類掌所握的科技也是越來越厲害的,人類在太空中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不過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還是有限的。宇宙是不斷發生膨脹的,而人類當前可觀測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因此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只是冰山一角,在930億光年外,人類對太空的了解還是一無所知的。曾經科學家為了探索更遙遠的宇宙,提出星際穿越,但是這一技術我們是無法實現的。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這個時候人類又產生了另一個更加偉大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星際旅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和永恆的話題,很多科幻電影也描述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後的種種壯麗畫面和離奇的故事。但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星際旅行,還需要面臨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以及人力和物力。在技術方面,有人提出蟲洞、曲速飛行,這些目前只是初步理論,然而在工程上怎麼實現還是毫無頭緒。所以目前能實現的只有亞光速,而且很可能低於20%光速,要知道人類使用的化學染料的航空設備在真空中最快也只能達到4%光速。而且高速飛行在太空中與星際塵埃和小行星發生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絕對不亞於核彈,速度越快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該計劃目前正由英國星際協會和伊卡洛斯星際組織攜手進行,參與這一項目的工程師們希望能在2100年之前實現星際飛行。  「伊卡洛斯計劃」的使命是研製出能到達距地球22光年範圍內恆星的太空飛行器,此處的恆星可能擁有宜居的系外行星。這意味著,如果某個行星被證實位於比鄰星周圍,將成為這一項目的目標星球。
  • 如果大規模發現反物質,星際旅行將被實現
    愛因斯坦曾經根據相對論預言過反物質的存在:「對於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一定存在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即反物質)」。按照物理學家假想,宇宙誕生之初曾經產生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而兩者一旦接觸便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如果我們從自然界紛呈多樣的宏觀物體還原到微觀本源,它們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所構成的話,那麼發物質就是由負質子、中子和電子所構成的。
  • 愛因斯坦和霍金的「時間旅行」可以實現嗎?科學家說:早就實現了
    隨著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被大家逐漸熟知,時間旅行的話題愈演愈烈。就連霍金在世時都曾經舉辦過「時間旅行者的晚宴」,只不過他是在晚宴之後才發出邀請信息,就是希望未來的人類接收到信息通過「時間穿梭」來到過去參加晚宴。那時間旅行到底存在不存在?在時空中穿梭的條件是什麼?
  • 利用空間彎曲可遠超光速,或引領人類真正進入星際旅行時代!
    ,特別是時間到了最近的百餘年裡,離開地球,甚至離開太陽系尋找我們的第二個家園,第二個「地球」,已經不再那麼遙遠,不再只是一個夢想。雖然科學家們疑慮重重,並非懷疑者都覺得曲速引擎一無是處它們指出,曲速泡或難以實現,但是如果有超級先進的人類製造出超光速曲速引擎子彈頭列車,能穿梭時空前往其他星球又如何呢?
  • 未來實現星際旅行的3種技術,或許就是那些UFO使用的技術?
    人們都知道光速每秒可跑30萬公裡的距離,我們的銀河系的直徑約有10萬光年,就是說以光速也需要十萬年才能橫穿銀河系,然而銀河系只不過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普通星系,如果人類未來想要探索銀河系以外的世界,顯然即便飛行的速度接近光速也是不現實的,不過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突破速度限制的幾種理論,或許能成為人類未來探索宇宙的方法。
  • 66億光年傳來的獨特信號,驗證了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
    ,在當時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現在愛因斯坦提出的很多觀點都被驗證了。在100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引力透鏡這個概念的時候,因為當時沒有科技能夠證明愛因斯坦後來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探究不斷的加深,才意識到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理論,人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宇宙當中發生了很多奇異的現象,這個時候才有科學家想起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
  • 人類為什麼不能超光速旅行,更好的星際旅行方式?真相揭秘
    第一個是實際的,第二個是理論的。讓我們先從實際的開始。我們能藉助現代的技術,來測量物體的速度是否會超過光速。現代步槍發射的高速子彈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320千米。目前人造物體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是帕克太陽探測器。
  • 我們能實現超光速旅行嗎,「曲速引擎」或許可以
    以目前的技術,星際旅行並不十分方便。 放眼銀河系,它的直徑大約10萬光年,即使我們能以光速旅行,要想走出銀河系也需要幾萬年的時間(從地球的角度看)。這就是宇宙的尺度,它大得令我們窒息。所以人類要想探索宇宙,甚至只是走出銀河系,飛行器都需要超光速的推進方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