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實現星際旅行,還遙遠嗎?科學家:造出這個就可以實現了

2020-08-26 星光視界20

提到星際旅行,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迷航》,電影中,有很多當時預言的先進的東西,最後都在現實中成為可能,比如:船長使用的可攜式電腦,就變成了今天幾乎人手一個的Ipad。當然,這些發展迅速的科技主要是在通信和顯示技術方面。然而,電影中提到的「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卻仍未實現,因此,人們感覺現實與電影中的那個科幻世界還是差距太遙遠。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類對太空深入探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開始論證 「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的可能性,並針對實現以上兩個高科技技術,提出了不少的理論依據和產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我們知道,在星際迷航中「時空傳送器」是一個可以移動人和物體的裝置,當啟動這臺機器時,機器中的人會瞬間消失,並在遙遠時空中另一臺傳送器中出現。藉助於時空傳送器,人類可以不顧遙不可及的空間距離,在宇宙各處來去自如。

「時空傳送器」的工作原理是先複製一個人的信息後銷毀人體,同時在宇宙的另一處提取信息後重塑人體。然而,如此操作,在現實中會死人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身體內大約有10的25次方個原子,要複製並且傳輸這些原子的信息,需要的信息量是無法想像的。科學家根據人體的結構做過計算,要傳輸一個人的細胞,大約需要100億比特的信息量,而要傳輸一整個大活人,最少需要的數據量有10的42次方比特,在現有的帶寬下,星際迷航中兩三秒內搞定的傳輸,實際上要耗去10的15次方年,也就是需要1000萬億年,顯然 「時空傳送器」是靠不住的。

既然「時空傳送器」不可行,那麼「超光速旅行」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曾經在廣義相對論中表明,任何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現實中無論是最先進的火箭或人造飛船,都無法實現超光速航行。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無法實現超光速旅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既然我們無法提高飛船自身的飛行速度,那是否能通過改變飛船的飛行環境,從而來提高飛行速度呢?對此,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米格爾阿庫別瑞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不違反相對論的情況下實現超光速。

阿庫別瑞提出的超光速航行原理是這樣的,首先,星際飛船需要一種曲速引擎來帶動,這種引擎以波動的方式延展空間,導致星際飛船前方的空間收縮,而後方的空間擴張,前後所連成的軸向即為飛船想要航行的方向,如此一來,星際飛船仿佛是在一段平坦正常的空間內乘著波動前進,飛船所在的這一空間稱為曲速泡。既然船在曲速泡內,並沒有真正的移動,而是由曲速泡帶著船走,那麼,廣義相對論中對物體速度不可超過光速的限制就派不上用場了。

目前,阿庫別瑞的曲速引擎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但是NASA的科學家哈羅德懷特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試探這種理論的可行性了。他在詹森航天中心建立了一套名為懷特朱迪曲速幹涉儀的實驗裝置,試圖使用一束雷射來觸發空間扭曲,從而能觀察到光子周圍的空間發生扭曲,最終使其在不改變速度的情況下運行更遠的距離。

雖然雷射產生的空間扭曲是非常少的,仍無法和真正意義上的曲速引擎相比,但是懷特仍對自己實驗邁出了令人興奮的第1步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目前,我們雖然還沒有實現「星際旅行」核心技術的突破,但科學家們仍在為此不斷探索研究中,相信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實現技術突破,造出可行的曲速引擎,從而實現在宇宙中來去自如,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

好了,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在文章下方點讚 評論和轉發,同時點擊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那麼,小夥伴們認為未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可能嗎?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這個時候人類又產生了另一個更加偉大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星際旅行可以實現嗎?科學家:可以從黑洞中「偷取」能量
    星際旅行最關鍵速度要快,那就必須攜帶足夠的燃料。但是,地球上現有的所有燃料都帶去,也無法滿足高速星際旅行的要求,因為能提供這麼多能量的燃料本身已經超重了。因此,許多天文學家提出,從地球帶去的燃料只需要提供一個初始速度,後續旅行所需的能量都可以從星際空間內補充。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星際旅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和永恆的話題,很多科幻電影也描述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後的種種壯麗畫面和離奇的故事。但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星際旅行,還需要面臨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以及人力和物力。在技術方面,有人提出蟲洞、曲速飛行,這些目前只是初步理論,然而在工程上怎麼實現還是毫無頭緒。所以目前能實現的只有亞光速,而且很可能低於20%光速,要知道人類使用的化學染料的航空設備在真空中最快也只能達到4%光速。而且高速飛行在太空中與星際塵埃和小行星發生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絕對不亞於核彈,速度越快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
  • 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這位粉絲並不是只提出了一個問題,他還針對的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提問,宇宙中不是存在一些超光速現象嗎?為什麼仍然我們會說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呢?科學家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多設想,首先,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或許在未來人類可以利用更加高效的能源時,就可能實現亞光速飛行甚至是超光速飛行,這些假想中的能源有「反物質」,甚至還有「暗能量」,可是如何利用這些能源,又應該用怎樣的材質才能造出可以承受這麼高速度的飛船?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 愛因斯坦第二大理論的預測,一旦被驗證,人類或能實現星際旅行
    引言:隨著宇宙引力波的發現,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了證實,宇宙中的時空受到引力的作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也是愛因斯坦第二大理論提出的基礎,人類一旦超越了引力引起的時空扭曲,那麼就可以實現星際旅行了,人類可以通過扭曲的時空通道進入下一個星球,而這個時空通道就是人們口中的蟲洞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該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有類地行星圍繞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軌道運行,且根據這顆行星所處的位置推測,該星球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科學家們將地球的這個「堂兄弟」稱作「比鄰星b」。  儘管該恆星系統與我們堪稱宇宙間的近鄰,但它仍然遠在4.2光年(大約40萬億公裡)之外,如此遙遠的距離,我們有可能拜訪這個新「現身」的行星嗎?
  • 人類永遠都不能星際旅行?科學家發現,宇宙已經將人類「鎖死」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從工業革命開始,就開始了文明的高速發展,科學家的不斷創新和突破,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科學技術一直都是屬於快速發展的狀態,我們的人類文明也會不斷上升到另一個高度,就算是星際旅行,我們都可以輕易實現,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愛因斯坦的預言已實現一半,未來人類可能實現星際穿越嗎?
    引言: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地球爆發了生態危機,人類已經無法繼續在地球上生存。於是,世界政府便組織了一支遠徵軍,這支隊伍由世界頂尖的科學家組成,他們的任務是探索遙遠的宇宙中是否還有第二個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庫珀和他的夥伴們駕駛著一艘宇宙飛船,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了以正常速度根本不可能到達的一個星系,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未來實現星際旅行的3種技術,或許就是那些UFO使用的技術?
    」的理論,並指出​蟲洞就是連接這兩個空間的「捷徑」,從蟲洞中穿過就能迅速到達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蟲洞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如果科技水平允許的話還可以人為製造出來,由於愛因斯坦提出的蟲洞與引力波有類似的屬性,在本世紀科學家證實了引力波確實存在以後,人們把目光放到了那些引力極強的天體上。
  • 曲速飛行能夠實現嗎 原理又是什麼 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掌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迷航》這個系列電影,相信不少科幻迷和宇宙迷,都應該看過吧,畢竟電影中所描繪的未來世界,簡直就和我們想像中一模一樣,在電影中有一種名叫曲速飛行的技術,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技術,人類才能夠在宇宙中翱翔,並且不用擔心距離帶來的問題,這是不是很棒呢,實際上現在限制人類的,正是飛行器的速度問題
  • 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人類真的可以實現時空旅行嗎?
    時空旅行聽起來是一件很夢幻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早有定論,這是可以實現的。本期小編也不給大家說那個空洞到聽說者都會睡覺的廣義相對論。
  • 你覺得人類還要經過多少年,才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目前人類對於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的地球,已經非常了解了,進行全球旅行也不是一件難事了,至此,人類把目前望向了廣闊的太空,希望能夠實現「星際旅行」。那麼,怎樣的旅行算是「星際旅行」呢?
  • 愛因斯坦曾表示,蟲洞可穿梭時空,人類能藉此實現星際遠航?
    愛因斯坦曾經預言宇宙之中存在三種洞,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散發的能量的白洞,以及特別詭異可以實現時空穿越的蟲洞。穿越時空的蟲洞蟲洞被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時空節點,用來連接兩個不同的時空,也就是說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某一或者某些節點,可以實現時空穿越,但這些節點看不到,摸不到,根本無從下手,就連愛因斯坦都表示蟲洞不過是「數字把戲」,根本無法實現。
  • 無窮大的宇宙看似無法穿越,其他高級文明有很多辦法實現星際旅行
    當時眼裡無比巨大的地球實際卻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就那最近的一個星球與星球間的距離就好似沒發明飛機輪船前地球上的幾座大陸間的距離一般遙遠不可及,星系間的距離更是達到上百萬甚至上億光年,科學家不禁驚呼整個宇宙所有的文明因為距離的限制所以都是各自孤立的存在,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很可笑的,難道上帝設計創造的宇宙是為了把自己孤立讓自己坐監獄自己整自己?
  • 人類或在本世紀就能實現星際旅行——有何理論依據?
    如果一切順利,到本世紀末,人類可能會收到來自另一個太陽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照片,把我們這個物種從太陽系探索者提升到星際探索者。艱難的旅程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4.37光年似乎不遠,但事實上乘坐現代的飛機到達那裡需要500萬年!因此,我們需要首先發送一個速度非常快的探測器。
  •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3個沒實現,最後這個實現人類將進入星際時代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3個沒實現,最後這個實現人類將進入星際時代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時沒有強大的個體實力,所以為了更好的生存,人類開始進化出智慧,開始使用工具,最終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有一些推動社會發展,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在近代歷史中誕生了許多這樣的人
  • 星際旅行能成真嗎?除了提升速度,有其它捷徑嗎?看科學家怎麼說
    當我們人類走出了地球,開啟了新的宇宙探索時代,我們就對宇宙中其他的星球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科學家們幻想有一天,人類可以乘坐自己研發的宇宙飛船遨遊各個星球之間,那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情,但是面對浩瀚無際的宇宙太空,人類能夠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嗎?
  • 碳泡沫探測器是實現星際飛行的一種選擇嗎?
    要想實現星際探險和穿越,科學家需要研究出新的星際動力系統。研究表明,太陽帆碳泡沫飛行器可以用185年左右的時間到達半人馬座α星。用這種物質製造的探測器會讓星際旅行的速度比火箭的速度快很多倍,並且它只需要陽光,而不需要雷射陣列。好消息是,科學家如願找到了堅固且輕便的材料--飛行石墨,這種以碳為基礎的泡沫比鋁輕15000倍。科學家計算了下,一個空的飛行石墨球,半徑1米,外殼1微米的話(是人頭髮的十分之一),它的重量只有2.3毫克。
  • 空間跳躍技術可實現星際旅行,為探索宇宙做準備
    一、空間跳躍技術的研究說起空間跳躍技術,很多人可能都會比較陌生,但是在科學家眼中,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說起空間跳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可以掌握這個技術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實現超遠距離的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