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有70年了。人類有一個構想,計劃在未來的20-30年,我們將前往火星,在50-100年內,我們將在那裡建立殖民地。那下一步呢?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建立基地,在小行星上建立採礦站,當然,如果這些目標真能實現的話,那是要花費N年時間的。但是,我們永遠不會超越太陽系的邊緣嗎?
依照目前的技術這是做不到的。40年前,我們發射了「旅行者1號」,最近它才超越了柯伊伯帶,這個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氣體行星後面的小行星帶。但要超越太陽系的話,那就需要發明一些東西才行。
來自NASA、SpaceX、俄羅斯、中國和歐盟國家航天局的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超光速的旅行,即: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你可能認為這些東西是來自科幻電影和書籍,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曲速引擎,它能將我們帶到數百光年遠的地方!但是目前還沒有做到。
1.曲速引擎
也許我們不能克服光速。但是,我們可以操縱時空連續體的結構。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設法壓縮飛船前面的空間,並且在它後面擴展,那麼飛船本身就會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甚至不會加速,並且行駛的距離將取決於物體的壓縮和膨脹程度以及所消耗的能量。
這就是曲速引擎的工作原理。它在宇宙飛船周圍製造了一個氣泡,讓它壓縮前面的暗物質,然後從後面「鬆開」它。當然,飛船本身消耗會負能量,這是一種假想的能量形式,類似於「與引力相反」,這種力量可使物體不被相互吸引,而是相互排斥。
那曲速引擎有什麼缺點呢?
首先,我們還不清楚從哪裡得到這種負能量。其次,目前還不清楚如何為太空飛行器建立防禦系統。雖然太空可能不會使它變形,但是小行星、行星、彗星,甚至小顆粒的沙子都會對飛船的船體造成巨大的損害。最後,如果你能啟動一個曲速引擎,那如何停止它?怎樣讓它停止縮小空間?這也不清楚。
只能說期待這一切吧!
2.在超空間中的移動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我們會看到超級驅動器,以超光速的速度在星系間自由移動,那它代表了什麼呢?
在我們的四維空間中,從一個恆星飛到另一個恆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但是,如果還存在其他空間,是不是旅行時間就會變短呢?目前,弦理論是萬物理論的「候選者」,它是宇宙的單一法則。該理論指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弦組成的,這些弦在11維空間中移動!
主要的一點,如果現在我們能夠與一個難以接近的事物進行互動的話,那麼我們將能夠「縮小」其距離,只能說是在另一個維度中移動罷了!在我們看來,這就像是從一個空間點跳到另一個空間點,從多維空間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穿越了多維空間!
有一個問題,即: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其他維度互動。如何做?這是沒有人知道的。
3.穿過蟲洞
穿越蟲洞,在電影「星際」中被完美地形象化了:時空結構被摺疊,並從平面變成一個弧形,而兩半之間的隧道就是蟲洞。許多科學家認為,黑洞只不過是允許你在太空中移動的蟲洞。那麼它們在哪裡?這是沒有人知道的。
從理論上講,蟲洞是可以自己建造的。不幸的是,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為這些物體很快就會坍塌,或者變成別的東西,比如黑洞。
蟲洞可以讓你完全連接宇宙中的任何一點,但問題是,怎麼實現?
不幸的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以超光速的速度旅行,我們也不可能在今後幾百年內到達星際空間。然而,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改變,只要有突破性的發現、成功的實驗,甚至是來自天外來文明的禮物,那麼一切都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