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旅行有3種方式比光速快: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

2020-11-29 悟空科學世界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有70年了。人類有一個構想,計劃在未來的20-30年,我們將前往火星,在50-100年內,我們將在那裡建立殖民地。那下一步呢?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建立基地,在小行星上建立採礦站,當然,如果這些目標真能實現的話,那是要花費N年時間的。但是,我們永遠不會超越太陽系的邊緣嗎?

依照目前的技術這是做不到的。40年前,我們發射了「旅行者1號」,最近它才超越了柯伊伯帶,這個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氣體行星後面的小行星帶。但要超越太陽系的話,那就需要發明一些東西才行。

來自NASA、SpaceX、俄羅斯、中國和歐盟國家航天局的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超光速的旅行,即: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你可能認為這些東西是來自科幻電影和書籍,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曲速引擎,它能將我們帶到數百光年遠的地方!但是目前還沒有做到。

1.曲速引擎

也許我們不能克服光速。但是,我們可以操縱時空連續體的結構。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設法壓縮飛船前面的空間,並且在它後面擴展,那麼飛船本身就會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甚至不會加速,並且行駛的距離將取決於物體的壓縮和膨脹程度以及所消耗的能量。

這就是曲速引擎的工作原理。它在宇宙飛船周圍製造了一個氣泡,讓它壓縮前面的暗物質,然後從後面「鬆開」它。當然,飛船本身消耗會負能量,這是一種假想的能量形式,類似於「與引力相反」,這種力量可使物體不被相互吸引,而是相互排斥。

那曲速引擎有什麼缺點呢?

首先,我們還不清楚從哪裡得到這種負能量。其次,目前還不清楚如何為太空飛行器建立防禦系統。雖然太空可能不會使它變形,但是小行星、行星、彗星,甚至小顆粒的沙子都會對飛船的船體造成巨大的損害。最後,如果你能啟動一個曲速引擎,那如何停止它?怎樣讓它停止縮小空間?這也不清楚。

只能說期待這一切吧!

2.在超空間中的移動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我們會看到超級驅動器,以超光速的速度在星系間自由移動,那它代表了什麼呢?

在我們的四維空間中,從一個恆星飛到另一個恆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但是,如果還存在其他空間,是不是旅行時間就會變短呢?目前,弦理論是萬物理論的「候選者」,它是宇宙的單一法則。該理論指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弦組成的,這些弦在11維空間中移動!

主要的一點,如果現在我們能夠與一個難以接近的事物進行互動的話,那麼我們將能夠「縮小」其距離,只能說是在另一個維度中移動罷了!在我們看來,這就像是從一個空間點跳到另一個空間點,從多維空間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穿越了多維空間!

有一個問題,即: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其他維度互動。如何做?這是沒有人知道的。

3.穿過蟲洞

穿越蟲洞,在電影「星際」中被完美地形象化了:時空結構被摺疊,並從平面變成一個弧形,而兩半之間的隧道就是蟲洞。許多科學家認為,黑洞只不過是允許你在太空中移動的蟲洞。那麼它們在哪裡?這是沒有人知道的。

從理論上講,蟲洞是可以自己建造的。不幸的是,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為這些物體很快就會坍塌,或者變成別的東西,比如黑洞。

蟲洞可以讓你完全連接宇宙中的任何一點,但問題是,怎麼實現?

不幸的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以超光速的速度旅行,我們也不可能在今後幾百年內到達星際空間。然而,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改變,只要有突破性的發現、成功的實驗,甚至是來自天外來文明的禮物,那麼一切都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曲速引擎?有了它就可突破光速的極限,開啟星際旅行
    此外宇宙飛船本身還得考慮能量限制的問題,因此要實現星際旅行就得突破光速極限,才有可能有。兩種方案可以實現超越光速。 第一種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就是利用蟲洞,當你通過奇異物質將時空撕裂在粘結在一起,你就擁有了一個蟲洞,它就像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穿越它,就能身處百萬光年之外。
  • 關於太空旅行的爭辯:人類能否製造出比光速快的曲速引擎?
    在影集中,宇宙飛船靠著「曲速引擎」(warp drive)驅動,在宇宙穿梭。不過劇中太空旅行的概念,違背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因為比光速快的飛行是不可能的。不過,加入奇異物質(exotic matter)的假設條件後,這種科幻小說中的發明,似乎就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範疇。於是物理學家開始計算及討論,是否真的能製造出曲速引擎這樣的裝置,並使用於太空旅行中,不過目前尚未得到結論。
  •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NASA研究可扭曲空間的曲速引擎 10倍光速星際旅行
    雖然還存在許多不同的推進系統,比如離子推動器(ion drives),不過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接近光速,並將星際旅行的時間縮短。去年下半年,NASA組建了一支致力於曲速引擎(warp drive,也有譯作翹曲引擎)技術研究的小型團隊(沒錯,這不是科幻片,NASA真的打算玩扭曲時空)。這種曲速引擎如果可以實現,就能夠真正令星際旅行的速度達到和超過光速,讓人們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完成的太空探索。
  • 星際旅行的最佳方法蟲洞
    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米格爾·埃爾古比爾一夜成名,因為他證明了曲速引擎的建造至少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他破解了愛因斯坦的系列方程式,精確證明:可以讓一艘飛船想好快就好快地在時空泡泡上衝浪。但問題是,這也得依賴某種類型的負能量來扭曲空間,提供反引力,推動飛船往返。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美國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一個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就職於「高端推進物理實驗室」。
  • 我們能實現超光速旅行嗎,「曲速引擎」或許可以
    這些限制之一是相信光速是堅不可摧的,因此永遠不會有超光速太空旅行之類的事情。 儘管後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設法打破了聲障並克服了地球引力,但光速似乎是註定要保持的一種屏障。然而,1994年墨西哥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米格爾·阿爾庫維雷(Miguel Alcubierre)提出一種改變時空結構實現超光速旅行的理論方法,為人類研究超光速旅行帶來了希望。
  •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曲速引擎可以扭曲飛船周圍的時空,收縮前面的空間,延伸後面的空間,這種方式理論上能以比光速快10倍的速度在宇宙中穿行。
  • 「曲速引擎」可驅動宇宙飛船以10倍光速旅行
    據國外媒體報導,經典電視劇《星際旅行》(Star Trek)中描述了一種先進的宇宙航行技術,即「曲速引擎」,可實現恆星際間的超光速航行。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米給爾·阿庫別瑞(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提出了通過「曲速驅動」原理打造的阿庫別瑞引擎,裝有該動力系統的宇宙飛船可利用愛因斯坦方程中特殊的時空「漏洞」形成展延空間,從而避開了宇宙中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要不可能比光速快的定律。
  • 科幻作品中會出現的幾種,星際旅行的方法!
    超光速引擎加加埃塔可能是《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的艦橋上最忙碌的人,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他還要負責操作飛船的超光速引擎並規劃「跳躍」。雖然新型太空堡壘裝有先進的電腦網路,掌控「卡拉狄加」號的飛行,但加埃塔還是會使用量角器和油性筆。超光速可能用詞不當,因為「卡拉狄加」號的速度從未超過光速。這艘飛船採用的方式是「摺疊」空間,形成愛因斯坦一羅森橋。
  • 曲速引擎可將飛船前面的空間壓縮,或許能實現超光速飛行
    怎樣才能超越光速?有兩種可能的方案:第一種就是利用蟲洞,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首次提出蟲洞概念,從理論上講,蟲洞是連接兩個遙遠空間的捷徑,它就像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通過它就能身處百萬光年之外。
  • 現實中有類似星際迷航裡的「曲速引擎」嗎?它能實現星際旅行?
    以下是阿爾庫-比埃爾「曲速引擎」的前提條件。儘管狹義相對論認為,在時空內任何物體的速度都小於光速,但時空本身的運行速度是個未知數。讓我們做一個類比:假設你在航空港的一條移動的人行道上,阿爾庫-比埃爾「曲速引擎」就如同這一條移動的人行道,儘管我們的步行速度是有限的(類似於光速限制),但是如果你在移動速度比自己步行速度更快的陸地上會怎樣(類似於時空模塊移動)?至於阿爾庫-比埃爾的「曲速引擎」的時空及壓縮飛船前面(類似於人行道在此處回到地底)的時空以使時空模塊移動。其實,擴充時空的思路已不再新穎。
  • 「超越光速」旅行的兩種方式
    時間膨脹的問題宇宙是一個時間-空間結構,也就是說,在超遠距離旅行中,不僅空間起作用,而且時間也在起作用。光,需要四年的時間才能從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出發到達地球。光速總是不變的,它總是以相同的速速移動,不管我們走得有多快。光速是絕對的,而宇宙中的其他速度卻是相對的。
  • 「超越」光速的兩種旅行方式
    光速總是不變的,它總是以相同的速速移動,不管我們走得有多快。光速是絕對的,而宇宙中的其他速度卻是相對的。為了看得更清楚,讓我們想像一下我們在空間中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加速運動。當我們達到光速時,我們會注意到「我們的時鐘」正在減速:我們會慢慢地凍結在時間中,就像「慢速」旅行一樣,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30萬米/秒的光速。這是相對論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超越光速?
  • 超越光速極限的曲速引擎技術,一旦突破,人類將開啟星際旅行!
    說起曲速,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星際迷航,在電影中飛船通過曲速飛行,可以在宇宙星系中來回穿梭,一瞬間即可前往幾百光年乃至上萬光年的區域,那麼這曲速到底是什麼?它為何又可以超越光速呢?早在上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告訴我們,光速是速度的極限值,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由於物體的動量會隨著速度加快而增大,一旦達到光速動量將趨勢與無窮大,根據質增效應可推倒出光速無法被超越,既然光速不可被超越,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在廣闊的宇宙中進行星際旅行呢?
  • 比鄰星b星球有液態水?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在最近的報導中,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為我們列出了未來有可能幫助人類拜訪比鄰星或其他宇宙鄰居的7種方式。  電子束引爆核動力火箭  「代達羅斯計劃」是英國星際學會在1973年至1978年間倡導的研究計劃,該計劃考慮使用無人太空船對另一個恆星系統進行快速探測,其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修建米諾斯迷宮的工匠代達羅斯。
  • 天體物理學家 @馬斯克:該全力開發《星際迷航》中曲速引擎飛行器
    稿源:cnBeta.COMSpaceX 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能否成為現實版澤弗蘭 · 科克倫(Zefram Cochrane ) ,後者是《星際迷航》系列電影中曲速引擎飛行器的發明者?
  • 超越光速——曲速引擎
    Drive). 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阿庫別瑞受著名的科幻劇——《星際迷航》(Star Trek)的影響, 認真考慮是否存在一種曲速引擎(Warp engine)[3](這個翻譯不太好,應該譯為扭曲空間引擎,『曲速』聽起來很土,很不黑科技), 他在Class.Quantum Grav.上發表文章《The warp drive: hyper-fast travel within general
  • 理論上能實現空間、時間旅行的幾種方法,你中意哪個
    ,當你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你會首先感受到周圍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慢,理論上當達到了光速時就可以使時間停止,然後當你以比光還快的速度旅行時就能最終使時光倒流了。一種叫作快子的粒子不僅比光速還快,而且還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特點,它們有虛質量,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流失能量來加速。一旦發現快子,將會證明無需能量就可以實現以無限快的速度運動,這將改變科學家對時間旅行的看法。
  • 理論上能實現空間、時間旅行的幾種方法,你中意哪種
    ,理論上當達到了光速時就可以使時間停止,然後當你以比光還快的速度旅行時就能最終使時光倒流了。一種叫作快子的粒子不僅比光速還快,而且還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特點,它們有虛質量,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流失能量來加速。一旦發現快子,將會證明無需能量就可以實現以無限快的速度運動,這將改變科學家對時間旅行的看法。
  • 3000倍光速!9.9級曲速引擎實現超光速飛行,科學家卻感到失望
    銀河系的直徑保守估計約為15萬光年,和它一對比,太陽系好像成了「小不點」,畢竟銀河系裡的恆星系有幾百萬個。為了改變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我們來看看半徑1光年到底是什麼概念。光年是超大的長度單位,1光年等於9.46萬億公裡。一般人走路1小時,差不多能走4公裡。這麼計算的話,步行1光年就需要2億7千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