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了,為什麼現在都沒有SARS特效藥?

2020-12-04 澎湃新聞

抗病毒藥物研發有先天技術難度。中國在新藥研發、有機合成方面有差距,在生物活性分子、生物醫療方面已迎頭趕上。

藥物研發存在企業利益因素。部分製藥企業追求「短平快」,不願投入原研藥。

中國應讓技術人才免於資金、論文發表壓力,以15年至20年周期踏踏實實開發原研藥。這樣5年至10年即可見到一定成效。

文 | 彭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原文首發於2020年2月20日,標題為《專家:研發抗病毒藥 中國需消除人才「論文」壓力》。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可謂源遠流長。從長期困擾人類的愛滋病、C型肝炎、流感,再到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一直希望開發出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抵禦病毒對人體的「攻擊」。王宇歌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學者、免疫學博士,目前專攻愛滋病轉化醫學研究。他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分析目前抗病毒藥物研發麵臨的諸多挑戰,並對中國抗病毒藥物研發提出自己的建議。

1

病毒和細菌本質不同

《參考消息》:抗病毒藥物研發究竟難在哪裡?為何我們常見的有效廣譜抗生素比較多,而廣譜抗病毒特效藥相對較少?

王宇歌:廣譜抗生素即抗菌藥多,是因為抗生素研發歷史已長達約80年之久,但抗病毒藥物研發時間相對較短。更重要的是細菌和病毒雖同屬於微生物,但有本質不同:一個是獨立代謝系統,一個是寄生代謝系統。細菌是有獨立細胞結構的微生物,不需要依賴其他宿主細胞,所以比較容易開發抗生素來針對細菌的整個細胞結構。而病毒是一種寄生於宿主細胞的微生物,沒有自己的細胞結構和代謝系統,只有自己複製的核酸和少量蛋白質。病毒寄生於人體細胞之中,藥物就很難在細胞中發揮作用,所以很難開發抗病毒藥。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株01。照片來源: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另一重要原因是,抗病毒藥物開發有一個難點——只能靠抑制病毒複製來抗病毒。但很多病毒複製所用的細胞器就來自人體,比如核糖體。常見抗生素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抑制的是細菌本身的核糖體。而病毒要依賴人體核糖體表達它的蛋白質,所以我們沒法設計一種抗病毒藥來針對人的核糖體。如果有這樣的藥,那麼副作用會非常大。

廣譜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就是通過抑制病毒的遺傳物質(核酸),從而抑制病毒複製。但病毒也有很多種,有DNA病毒、RNA病毒,RNA病毒又包括正鏈、負鏈、雙鏈RNA病毒、逆轉錄病毒等,每種病毒複製情況不一樣。如果只有一種藥籠統抑制病毒核酸的話,它就不能精確抑制病毒複製。這也是沒有廣譜抗病毒藥的原因。

2

藥物研發有利益驅動

《參考消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曾經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都同樣由冠狀病毒引發。SARS疫情結束已經十幾年了,為什麼多年來都沒有出現SARS特效藥?

王宇歌:SARS沒有特效藥的主要原因是藥廠利益驅動問題。因為SARS只在2002年和2003年有過集中暴發和大流行,之後該病毒再未出現過,大家就認為沒有開發SARS藥物的價值,相關藥物研究、藥理研究等都相對停滯。藥研機構和藥廠沒有急迫性,造成沒有SARS特效藥。除此之外,2004年後SARS徹底銷聲匿跡,再也沒有發生過傳播,也就沒有SARS病人,無法進行相關藥物的臨床試驗。

▲資料圖片: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工作人員,在實驗室進行樣本處理。(新華社發 周牧 攝)

《參考消息》:相比之下,流感和愛滋病的抗病毒藥物研發成果比較多。

王宇歌:其實流感並沒有很好的特效藥。吉利德公司研製了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後來把專利權授予羅氏製藥公司,這個藥就是著名的達菲。但達菲的有效性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病毒感染有自限性。急性病毒感染周期是7到14天,如果發病後患者沒有死亡,一般會自愈。所以很多情況下很難評價是藥物作用,還是病人自動痊癒。

和急性感染相比,有很多病毒引起的是慢性感染,最典型的是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HCV(C型肝炎病毒)。這些慢性感染病程很長,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或接受長時間治療,從藥廠開發藥物的價值來看更有意義。有持續存在的病人,也能保證藥廠可以做臨床試驗。

3

「老藥新用」是一種思路

《參考消息》: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為何會被寄予厚望?面對應對突發疫情的急迫需要,藥物的臨床試驗設計要注意哪些方面?

王宇歌:瑞德西韋是核苷類抑制劑,主要是抑制冠狀病毒的RNA聚合酶,這種聚合酶是病毒才有的特殊酶,哺乳動物細胞一般很少有,所以這種酶的抑制劑對於病毒的特異性比較強。

瑞德西韋正在中國進行兩個臨床試驗,一個是治療輕中症的,一個是治療重症的,都是直接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目前臨床試驗設計唯一有挑戰性的地方,是這兩個臨床試驗都沒有進行劑量依賴/藥物逐漸加量的臨床試驗,所以想通過這兩個臨床試驗找到最佳藥物劑量,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從臨床試驗設計本身來看,比較全面可靠。

《參考消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老藥新用」也是一種思路嗎?

王宇歌:現在都鼓勵「老藥新用」,因為不需要做從頭開始的複雜臨床試驗,尤其是一期二期,可直接進行三期擴大的臨床試驗,確認一些已有藥物對病毒的效果,針對目前的病人來做。所以主流傾向是希望有更多老藥能治療這種病。

4

中國研發新藥有差距

《參考消息》:目前中國在新藥研發和生產上市方面還和美國有一定差距?您覺得主要差在哪裡?

王宇歌:現在製藥業大概分成兩大方向:一個是傳統化學藥物合成,一個是開發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生物治療。前者中國和美歐,如瑞士、德國仍有差距,主要因為基礎問題。中國有機合成、藥物設計的基礎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縮小。因為中國現在培養了大量專業人員,還有海外歸國人員來填補空白。而在生物活性分子、生物治療方面,中國正迎頭趕上。現在上市的新生物單抗藥物,中國在全世界佔了很大一席之地。

但中國製藥業主要問題是一些藥廠求「短平快」,不願意做原研藥,即走從尋找藥物靶點—設計分子—細胞實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的全過程,因為全程可能需15年。大量藥廠沒有長期投資、等回報的耐心,投資人也沒有耐心。所以很多藥廠主要還是根據國外一些藥的生產方法和結構,複製類似藥物。

▲1月29日,工作人員演示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實驗過程。(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針對這種情況,您對未來新藥研發和製藥產業能否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王宇歌:我們有大量技術人才,技術水平肯定夠了。我覺得未來更需要一個國家支持的機制、有長周期的經費支持讓很多人免除經費、發文章的壓力,在15到20年時間踏踏實實做原研藥,而不是只做生物類似物或仿製化合物。以現在的進步和積累,我覺得可能5到10年以後,中國會有很多自己的原研藥。

另一方面,要多加強國際合作。國外藥廠來中國研發可以培養中國的相關技術人員,讓中國人參與到國際製藥的研發中。如果很多研發產品線平臺在中國構建,也可以幫助中國相關上遊企業。

原標題:《17年了,為什麼現在都沒有SARS特效藥?》

相關焦點

  • 17年前強勢來襲的「非典」,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原因一針見血
    今年的春節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受疫情影響,每個人都在家中自我隔離,也真正實現了躺在家裡不出門,就是給社會做貢獻。每天呆在家中無所事事,除了吃就是睡,要不就是玩手機玩遊戲。在家隔離的這兩個月,相信每個人都吃胖了吧?
  • 17年前非典怎麼消失的?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這兩字很「關鍵」
    2020年的到來,也讓人們進入到了一個比較危險的時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襲,讓全國人民擔憂。大家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感染的人數,然後再看看是否研製出來「特效藥」。17年前我國發生過一次非典,那次非典是怎麼消滅的呢?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這兩個字很「關鍵」。
  • 03年非典沒有特效藥,為什麼突然消失了?天氣變暖只是一方面
    但是現在看來,誰都不想在家「閉關」這麼久,大家都盼著復工、開學、做生意。對於這次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大家在緊張擔憂和盼望希望來到的同時,也總會想起17年前同樣讓大家緊張無比的非典型肺炎。03年非典的第一例病患出現在廣東順德,後來就連首都北京也成為重災區,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和地區。
  • 2003年非典至今都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這3點至關重要
    其實像新冠病毒這樣的流行疾病,我國在17年前也發生過一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非典,這一次的抗疫工作中,有不少和非典進行過鬥爭的醫護人員已重新奮鬥在了一線。但是當初的非典至今都沒有研究出特效藥,它是如何消失的呢?其實主要還是有三點原因在其中。首先第一點就是大家通過共同的努力,使得非典沒有被大規模傳播開來。
  • 為什麼絕大多數病毒沒有特效藥?
    簡單的回答是還沒有找到。抗微生物藥物在很大程度上靠運氣,當年的抗生素就是如此,有了運氣之後,沿著同樣的思路,就能遍地開花了。目前C型肝炎已經能夠治癒了,就是因為運氣好,找到了針對C型肝炎病毒有特效的藥物。假以時日,更多的抗病毒特效藥會被找到。
  • 17年前出現非典,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主要有三點原因
    最想看到的消息,是新冠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連續一周確診人數都在不斷下降,專家研發出來了預防疫苗、特效藥,……企業復工、學校複課,人們回歸到了正常生活等等。每天,看向窗外明媚的春光,都想著等疫情過去之後,一定要去見想念了很久的人,去擁抱牽手,去吃約定好的火鍋燒烤香鍋。天有不測,風雲變化,手牽著手就不害怕。
  • 沒有特效藥,17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0年,註定成為很難忘的一年,因為受到影響,很多人都待在家裡,除了睡覺,就是玩手機,相信這是2020年初大部分人的真實情況。雖然待在家裡不出門,但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貢獻了。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現在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了,很多打工的人都紛紛出門打工去了,很多學校我在準備開學了。說起新冠肺炎,很多人都會想到當年的非典,其傳染性和現在的病毒具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但是這次疫情卻比非典厲害的多,它的傳染力實在太快,我們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的發展。
  • 非典沒有特效藥是怎麼消失的?除了天氣變暖,這2點也很重要
    有關專家發現這兩種病毒和野生動物都有點關係,當初的非典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跟現在出現的肺炎都屬於冠狀病毒。最初的一個患者叫黃杏初,她從外地打工回去之後,就一直覺得不是很舒服,身上也出現了感冒的症狀,去醫院掛了幾天水的她,病情非但沒有得到好轉,還加重了,呼吸也越發困難。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蛋白尿是遭人嫌的一批,除了劇烈運動、寒冷等生理性因素外,一超過0.15克,往往代表著腎臟的部分功能已經受損,腎臟是先天之本,如果連腎臟這個「皇帝」都沒有能力治理身體(國家)了,到頭來的結局也只有衰敗,帝亡體傷。
  • 17年前爆發的非典,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最後一個原因很關鍵
    對於所有人而言,今年都是比較難忘的一年,很多國家發生了一些災難,例如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非洲的蝗災以及新型肺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打破了人們所有的計劃。作為國人,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儘量待在室內不出門,這樣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讓人們早日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上。
  • 面對新冠病毒,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為何我國的治療如此有效?
    華子和幾個朋友在聊天,話題是在新冠疫情之下,海外的中國人都開始回國避難。朋友們有些好奇,為什麼中國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對新冠病毒的治療也如此有效呢?華子說,我國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法屬實有效的,雖然目前仍有確診患者,但是我國已經完全控制了新冠病毒的蔓延,9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被治癒。
  • 蘭花莖腐病特效藥?掌握好用法,這幾種藥都有效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多數蘭友會在春天給蘭花分苗、換盆、修根等操作,如果修理的傷口沒有處理乾淨,也為病菌侵入留下攻擊點。有沒有蘭花莖腐病的特效藥呢?這個我們得先了解莖腐病,蘭花的莖腐是真菌性病害,所以用藥肯定要用殺滅真菌的。
  • 為什麼冠狀病毒及其他病毒都沒有特效藥?
    因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嚴重症狀而住院的患者需要服用退燒藥和補水,通常是通過靜脈導管給藥。一些病人需要呼吸機幫助他們呼吸。 這一系列的治療被稱為支持性護理,儘管名字聽起來有點不溫不火,但毫無疑問,它能挽救生命。
  • 專家:治療性疫苗並非B肝特效藥
    在醫學還沒有治癒B肝特效藥的今天,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給我國9300萬B肝病毒攜帶者、2000萬患者以莫大的希望。   日前,有媒體稱「治療性B肝疫苗已陸續完成二、三期臨床階段,即將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文號上市。」
  • 非典沒有特效藥,它是怎麼消失的?
    這讓人不僅想到了當年的非典,當時也沒有特效藥,它是怎麼消失的呢?其實非典跟現在的2019-nCoV,同樣都是冠狀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SARS,僅在中國大陸造成了5327人感染,349人死亡,死亡率高達
  • 2003年,非典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最後一個原因最關鍵!
    說實話,今年的新年假期的確有點長,這已經是小一月的假期,受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民眾都悶在家裡不出門,他們個個都急切地盼望著疫情結束,等待著上班工作的消息,很多人都是迫切地想工作,迫切地想感受下外面世界的美好,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心聲吧!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將來人人都要打疫苗嗎?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
  • 女子小腦萎縮20年還活著算是奇蹟 丈夫是她的「特效藥」
    在鄰居和社區工作人員眼裡,陳彥是最長情、最負責的丈夫;在醫生的眼裡,他是愛人的「特效藥」。  臂膀摔斷,他強撐著照顧愛人  昨日上午9時許,鹽城晚報記者來到陳彥家,陳彥正推著陳玉到門前曬太陽,只見他兩手搭在輪椅把手上,身體前傾,明顯是一隻手和身體在用力推著輪椅。「膀子前段時間摔斷了,使不上勁,只能一隻膀子用勁。」
  • 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不存在B肝「特效藥」
    騙術種種  記者:在採訪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宣傳治療B型肝炎——甚至包治各種肝炎的「特效藥」,或者「特效療法」。它們真的很有效嗎?  莊輝:不可能,這是騙局。2000年,全國上百名肝病專家在西安開會時,就有人提出要揭穿這個騙局。會後,我們向全國發出了公開信,提醒大家不要上當。
  • 我們小時候吃的這種打蟲藥,為什麼現在沒有了?終於知道了
    記得在以前的時候,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很多但的80、90的人在童年的時候可沒有那麼多的零食,還會因為一些衛生條件而生病。那時候很多小孩子的肚子裡邊就經常的有一種古老的寄生蟲,那就是——蛔蟲。那時候有一種藥就很好,不僅好看而且還好吃,打蛔蟲的能力也是十分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