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
整理野外相機數據時
發現的一隻罕見白化小麂(ji)
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網友:
有點像動畫片裡的白鹿精靈
讓人想到了白鹿原的白鹿
神獸呀,祥瑞降世
……
據了解,神農架以「白化動物之謎」聞名
多種白化動物曾陸續現身
1956年發現白化熊
此後又有白蛇、白喜鵲、白獐
白麂、白貓頭鷹、白金絲猴
白蘇門羚、白皮鷺、白冠長尾雉
白烏鴉、白黃鼠狼等等
不只是神農架
全球範圍內
白化動物已經越來越常見
01詭異白化動物集錦
點擊播放 GIF 0.0M
看看世界上究竟都發現了那些白化病動物,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白化動物從毛色到膚色甚至到外骨骼都會呈現出白色,連蝙蝠、烏鴉、喜鵲登渾身黑毛的動物也不例外。
據認為這是第一條進入英國海域的白化鰩魚。
當漁民們抓到它時,大吃一驚。
它看上去更像科幻電影中的異類生物,
而不是一條魚。他們把白化鰩魚送到水族館。
那裡的工作人員為它
取名為r射線(Gamma Ray)。
澳大利亞拜倫大利亞灣海面上一隻取名為白鯨的白色駝背鯨。世界上只有發現白色駝背鯨的記錄,
首次發現是在1991年。
澳大利亞北部凱恩斯附近庫蘭達蝙蝠救援和康復中心,
一隻受貓襲擊,正在康復中的白化蝙蝠
緊貼著看護者的拇指。
大加那利島聖奧古斯丁主題公園蘇城,
一隻雄性白化鱷魚。
德國呂根島斯萬鴕鳥養殖場,
一隻白化班尼特小袋鼠
在觀察周圍環境。
德克薩斯州威奇託福爾斯碧玉街水廠附近,
一對小浣熊在鐵鏈連起來的圍欄上閒蕩,
其中一隻是白化小浣熊。
密西根州特拉弗斯市克林奇公園動物園,
拍到一張粉紅色罕見的白化叩頭龜。
它早年受到營養不良的折磨,
現在炫耀著發育奇特的殼。
坎布裡亞郡威格頓Knoxwood野生動物搶救中心,
在一窩四隻臭鼬鼠中,有兩隻白化臭鼬
生來就沒有它們一貫與眾不同的
黑白相間的條紋外衣。
坎特伯雷溫納姆鳥類公園,這隻白化孔雀可能會發現,
由於缺乏色彩,自己很難吸引配偶。
康沃耳利斯卡德附近的Commonmoor,這隻白化烏鶇雛鳥
清晰可見的紅眼睛與白化病有關,
因為眼睛裡缺少一種色素
林肯郡Weirfield動物保護區工作人員
收留了一隻被刺蝟夥伴
拋棄的白化刺蝟。
密蘇裡聖路易斯世界鳥類保護區,
已知存在的唯一一
只白化黑禿鷲站在棲息處。
這是第二次見到它。
在赫特福郡威爾溫附近伍爾默格林,
拍到這隻白色烏鶇
(這種叫法自相矛盾)。
聖地牙哥動物園,一隻被取名為Onya-Birri的白化無尾熊。在澳大利亞土著語言中Onya-Birri的意思是
「幽靈男孩」。
現在,患白化病動物似乎無處不在。僅這個月,
我們就看到了遊客們在位於克羅伊登的
南克羅伊登休閒公園幸運地瞥見了
這隻罕見的白化松鼠。
一隻白化海龜,這隻烏龜發現於墨西哥維拉克魯斯港,
被送到國家海洋水族館。
一隻白化烏龜出生於阿布法裡生物保護區,
現在由巴西亞馬遜塔保亞生物多樣性
保護區奇科門德斯研究所展出。
一隻出生於布裡斯託動物園的白化企鵝,
它被取名為雪蓮花——
還能是什麼呢?
在肯特多佛城堡附近的樹林,
看到這隻白化喜鵲。
在泰國曼谷杜喜動物園引進行新成員記者招待會上,
展出了三周大的雄性白化羌鹿莫克。
我國河南鄭州黃河岸邊,
發現一隻白化的甲魚。
最著名的白化動物是大猩猩雪花。
自1966年以來,他一直生活在巴塞羅納動物園,
直到2003年死於皮膚癌。
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
最上鏡的動物。
and so on
白琵鷺
白獅
02白化動物究竟是怎麼回事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出生就通體雪白!白化動物究竟是怎麼回事?白化是否是一種病
陳忠實的成名著作《白鹿原》,幾乎家喻戶曉。而「白鹿」更多的是白鹿原人民心中的幻象,這個幻象寄託著他們對光明、富足、生生不息的嚮往。
在一些國家,人們認為純白色生物是一種吉祥的象徵,這些生物大部分都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白化變種。
今年5月,科普中國在知乎上曾以《全球首例!四川驚現純白色大熊貓!然而真相令人心痛》為題,對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的白色大熊貓進行報導。
針對白化動物,科普中國做了剖析。我們知道,動物的毛色受到基因的影響、控制,而基因的表達非常複雜,並且會受到酶的影響。
而那些白化動物中體內缺少了一項重要的物質——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可以幫助動物體形成黑色素,一旦缺少這種酶正常的黑色素無法形成,就形成了白化現象。
不過,動物的白化現象,對它們正常的生理活動、交配繁殖等,不會產生影響。之前,有不少白化的動物都成功產下了後代。
03白化對動物對自身有利嗎?
點擊播放 GIF 0.0M
在人類眼中,突然出現的白化大熊貓,白獅,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
實際上,報導出的動物界的白化個體不在少數,比如白孔雀、白鹿,白頭葉猴等白化個體,被譽為「墮入凡間的美麗天使」、「人間瑰寶」等等。
可是對於它本身而言,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一般而言,動物的體色和生存的環境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所謂的保護色,可以很好的隱藏自己,避免天敵的襲擊,或者主動出擊躲過獵物的眼睛,而白化的個體,反其道而行,體色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無異於將自己暴露於大自然中。
對於色彩斑斕的動物王國,白色成為最出眾的顏色,而出眾意味著不幸,它們更易在自然界中為天敵所發現而受到攻擊。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官微、科普中國、搜狐、快資訊
文 |小然
策劃|申志民
出品|網護自然 融愛傳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