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奇,一生只演毛主席(圖)
他的新年願望是,用自己的形象喚回人們對一代偉人的記憶和懷念。儘自己綿薄之力,弘揚紅色文化
2010年12月28日,毛主席誕辰117周年紀念日的第三天下午,我見到了風塵僕僕的張瑞奇。這個被媒體評價為「形神俱似毛主席」的定襄人剛剛參加完在山西潞寶集團舉行的毛主席誕辰117周年紀念活動。
儘管之前有思想準備,可一見面,我還是被張瑞奇先生的外貌舉止驚得目瞪口呆,一時忘記了問好,及至身邊的同事幽默地笑問「主席好」我才回過神來,卻聽到濃濃的湖南腔答:「你好,你好,這位小同志不要太緊張嘛!」一瞬間,有穿越時空之感。
我們落座後,我隨即開始詢問他這次活動的情況:「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誕辰日,各地舉辦的紀念活動應該很多,以您現在的名氣,邀請您的應該也不少,您為什麼會選擇潞寶集團呢?」張瑞奇說:「來邀請我的的確不少,但商業性的演出我不會參加,因為毛主席是全國人民敬仰的偉大領袖,他的形象不能作為任何一個人追求名利的藉口。我之所以選擇潞寶集團舉辦的紀念活動,一是它是我們山西的著名企業舉辦的紀念活動,我是山西人,應該為我們山西弘揚紅色文化做點事;二是我真的被他們企業對毛主席的熱愛所感動,你肯定聽說過,他們不僅建立起資料豐沛、藏品眾多的毛主席紀念館,還於前年修建了據說是中國最大的毛主席紀念園,將韶山毛主席故居、中共一大會議嘉興南湖舊址、井岡山茅坪毛主席舊居、遵義會議舊址等多處紅色景觀都按1:1的比例收入園中,供各界人士參觀,接受紅色文化教育。而且,我此次去還有個私心,去看望韓長安慈善學校的孩子們,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一些主席的故事。」他話音剛落,我就忍不住問:「那麼您參加的這些活動都是公益性的?您沒有報酬?」張瑞奇告訴我:「當初他們跟我聯繫的時候,也三番五次地問過我出場費的問題,我的回答只有一個『不是衝他們的錢去的,而是衝著他們對毛主席的感情,衝著大家都是山西老鄉。』」
跟張瑞奇先生一起參加活動,在他的自編劇《父子情》中飾演毛岸英的山西省話劇團青年演員王建華說:「能跟『爸爸』一起演戲,是我的幸運。他不僅演起戲來像毛主席,在生活中他說話做事都很謹慎,怕因為自己的形象給毛主席抹黑。我曾經問過他,團裡那麼多好演員為什麼選中我這個資歷不深、沒演過什麼大角色的小演員?他說他就是看上了我的樸實,不張揚。演偉人戲,不僅戲要把偉人的精神演出來,出了戲回到現實生活也不能讓別人說三道四。」
當我有些遺憾地表示沒能親身感受《父子情》時,坐在身旁的張瑞奇先生從口袋裡取出一支煙,夾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間,食指微翹,面露沉思,便已進入角色。濃濃的湖南話響起來:「岸英,你坐下。」我愣住了,可是坐在對面的王建華卻很快站起來,面帶詫異地說:「爸爸,你哭了?」我再看張先生,果然眼眶已經溼潤……他們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表演,而作為唯一觀眾的我也不知不覺地沉浸其間,仿佛看到那位偉大的領袖對兒子深沉而無私的大愛。我感嘆於他的演技,就在他表演結束時問:「您演得這麼好,可是很少看您在影視劇中演出呀。」他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那不是我的追求,與參演影視劇相比,我更願意走進基層的機關、部隊、學校、企業,把毛主席的思想、故事、精神帶到全國各地。這幾年,我走過很多地方,參加過很多活動,被許許多多熱愛毛主席的人們所感動。前不久,我去了遼源參加活動,當我作完弘揚紅色文化的演講後,一位叫劉忠山的老幹部,在眾人的攙扶下微微顫顫地走上臺,當場送我一首詩:「技藝大師親遼源,主席音容現人間,豐功偉績永不老,形象逼真史空前。」
我們正聊著,一個電話打了進來,是東北的一位老同志祝福他生日快樂,我才知道,原來,他的生日跟毛主席只差兩天。張瑞奇說:「你看,我沾了毛主席的光,大家都很喜歡和尊重我。這讓我更有動力把弘揚紅色文化的事情堅持做下去。我18歲的時候,別人就說我像毛主席,後來做生意,走南闖北,朋友們見了也都開玩笑的主席主席地叫,可我知道自己是什麼人,如果不是像毛主席,我只是一個普通人。4年前,因為機緣巧合,40多歲的我拿到了特型演員資格從業證書。我可以扮演毛主席了,許多演員的一生有很多角色,但我作為演員,一生只想演好一個角色。」
張先生還告訴我,為了扮演好毛主席,他不參加活動的時候就一面研讀毛主席的著作和能搜集到的各種資料,一面學習湖南話和表演。因為太過投入,以至於生活中一舉一動、說話做事都習慣用毛主席的方式。他的愛人曾抱怨讓他別回家了,說他一回來,沙發上、床上、桌子上到處是資料。由於這樣沉迷地學習,現在的張瑞奇,無論長相、打扮,還是講話、抽菸、神態、舉手投足各個細節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採訪接近尾聲時,我問他,馬上就是新年了,他有什麼新年願望?他想了想,很認真地說:「我今年46歲了,我想用我的後半生演好毛主席,用自己的形象喚回人們對一代偉人的記憶和懷念。儘自己綿薄之力,弘揚紅色文化。」
孫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