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小的時候非常調皮,在學校裡以頑劣著稱,是班裡最讓老師頭疼的學生。他經常在班上搗亂,擾亂課堂秩序,老師對他漸漸失去了耐心,把他從前面幾排直接調到了最後一排。
就是這樣,王剛還是不改調皮搗蛋的習性,就是被老師逮住了也不在乎,老師是在拿他沒有辦法,就號召全班同學孤立王剛,說王剛是個壞孩子,不能跟壞孩子一起玩,讓他成為「孤家寡人」。王剛的爸媽都不敢去參加家長會,媽媽都被王剛氣哭過。

慢慢的,王剛開始討厭上學,開始逃學。學校也對王剛「放棄治療」,對他的逃學不管不顧,也就沒有告訴他的爸媽。就這樣,小王剛遊蕩在古玩市場、電影院,火車站,就像一個有家不敢回的流浪兒。一天天過去了,他感到痛苦,感到孤單,感到無助,沒有同學理他,也怕自己逃學被嚴厲的父親知道,那少不了的就是一頓暴打。

眼看期末就到了,小王剛是在扛不住這種心理的煎熬了。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想到毛主席,在小王剛心裡,能夠傾聽他的傾訴的,只有毛主席了。所以,1969年的6月24日,是王剛一生中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他拿起筆,花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告訴毛主席他想去大風大浪中鍛鍊自己,同時還畫了兩幅水彩畫:一幅是小白兔吃蘿蔔,另一幅是解放軍叔叔在保衛祖國。信裡還放了一張王剛和妹妹合影。6月25日的早上,王剛把信封好,寫上「北京毛主席收」,沾了一張8分的郵票投進了信箱。
過去了十幾天左右,王剛班主任老師讓同學給他帶口信,要小王剛無論如何要回一趟學校。王剛見到了了班主任,看到班主任一反常態地朝他笑,非常親和;見了校長,校長也對他笑,校長問小王剛,是不是有親戚在北京工作,王剛說只有一個姑媽在,然後校長遞給王剛一個牛皮紙信封,上面寫著: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某某小學四年級2班王剛小朋友收,下面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
校長問這是怎麼回事?王剛說說我十幾天前給毛主席寫過一封信,應該是毛主席回信了。在場的老師都想看看裡面寫了什麼,小王剛小心翼翼地打開信,看到信中這樣寫道:
王剛小朋友:你6月24日寫給毛主席的信還有圖畫和照片都收到了,謝謝你!今寄去毛主席照片一張,請留作紀念。希望你努力學習,注意鍛鍊身體,準備將來為祖國服務。日期是1959年7月3日。
這封回信改變了王剛的命運,王剛從一個讓老師極端頭疼不已的調皮搗蛋鬼變成了只是有點淘氣的好孩子,教育局的領導也來了,說王剛是學校的光榮。學校裡一個老師還根據王剛的經歷編了一部劇,劇名叫《他轉變了》,劇中由王剛演自己。這是王剛第一次登上舞臺表演。
從這以後,王剛再也不調皮了,他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好孩子。沒有這封回信,就沒有現在的王剛,也許也就沒有我們電視上經典的和珅形象,這就是命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