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數學家一生是少年

2020-12-04 遇見數學

提起哈代,更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苔絲》的作者託馬斯·哈代。其實就在作家哈代出生三十多年後,英國又誕生了一位擁有相同姓氏的數學家,他就是 G.H.哈代。

哈代,圖源:維基百科

和作家哈代一樣,數學家哈代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的故事不需要寫成小說,他自己就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儀表堂堂的紳士,也是特立獨行的怪人,他從小就是數學天才,卻考慮過棄理從文,連希爾伯特都直言他是頂級數學家,他卻認為自己最大的貢獻是對其他數學家的幫助。

哈代是一個複雜的人嗎?應該說哈代是一個豐富的人,在這樣那樣的傳奇背後,他擁有一顆少年之心。

不快樂的學霸

1877 年 2 月 1 日,G.H.哈代出生在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據說哈代的雙親都很有數學天賦,只是因為家境貧寒,沒能接受高等教育,匆匆畢業之後做了中小學老師。哈代出生時,家中仍然談不上富裕。

舊式的英國教育問題多多,很多學校嚴苛而勢利。就連生於 1903 年,長於小中產之家的奧威爾也曾在兒時遭受老師和貴族同學的欺侮。很難說哈代是否有相似的經歷,可以確定的是,聰慧的小哈代是個敏感的孩子。

他科科都拿第一名,卻不喜歡當著全班的面接受獎勵。但在害羞背後,他又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小哈代學數學的動力來自當第一的掌控感,他想要打敗別的孩子,數學可以讓他贏。

1889 年,憑藉優異的成績,哈代獲得了溫徹斯特公學的獎學金。當時的溫徹斯特公學擁有全英最強大的數學教學實力,但枯燥的苦讀讓哈代非常鬱悶。學習之餘,他幾乎沒有參與任何活動,儘管他和所有同齡的孩子一樣,有一顆小鳥般的心,嚮往出去玩,喜歡體育競賽。

不讓青春期苦悶影響成績是一個學霸的基本素質。1896 年,哈代又拿著獎學金進入了劍橋。然而,積蓄已久的問題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在有意無意之間,哈代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數學只是一種計分競賽,以它為業奉獻一生是否太蠢?

剛進入劍橋的時候,哈代跟隨的是一位所謂的名師。他很快就發現,此人的教學依然以考試為唯一目標,讓學生花大量精力學習計分策略。更加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位老師對數學本身毫無熱愛,他樂於做一個沒得感情的撈分機器。

面對當時的數學分數攀比熱,哈代一度想過改學歷史。好在事情有了轉機,他被換到了一位姓洛夫的老師門下。洛夫向他介紹了分析的概念,又把若爾當的《分析教程》推薦給他閱讀。

日後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哈代說:「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我讀到這本傑作時的驚嘆之情。對我這一代的眾多數學家而言,它是第一流的啟智之作,我也從中第一次悟到了數學的真正含義。」

此時,哈代才真正與數學結緣。

改變命運的相遇

1900 年,優等生哈代在母校獲得了職位。

在旁人看來,他過得順風順水。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地產出,這個年輕人很快就成了有名望的分析學家。1910 年,33 歲的哈代成為皇家學會會員。安穩的生活、受尊敬的工作、厲害的頭銜他都有了,但哈代依然不開心。

他想要的不是令人讚嘆的履歷,而是真正了不起的學術成果。從小應付舊式教育的哈代早就知道,成績是一回事,實質是另一回事。面對已有的一切,哈代非常清醒。

1911 年,哈代迎來了學術生涯的巨大轉機——他有了一位黃金搭檔:J.E.李特伍德。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 ,Three Great Mathematicians 截圖

李特伍德比哈代小 8 歲,也是劍橋校友,1910 年回到母校工作,和哈代成為同伴。直到今天,在大大小小的合作中,資歷更深的一方霸佔主導仍然非常常見,何況李特伍德是個外聯能力欠佳的人。因為他總不露面,甚至有校外同行猜測李特伍德是哈代杜撰出來的朋友。

面對這樣的隊友,恐怕很多老鳥都會以負責人自居。但哈代不願如此,他知道平等的合作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們還曾有這樣的約定——

第一,互相給對方寫信的時候,寫的對不對,完全沒關係。

第二,收到對方的信,你沒有義務讀,更沒有義務回信。

這意味著兩人之間不存在誰向誰匯報的問題,可以暢所欲言,他們都知道,獨立與合作毫無衝突,反倒可以相互促進。互相成就的哈代和李特伍德開啟了黃金時代,他們的合作持續了 35 年,成就了數學界的佳話。

哈代的另一段佳話與一個來自異域的年輕人有關,這個人就是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

如今,拉馬努金已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但在 20 世紀 10 年代,他只是一個沒有接受過高度教育的印度年輕人。他憑藉熱情和天賦自學數學,在業餘時間開展研究。1913 年,小職員拉馬努金把自己的數學筆記寄給了劍橋的幾位學者,他等來了一個人的回覆,這個人就是哈代。

哈代同時看到了拉馬努金的優點和問題。他覺得這個印度青年是個十分難得的天才,但因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他的數學更像一種直覺和靈感,和正規體系格格不入。

也許這就是其他劍橋學者不回信的原因。拉馬努金身上確實帶有不確定性,循規蹈矩的普通人自然不願輕易出手相幫。好在還有少年氣十足的哈代,拉馬努金的閃光點已足夠打動他。1914 年,在哈代的全力推動下,劍橋大學的校門破例向拉馬努金敞開。

就這樣,哈代找到了一顆耀眼的明星。逐漸適應了劍橋的生活以後,拉馬努金的才華不斷結出果實。直到今天,拉馬努金的數學筆記依然是個傳奇,他在筆記中留下了數量驚人的公式,很多都被證明是正確的,而且對後世的諸多學科影響深遠。

在哈代看來,能與李特伍德和拉馬努金相遇是他的幸運。他從不吝惜對李特伍德的誇獎,還曾直言李特伍德在合作中功勞更大,而對於拉馬努金,他也是一位提供了無數幫助的良師益友。人的一生中能夠遇到哈代這樣的朋友已是幸運,成為這樣的人,又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

從劍橋到牛津

1919 年,哈代獲得了一個去牛津任教的機會。從年輕時,他就對劍橋有些不滿,現在終於可以換個環境了。

哈代在牛津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李特伍德並沒有一同前往牛津,兩人不得不通過信件合作,但他們依然進入了學術成果的高產期。這當然也是因為哈代在牛津找到了更好的狀態。

受經歷和性格的影響,哈代的數學觀趨於純粹,他不會從實用的角度為數學尋找優勢。在牛津大學的就職演說中,他甚至直言他覺得數學「沒有用」。事實上,哈代從來不是一個老到的功利主義者,他不認為只有有用的東西才值得追求。

哈代看重的是數學中極致的真和美。

真,聯繫著永恆。哈代曾說,「永生」也許是個愚蠢的詞,但大概只有數學家才最有可能理解它的含義。隨著年代的更迭,一幅畫可能會褪色,一種工具可能會變得不再實用,一首詩也可能不再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但數學定理會一直像剛剛發現時那樣簡潔、正確、直達本質。

哈代曾經提到,數學家和畫家、詩人做的事情其實相差無幾,但數學更接近永恆,因為數學不需要藉助顏料和文字來體現形式,數學本身就是凝固的思想——「與色彩和文字相同,思想也必定會以某種和諧的方式組合」。這種接近永恆的和諧,就是數學獨特的美。

他是帶著藝術家的心態去研究數學的。

哈代研究過的主題包括丟番圖逼近、堆壘數論、黎曼ξ函數、不等式、一般積分、三角級數……在他和李特伍德的推動下,黎曼猜想的研究有了新突破,他們還共同提出了哈代李特伍德定理、哈代李特伍德圓法、哈代李特伍德極大函數。

儘管坦言不太喜歡教書,但哈代為高校學子留下了兩本經典教材:《純數學教程》和《數學導引》。尤其是後者,收錄了哈代在牛津和劍橋講課的內容,非常充實。從研究者到教師,從合作者到領導者,哈代的貢獻難以衡量。擁有哈代,是英國學術圈的幸運,也是整個數學界的幸運。

最後一件貴重的禮物

1931 年,哈代回到了劍橋。據朋友 C.P.斯諾說,這個決定有不少福利上的考慮,作為不婚族,他需要提前為自己安排養老。這可能是他最不少年氣的決定。

在心臟出現問題之前,哈代一直保持著年輕人的心境和體魄。

他和年輕人一樣喜歡運動。除了數學,他最喜歡板球。十幾歲時沒有盡情玩耍,長大以後,哈代成了一個鐵桿球迷。他會興致勃勃地研究報紙上的板球比分,也很愛去現場看比賽。他自己沒事兒還會打打網球。

他和年輕人一樣誠懇、率真。哈代是個可靠的同伴,除了李特伍德和拉馬努金,他還和很多數學家有過合作,包括來自匈牙利的波伊亞和來自德國的朗道。

在劍橋的時候,哈代沒有住進最好的房子。希爾伯特曾為他抱不平,還寫信給學院領導,直言「英格蘭最好的數學家應該擁有最好的住房」。事實上這是哈代自己的選擇。他還當過兩年工會主席,雖然早已成為老師,卻頗有些學生領袖的意氣風發。

他和年輕人一樣愛搞怪。哈代有個愛好,叫作「愚弄上帝」。有一次他從丹麥寄了一張明信片回英國,在信上自稱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他覺得這樣一來,他回國時坐的那艘船肯定不會沉掉,因為這會兒上帝不能讓他死。

去看板球比賽的時候,他會帶上厚毛衣、雨傘、數學論文和試卷。他覺得上帝一定會這樣想:「哈代覺得今天要下雨,他一會兒就會回去工作了,那我一定要讓今天一整天都晴朗,氣死他。」這樣就能保證比賽不被壞天氣中斷。

1939 年,哈代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他的研究也受到了影響,充滿靈感和幹勁兒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對哈代是怎樣的打擊,我們不得而知。

此時他的生命還剩下八年。哈代選擇為世人留下最後一份貴重的禮物,1940 年,他開始寫《一個數學家的辯白》。

英國數學家戈弗雷·哈羅德·哈代的經典名篇

《一個數學家的辯白(雙語版)》[英] 戈弗雷·哈代 著

何生 譯

美亞 4.7 星評,本書是哈代於 1940 年寫成的心得之作,展現了數學之美、數學的持久性和數學的重要性三大主題。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談論了數學中的美學,給眾多數學「門外漢」一個機會,洞察工作中的數學家的內心。

作者還討論了數學的本質與特點、數學的歷史及其社會功能等諸多話題。該書被稱為是「用優雅的語言對數學真諦進行了完美的揭示」,原汁原味地向讀者展示了一位真正、純粹的數學家的數學思想,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讀物。

在這本書裡,哈代坦白了自己對數學的看法。數學研究是怎樣的事業?做一個數學家意味著什麼?怎樣看待純數學和應用數學的關係?所有這些問題,哈代都真誠而細緻地寫下了自己的答案。

這本書記錄的是哈代的思考,也是哈代對數學的深情。

1947 年,哈代在英國劍橋去世,就在幾周前,他獲得了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從此以後,人類的星空多了一位明星,而我們也會在他的照耀下繼續學習,繼續前進。

註:本文轉自圖靈教育,作者喵頭鷹同學,[遇見]已獲授權。

相關焦點

  • 哈代以邏輯脅迫上帝的數學家
    那一系列特殊的點則被稱為黎曼函數的非平凡零點,(s)=0非平凡零點:S=1/2+bi,即非平凡零點的解的實部,都為1/2,有許多數學家都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但是直到現在,都只成功證明了都是那些數學家的口嗨,而其中有一個人宣稱證明了黎曼猜想,並試圖以此脅迫上帝,他就是高德菲哈羅德哈代,如何證明證明上帝不存在?
  • 哈代一生最得意的事:為中國和印度各培養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由於拉瑪努金這位天才數學家英年早逝,於1920年4月26日就去逝了,華羅庚到劍橋時是1938年,他們這一生是沒機會見面了。哈代發現拉瑪努金完全是一個偶然事件。1913年初的一天,英國數學大師哈代收到了一封奇特的信。信是這樣開頭的:「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託處的一個職員,我未能按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闢自己的路。
  • 憑一己之力改變數學,將「純碎」推至新高,天才數學家哈代的一生
    戈弗雷·哈羅德·哈代(1877-1947),英國數學家,因其在解析數論和數學分析方面的工作而聞名。他幾乎憑一己之力將嚴謹注入英國主流數學。但當被問及他對數學的最大貢獻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發現斯裡尼瓦薩拉馬努詹」(印度天才數學家)。在本文中,我們探索哈代的生活和數學。
  • 劍橋大學教授哈代說,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天才拉馬努金
    他堅定不移地鼓勵拉馬努金把論文寄給英國的數學家,一方面英國的數學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然而事情並非如他所想一帆風順。第一封信石沉大海,第二封信依然杳無音訊,面對這個結果,拉馬努金難掩心中失落。事不過三,他鼓足勇氣寫下第三封信,寄給一位叫哈代的數學家。時間一天天的過,還是沒有什麼動靜,此時的拉馬努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 永恆的哈代
    躋身於前蘇聯數學家蓋爾芳德(Israel Gelfand)、美國數學家維納(Norbort Wiener)、沃爾夫(Thomas Wolff)、瑞典數學家卡爾松(Lennart Carleson)與霍曼德(Lars V. Hörmander)等一流分析數學大師中,而且被列為封面人物,對哈代而言可謂是實至名歸。
  • 數學家哈代的辯白,什麼是數學中的美學?
    《一個數學家的辯白》(雙語版)內容簡介本書是哈代於 1940 年寫成的作品,展現了數學之美、數學的持久性和數學的重要性三大主題。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談論了數學中的美學,給眾多數學「門外漢」一個機會,洞察工作中的數學家的內心。
  • 哈代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
    哈代出生在1840年,漫長的一生使他足以看到自己的一部長篇小說搬上銀幕。也許超過任何其他的英國作家,他在小說和詩歌兩個領域影響了從維多利亞時代向現代主義的轉變。哈代是最後一位重要的維多利亞時代長篇小說家,哈代又是第一位重要的英國現代長篇小說家,他的作品是19世紀創作方法與現代思想觀念和熱點問題的混合物。
  • 印度小夥受到女神啟發,從小自學成為數學家,一生成就遠超常人
    他留給世人的筆記引發了後來的大量研究,他也是二十世紀最傳奇的數學家之一。他獨立發現了近三千九百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就是拉馬努金,亞洲第一個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印度第一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拉馬努金無疑是史上直覺最強的數學家,這位印度大神習慣直接寫公式,他不需要推導,不需要演算,就在紙上直接寫下數學公式,而且他往往能被證明是正確的。
  • 看,這就是託馬斯·哈代!
    和許多有錢有閒的大作家不同,哈代是一個鄉村手藝人的孩子,一個以建築行學徒為謀生起點的少年。他少年時代就立志要投身於文學創作,創作了許多詩歌,卻因時之不利,才改擇小說之路起步文壇。因此我們能從他每一部作品,不論是寫實的、浪漫的,還是情節的,體味到他那詩一般的激情與意境。哈代總是這樣詩中有文,文中有詩,詩與文渾然天成。
  • 一個證明「神」真正存在的阿「三哥」——數學家「拉馬努金」
    今天我們來聊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偉大數學家,拉馬努金。拉馬努金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數學家,是因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多達三千九百個非常神秘的數學公式及命題。這些公式及命題一度就像是一個未被發掘的神秘寶藏一樣,被塵封在拉馬努金的筆記中。
  • 天才數學家證明了神的真實存在
    1913年,一個冬日的清晨,劍橋大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世界最頂尖的數學家哈代像往常一樣坐在大廳裡邊吃早飯,在桌子上擱著一個貼著印度的郵票大信封。上面寫著「馬德拉斯。誰也想像不到,打開信封之後,哈代竟然發現了一個如神般的數學天才。
  • 他是印度過去1000年最偉大的數學家,只活了32歲,一生堪稱傳奇
    為了實現自己的數學夢,拉馬努金決定將自己的數學研究成果寄給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數學家哈代,哈代與另一位數學家研究了拉馬努金對數學公式後,大為震驚,並馬上邀請拉馬努金搬到劍橋,希望他能與他一起共事,哈代對拉馬努金非常推崇,他曾經這樣評價拉馬努金:假設我們根據純天賦對數學家們進行0-100的評分,我給自己25分,利特伍德
  • 一生發表1475篇論文,史上最高產的數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據統計,歐拉在世時,一共發表過886篇論文和書籍,歐拉大神一生都在數學上有著旺盛的創作力,甚至發論文的數量並不受年齡身體條件影響。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歐拉的記錄應該會永遠保持下去,直到20世紀有一位更加高產的數學大師出現,他就是匈牙利人保羅·埃爾德什。
  • 「拉瑪努金」,一個寫下黑洞公式的神級印度數學家
    1887年,印度南部的一個窮困的小鎮,出生了一名叫做拉瑪努金的小男孩兒,大部分出生在這樣家庭的人都會平淡無奇度過一生。但偏偏命運女生挑中了這個男孩兒,讓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芒。但是六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收到任何的解決方案,於是,拉瑪努金親自提供了解決方案,這個公式也是後來著名的拉瑪努金恆等式,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拉姆金已經在印度數學圈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於是很多人建議她往更高的領域前進,比如去聯繫英國的數學家。拉瑪努金就把自己研究出來的一長串數學公式給當時英國劍橋大學的幾位著名數學家看,他們分別是貝克,霍布森和哈代。
  • 英國現實主義作家:哈代
    英國現實主義作家:哈代託瑪斯·哈代( Thomas Hardy,1840-1928),英國現實主義作家。生於英國南部多塞特郡。父親是建築工程的小包工頭。一八六一年哈代去倫敦學習建築。在倫敦的六年間,哈代除攻讀專業外,還去大學聽課,從事文學、哲學和神學的研究,並嘗試寫作。學成回鄉後,哈代當了幾年建築師不久即完全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職業作家。他寫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和劇本等多種體裁的作品。 哈代的一生基本上是在他家鄉度過的,因此他十分熟悉英國農村。
  • "拉瑪努金",一個寫下黑洞公式的神級印度數學家
    但偏偏命運女生挑中了這個男孩兒,讓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芒。拉瑪努金就把自己研究出來的一長串數學公式給當時英國劍橋大學的幾位著名數學家看,他們分別是貝克,霍布森和哈代。,哈代正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他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這些公式看起來非常不能理解,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只有一流的數學家才能寫出它們,於是,哈代回信,讓拉瑪努金來到劍橋三一學院,和他一起從事數學研究,這段時間是拉瑪努金人生的黃金時代,也被哈代稱作為他一生中最浪漫的事情。
  • 天才數學家的終身未婚之謎:有一些人,只選擇了一個科學愛人
    而西方很多數學家卻與此背道而馳,比如希帕蒂亞、E. 諾特、英年早逝的數學家伽羅瓦和阿貝爾、微積分的創立者牛頓和萊布尼茲、柏拉圖、笛卡爾、帕斯卡、達蘭貝爾、戴德金、切比雪夫、哈代和保羅·厄多斯。他們不但沒有先成家後立業,而且終身未婚。那麼促使這些數學家獨居終老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些數學家為什麼不走尋常路?為什麼對於人世間最美麗的愛情敬而遠之?為什麼甘願孤寡一生?都是我們疑惑的。
  • 來自貧困土地的穿越數學家:Ramanujan Journal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來自「科技強國」印度的為大數學家——Ramanujan Journal,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15歲時接觸到了英國數學家卡爾的《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概要》,更是把他徹底帶上了數學這條「不歸路」上,根據這本書,他自己計算和歸納出了大量數學公式,由於印度當時的數學水平不高,國內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拉馬努金的研究成果,因此他的朋友建議他把研究成果寄給英國的數學家,最初的兩位沒有回音,而第三位,就是改變了拉馬努金命運的英國數學家哈代。
  • 拉馬努金: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一個被神靈附身的絕世天才
    ,尤其是他留下的數千條未經證明的公式,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數學家們。哈代(Godfrey Harold):1877-1947即便他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並且是拉馬努金所寫的其中幾個領域中的專家,哈代還是激動而直白說道:「我從沒見過什麼像它們那樣,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只有最厲害的數學家才能寫得出來。
  • 拉馬努金: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一個被神靈附身的絕世天才
    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被譽為是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數學家。,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數學家們。 哈代(Godfrey Harold):1877-1947 即便他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並且是拉馬努金所寫的其中幾個領域中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