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

2020-12-04 百家號

最初令託馬斯·哈代的讀者驚愕的,是他的生活空間。哈代出生在1840年,漫長的一生使他足以看到自己的一部長篇小說搬上銀幕。也許超過任何其他的英國作家,他在小說和詩歌兩個領域影響了從維多利亞時代向現代主義的轉變。哈代是最後一位重要的維多利亞時代長篇小說家,哈代又是第一位重要的英國現代長篇小說家,他的作品是19世紀創作方法與現代思想觀念和熱點問題的混合物。

像福克納一樣,哈代的成就源自他創造了一個想像世界,它既具有當地風俗和地區成分的豐富內涵,又具有深刻的普遍意義,反映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古希臘人的悲劇以外人們記錄的人類生存方式中某些最質樸無華的看法。他以獨到的眼光檢驗了審查制度的範圍和長篇小說體裁的商業制約因素。在職業生涯中途,哈代厭倦了鬥爭,整個兒拋棄了長篇小說而改寫詩歌,並宣布以詩人作為第二種和同樣予人深刻印象的職業。與最優秀的作家一樣,哈代促使我們觀察世界的視角是獨一無二而特色鮮明的,它可以很容易地辨認為哈代式的。

哈代是託馬斯和傑邁瑪·哈代幾個子女中的老大,他們的家位於英國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上博克漢普頓。其祖先屬於法國血統,是一個耗盡了社會能量和名望的老家族。哈代的父親是一位建築業務承攬者、鄉村樂師和民謠歌手,他常帶年幼的兒子參加村裡的婚禮和節慶活動,這是哈代後來作品裡濃鬱的農村和地區特徵的源泉之一。幼年的哈代身體虛弱而又少年老成,8歲前一直待在家裡,然後被送進多爾切斯特附近的學校。16歲時,他當了名建築師和教堂維修者的學徒。其後,他就全靠自己閱讀和學習了。

1862年,哈代前往倫敦,受僱於一家建築事務所。在那兒他讀達爾文的進化論,經歷了一個智力發展的過程,有可能類似於喬治艾略特,不過缺乏她那樣堅定的宗教信仰。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是上個時代的不可知論者,哈代受到他的著名論文《論自由》的極大影響,它成為哈代在小說中探素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的思想武器之一。哈代還開始創作詩歌,這將是他畢生的首要愛好。

1867年,健康狀況欠佳的哈代回到多塞郡,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窮男人與貴婦人》。小說取了個「沒有情節的小說」的副題,因為諷刺了上流社會的生活而遭到出版商拒絕,但是得到其特約審稿人、長篇小說家喬治·梅雷迪思的鼓勵。通過增加更多的浪漫趣味,他接下來寫出了長篇小說《計出無奈》,它只有一個聳人聽聞的情節。以匿名方式出版的這部小說,宣告了哈代寫作生涯的正式開始,其特點是依賴虛構的傳奇式事件和轟動效應去激發讀者的興趣。1870年,哈代前去康沃爾郡修復一座教堂,認識了埃瑪拉維尼婭吉福德,一個愛慕虛榮而有文學抱負的老處女。經過4年的追求,其父終於同意將女兒嫁給哈代。

1870年代,哈代推出了一連串的以農村為背景的傳統浪漫故事:《綠蔭下》,《一雙藍眼晴》和《埃塞爾伯塔的手》。隨著哈代創造出「威塞克斯」這個以英國西南六郡為原型的半真半假的虛構地域,以《遠離塵》和《還鄉》為標誌,他的創作從喜劇轉向表劇。183年,哈代永久地遷居多爾切斯特。雖然夫妻爭吵使作家心情受到影響一一牽涉到埃瑪爐忌哈代的文學成功,同時她恪守常規,而他喜歡離經叛道,這個時期卻是哈代最優秀的傑作《卡斯特橋市長》、《德伯家的苔》和《無名的表德》間世之日。由於哈代在書裡堅持認為他的苔絲雖然誘惑人,有了私生子,還謀殺了姦夫,但具有基本的美德,從而引起了讀者強烈的憤怒,小說的副題「一位純真的女性」更為怒火澆上了一桶油,這種效果促使哈代考慮放棄小說而寫詩而《無名的表德》則是他對傳統道德觀發起的最後的猛烈攻擊。

1890年代期間,哈代與妻子的分歧從克制發展到冷漠。但是1912年埃瑪的死卻促使哈代重新檢査與她一起度過的歲月,這些想法成為他某些最傑出的抒情詩的資源。他的大量創造性勞動獻給了以拿破崙為核心悲劇人物的史詩劇《列朝記》,他以此再現了拿破崙時代。1914年,哈代與其秘書弗洛倫斯達格代爾結婚,她出版了哈代的一部傳記,實際上是他本人代筆。晚年的哈代因為長壽備受尊崇,死後葬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南翼的詩人之角,而由於哈代生前的意願,其心臟則與埃瑪合葬在多塞特郡鄉下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了解哈代的小說理論一它也是其詩歌的一種創造力量,應當始於他坦率承認的講故事人的角色。從父親那兒,哈代掌握了質樸的口述故事的傳統方法,他正是用這種方法構造他的作品:民謠的結構,強調動作,通常是把悲劇事件納入一種精心編織的情節。動作不只是常見的,而是不同尋常的,其獨特性要足以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我們講故事的人都是古代的航海者,」哈代說,「誰也沒有權利阻攔婚禮賓客,除非他有比每一個普通男女的日常經歷更不同尋常的東西要講述。」對於哈代而言,不像簡奧斯丁或者喬治艾略特,藝術的價值不是照搬現實,而是從其表象的探索到揭示一種更深層次的、普遍的含義。「藝術作品是不成比例的,」哈代堅稱,「現實的,如果只是複製或者概述性地報導現實,威力可能被忽視。因此,寫實主義不是藝術。

這樣,在哈代身上,我們發現了有意的巧合、情節的離奇變化以及人物和細節的形式對比,其目的是產生一種象徵或者更深的含義。所揭示的真相表明他的人物處於超出其控制的力量的支配下,人物生存的世界由哈代所說的「(巧合,偶然情況)」或者看不見的可能性支配。藉助人物的力量和反抗,英雄主義和高尚在其存在主義的戲劇裡是可以允許的。他的觀點的落後導致他被歸類為悲觀主義者,但是他堅持說,他是一個「社會向善論者」,要說服別人相信,通過人類的努力和自知之明,世界可以被改造得能夠容忍。不過,他的作品的力量不是源於解答人類生存條件的問題,而是來自他不斷地提出有關意義的問題和對不能勝任的響應所做的檢驗。

在哈代的「威塞克斯」,農村的英國在衰落和消亡。僵硬的、穩定的傳統已經瓦解,而現代社會已經在一個沒有價值觀支撐的世界開始,它以無根基的疏遠和非人化的勞動為特徵。哈代的作品證明了「現代化的陣痛」。它們明確說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面對現實,那兒沒有輕鬆答案,不能有效地緩解生活的苦難;生活中,仁愛只足以保證我們認識苦難。沒有其他作家像託馬斯哈代那麼誠實或者那麼執著地考慮所揭示的真相的全部意義,他不愧為現代意識最偉大的塑造者。

相關焦點

  • 英國現實主義作家:哈代
    英國現實主義作家:哈代託瑪斯·哈代( Thomas Hardy,1840-1928),英國現實主義作家。生於英國南部多塞特郡。父親是建築工程的小包工頭。一八六一年哈代去倫敦學習建築。在倫敦的六年間,哈代除攻讀專業外,還去大學聽課,從事文學、哲學和神學的研究,並嘗試寫作。學成回鄉後,哈代當了幾年建築師不久即完全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職業作家。他寫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和劇本等多種體裁的作品。 哈代的一生基本上是在他家鄉度過的,因此他十分熟悉英國農村。
  • 看,這就是託馬斯·哈代!
    哈代總是這樣詩中有文,文中有詩,詩與文渾然天成。 哈代終其一生都在苦苦尋求、探索,始終按捺不住心頭怦然躁動的創作之火,奮筆急進,經歷近三十度寒暑,創作了十四部長篇小說、近五十幀中短篇小說、近千首短詩、一部巨製史詩劇和一部幕面詩劇,因創作體裁之眾多、題材之廣泛、思想之深遠、藝術之高妙而在文學史上擁有不沒的歷史地位。
  • 哈代現代詩歌《黑暗中的鶇鳥》欣賞
    託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國詩人、小說家。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等。
  • 哈代:數學家一生是少年
    提起哈代,更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苔絲》的作者託馬斯·哈代。其實就在作家哈代出生三十多年後,英國又誕生了一位擁有相同姓氏的數學家,他就是 G.H.哈代。哈代,圖源:維基百科和作家哈代一樣,數學家哈代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的故事不需要寫成小說,他自己就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儀表堂堂的紳士,也是特立獨行的怪人,他從小就是數學天才,卻考慮過棄理從文,連希爾伯特都直言他是頂級數學家,他卻認為自己最大的貢獻是對其他數學家的幫助。哈代是一個複雜的人嗎?
  • 哈代一生最得意的事:為中國和印度各培養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教授,20世紀英國數學分析學派創始人。印度大數學家拉瑪努金與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二人的恩師。哈代,全名是哥德弗萊·哈羅德·哈代(1877-1947),20世紀數學史上的一代奇才。性格乖張的哈代,在其數學生涯中最為得意的是在其中年和晚年為東方世界的印度與中國各培養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印度數「學家天才」拉瑪努金(1887—1920)與中國的「數學之神」華羅庚(1910—1985)。說來我國大數學家華羅庚與拉馬努金也算是師兄弟了,都曾在劍橋大學受教於數學家哈過。
  • 哈代以邏輯脅迫上帝的數學家
    1898年哈代參加了劍橋大學的數學榮譽學位考試,並成為一等及格者,但對傳統極具反抗精神的他卻認為這種考試是沒有意義的,1900年,他當選為三一學院研究員,第二年與金斯共同某獲史密斯獎金。,第二年與金斯共同榮獲史密斯獎金。,904年,哈代結識了那個與其一同冠名於,定理上的李特爾伍德,1908年,他發表著作《純數學教程》,這是英國第一部嚴謹精確的關於數、函數、極限等,內容的講解著作。
  • 託馬斯·哈代誕辰180周年|哈代的兩段婚姻
    託馬斯·哈代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在他所處的19世紀到20世紀初,已是相當長壽。哈代曾有兩段婚姻。1870年3月,完成小說《計出無奈》初稿後,還是建築師的哈代應邀為聖米裡昂教堂的修復做前期調查,在那裡遇到了牧師太太的妹妹愛瑪,這位只比他小几個月的女子後來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哈代和愛瑪可以算是一見鍾情。
  • 陝西兒童文學作家王曉一長篇小說《藍格盈盈的彩》面世
    同樣的童年,在陝北高原上的圪梁村裡,因由時代的變遷,三代人體味到不同的滋味——近日,我省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王曉一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藍格盈盈的彩》由未來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表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城鄉巨大變化。
  • 20個著名外國作家及代表作簡介
    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紀法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側影。主要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的構思敘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塑造了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了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70部長篇小說,新舊版本見證輝煌70年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節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學習出版社聯袂合作,共同策劃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併入選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的重點選題計劃。「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以精裝與平裝同時印行。平裝版中,有56種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精裝版則由學習出版社出版。
  • 百萬元大獎促海南出現本土題材長篇小說創作高潮
    他們將閱讀比書桌還高的一摞共141書寫海南本土題材的長篇小說,為第三屆「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結合前兩年參賽的作品共約300部,莫言、張煒、方方等五位著名作家組成的終評團,將在3月底終評出該大獎賽的「特別大獎」一部,獎金高達100萬元人民幣。
  • 憑一己之力改變數學,將「純碎」推至新高,天才數學家哈代的一生
    斯諾準確地指出了哈代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態,他說:查爾斯·珀西·斯諾一個作家很少會意識到,隨著真理的終結,他已經完全完蛋了。——斯諾閒話少說,下面是哈代的故事。在35年的時間裡,兩人發表了近100篇論文,如哈代所說,大部分論文都是在布萊德曼的課堂上發表的。當時的知識分子常常開玩笑說:「英國排名前三的數學家是哈代、利特爾伍德和哈代—利特爾伍德。」1913年,哈代收到一個包裹,裡面裝著印度職員拉馬努詹寄來的材料。第一次讀到這些材料時,他完全崩潰了。他是發現了一個天才,還是又一個騙子?用斯諾的話來說。
  • 深圳作家黃國晟美國發表原創英文小說
    【深圳商報訊】(記者 蘇兵 通訊員 李智傑)深圳作家黃國晟近日在美國小說雜誌BFF(Brilliant Flash Fiction)「冬季刊」發表原創英文小說《驚天》。 據悉,《驚天》源自黃國晟原創英文版長篇小說《深圳夢》第39章,它以奇特的情節和動人的細節徵服了美國編輯。
  • 永恆的哈代
    20世紀分析數學的12座豐碑法國數學家 Choimet 與 Queffélec 在其《20世紀分析數學的12座豐碑》一書,選用了英國數學家哈代與利特爾伍德的一幅合影作為封面當然,與羅素關注數學自身的邏輯基礎有所不同,哈代聚焦的是分析數學中具體的嚴密性問題。自1901年起,哈代就開始在數學分析領域持續發表水平不凡的論文。到1907年,以微積分和無窮級數為主旨的《純數學教程》正式出版。自劍橋大學開始,英國各個大學的數學教學皆奉哈代的教材為至寶,紛紛更改了教學大綱。英國終於有了可以與歐陸媲美的嚴格講解微積分的教材。此後,這本教程不斷修訂,到1943年已經出了第9版。
  • 重慶作家王雨長篇小說《填四川》英文版在英國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7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英國倫敦獲悉,重慶作家王雨長篇小說《填四川》英文版,由英國查思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譯出版社攜手英國查思出版社出版,由Hui Cooper and Dennis Cooper兩位翻譯家翻譯。
  • 著名作家馮驥才《單筒望遠鏡》獲年度長篇小說獎
    》獲「年度長篇小說」。 1942年出生的馮驥才已77歲,2018年寫了兩本新書,一本是《漩渦裡》,寫他近二十多年來投身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下半年就寫了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 十九世紀,天津是東西方最早衝突的地方之一,在這片土地上,東西方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的交流和衝突越來越多。世界的聯繫是單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著單筒望遠鏡一般,彼此窺探,卻又充滿距離感。時代的局限導致很多悲劇式的問題,但有些人的交往卻能跨越這種局限。
  • 現實主義題材力作雲集——2018年長篇小說創作一瞥
    回望2018年,從年初到年尾,從90歲的徐懷中老先生,到已近古稀之年的梁曉聲,再到70後作家徐則臣,以及更年輕的80後、90後作家,紛紛推出自己的長篇新作。不少佳作引人熱議。《菜根謠》書影 資料圖片《重新生活》書影 資料圖片 1、嚴肅主題和傳奇色彩相交據國家新聞出版署數據,201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數量在8000-10000部之間,較前一年數量略有增加,其中現實主義題材力作雲集。
  • 首屆謝璞兒童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湯素蘭等19名作家榜上有名
    7月22日,首屆謝璞兒童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8篇童話、4篇小說、2篇散文、5首(組)童詩獲獎,湯素蘭等19名作家榜上有名。此次評獎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400餘位作者的來稿,各類參評的兒童文學短篇作品1000餘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