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元大獎促海南出現本土題材長篇小說創作高潮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中新網海口2月24日電(記者 關向東 張茜翼)國家一級作家、《文學界》執行主編王開林、《小說選刊》雜誌社編審、《文藝報》副總編輯崔艾真、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關仁山等9位中國內地知名作家,24日起將在三亞閉門「讀書」。他們將閱讀比書桌還高的一摞共141書寫海南本土題材的長篇小說,為第三屆「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結合前兩年參賽的作品共約300部,莫言、張煒、方方等五位著名作家組成的終評團,將在3月底終評出該大獎賽的「特別大獎」一部,獎金高達100萬元人民幣。

「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是迄今為止國內獎金額最高的文學獎項,由海南省作家協會、海南奧林匹克花園有限公司、海南駿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與天涯社區聯袂舉辦,大獎賽作品全部以網絡形式發表,年度優秀作品獎獎金為20萬元人民幣,從2008年起連續舉辦3年,最終從3年入選作品中選出獎金百萬元的「特別大獎」。

「大獎賽激勵以海南生活為題材歷史、現代題材長篇小說創作,特別是反映海南建省辦大特區二十年來闖海人創業經歷的優秀漢語長篇小說創作,旨在推動海南有深度、有厚度的本土化寫作,弘揚優秀的人文精神,提升海南社會的文化品格。」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邢孔建稱,海南因此形成了一個本土題材長篇小說創作的高潮:「三年來參賽作品總量接近三百部,這個數量遠遠超過海南有史以來創作的長篇小說的總和。」

「大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邢孔建說,除了生活在海南本土的作家,許多具有海南生活經驗的作家,包括現在已經返回或前往內地工作的作家紛紛執筆投入創作,並相繼拿出自己的作品,在著名人文網站天涯社區開闢的「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專區」向讀者發布。不少作者兩度、甚至三度提交了自己的作品。

海南省作協專職副主席鹿玲說,「大獎賽是海南文學史上一件具有開拓性的大事,三百部參賽作品書寫了一代代人在海南留下的故事,功德無量。」

「較往年相比,第三年度的參賽作品更具全國性,作品質量有明顯提升,創作手法多樣化,不僅有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還有先鋒小說。此外,這些作品更具本土性,挖掘到海南的更深的本土人文資源。」邢孔建說。

「『闖海人』來自五湖四海,都有在海南的生活創業經歷。我1987年上島,對海南島也有自己的理解。」海南祥雲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川建稱,該公司將從三個年度入圍作品中評出的10部優秀作品各獎勵5萬元,並挑選部分作品拍攝成視頻或系列影視劇,宣傳海南的人文形象和本土文化。(完)

相關焦點

  • 現實主義題材力作雲集——2018年長篇小說創作一瞥
    光明日報記者 韓寒 饒翔「2018年是長篇小說創作呈現井噴狀態的一年。這種井噴,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體現在創作的質量上。這種百花齊放的格局,讓長篇小說的評獎也成了一件為難的事。」近日,在中國出版集團、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社主辦的第十五屆《當代》長篇小說論壇上,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的一席話,概述了當前我國長篇小說的創作現狀。
  • 手繪地圖獲世界級大獎 煥發海南文化異彩
    相關新聞》》  80後海南仔歷時一年創作手繪海島地圖 獲國際大獎  第三屆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在經過激烈的角逐後,來自海南的文化手繪地圖「島留時光」在上萬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優秀作品獎,在網絡上得到極大關注
  • 論"50後"作家長篇小說創作風格:嚴肅成熟
    近年來,長篇小說創作數量激增、品種多元、新人輩出。儘管「青春寫作」和「類型寫作」佔據了長篇小說市場的不少份額,但以傳統創作為主調的「50後」作家依然擁有強大的感召力。賈平凹、張煒、韓少功、史鐵生、莫言、閻連科、李銳、劉震雲、阿來、劉醒龍、鐵凝、王安憶、方方、孫惠芬等佳作迭出,他們以嚴肅成熟的寫作風範,執著探索的精神姿態,厚重圓融的文學品格,譜寫了傳統長篇小說藝術「常」與「變」的交響。
  • 銀河獎長篇小說獎空缺 科幻電影何時再出爆款?
    日前,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發,但其重磅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卻缺席了。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科幻題材作品的關注:當IP的熱潮掀起,什麼樣的故事才耐看?何時才能再出現類似《流浪地球》的爆款?空缺的最佳長篇小說獎日前頒發的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受到了廣泛關注。該獎項由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最早設立於1985年,是公認的中國科幻最高獎。
  • 打磨路上事 謳歌交通人——長篇小說《路魂》創作談
    2014年4月,我的長篇小說《路魂》,由海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就如此現實題材的作品,在全國應該是很少。歷經20餘年的建設,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如今達到10萬公裡以上,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想必再過10年的時間,我國成為高速公路的「超級大國」就不可避免了。
  • 長篇小說《彼岸...
    他用生命寫作,一段海上傳奇冒險之旅揭秘海員真實生活  「這是一部題材獨特、扣人心弦的小說。」26日上午,作家山來東長篇小說《彼岸》研討會現場座無虛席。趙德發在點評時說,作家山來東曾當過海員,在遠洋貨輪上漂泊了7年,這部作品是作者以心血釀出的一部精品佳作,其中許多珍稀素材可以說是用生命換來的。
  • 海南周刊|導演江流:海南是神秘寶盒 等待開啟的契機
    就如同導演江流與海南的緣分一般,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20世紀90年代,江流第一次來到海南三亞。在他印象中,當時的三亞是一個落後的小城市,雖有獨特的熱帶風情,但全市只有幾條瀝青路,也不見高樓大廈。此後,江流一直默默關注著海南題材的文藝作品,他認為海南具有非常獨特的文化,雖地處南海一隅,但山光水色一應俱全,山中有歌,海中有詩,多民族合樂共處,繁衍出許多浪漫傳說。
  • 當代5部經典文學作品,有的已獲國際大獎,有的卻因題材備受爭議
    過去大部分小說都是以現實題材作為背景,獲得了讀者廣泛的認可和良好的口碑,如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又有哪些標新立異的作品成為了讀者們所喜愛的內容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5部堪稱「經典」的作品,有些早已獲得國際大獎,有些卻因為題材和內容頗受爭議,一起來看看有你喜歡的嗎?
  • 重大題材創作暨江西小說創作 專家這樣說
    11月21日,重大題材創作暨江西省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吉安舉行。與會小說家就近期的個人創作情況進行了發言,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100周年重大題材創作情況進行了溝通交流。林那北、顧建平、徐晨亮、馬小淘、行超等專家對我省小說創作進行了分析評點。
  • 馮玉雷長篇小說《野馬,塵埃》出版發行
    馮玉雷長篇小說《野馬,塵埃》。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近日,西北師範大學《絲綢之路》雜誌社社長、主編,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駐院作家馮玉雷長篇小說《野馬,塵埃》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 開拓創新 創業不止:立足本土神話打造特色IP 傳播海南文化丨直通...
    在2020年海南自貿港創業大賽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業團隊帶來了各具特色和創新性的優秀項目,在「旅遊+」專項賽中,海南神話IP項目以本土神話故事為創作靈感,更好地對外宣傳海南形象。
  • 龍爭虎鬥「蒼龍」飛天 黃磊拳法建功奪百萬大獎
    在現場入潮般的助威聲中,王強與黃磊上演的龍爭虎鬥不斷引爆現場觀戰高潮。    調查:最滿意那場比賽 王強失利最大敗筆在哪?  強者之爭瞬息萬變,不管是拳法更具優勢的黃磊還是腿法頻頻建功的王強都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 《從民工到明星》入圍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
    記者3月28日從首屆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組委會發布的消息獲悉,由廣州俞氏偉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廣東多多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友邦兄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攝製的勵志文藝影片、廣東本土電影《從民工到明星》從307部報名參賽的影片中脫穎而出,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首屆《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榜名。
  • 人民日報推薦2017年五部長篇小說
    2017年各類文學創作穩步前行,題材豐繁多樣,題旨豐沛多元。受到社會較多關注的莫言、劉震雲、趙本夫等作家醞釀數年作品問世,60後、70後、80後成為當前文學創作中堅力量,年輕的85後甚至90後作家在文學期刊上嶄露頭角,並呈現生機勃勃的面貌,科幻文學、網絡文學等新型文學形式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並影響整個文學生態發展。
  • 過去的一年,南陽文學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從反映農村改革歷程的長篇小說《三山凹》到扶貧題材長篇小說《第一書記》,從全國著名作家南陽行到南陽作家群大城市建設採風活動,從抗疫作品的井噴之勢到諸多文學獎項的獲得,2020年,南陽作家深入熱騰騰的生活現場,從當代中國的偉大變革中發現創作主題,用文字的溫度和力度直面時代巨變,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充分展現了文學為人民書寫的時代擔當。
  • 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5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吳桂涓)近日,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面市,引起關注。作者柯漁系海南兒童文學作家、海南省「南海鄉土人才」。  據了解,《海南動物鎮》屬於科普幻想冒險童話,全書分為上下兩冊,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 中文本土音樂劇從現實題材中開掘溫暖人心的力量
    《在遠方》中包括主題曲《何處是遠方》在內的七首曲目,均由阿雲嘎創作,「我想為奮鬥在理想道路上的每個凡人英雄而歌唱,用音樂傳遞更多勇氣、自信和能量」。  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在遠方》,改編自獲得2020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由編劇申捷首次操刀音樂劇作品。
  • 「南京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舉行,各路專家建言獻策 —— 以當代...
    11月30日,在由南京市文聯主辦、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的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南京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上,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的一番開場白,精準地切中了這場研討的意義。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面對早已被反覆吟詠的「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我輩」如何自出機杼、彰顯時代視野?
  • 廈門彩民刮出頂呱刮「中國龍」百萬元大獎
    該票以龍為主形象,單票面值50元,最高獎金100萬元,共有39次中獎機會,票面寓意深刻,加上配套的營銷活動非常豐富,上市後立即受到購彩者推崇。前不久,廈門市集美區一購彩者在體彩實體店刮中「中國龍」100萬元大獎。中獎者是位「85後」,在廈門務工多年,閒暇時喜歡去實體店購買彩票,對體彩各遊戲都很熟悉,他得知頂呱刮「中國龍」即開票近期在搞抽汽車的活動,便產生了興趣。
  • ——長篇小說《月落日出》研討會在合江舉行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18日訊(馮嵐 杜明珉)5月16日下午,本土作家宋曉紅創作的長篇小說《月落日出》研討會在合江舉行,部分省內電影、電視、文學界的專家學者應邀出席研討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代彬,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帆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