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5部經典文學作品,有的已獲國際大獎,有的卻因題材備受爭議

2020-12-06 豆爸在西安

要說當代經典文學作品,相信很多人都會列舉出自己所喜愛的作家的作品,現如今這個百花齊放的年代,優秀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而題材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拘泥於某個領域,在很多曾經我們未曾接觸過的領域裡也都獲得過十分矚目的成績。

過去大部分小說都是以現實題材作為背景,獲得了讀者廣泛的認可和良好的口碑,如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又有哪些標新立異的作品成為了讀者們所喜愛的內容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5部堪稱「經典」的作品,有些早已獲得國際大獎,有些卻因為題材和內容頗受爭議,一起來看看有你喜歡的嗎?

白鹿原

要說陝西作家的代表,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愛的作者,柳青、路遙、高建群等大咖都是享譽海內外的名家,而他們的作品也是被廣泛流傳,經久不衰。

不過要說思想的深刻程度和鮮明的地域特色,我覺得《白鹿原》首當其中。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而興起了「反思文學」的創作潮流,這種潮流在此後逐步泛化為80年代的一種普遍的文學精神。這種精神影響到90年代的長篇創作,90年代的不少長篇創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這種精神靠攏,這也使得這期間的長篇創作,在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思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陳忠實正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之中,有了對《白鹿原》的創作慾念,並且完成了這部能夠代表這種反思新高度的史詩作品。

小說將現實和虛構巧妙的融為一體,又時不時的穿插一些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除了對於那個特殊時期的關中風土人情的描述之外,還將人物的心理刻畫的入木三分,讓人讀完後仿佛是走進了那個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未來的時代,親眼目睹了一幕幕發生在那個動蕩年代的種種大事件。

1998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非常值得一讀。

正版圖書連結放置下方,喜歡的朋友歡迎收藏購買:

《蛙》是中國作家莫言創作於21世紀初期的一部長篇小說。因題材敏感當初一開始被列為禁書,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的升華,這部作品又一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同時也是因為這部作品,莫言成為了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只是因為這部作品,獲獎的是莫言本人,諾貝爾獎並無具體作品的獎項)。

這部小說以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在高密東北鄉艱難推行的過程;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萬心的人生經歷,在形象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而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複雜的歷史進程。

小說的敘事緣起是日本作家杉谷義人到「我」(蝌蚪)的故鄉與當地文學愛好者暢談文學。在結識了「我」的姑姑之後,杉谷義人鼓勵當地文學愛好者以姑姑為素材寫出感人的作品。受杉谷義人啟發,「我」決定向法國作家薩特看齊,以姑姑的一生為素材創作一部話劇。「我」遵照杉谷義人的囑咐,先以書信的方式把姑姑的故事寫給杉谷義人......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卻直擊人心。

《蛙》是莫言醞釀十餘年,筆耕四載,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出版於2009年。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研討會」上曾表示,《蛙》這部小說從2005年開始寫作,中途因沒有最終確定好結構問題而一度擱置,在完成《生死疲勞》之後,又重新開始創作該作品,歷時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如今再回頭看,這部作品依舊值得人們思考,正版連結奉上,喜歡的朋友不可錯過:

三體

要說科幻小說,似乎一直都是我們國家創作人的短板,我們從小看到的《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等都是來自於西方的文化符號,但是劉慈欣的《三體》問世之後,這個領域也有了我們自己的代表作了,並且將我們國家的科幻作品層次抬高了很多。

其實書名本身應該叫做《地球往事》,三體只是第一部的名稱,但是因為《三體》這個名字太過於響亮,因此後來人們都用《三體》來稱呼這部作品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及對宇宙的描述總會讓人讀完後意猶未盡,雖然有很多「專家」會指出書中一些不嚴謹的地方,但既然是科幻小說,如果完全按照科學理論去寫那又如何能突破創新呢?

總體來說《三體》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尤其對於青少年來說,同時小說也獲得了號稱「科幻作品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正版連結奉上,喜歡的朋友不可錯過:

時代三部曲

如果說這個時代有笑話,那王小波一定是最擅長講笑話的人了;如果說這個時代有思想,那王小波一定是講笑話的人裡最有思想的一位。《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華。三部曲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說,也代表著王小波對文學的關懷和理解。

小說有著很高的藝術水平,放在現在來看依然是值得讓人反思和反省的,三部作品代表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雖然局限於時代背景,但作者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那種軟弱、感傷和媚俗的虛飾風氣的鄙夷諷刺的十分尖銳。同時對人世間的苦難和荒謬也進行了最徹底的反諷,作者的思想十分自由,從書中可以隨心所欲地穿行於古今中外,同時又變換著多種視角來對現實進行著各種調侃。

王小波就如同文學界的梵谷一般,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名聲鵲起,這或許是時代的悲哀,但無疑正是這樣的時代才能造就王小波這樣一位超脫於塵世的「鬼才」。

正版圖書連結放置下方,相信你讀完之後會深有體會:

廢都

要說國內最知名的「禁書」,《廢都》一定是不能不提的,這部作品自發表以來就被打上了各種不雅的標籤,但與之相對的則是作品發表以來的廣泛影響力。

《廢都》於1993年出版,是賈平凹最著名的爭議小說,由於大量的不可描述描寫在國內遭禁,卻在外國贏得聲譽,1997年賈平凹憑《廢都》獲得法國著名的費米娜文學獎,後於2009年解禁出版。

小說寫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一個大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故事。主人公叫莊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個,屬「西京文壇上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作品通過「莊之蝶」的一段經歷,將社會和人性中虛偽、醜陋的一面展露無遺,同時又因為大尺度的描寫讓這部作品成為了無數「正派人士」所批判的對象。

現在看來,幾十萬字的作品中,那幾千字的描寫其實不足為題,但人們卻往往關注的是那幾千字的內容,而忽略了這部作品背後對於社會道德和人性的深刻反思。時隔十六年,作品如今早已恢復出版,刪掉了那些大尺度的描寫,但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如今,《廢都》中的故事似乎正在現實社會上演著......

好作品不會被時代束縛,如今看來這本書依然值得一讀:

後記

好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時也會因為時代的前進而顯得彌足珍貴,今天為大家推薦這5部作品也是本人十分喜愛的書籍,在此希望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當代四大「禁書」,每部都獲過大獎,莫言自己就佔兩部
    中國當代,盤點四大"禁書",每部都獲過大獎。莫言就佔兩部:《豐乳肥臀》《蛙》。還有兩部: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豐乳肥臀》1997年,這部小說獲得"大家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砝碼。也因為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才得以完全解禁。
  • 廣西一醫學教授跨界拍攝微電影成發燒友 多部作品獲大獎
    廣西一醫學教授跨界拍攝微電影成發燒友 多部作品獲大獎 2019-12-03 20:21: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 6部醫生題材電視劇,有的一夜之間被捧為神劇,有的卻已夫妻反目
    如果說最近的一個月有一種工作最值得敬佩,那一定就是醫生和護士,今天小怪物為大家盤點6部醫生題材的電視劇,有一部被一夜之間捧為神劇,有一部主演已夫妻勞燕紛飛。話不多說,往下看!1、急診科醫生3年前的國產劇《急診科醫生》由張嘉譯、王珞丹主演,「成功預言」了「新型冠狀病毒」,一夜之間被捧為神劇。
  • 首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展閉幕 多項大獎花落優酷
    《一維》摘桂冠 《新年頭老日子》獲「評委會大獎」首屆中國(杭州)國際微電影展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主辦,共設故事微電影、動畫微電影、紀錄微電影三大門類16個獎項。本次微電影展佳作不斷,共收到2000餘部作品,其中有86部影片獲得金桂花獎提名。
  • 農村題材文藝作品,農民豈能僅當「綠葉」
    作者:李雪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廣電周刊主編)  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共備案公示546部,其中當代農村題材51部,佔比9.3%,雖然遠小於當代都市題材42.9%的佔比,但比前幾年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對比一下五年前的數據:2015年全年備案公示的電視劇共1146部,其中農村題材62部,僅佔總數的5.4%。
  • 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再獲兩項國際大獎
    北美時間2020年10月8日,記者從「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國際評委團獲悉:中國陝西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從585部各國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兩項大獎,這是該片繼7月奪得在美國舉辦的「世界民族電影節」最高獎項:「最佳故事片獎」後,兩個月後再次奪得國際大獎,且這一次斬獲兩個重要獎項。
  • 德州5部信用題材微電影接連殺青
    德州5部信用題材微電影接連殺青大眾日報記者 賀瑩瑩2020-11-17 20:51:5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繼國內首部信用題材電影短片《老楊的盛夏》正式上映,並獲得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獎(一等獎)後,德州市新近拍攝的5部信用題材電影短片近日連續殺青
  • 2021年不可錯過的經典文學作品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 — 2017),當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批評家、翻譯家,祖籍福建,生於江蘇南京。因孺慕母鄉常州,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將之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文學影響力既深且遠,遍及華人世界,被譽為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之一。
  • 大湧這位大師的作品再獲國家級大獎!
    伍氏大觀園雕刻設計總監翟華鋒送選的兩件作品,憑藉高明的構思、精湛的雕工均榮登榜單。其中木雕《春山疊翠》筆筒榮獲國家級「國匠杯」銀獎、木雕《竹林七賢》筆筒榮獲省級「嶺南工匠杯」銀獎。翟華鋒大師作品《春山疊翠》「國匠杯」獲獎作品木雕《春山疊翠》筆筒選材尚比亞血檀,春山疊翠,奇峰林立。
  • 百萬元大獎促海南出現本土題材長篇小說創作高潮
    他們將閱讀比書桌還高的一摞共141書寫海南本土題材的長篇小說,為第三屆「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結合前兩年參賽的作品共約300部,莫言、張煒、方方等五位著名作家組成的終評團,將在3月底終評出該大獎賽的「特別大獎」一部,獎金高達100萬元人民幣。
  • 當代藝術作品有哪些人在購買?
    不誇張地說,收藏現代藝術的藏家們在收藏了藝術家的作品的同時,亦收藏了藝術家的生活方式。收藏家本身亦嚮往這樣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藏而優則畫,也舉辦了個人畫展。有人說這是作秀,搞名人效應,作品根本一「棒槌」,任嘛兒不通。
  • 世界盃期間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銷量增加
    新華社莫斯科7月6日電 世界盃期間,外國球迷在看球之餘購買了大量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塔斯社6日援引俄羅斯連鎖書店莫斯科書屋負責人娜傑日達·米哈伊洛娃的話說,世界盃期間來到俄羅斯的外國遊客對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興趣濃厚,布爾加科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託爾斯泰和果戈裡等作家的作品最受歡迎。米哈伊洛娃說,在眾多經典作家中,布爾加科夫的作品最受外國遊客歡迎,今年6月其外文版作品銷量較上一個月上漲30%。
  • 藝術家蔡淑珠:感恩貴人提攜 藝術創作日新月異 國內外屢獲大獎
    、中原呂祖文化協會兩岸交流部部長 、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書畫部主任、《海上書畫緣雜誌》特邀藝術顧問、中華世紀書畫協會、中華梅花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中華國際女書畫協會會員、新北市林口太極拳協會教練。藝術家蔡淑珠作品欣賞結合太極拳內涵博大,哲學科學武術生理學的精華達到藝術化的境界融入主觀表達其意象精髓。應邀入編中國美術雜誌、臺灣藝術家、藝術領軍人物創新與夢想專輯、德耀中華盃、華夏創作盃特邀作品收藏、建國100年慶祝辛亥革命成功紀念特刊、蘭州市文化聯誼臺灣特邀作品展覽收藏。
  • 《駐村的阿外》獲大獎,用心用情最動人
    《駐村的阿外》獲大獎,用心用情最動人 2020-11-2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喬喬的異想世界》上映 曾獲奧斯卡等51項大獎
    《喬喬的異想世界》上映 曾獲奧斯卡等51項大獎 ,共斬獲145項重磅提名,以及51項大獎,其中更是包括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大獎以及5項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在內的的2項提名,和BAFTA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提名等。
  • 作品兩上央視,被稱王者姿態回歸,肖戰活成了頂流該有的樣子?
    想必最近的各位,都被肖戰主演的兩部新劇給刷屏了吧。一部《狼殿下》在播,一部《王牌部隊》官宣預告,不同的題材,卻是一樣的"轟動"。因為兩部作品都被央視點名宣傳了。《狼殿下》多次被截出花絮宣傳。雖然豆瓣遲遲沒能為這部新劇評分,外界風評也爭議不斷。但肖戰在劇中的亮眼表現,已經為自己正名,為拍好動作吊威亞吊到吐的工作態度,稱得上一聲敬業。正如網友所說,這部籌備整整四年的《狼殿下》只帶來了熱度,但肖戰,帶給了我們驚喜。
  • 首屆杭州國際微電影節閉幕 《一維》獲金桂花獎
    《一維》得「金桂花獎」最佳影片獲,《新年頭老日子》和《薄餅》雙雙獲得評委會大獎 。本屆「金桂花獎」共收到各類參賽作品超過2000部,其中不乏名導名演的佳作。據悉,這一國際微電影展將永久落戶杭州舉辦。《一維》得「金桂花獎」最佳影片獲,《新年頭老日子》和《薄餅》雙雙獲得評委會大獎 。本屆「金桂花獎」共收到各類參賽作品超過2000部,其中不乏名導名演的佳作。據悉,這一國際微電影展將永久落戶杭州舉辦。公益獎項溫暖人心 吳斌令人懷念羅傑斯令人敬佩本次微電影展,「公益」主題貫穿始終。「金桂花獎」專門設立公益類獎項,在參賽的2000多部作品中,公益類作品數量僅次於劇情類微電影。
  • 《他們》Loro上流世界紙醉金迷的爭議人生
    揭開政治狂人充滿爭議的傳奇人生榮獲義大利金像獎12項大獎提名的電影《他們》Loro,是奧斯卡名導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的最新力作,故事描述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縱橫政壇20年的浮華人生,呈現出高官權貴手握金錢與權力,卻沉淪於欲望與歡愉的現象
  • 有的重獲新生,有的「認而不養」:山西「文物認養」為何喜憂參半
    當地政府牽線,企業與古建攜手,讓這座曾經破落不堪的千年古堡重獲新生,不僅成為知名景點,還入選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樣的佳話在文物大省山西不止一個,它們向外界展示,為挽救瀕危古建而探索出的「文物認養」模式,並非一條「死胡同」。有的認養讓古建重獲新生,有的卻「認而不養」「張冠李戴」,有的只養出「無花果」……一路走來,山西「文物認養」喜憂參半。
  • 「南京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舉行,各路專家建言獻策 —— 以當代...
    「南京書寫」諸多作品可圈可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館設立於此。中國第一篇文學理論文章《文賦》、第一部詩論專著《詩品》、第一部系統的文學理論和批評專著《文心雕龍》、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等均誕生在南京,南京文脈持續綿延長達1800年。」